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建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讲 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李聪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讲 师
中国古代的人居规划设计中蕴藏着丰富且极具智慧的观念、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1],其中重视人文空间营造是鲜明的特点之一,它有力地向人居环境中注入了中国古人的生命追求和文化理想。在历史村镇中,以祠堂、祠庙、牌坊、塔等为代表的人文空间在千百年的营造实践中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智慧,处理与山体的关系正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受西方城市语境为主导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冲击,以及现代工程技术的影响,历史村镇人文空间在结合山体方面的营造智慧正处于“失语”状态,使人文空间与山体的关系受到了严重破坏,加剧了文脉断裂、特色衰微、遗产碎片化等问题。因此,充分挖掘、揭示结合山体的历史村镇人文空间营造智慧,对人文空间本土规划设计理论的构建、现代人文空间的规划设计皆具有重大意义,这亦与近年来党和国家所强调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一脉相承。目前历史村镇人文空间营造研究集中于人文空间与其他人工空间的关系,如祠庙、祠堂与村镇空间结构的关系[2-6],祠堂与村镇肌理的关系[7-9],较少系统性研究人文空间与山体之间的关系。位于泉州市南安市的英都镇历史悠久,拥有保存较好且相对完整的人文空间要素与山体要素,是研究历史村镇人文空间结合山体的营造智慧的典型代表。在以英都镇为对象的既往研究中,《田野家园》[10]一书侧重于历史文化的收集与整理,涉及空间形态的研究成果尚属空白。为此,文章以英都镇为例探究人文空间与山体之间蕴含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有助于形成结合山体的历史村镇人文空间营造智慧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人居环境科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人文空间要素和山体要素的提取,从位置和景观两个方面总结、提炼人文空间结合山体的营造理念与方法,进而阐述其对当代规划设计的启示。
英都镇位于泉州市南安市的西部,距南安市区22千米,东、南与东田镇毗邻,西与翔云镇接壤,北与仑苍镇、安溪县城交界。英都镇是一座典型的山间盆地型聚落。东侧的苦德山、南侧的勺靴山、西侧的天马山、北侧的古寨山等群山耸立,群山内部散布着凤宫山、寨仔山、大尖山等小型山体。发源于南安市翔云镇云顶山的英溪自西向东流经英都镇北面,在溪仔口处与西庄溪交汇后向东经英溪口汇入晋江的支流——西溪。英溪南部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英溪北部的地势自西北向南倾斜。陈、王、董、洪等姓氏曾在英都镇短暂聚居,唯独洪氏开基祖——顺斋公自宋末肇基且繁衍至今,洪姓现状人口规模比例达到95%以上。
人文空间与山体要素的提取分为挖掘与识别两个阶段。挖掘阶段旨在尽可能地找出全部历史空间要素。其一,人文空间要素从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拓展到至少建筑大厅有据可查的建筑遗址,这是因为祠庙、祠堂虽经过整治、重建,但其大厅的位置及其中轴线并未改变。山体要素不局限于200 米以上的相对高度,这是因为古人更多关注山体这一特殊地形地貌对聚居空间营造的限制,对山体高度的认识不可能与现代相一致。除此之外,那些已被挖平、破坏的山体要素也要纳入调查范围。其二,调查方式主要是查阅洪氏族谱、南安古县志、现代研究文献、古代楹联碑刻等资料,深度访谈熟悉历史的乡贤、60 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实地踏勘。识别阶段旨在确定列入分析的历史空间要素,并将其落位于现代地形图。按照功能重要性、动态经久性的原则,本研究从被挖掘出的历史空间要素中遴选出19 项人文空间要素和30 余项山体要素,在与当地逐一核实之后将其表达在现代地形图中(图1)。
中国古人善于从大尺度山水环境入手,以此作为建筑、聚落位置选择的参照与准则。洪氏家庙是英都镇最重要的祠堂,其位于呈围合状山体的中心位置。在洪氏定居、繁衍过程中,前四代都是单传,至五世才分东、西轩二派,至六世共支分十二房(东轩下传八房,西轩下传四房)。分别奉祀东、西轩二派始祖的东、西轩祠堂原本紧邻,因明万历年间改设洪氏家庙的需要,西轩祠堂向南平移,东轩祠堂保持不变,才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空间关系。洪氏家庙的基址位置与山体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近邻洪氏家庙的山体有大尖山、寨仔山、营头山、恒塘山、后沟山、凤冠山等,这些山体体量较小、自然围合形成半径约600 米的圆状,其圆心位置恰是洪氏家庙的所在地;另一方面,以东、西轩祠堂中间位置为基准,作平行于祠堂轴线的东西向直线,该线向东指向紫山。再以祠堂中间位置为基准,作与东西向直线垂直相交的南北向直线,该直线向南指向大尖山,向北指向恒塘山与后沟山之间的最低处。综合两方面来看,洪氏家庙的基址位置位于天然圆状分布山体的圆心与四方山体正交连线的交点的重合处(图2),由此形成了与山体高度融合的位置关系。
英都镇祠庙多位于山坡,而祠堂多位于山麓。从山体的不同区段来看,山体大致可以分为山麓、山坡、山顶三种类型。从图2 可以看出,位于山麓的人文空间以祠堂为主体,如洪氏家庙、东三房六世宗祠、东六房六世宗祠、西三房七世宗祠等位于凤宫山东麓、东四房六世宗祠位于大尖山西麓、东五房六世宗祠位于霞尾山西麓。在祠堂所背之山中,凤宫山因洪氏家庙而显得格外重要。该山是盆地中海拔相对较高的山体,与天马山有着有联有断的关系,其犹如风水学说中的“穴星山”。位于山麓的祠庙是极少数,仅昭惠庙位于轩边山南麓。位于山坡的人文空间主要是祠庙,如古迹岩位于苦德山西坡、石泉院建于勺靴山东坡、英山岩位于古寨山南坡、云从古室位于天马山北坡、狮子岩位于紫山西坡。虽然大多数祠庙、祠堂与山体明显呈现出背山的位置关系,但是个别人文空间的位置与山体没有直接关系,如水沟馆、大寨宫、西二房八世宗祠等。
中国古人十分注重发现山体环境中的特异之处,以此布置重要人文空间要素。英都镇的牌坊、塔均位于山体的特异之处——山格。从地形来看,山体的特异之处分为山巅、鞍部、山谷、山脊等类型,有道路通过的鞍部在英都镇称为山格,其共有4 处,又以碧林格和牛尾塔格最重要。碧林格地势较低,因是官路所在地而成为古代英都的门户。古人乘船不能直接到达英都,均要上岸后走陆路从碧林格进入英都。据当地乡贤廖榕光先生回忆,在英都镇的6座牌坊中,3座位于碧林格,而其他3 座也都位于碧林格附近。与位于水陆转换处的碧林格不同,牛尾塔格是古代英都通往泉州府沿海地区的必经陆路通道,位于英都镇东部的苦德山与瑶鼓山之间,其得名是因为位于其上的牛尾塔。牛尾塔也因山格位置的特殊而成为古代英都东部的地标。总之,山格是英都镇牌坊、塔的首选位置,由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豁口”景观。
祠堂是历史村镇聚落最重要的礼制建筑,其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着等级性。这种等级性除了体现在建筑自身规模、体量、高度等,还体现在与该建筑密切相关的山水环境。英都镇主要祠堂的等级关系与其所背之山的体量高度一致。洪氏家庙的背山是凤宫山,海拔128.5 米。东四房六世宗祠、东五房六世宗祠、西二房七世宗祠的背山分别是大尖山、霞尾山、轩边山,海拔分别是79.2 米、74 米、48.8 米。从祠堂与其背山之间的关系来看,房支等级关系与山体体量大小相符,祠堂等级越高,山体体量越庞大。总之,英都镇主要祠堂因所背之山的体量差异而强化、突出了等级关系。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点,其方向的确立是人居营造中的关键一环。英都镇人文空间要素中轴线特点是直指形胜型山体。一是以直指山体为主。从被指向物的类型来看,除了东五房六世宗祠中轴线指向鸡笼山与勺靴山形成的山阙之外,绝大多数人文空间要素都是指向山体。进一步从指向与山体的相互关系来看,除了云从古室中轴线偏指古寨山约5°之外,其他人文空间要素基本是直指山体。二是直指的山体有主次之分。指向紫山的有洪氏家庙①、东三房六世宗祠、西三房七世宗祠、东六房六世宗祠、东五房八世宗祠等祠堂。除了紫山之外,三垵山、南坪山、陈后山、凤宫山、霞尾山、天马山等山体也是被指向的山体,如东四房六世宗祠指向三垵山,昭惠庙、西二房七世宗祠、西二房八世宗祠指向南坪山。相比较而言,紫山是英都镇被指向次数最多的山体,也是最重要的山体。三是山体极具象征性。紫山又名狮子山,其位于雄狮状山脉的头部而得名,又含有“紫气东来”之意。凤宫山与其周边的小型山体一起形似凤凰。天马山山脊自西往东逐渐增高,主峰东侧又突然倾斜,状如天马行空。
英都镇牛尾塔、洪氏家庙的视觉景观与山体之间极为密切。以牛尾塔的中轴线为视线中线,分别向两侧作15°的视角,可以发现,30°视角的南视界②穿过寨仔山,直对凤宫山,北视界穿过石寨山,而南北视界之间的范围正好是英都古人聚居最为集中的区域。按照现代视觉心理学,30°水平视角是双眼同时清晰看见事物的范围。不难看出,牛尾塔是俯视英都镇的最佳视点之一。以洪氏家庙的中轴线为视线中线,分别向两侧作60°的视角,可以发现,120°视角的南视界依次穿过寨仔山、宫边山,指向牛山,北视界与霞尾山、后沟山的山麓切过,基本指向洪塘山,而南北视界之间的范围基本覆盖了整个盆地。按照现代视觉心理学,120°视角是双眼同时看见景物的最大极限视野范围。不难看出,洪氏家庙拥有极为开阔的视觉景观,这与其在聚落中的地位是相吻合的(图3)。
英都镇人文空间的位置、景观营造无不体现出对山体的尊重与融合。山体在聚落、人文空间产生之前便已存在,是人工空间规划建设的限制因素。从英都镇人文空间与山体的位置、景观关系来看,尊重山体无不是人文空间营造的首要理念。在此理念支撑下,主动与山体寻求融合成为人文空间营造的核心准则。在人文空间位置选择方面,英都镇运用择中、背山、寻特等方法从山体中精选出适合位置作为人文空间基址的所在地。为了体现出位置对于祠堂等级性的重要性,相衬这一营造方法被英都镇灵活运用,进而赋予了山体的秩序性、人文性。在人文空间景观构筑方面,迎对为人文空间与山体景观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感知联系,而框景为人文空间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景观。综合位置选择与景观构筑来看,英都镇并非随意选择山体,而是选择一些体量相对特殊、富含象征意义的山体。而且越是重要的人文空间,往往与此类山体联系越紧密。洪氏家庙便是典型,其位置所在的凤宫山、中轴线指向的紫山都是群山中的佼佼者。总之,尊重并融合山体是英都镇人文空间结合山体的营造理念,实现了英都古人追求有限空间与无限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理想。
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空间与山体之间形成的历史关系在历史村镇发展过程中逐渐消解,由此加剧了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的问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1],尊重并融合山体的人文空间营造理念必将为人文空间的当代规划建设提供资鉴。从保护来看,保护遗产型人文空间要素不仅仅在于遗产自身,更在于它们与山体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如此,还要重视历史上与山体有内在关联的非遗产型人文空间要素,这一点在以往的历史文化保护中极为缺失。从传承来看,规划师应当将尊重融合山体营造理念视为自觉意识。新增建设范围内的山体应优先控制,新人文空间的布局应突破建设用地的范畴寻找与山体之间的契合点,加强与历史脉络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融贯古今的现代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随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逐步推进,中国村镇空间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人文空间规划建设便是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村镇人文空间在处理山体方面累积形成了深厚营造智慧,对构建中国特色村镇人文空间规划设计理论、解决当代村镇人文空间的规划设计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泉州南安市英都镇为例,从位置选择和景观构筑两方面探讨了人文空间与山体之间的营造智慧,认为尊重并融合山体的人文空间营造理念与方法非常值得在当代村镇人文空间规划建设中予以保护与传承。因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历史村镇人文空间结合山体的营造智慧各具特色,挖掘与整理这些营造智慧并将之发扬光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注释:
①东轩五世宗祠与西轩五世宗祠呈对称布置,取两者的中间线为洪氏家庙的中轴线。
②南视界是南侧视线边界的简称,后文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