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刘更生,吴世彩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 100068)
《删补名医方论》[1]由清代太医院吴谦等人奉敕撰辑,系我国第一部,也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由官方组织撰辑的方论专著。 方论是方剂著作的体例之一,是“方”与“论”的结合。 李飞[2]认为:“方论,是指研究方剂的配伍理论和配伍方法,包括方名解释,源流关系,运用宜忌,以及方剂之间比较等的论著。”本书是清代太医院诊疗与教学参考用书《医宗金鉴》的一部分,其撰辑体现了国家的能力与水平,质量上乘,遂逐渐成为学习与运用方剂的必读书目。
本书对方剂的收录与分类切合实用,影响深远。笔者统计,于方剂收录而言,全书192 首方剂的68%,即131 首被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方剂学》教材收录。 就方剂分类而论,其以功效为依据分类方剂,亦为今日方剂分类方法的主流。 故王三沆等[3]认为:“《删补名医方论》一书总结了清乾隆以前的方剂学成就……为后学者准确把握应用这些方剂指明了方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至今仍为当代医家常用的参考书籍。”然以往对《删补名医方论》的方剂出处与分类未见专门研究,本文试予考辨。
《删补名医方论》序云:“今博集《金匮》《千金》《外台》诸书及王好古、李杲、刘完素、朱震亨、张从正、薛己诸方之佳者,采编成录。”[1]1虽略示所收录方剂渊源,然终未逐一明言其出处。 笔者据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考辨,全书方剂共出自48 部医籍,兹据成书先后列于表1。 由表1 可知,《删补名医方论》的方剂出处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表1 《删补名医方论》的方剂出处
其一,就时代而言,以明代以前方剂居多。 全书收录的明代以前方剂占88%。 全书192 首方剂中,95 首出自宋代以前的5 部医籍,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74 首出自宋金元时期的25 部医籍,包括《简要济众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小儿药证直诀》等;23 首出自明清时期的18 部医籍,包括《袖珍方》《伤寒六书》《奇效良方》等。 究其原因,与不同时代中医学的发展特点有关。 宋代以前,医学著作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如《伤寒杂病论》确立了方剂的基本治法与配伍原则,后世方剂虽繁,但很难脱离其制方圭臬。 宋金元时期,一方面,官方重视医著编纂,涌现出诸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局方》等大型方书;另一方面,医学争鸣空前繁荣,如《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既开创出新的医学理论,又收载了新的有效方剂。 明代,各科医著空前发展,如内科的《杂病证治准绳》《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景岳全书》,外科的《外科证治准绳》《外科正宗》,妇科的《校注妇人良方》《女科证治准绳》,骨伤科的《正体类要》等,皆记录了大量有效方剂,有的即被收录于《删补名医方论》。 清代,医著虽繁,然由于《删补名医方论》成书于清代前期,对其收录方剂有影响的仅《医门法律》《古今名医方论》《张氏医通》3 部。 其中,《医门法律》的作者喻昌与《张氏医通》的作者张璐,与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
其二,就渊源而论,尤其倚重仲景方、《局方》及东垣方。 全书收录《伤寒论》方最多,占全书方剂的35%;其次依次为出自《局方》《金匮要略》《脾胃论》《内外伤辨惑沦》《小儿药证直诀》的方剂;源自其他医籍的方剂均在5 首以下。
全书共收录《伤寒论》方剂68 首,占《伤寒论》112 首方剂的60%。 《伤寒论》著作于东汉时期,记载了大量的有效方剂,提出了严谨的配伍原则,创制了丰富的方剂剂型。 宋代,由于官方对该书的校订刊行,《伤寒论》方剂的传承进入第一个高潮。 迨至明清,随着医学界尊经复古思潮的兴起,《伤寒论》方剂的传承又臻至新的高峰。 汗法的代表方麻黄汤、吐法的代表方瓜蒂散、下法的代表方大承气汤、和法的代表方小柴胡汤、温法的代表方四逆汤、清法的代表方白虎汤、补法的代表方小建中汤、消法的代表方抵挡汤等均出自该书,并被《删补名医方论》收录。
全书共收录《局方》方剂21 首。 《局方》著作于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颁行的成药药典。 金元时期,刘完素、朱震亨等对该书的批驳与发挥,直接引发了医学界的争鸣与创新,因而有“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说,可见该书在当时即已影响巨大。 明清时期,该书收录的许多方剂,仍然广泛运用并被官方认可。 补气剂的代表方四君子汤、化痰剂的代表方二陈汤、祛湿剂的代表方藿香正气散、治淋剂的代表方八正散、调和肝脾剂的代表方逍遥散、清利肝胆剂的代表方龙胆泻肝汤等皆出自该书,并被《删补名医方论》收录。
方剂分类,由来已久,形式多样。 初杰[4]认为就古代方剂分类而言,目前比较公认的有以下几种说法:按病症分类,按病因分类,按脏腑分类,按组成分类,按功效分类,按专科分类等。 《删补名医方论》虽未对方剂进行明确分类,但其方剂编排并非无序,笔者认为,《删补名医方论》的方剂编排顺序,反映出以功效为依据的方剂分类方法,补益方、祛邪方、《伤寒论》方三纲鼎立,大类之下又有细类。
依据功效分类方剂,最早可追溯到南朝许之才的“十剂”,经明张景岳的《古方八阵》《新方八阵》及清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发展,至清汪昂《医方集解》,依据功效分类方剂的方法已臻成熟。 徐宝圻等[5]认为这种方法反映了方剂内在特征,符合方剂学术体系本身的需要,使方剂学科具有了独立存在的形式。
《删补名医方论》全书凡8 卷。 其中卷一、卷二列补益方,包括45 首方剂,大类之下又可再分为7类;卷三至卷五列祛邪方,包括77 首方剂,大类之下又可再分为13 类;卷六至卷八多列《伤寒论》方,包括70 首方剂。 详见表2。
表2 《删补名医方论》的方剂分类
其中越婢汤、更衣丸2 首并非出自《伤寒论》。 越婢汤出自《金匮要略》,列于桂枝二越婢一汤之后,盖既言桂枝,不言越婢,难述两方相合之用。 更衣丸出自《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列于承气、麻仁诸泻下剂之间,盖以完备通利大便诸法。
可见,《删补名医方论》 对方剂的分类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将方剂划分为补益方、祛邪方、《伤寒论》方三大类,提纲挈领,方便学习、检阅与临证使用。
其二,将《伤寒论》方单独划分为一大类,与补益方、祛邪方三纲鼎立;而将《金匮要略》方散列于补益方、祛邪方之中。 这反映出吴谦等人对《伤寒论》的重视程度远大于《金匮要略》。
其三,补益方的分类涉及补气血阴阳与补脏腑两种。 补气血阴阳中未单列补阳方,盖阳与气统属一类,故将参附汤、保元汤两首补阳方散列于补气方中;滋阴清热方兼具滋阴与清热两种功效,盖《素问·调经论》言“阴虚则内热”,滋阴当兼清热者是也。 补脏腑中只涉及养心安神方、健脾祛湿方、补肾固元方,盖心为“君主之官”,主司神明;脾为“后天之本”,喜燥恶湿;肾为“先天之本”,封藏元气,三脏病多虚证,治多尚补,故单列之。
其四,祛邪方的分类涉及祛六淫、理气血与治专病三种。 祛六淫包括治风方、解表方、清诸火方、清胃火方、清肝火方与清肺气方;理气血包括理气方、活血方;治专病包括治淋方、治痰饮水湿方、治大肠方、治眼目方、治疮疡方。 解表方列于治风方之后,盖“风为六淫之首”,外感表证多以风邪为先导。 清肺气方列于清火方之后,盖《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故肺脏多病气逆,气逆多缘火热。 治大肠方列于治痰饮水湿方之后,盖大肠之病多因津液失常,或病湿盛泄痢,或病津亏便秘。
美中不足的是,该书未收录治燥方、开窍方,解表方中未收录辛凉解表方,治风方中未收录治内风方等。 究其原因,上述类型的方剂多见于清代温病学著作中。 例如,治燥方的代表杏苏散、桑杏汤,开窍方的代表安宫牛黄丸,辛凉解表方的代表银翘散、桑菊饮,治内风方的代表大定风珠均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删补名医方论》成书于清代早期,此时温病学派方兴未艾,影响有限。 《删补名医方论》成书之时,温病四大家的著作尚未问世,较有影响力的温病专著仅有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 总之,其方剂分类较切合实用,为今日方剂分类奠定了基础。
《删补名医方论》的选方与分类,切合实用,影响深远。
自选方而言,全书192 首方剂的68%被收录于今日《方剂学》教材。 一方面,全书方剂出自48 部医籍,又以明代以前医籍居多。 明代以前的医籍,既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又收载了大量久经临证检验的有效方剂。 因《删补名医方论》成书于清代早期,故清代医籍对其选方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尤其倚重仲景方、《局方》及东垣方。 全书收录《伤寒论》方最多,占全书方剂的35%。 著作于东汉时期的《伤寒论》,记载了大量的有效方剂,提出了严谨的配伍原则,创制了丰富的方剂剂型。 清代,随着医学界尊经复古思潮的兴起,《伤寒论》方剂的传承又臻至新的高峰。
就分类而论,本书编排顺序,反映出以功效为依据的方剂分类方法,这一方法至今仍为方剂分类的主流方法。补益方、祛邪方、《伤寒论》方三纲鼎立,大类之下又有细类,既方便学习、检阅与临证使用,又体现出对《伤寒论》方的重视。 然而,该书未收录治燥方、开窍方,解表方中未收录辛凉解表方,治风方中未收录治内风方。 盖上述类型的方剂多见于清代温病学专著中,而《删补名医方论》成书于温病学初见雏形的清代早期,温病学著作对其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