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2022-10-27 17:44
学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技能语文教师

周 晖

(甘肃省岷县寺沟学区,甘肃岷县 748400)

受发育情况和社会阅历的限制,绝大多数小学生从外界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都比较单一,其中日常生活无疑是占据最大比重的一条路径;同时,小学生判断一门知识是否有价值也比较简单:越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知识就越有用,因此更值得自己学习。出于尊重上述两点客观事实,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鲜明的“生活意识”,转变过去过度依赖课本、课堂教学的工作思维,更多地从学生的身边挖掘可供讲解课程和训练利用的素材、场景、载体和对象,继而促进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对此,本文探索了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希望能给广大同仁的语文教学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依托生活化手段优化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

“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准、更牢固地理解、记住语文知识”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决定教师后续教学工作成果优劣的关键所在。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小学语文教师不妨利用语文和日常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条件,利用大量日常素材实现转变学生认知知识的路径,以求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具象化手段缩短理解知识的路径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无法真正理解和记忆一些抽象性、概念性较强的知识,因此难免在刚刚接触学习语文时会出现种种理解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和目标知识的外在形象或表现上有较大相似性的事物作为“记忆符号”,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符号”快速形成关联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增强讲解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获得更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这一起始课程时,在带领学生认识26 个拼音字母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中选择一些和对应字母具有象形关系的对象作为“记忆符号”,如在介绍“b”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只哨子;介绍“y”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个造型相似的树枝;介绍“z”时,教师则可以在纸上为学生画一个卡通片里常见的闪电的图标等。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教师还可以把这些“符号”的名称和字母的读音串联成一首儿歌带领学生一起唱一唱。

(二)利用体验式手段加深学习知识的记忆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无法单凭具象思维就正确理解、认知一些抽象信息,教师必须凭借更有代入效力的体验方式才能达成学生认知的目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托学生多彩的社会生活,从中选择一些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目标知识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深层记忆和透彻理解知识信息。此外,应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凭借既有的生活经验降低消化知识的难度,进一步彰显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巨大的“存在感”。

比如同样是教学“汉语拼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前鼻音”和“后鼻音”的概念和区别,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活动,让他们切实感受前鼻音和后鼻音在发音时对发声器官的影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当别人问自己问题,自己想要给予肯定回答但是又懒得开口时,通常会发出什么声音代替回答。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通常会给出“嗯”或者“昂”等诸多回答,这时教师就可以从中选出“嗯”和“昂”这两个字让学生重复发音并仔细感受发音时鼻子的震动,之后再引入“en”和“ang”这两个韵母做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并牢牢记住前鼻音和后鼻音的概念、区别。

(三)利用场景性手段完善应用理解知识

语文的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字及其相关的表达技法,因此必然要以让学生能够正确应用所学内容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小学生不擅长理解理论性的课堂知识,即便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常用到,他们也很少会有意识地在两者之间建立一条彼此联系的通道。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条通道,依托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构建具体应用知识的场景,带领学生在这些场景中灵活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技能,体会这些知识、技能的应用方式、场合和效果,以此完善学生应用、理解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敬语”和“谦词”时就可以为学生构建如下的场景:爸爸带着孩子到公园去玩,在公园里和一位老爷爷聊起了天。爸爸问:“您老人家高寿呀?”老爷爷回答:“七十啦。哟,这小家伙是令郎吧?”爸爸点点头回答:“对,正是犬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试着挑出表达尊敬和谦逊的词,并鼓励他们结合这段对话说一说这两种词汇分别用于什么样的语境,最后教师再做总结性的讲解。

二、依托生活化手段拓展学生应用技能的平台

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为了应用,语文自然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拉近学生脑海里日常生活和语文知识之间的距离,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些生活化活动搭建适用于日常应用不同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帮助学生在各种实践过程中发展课程学习成果,同时促使他们感受依靠学习成果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促进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凭借观察性活动应用技能

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虽然平平淡淡,但是也充满了诸多神奇、美丽的事物,非常有吸引力和观察的空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完成讲解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依托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组织他们进行一些观察性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刚刚学到的技能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挖掘其中蕴含的知识信息或者通过语文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观察成果、认知体验,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一次实实在在的应用技法的训练。

比如,教师在教学完《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之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乃至校园,走进学校的花圃、绿化带或学校附近的公园、植物园、近郊地区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大自然中各种小生灵的“家”:蚂蚁筑起火山形的“集体宿舍”,蚯蚓挖出“坑道别墅”,蜜蜂建造“球形公寓”,小鸟用树枝堆成“大碗房”等。之后,教师可以鼓动学生参照课文作者描写蟋蟀“住宅”的方式利用一些描写技法和修辞手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建筑”给教师和同学介绍,看一看、比一比谁说得最传神。

(二)凭借实践性活动应用技能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他们实现掌握和融会技能目标的必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行为能力、生活经历以及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目标,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带领或发动学生参与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在实践的过程中真实、完整地了解一些生活场景、行为和人物,并能具体、灵活、深入地运用既有的学习成果,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技能;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落实“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例如,教师在初步讲解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个综合活动任务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周六日等时间结成若干个调查小组,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之后结伴到附近的小区、公园、商场等地开展问卷调查,随机采访一些路人对预设问题的看法,再把调查得来的数据汇总、整理成一幅统计图表,最后把图表、问卷样品、活动心得等材料一并作为作业上交给教师。

三、依托生活化手段培养学生处理语文问题的思路

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成果不单单是深度记忆和有效应用语文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形成多元而高效处理语文问题的思路——这也是语言类学科的一大特点。据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完成上述两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之后,还应该依托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建立丰富的语文表达思路体系,让他们具备更良好地理解和表达信息的素养。

(一)借助生活资源丰富学生的表达素材

小学生有很旺盛的表达诉求,十分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然而通过实际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通常都有“词不达意”“语言冗赘”以及“内容雷同”等表达问题,这从本质上来说是欠缺表达素材的表现。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把目光从课本和自己的主观想象上转移出去,试着在身边或日常生活中挖掘有助于提高、优化自身语言表达效率和效果的素材,并借助这些素材解决信息表达单一化、“流水线”化等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训练写作《我的母亲》这个传统题目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妈妈都有哪些外貌方面的特点,如留着齐腰的长发、戴着厚厚的眼镜、有高高的个子等。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妈妈有没有因为这些特点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如妈妈有天晚上起来上厕所,因为披散着头发而把半梦半醒的爸爸吓得大声叫了起来;妈妈的眼镜片上有一圈一圈的螺旋纹,小区里的小朋友因为这个都叫她“阿呆博士”;妈妈有一次起床晚了,着急出门上班脑袋“咣当”一下撞到了门框上等。最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依托这些素材开始写作文章。

(二)借助生活资源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文字和语言信息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和考查目标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很多小学生的“短板”。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部分的课程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同样可以把生活资源作为提升引导质量的“法宝”,根据学生熟悉的不同场景设计不同的语境,帮助学生在这些场景、语境的影响下细致阅读、品味同一段语言或文字的综合含义,逐步培养学生解读“弦外之音”和复合语义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灯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文章中“真好啊”这句话单独拿出来作为学生理解多重语义的素材,分别构建“爸爸看到自己制作的火车模型后说:‘真好啊’”“小明依靠作弊考试取得了高分,知道内情的小刚撇撇嘴说:‘真好啊’”等不同语境,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语境中这句话不同的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围绕课文的题目引导学生理解语义,以“金子般的品质”“钢铁般的意志”等学生平日里经常能听到的、同样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给予他们理解多重语义的提示。

四、依托生活化手段塑造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教师的讲解起到的更多是指明方向和传授技法的作用,而真正取得学习成果还是要依赖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生活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日记执行这个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会记日记,着重记录自己一天中发生的难忘或重要的事情,并把“写日记”作为一项保留作业。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定期围绕“写日记”组织开展一些趣味性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获得更多学习语文的乐趣,常态化地优化学生表达、书写文字、体现情感等各方面的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完成作业之后,根据今天自己课堂学习和人际交流的内容撰写一篇“语录式”日记,记录自己听到或说过的能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并在一段时间之后要求学生按照这些语句的主题进行分类。一个学期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从中选择、统一上交一些质量较高的语句,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回味这个学期每个学生经历的喜、怒、哀、乐,最后师生一起挑选出最有体验效果的十个句子作为“金句”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以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五、结语

语文是一片美丽多彩的世界,其中盛开的每一株花朵都播撒着馥郁的生活香气,能带领学生实现知识、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并大力践行这一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与应用生活资源和教学技能,围绕优化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拓展学生应用技能的平台、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思路以及塑造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等主题设计、实施体系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依托身边的人、事、物发现语文、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从而为学生将来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和稳步提高课程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技能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