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2022-10-27 18:05王永刚
学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数形微课信息技术

王永刚

(甘肃省灵台县中庆九年制学校,甘肃灵台 744402)

初中数学教学通常以教材为根本教学资源,以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听取知识为主,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刻板、枯燥之态,信息技术未被广泛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同时,受数学的难度特点与逻辑特点影响,多数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严重差强人意。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逐步融合中,教师开始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旨在突破传统教学困境,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让信息技术赋能课前活动

(一)通过信息技术拓宽备课空间

教师能否在教学之前进行高质量的备课,关乎其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也决定着其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只有备课充分,教学才能更加高效。这便证明,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教师应关注备课,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准备数学教具、说课资料等有助于教学的材料,并将备课材料灵活应用在课堂上。然而在通过信息技术备课时,部分教师依旧在沿用传统搜索教案的方式。在此过程中他们模仿其他教师设计的优质教案进行备课,并未考虑所模仿教案的应用环境与班级教学环境是否存在差异,导致一些不具备现实应用价值的教案被应用在课堂上,不仅没有使教学更加高效,甚至还打乱了教学秩序。根据此情况思考,要想在信息技术下有效提高备课质量,应用以促教学的备课方法,教师可以在微课资源、公开课中拓宽备课空间,学习微课、公开课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先根据其教学思路复原教案,再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调整教案,提高教案、教学活动设计思路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提升其与学生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活动循序展开,信息技术为备课高效赋能的前提下,整体教学有效性定然能够有所提升。

(二)通过信息技术引领学生预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在课堂指导学生学数学,忽略对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启发,终会制约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形成,影响其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的速度,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情况出现。基于此,教师在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时,应当通过信息技术引领学生预习,设计电子导学案,在电子导学案中布置预习任务,并将其通过微信、云班课等软件发送给学生,使学生根据电子导学案的提示进行自主预习。可是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衍生了出来:由于对新知较为陌生,即便有电子导学案的提示,部分学生也无法有效完成课前自主预习任务,从而出现了更加强烈的畏难情绪,让课堂中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地展开。于是为解决此问题,教师可以在发送电子导学案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发送部分能够发挥辅助学生自学作用的学习资料,如解释数学概念的简短视频、体现数形关系的学科动画等,让学生结合电子学习资料分析教材内容,回答教师在电子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至此,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完善程度以及对新知的提前认知程度得以提高,以胸有成竹的状态进入课堂,让课堂以信息技术为辅的教学能够高效落实。

二、让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一)打造数学情境,让动力在情境中生成

只有适当调控、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才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中,使其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情境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数学情境,对于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有着一定的帮助。是以,在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等工具打造数学情境,如借助多媒体讲述数学家研究数学知识的榜样故事,呈现数学知识被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画面。基于对故事的好奇、对画面的探索,学生自然而然地生成学习动力,在课堂情境中主动跟随教师教学的脚步进行积极学习,从而让教学可以高效展开。

然而就现阶段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环境来说,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控情境活动的时间,让数学故事、体现数学应用的真实画面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学生尚未感受到情境的特点与内涵,情境教学便已结束,导致其积极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这便意味着,在借助信息技术打造课堂数学教学情境时,教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因势利导地提高情境教学时长,让学生能够对情境展开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使其准确提取情境中的关键数学信息。同时,教师应对情境内容适当做出解释,以便让学生正确理解情境内容与内涵,减少其认知偏差。

(二)打造微课课堂,让难点在视频中突破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重难点教学方式,让讲解抽象知识的过程更加形象化,突出课堂逻辑,拓宽交互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融合时,教师可以打造微课课堂,针对重难点知识设计精炼的微课视频,通过视频讲解其主要内容,在课堂以播放微课视频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重难点学习。在此期间,学生可以主动根据微课视频内容进行提问,教师根据学生提问调整微课视频播放进度,随后对视频内容展开补充讲解,设计课堂项目活动或合作学习环节,组织学生对视频内容展开讨论。如此这般,微课不仅发挥了知识讲解的作用,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使其在提问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在提问与探究的往复中理解微课视频内容,从而实现了对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性学习,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得以提升。

(三)打造数学游戏,让知识在互动中建构

互动是让学生在课堂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不过在之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借助刻板、单一的提问方式引领课堂互动,导致学生缺乏互动热情,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思考与吸收。这提醒了教师,在信息技术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实践中,应通过信息技术优化课堂互动方式,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设计课堂数学游戏,以游戏引领互动。此时,游戏的多元性影响着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还应设计多元化的游戏内容,如速算游戏、画图游戏等,为游戏设定趣味背景,以便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积极性,使其在游戏中建构知识。

(四)打造数形空间,让思维在数形中形成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必须具备数形结合思维能力。是以,在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打造数形结合的教学空间,通过数学图形解释数与形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关于几何图形、基础函数等知识的掌握。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教师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错误地应用在了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中,在将数形结合教学材料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在学生面前后,直接向其介绍多媒体中的数形关系,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分析。而在缺乏自主分析的状态下,无论对数形结合内涵、作用还是思想,学生的理解都浮于表面,导致以数形结合为主的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质量较低。这也提醒了教师,要想真正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基于数形空间的学习下形成数形结合思维,必须重视学生对数与形的自主分析。对此,教师可以在利用多媒体打造数形结合空间时,随着数形的建构出示小问题,以小问题启发学生数形思维,促进他们对数与形内在联系的深入探究。

此外,思维导图作为数形结合的特殊形式,有助于学生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形成,可以使其在课堂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形空间时,需要适当应用思维导图,循序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学习内容,使其在完整的思维图中有效把握知识逻辑,在头脑中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由此感受所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系统关系,使学生的对应思维能够提升至新的层次。

三、让信息技术赋能课后实践

(一)监控学生完成课后书面作业

课后书面作业是学生参与初中数学课后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基于书面作业的数学计算中锻炼基础运算能力,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大前提。但是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后书面作业的完成中,部分学生出现了临时抄作业等行为,不仅影响了作业结果在指导教学方面的功能发挥,也影响了作业评价的公平性,降低了课后书面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效用。而信息技术的实时监控功能,有助于解决初中数学课后书面作业实践存在的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凭借信息技术设计电子作业单,将电子作业单上传到信息化教学系统中,要求学生自主下载作业单并在系统中完成作业,并拍照上传演算纸中的计算过程。同时,设定作业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根据系统的后台监控功能分析学生是否存在长时间退出界面、百度作业题答案的行为,与可能存在抄袭行为的学生展开对话。或者,教师还可以在讲解课后作业时有意要求他们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鼓励其讲解课后作业,以此考查、培养其数学思维,促进书面作业在巩固教学、促进教学两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均衡发挥,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加高效。

(二)指导学生进行课后社会实践

与生活相关是数学的一大特点,这便让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成为了学生在课后应用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师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时,可以让信息技术赋能学生的课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信息交流手段铺设课后社会实践任务,如统计实践、探究关于一周天气变化的数学函数实践等。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展开实践,通过社会调查、信息搜索等方式获得实践数据,既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实践,也是在数学实践中的信息探索,其信息素养与数学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共同提升,自然可以让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更加高效。不过受实践任务的难度与深度的限制,即便存在信息技术的启发,部分学生也难以在独立实践中很好地完成初中数学教学课后社会实践任务,从而影响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成效。对此,教师可以在布置实践任务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在线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沟通实践困惑与结论,使其在在线合作中突破实践困境,增加实践收获。

四、让信息技术赋能家校共育

家庭同样是学生学习的学校,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自主学习情况均会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与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整体效果。而家校共育是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主要办法,能够让家庭教育情况在教师科学指导下有所改善,促进教师对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自主学习情况的了解。因此,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时,教师应重视家校共育,让信息技术赋能家校共育,建立家校共育教学平台,利用班级微信群、腾讯会议、钉钉等手机交流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其了解学校数学教学进程与课后作业内容、形式,能够根据学校数学教学进程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同时,教师可通过独立的电子档案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学校情况,使其明确学生优点与不良习惯,了解其在家学习的方式,进而根据学生发展规律制定进一步的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学生家庭化的数学学习与校园化的数学学习被家校共育有效衔接起来,杜绝了其在家中敷衍数学作业、课后实践任务的行为,使其在家长的监督与指导下更优质地完成作业,从家庭学习中汲取新的学习经验和收获,提升学习能力,进而强化自主学习与数学思考能力,让教学更加高效。

此外在一些非常时期,数学教学无法在学校展开,这让信息技术赋能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教师应通过家校共育教学平台建立远程教学机制,通过远程教学组织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即便处于家中也能不断学习到新的数学知识,防止初中数学教学出现断层,以此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更高效的融合。

五、结语

综上所言,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可以体现在课前活动、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与家校共育四个方面。教师应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优势的前提下完善课前备课与学生课前预习,让信息化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效用,利用信息技术远程监控学生课后实践,同时通过信息渠道联系学生家长、共同监督并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效果,让初中数学教学卓有成效。初中数学教师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可尝试通过以上方式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以达到优化教学、增强教学成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数形微课信息技术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形结合百般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