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叙事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以任继愈先生纪念广场为例

2022-10-25 03:41任震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景观空间设计

文/任震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教 授

王钰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功能性的提高,居民与城市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不断被压缩,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仅剩的居民与城市交流的物质场所。同时,城市的渐进式发展产生的时空多维度交错下的城市历史印记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而消失。城市在注重物质空间发展的同时,保证有机的维度脉络,实现时空脉络的留存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叙事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叙事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指在实践与因果关系上有着联系的一系列时间符号的再现,不仅包括小说,并且包括戏剧、连环画等[1]。在短短三四十年时间内,叙事学在多个领域得到发展。在设计领域中,叙事作为语义在空间上的实现映射,在空间设计中叠加情景元素,构建具有文化体验的景观环境。

景观叙事至今已有多位学者和设计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1904 年,简·赛特斯怀特①提出关于景观叙事的理论方法,通过设置纪念馆、保护历史街区、花园等特定场所,使人们对过去的事物产生回忆[2]。20 世纪70 年代,伯纳德·曲米②将景观叙事的关注点从空间形式转向故事情节,在作品拉维莱特公园中完整表达了景观叙事理念。1998 年,马修·波泰格③在其作品《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中对景观叙事手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城市公共空间中引入景观叙事理论

2.1 景观叙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方式

2.1.1 角色组织

在M·H·艾布拉姆斯④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基础上,景观叙事空间建构也存在四要素,即作为背景的世界、充当讲述者的作者、作为媒介的作品以及作为受众的读者[3]。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叙事结构构建过程中,也存在建构与体验的双向过程。公共空间的设计者(作者)同时也是第一参观者(读者),以物质空间(世界)为背景,运用空间设计手法将城市公共的历史文脉信息与文化内涵提取转化为故事性空间文本(作品),参观者(读者)凭借其自身的知识积淀与个人背景解读作者设计的空间文本,从而获得自身所特有的感受与主观体验。

2.1.2 组织建构

城市公共空间凭借文化内涵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出亲切感,其中的历史文化要素作为城市历史发展印记,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通常情况下,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主要包括城市广场、城市公园、街道空间与城市滨水区等,在现今公共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模式,即以工业遗产改造为主体的城市历史遗产改造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建,景观叙事改造也围绕两种模式展开。

(1)历史遗产改造

历史遗产作为城市的时空遗存,连续性的城市记忆已经被打断,原本建立在其之上的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已经消散,如各种古城遗存或者近现代的工业建筑遗存等,原本内置的功能已经消逝。建筑是一种时代性的产物,应该作为城市时空维度交织的见证。遗产本身蕴含一定的文化、物质资本要素,如果这些价值要素与当下的社会文化诉求相结合,就可以转身成为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设施,传承城市的文化脉络。

(2)新建公共空间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公共空间的建设更多偏重于功能性与指标性,从而使公共空间趋同。与历史遗产改造再设计不同,历史遗产改造是对该地方所现存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进行再创造,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则需要设计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进行整体掌握从而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现阶段城市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更要求设计者挖掘城市深层次历史文化底蕴,从而提升人们的体验感与认同感。

2.2 景观叙事带来的城市收益

2.2.1 获得经济收益

景观叙事注重将历史文化要素与城市元素进行结合,从而可以作为城市历史遗产的一种操作手法,提升城市空间的可读性,将不同时期的空间风貌等经过空间处理联系在一起,使城市具有多层空间叠合,大大提高城市空间的独特性,提升城市知名度,从而实现城市收益。2.2.2 提升人文环境

公共空间是人与城市互动的主要媒介,且在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存量提升的社会背景下,更应强调塑造场所品质,赋予场所文化内涵。景观叙事以城市元素为媒介,设计者通过设计手法及景观叙事的空间建构方式,侧重于对人的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的研究,并且融合了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等“以人为本”的相关学科,构建多维度、多感官的情感与文化体验,从而收获城市人文性的回顾与探索。

3 城市公共空间的叙事性空间设计

3.1 线索挖掘

以城市公共空间的组织规模为准则划分为三个方面,以整个城市为叙事框架的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设计,通过同一线索为主题的设计,其包括通过回溯历史时间线,寻求城市历史格局,或以城市山水遗存为线索,追求整体性城市叙事框架,此种情况适合历史较为厚重的老城;以城市遗产为叙事线索,通过点、线、面去构建某一时空城市风貌,通过叙事性结构的搭建,形成不一样的城市特色,或以整体或局部城市肌理为线索,强调其空间秩序与内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更多的是城市纪念性空间的建构,以人或事为主题的纪念性空间最为常见,城市公园或各种纪念性场馆内在结构、流线设计等均呈现叙事结构,空间尺度较小,其结构更为紧凑,主要主题内容有战争革命、历史名人、民俗传统等人文性主题。

3.2 要素分析

文化作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中提到,文化“留存于城市与建筑之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

3.2.1 物质要素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其物质要素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凝聚着城市居民的地域记忆与个人情感。各种人的活动均会涉及与城市公共要素的联系,其中物质要素包括建筑、街巷、植被、城市的空间肌理等。

3.2.2 非物质要素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简·雅各布斯⑤认为规划师要从精英视角下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城市系统的有机性与复杂性,给居民同时带来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幸福。精神层面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非物质要素,其中包括以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为主体的历史要素和与文化风俗、日常生活为主体的生活要素。

3.3 特征转译

在景观叙事中,叙事主题、操作手法与叙事空间构成叙事的“主谓宾”结构[4]。叙事主题通过操作手法生成相对应的叙事空间。景观叙事结构下的空间载体,因为具有相同的主题立意,所有场景围绕主题展开,因此叙事空间具有相同的空间元素或空间属性。以工业遗产改造为例,保留其原有的大空间属性或工业建构等空间元素,转化成具有空间功能性的设施,通过转译,保留原有空间的故事内涵或将叙事主题植入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建构中去,或在以纪念性为主体的城市公园中,将主题转化为构成空间的各种语汇,例如雕塑、建筑、铺装、植被、装饰等等。

3.4 空间表达

3.4.1 修辞手法

在语言学中,修辞是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与规律,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叙事性设计中运用修辞学的方法,通过修辞手法让叙事文本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让场所表现更为生动,从而让场所的参观者更容易形成与场所的双向交流。马修·波泰格在其作品《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中对景观叙事手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用隐喻、转喻、提喻、反讽等构建叙事与景观中的修辞手法。

3.4.2 叙事类型与空间结构

冯炜在《景观叙事与叙事景观》中提出:“景观叙事是一种动态景观,是按照时间及空间的顺序去组织时间,提取文化特色的东西用隐喻的方法表述出来……”[5]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动态模式:静态叙事、线性叙事与连续叙事[6]。与三种叙事类型相对应的是三种城市公共空间的三种组织类型。

(1)集中式结构

集中式结构是指以一个核心场景为中心,周围组织若干个次要景观,整个场景组成气氛浓厚的叙事场所,其特点是整体布局较为规则,核心景观与次要景观结合紧密,适合于静态叙事集中且具有瞬时性的叙事特点[7]。

(2)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是叙事景观的空间结构中最常用的一种,多以时间线或事件发展历程作为叙事线索,提炼、塑造重点叙事空间节点,通过空间尺度等空间要素的变化烘托表现叙事的发展进程,其空间组织多样,强调序列空间给参观者带来的连续性的空间体验。

(3)组团结构

连续叙事多采用组团式结构,其多以叙事主题内容相似的叙事景观进行组合,通过多元素的空间进行场所塑造。其结构组织多样且没有固定模式,组团之间存在尺寸、体量上的差异,但存在内在的某种关联性,其更强调组团结构给参观者带来的丰富的活动体验与主观感受。

4 基于景观叙事的任继愈先生纪念广场设计

4.1 背景分析

德州市平原县作为任继愈先生的故乡,在其故居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纪念性广场,可以将城市的人文历史融入到城市发展进程中,提高城市的人文属性,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

4.1.1 人物简介

任继愈先生,字又之,山东平原人,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

4.1.2 现状分析

德州市平原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中部,任继愈先生纪念广场选址于平原县中部,平原火车站西北侧,车站北路以西,站西街以北,是任继愈先生的故居旧址。

该场地原以大片绿地为主,均种植乔木;南部停车场拥有转角绿化,植物搭配杂乱;东南部人行道路虽然留出了绿化带的宽度,仅有少许蜀葵点植绿化,绿化条件较差。场地内部现有乔木整体以悬铃木为主,灌木大叶黄杨镶边。场地内无建筑,场地外现有居民楼以多层为主,建筑高度较低,视线开阔。

4.2 叙事性建构

4.2.1 线索挖掘

任继愈先生纪念广场是以其故居旧址为基础,回溯先生从出生到求学、研学、退休、逝世的人生历程,选取先生重要的人生节点作为空间节点进行设计,并以时间为顺序将节点组织起来。

4.2.2 结构组织

广场在设计方法上,以景观叙事为方法,确定“顺叙”的线性叙事结构,采取将时间节点相互连接的方式,从而达到起承转合的目的,不断充实纪念性广场的设计内容。

平原火车站出入口位于场地东南角,场地南面、东面人流量比较大,宜设出入口。南面结合现有停车场地设置理解性入口,两侧设主入口。广场整体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多节点,一心为广场的中心节点,即任继愈先生的故居旧址,串起东南-西北的主轴,同时,叙事性的场地州县串联起多个节点,将整个广场整体联系在一起。

4.3 空间节点营造

在体现对先贤的悼念与敬仰、对历史的追忆的基础上,设计并营造出与参观者情感产生共鸣的纪念广场[8]。每一个景观节点即为一个叙事场景,根据叙事要求组织场景要素,进行场景搭建[9]。通过各种图案雕刻来描述任继愈先生的人生历程,通过植物搭配以及空间尺度转换烘托空间氛围。

通过对任继愈先生的重要人生节点进行梳理总结,采用“叙事”手法,以任继愈先生的生平几个重要阶段按时间顺序作为广场节点线性展开,将整个规划设计分为:笃思好学-茄吹弦诵-出入百家-论衡三教-岁月光华-永远的怀念为轴线的六个空间序列(图1),其中分别设置与空间主题相应的景点(图2、图3)。

(1)空间一——笃思好学

1916 年4 月5 日,任继愈先生出生于山东平原。空间一作为整个流线的开端,在入口广场设置“任继愈纪念广场”石刻,开篇点题,设置任继愈先生的生平简介,“生也有涯,学无止境”的座右铭与勤奋、谦虚、爱国的品质的石刻进行纪念,最后设置“笃思好学”的纪念石刻命名空间。

(2)空间二——茄吹弦颂

1934—1941 年,任继愈先生考入北大哲学史,又就读于西南联大。在经历过湘黔滇步行后,任继愈先生的学术方向发生了改变,开始探究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在此空间中,通过雕刻“北大和西南联大求学”与茄吹弦颂的图案来象征任继愈先生的求学生涯,并且雕刻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书籍,表现任继愈先生的学术方向。

(3)空间三——出入百家

1942—1964 年,任继愈先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佛教选读等课程,并著书立说,笔耕不辍。在空间三中,设计了故事图案雕刻“桃李满天下”,并且设计了其专著与主编书目的目录雕刻。

场地位于先生故居旧址,通过设计平原传统民居垂花门以及故居旧址意向台地,运用“提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任继愈先生的故居。此空间尺度最大,位于整个流线的高潮位置。

(4)空间四——论衡三教

1964 年,任继愈先生受中央之命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70 年其右眼视网膜脱落,仍坚持读书,为之后业务做准备。在空间四中设计“积累资料,培养人才”八字办学方针,表现教学宗旨;设计“论衡三教”的故事图案雕刻,表现任继愈先生的主要研究方向。

(5)空间五——岁月光华

1987—2005 年,任继愈先生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在空间五的设计中,设计“光华岁月”的故事图案雕刻。

(6)空间六——永远的怀念

2009 年7 月11 日,任继愈先生去世。通过设置碑亭这种强有力的空间元素,且在周围的静思草坪中,内置好友、亲人等追忆、缅怀时刻,来烘托缅怀纪念的空间氛围,达到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

结语

在城市大规模扩张而导致的“千城一面”的局面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景观叙事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城市历史文脉的积淀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工业文明带来的城市地区性特色的消失不可避免,但城市历史发展的文化脉络却是不尽相同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与居民交流的窗口,在发展历程中必须强调记录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文化记忆,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历史的记录文本。

注释:

①简·赛特斯怀特(Jan Satterthwaite):美国景观设计师,写有《杰克逊街与景观叙事》一文。

②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他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等。

③马修·波泰格(Matthew Potteiger):美国景观设计师,出版有《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等著作。

④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大师。他的文字被认为是“批评权威的标准”,作于1953年的《镜与灯》乃是文学批评学界的必读书。

⑤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作家。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

猜你喜欢
景观空间设计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