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进课堂”教学实践与分析
——以《大学语文》为例

2022-10-25 12:08马奔彦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政德育

马奔彦

(邯郸科技职业学院,河北 邯郸 056046)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环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想要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就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高校教育中,只有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挥各类课程的各自优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教书育人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语文课程关注的重点。在三维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相关的语文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则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更好的提升,当然还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升,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塑造。核心素养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思政进课堂”的理念不谋而合,这同样也是广大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义务。

《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素养基础必修公共课程,它有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学生覆盖面最广,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其次课本中的经典文学篇目,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把《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与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相结合,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滋养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是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感受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途径,又可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的内涵

《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解,更不是简单地把语文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拼凑起来,对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应该是对心灵的文化熏染,对人文关怀、社会哲思理念的学习,也是敢于改革创新的探索精神的实践培养,其课程开发与开展过程也是一种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实践。它是一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课程改革和创新,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善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德育闪光点,把文学资源做为载体,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文字材料中,通过辩证的文本解读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内化为学生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外化为学生主动学习技术知识,承担历史赋予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的具体行动。

《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课堂实践中切记要摆脱“假大空”的理论说教,这就要求语文工作者在课程改革中强化《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的有机整合,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和德育结合点,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将爱国主义、责任担当、社会使命、法律制度、文化自信、人文哲思、敬畏生命、高尚品质等元素渗透进语文课堂教学,在优秀作品文本的分析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发挥《大学语文》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拔节孕穗”关键期,在学生群体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系好第一颗扣子”,让观念意识真正入脑、入心,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比如唐代边塞诗课堂教学中,选取“爱国主义”主题边塞组诗,结合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讨论交流阅读感受,拓展阅读同时期爱国主义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唐代边塞诗忠君报国的爱国思想和行动,思考形成以高昂士气为特点的唐代边塞诗的原因——国势强盛的大唐这个坚强后盾,结合阅读解放军报刊发的“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综合报道,激发学生的坚定信仰和爱国情感,号召学生向为国牺牲的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培养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对于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注重理论学习和论文撰写的思政课程来说,《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学习氛围更轻松、学习形式更多样,经典文学作品也更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直抵心灵深处,真正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二、《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优势

(一)丰富的教学资源

璀璨的中国文学史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高质量学习资源,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又成功改编成了影视作品,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各个时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反映当时的中国国情,书写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奋斗史诗,展现了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讲述了一个个中国好故事,其中的英雄故事催人泪下,祖国大好河山、民俗风情让人心向往之,主人公高贵品格、坚定信仰让人敬佩。现当代的文艺工作者更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其身上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弘扬爱国精神、时代精神的事业追求值得我们学习。每一篇、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需要我们教师细细揣摩学习,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为《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更好助力。

《大学语文》课程要将经典的文学篇章学习与作者创作心路相结合,带领学生学习优秀的文学知识的同时,感受祖国的千年巨变,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民俗风情,体悟中华儿女的奋斗历程。作品文本解读加上视听盛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感官体验,可观可感的中国好故事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直抵学生心灵深处,用潜移默化的方式熏陶感染,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同时不同文本和形式的作品对比分析,还可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比如老舍先生的作品《茶馆》,故事设置在清末到民国时期,以老北京的一家"裕泰茶馆"的兴衰为故事主线,展示了戊戌变法的清末、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抗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和各层人士的不同命运。茶馆老板王利发精明圆滑,呕心沥血经营祖传“裕泰茶馆”,但终究挡不住衰败的结局,这正是广大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旗人常四爷,正直、善良、富有正义感,是旧中国人中具有反抗精神、改革精神的爱国人士的代表。秦仲义是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民族资本家的形象代表。通过对文本中特定环境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揣摩分析,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分析茶馆惨淡经营甚至倒闭的原因—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指导学生寻找各阶层人物的命运结局,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像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习惯。结合课前学生收集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文学故事背后的寓义—旧时代终究会被埋葬,引发学生对中国社会的走向与出路问题的思考,结合近期党史学习活动热潮,旨在培养学生的坚定信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类似老舍《茶馆》这样暗含德育元素的文学作品在《大学语文》课本上还有很多,单就从4本高职《大学语文》教材中整理出来的爱国主题诗歌词就多达40多首,从《诗经》里的战争诗到屈原的《离骚》,从杨炯、王昌龄的边塞诗到杜甫的《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岳飞的《满江红》到陆游的《诉衷情》《示儿》、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从谭嗣同的《狱中题壁》、秋瑾的《对酒》到艾青《我爱这片土地》、余光中《乡愁》……《大学语文》课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高质量“思政进课堂”教学资源。

虽然暗含德育元素的文学作品很多,但目前课堂教学还处在一种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系统分类整理相关文学作品的教材和资料,导致存在教学内容与德育结合不系统、不紧密,教师推进水平不一,评价系统不健全等问题,不能保证“思政进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不好评价其教学效果,这是今后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二)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

现在我们面临的大学生已是“00”后群体,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喜欢新事物新思想、思想独立、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传统单一的讲授教学法已不适合,所以必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同时结合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

如曹禺的剧本《雷雨》,故事设定在1925年前后的中国,讲述了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家庭悲剧故事,反映的是深层的社会和时代问题,谴责了黑暗的封建家庭和黑暗的社会对广大人民的迫害。根据剧本的文学特点和学生喜欢展现自我的特性,《雷雨》教学打破传统授课模式,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采用组队表演话剧的形式,先让学生自己揣摩剧本和角色,亲自体验角色的经历和情感后,通过交流讨论,互相评价各组表演情况,理解作品中“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内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在体验和交流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变革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爱情观,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雷雨》内涵丰富,无论是从故事层面、“雷雨式”人物性格、戏剧效果,还是其蕴含的人生哲思和价值导向,《雷雨》都是一部值得读了又读的作品。课上教学时可以灵活使用话剧表演、文本细读、交流讨论等方法,结合课下观看《雷雨》影视作品的形式,指导学生深刻理解文学内涵,同时推进“德育”工作。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大学语文》不仅仅是读课文、背课文,识记文学常识,分析艺术手法,而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文学阅读,爱上中国灿烂的文化,学会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成长养料,引导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担什么责”的问题,并注重情感体验和实践,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建设有德育意识、德育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是学生课堂学习方向的引路人,“思政进课堂”如何进行、最终效果如何,关键还是看教师。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德育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贯彻实施。其次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用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手投足间给学生做好榜样。

建设有德育意识、德育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需要教师和学校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师需要主动学习先进政治思想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其次学校组织专家讲座、教学研究、知识竞赛、“思政进课堂”教学技能比赛等,为教师提高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助力。

(二)以课程改革为推手,推进《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

“思政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比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思政教育目标,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奉献精神、责任感与使命感、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培养要求。选择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思政元素,根据思政元素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组织教学活动,真正让德育工作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发挥《大学语文》德育优势。比如

表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目标设置:

当然,课程改革还需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应关注学生德育接受过程以及德育效果,建立多角度、多方面、全过程的评价标准。

(三)开展线下主题活动,提升《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效果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相关思政元素特点开展线上、线下主题活动,强化德育效果。以邯郸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读经典诗文的热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语文教研室面对全校学生开展了“爱国主义诗歌学习”系列活动。课堂中,课前五分钟学生朗诵并解读推荐篇目中的爱国主义诗歌;课下,开展“读爱国主义经典,写爱国主义诗词”主题硬笔书法大赛;观看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结合改编歌曲,聆听专家讲解爱国主义诗篇;举办“最喜欢的爱国主义诗歌”赏析征文大赛、爱国主义三行诗征集活动、担当使命主题演讲赛等。通过活动前后调研,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学习和朗诵诗歌的热情高涨,愿意去关注国家国际时事,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技能比赛,更多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

总之,《大学语文》“思政进课堂”,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了解学生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将语文教学与德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发挥《大学语文》的德育优势。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