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慧东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李媛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塔下村行政村包括塔下和大坝两个自然村。河坑溪经过塔下村段,上游为大坝,下游为塔下。双溪交汇,三面环山,塔下村自古以来以农林业为主,山地环境不利于大面积农田种植,故发展出梯田形式。近代运输业发展后,粮食不用村民自给自足;1945 年开始,塔下村充分利用梯田种植茶叶,现有茶园近千亩,家家户户以茶为业[1]。2003 年1 月塔下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景观村落”。
塔下村自建村开始与水共生,湿地作为生存资源在塔下村被充分利用,兼顾防洪、灭火功能,同时从取水用水到排放污水有其一套独特的处理方式(图1)。
山泉经过地表径流进入水圳,再途经村落。塔下村水圳的水源为地表径流,并无拦水坝。水圳呈发散式分布于聚落,圳中不是完全于地面之上,还有部分为暗渠。圳尾直接排入河坑溪或注入蓄水池,蓄水池于干旱时作为灌溉之用,同时作为村落公共空间和景观空间。水圳和湿地斑块使水在村落有组织地流动,有利于防洪排涝。在生态层面,廊道和斑块的联通使其成为一个系统,有利于物质交换和整体稳定性。
塔下村的两个一级湿地斑块分别在宗祠和村落中心处。宗祠半月池的水来自山泉和自涌的地下水,两个出水口将多余水源经水圳廊道流入村中或农田,最终汇入河流。村落中心的湿地斑块主要起到景观作用,水体本身就作为景观存在,村民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和养锦鲤,起到净化水体作用的同时提升了村落的环境品质;同时水体的存在强化了村落开放空间的边界,开阔的视野突显了土楼。
土楼民居屋檐在排水沟正上方,雨水有组织地排进排水沟,再沿沟渠汇入河流。土楼底部和排水沟均为石砌,隔绝水分保护土质墙体。通过采访参与建造土楼的张老先生,笔者得知,土楼排水沟汇集中庭雨水后并不是简单直排出去,而是在地下经过三次曲折后缓缓流出。此做法的初衷是风水学上的留财,在实际应用中有减缓排水速度、减轻村落排水压力的作用。较大的土楼内部还会有储水池,经沉淀后作为非饮用的生活用水,同时收集以备消防使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塔下村修建了村民厕所,供村民和游客使用。粪便水通过地下管道收集和处理。传统土楼内没有卫生间,大多土楼内居民采用传统方式,将粪便水挑至田地旁的固定地点进行发酵后,做成农家肥料。排放进河流的生活污水为粪便水外的其他盥洗、厨房污水等。
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一般并行,先民将梯田修建在山泉经过的地表径流旁,充分利用山地进行农业生产。水经梯田流入平地农田,村民在农田四周挖灌溉沟收集上游用水。福建地区日照强、蒸发量大,农田需要大量用水以保证农作物生长。居民用干枯的稻草编织草席盖在农田上,以减小蒸发量的同时降低地表温度,有利于保持土地水分,间接节约用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塔下村茶园产业、餐饮民宿产业等成为村民主要的营生渠道。湿地在土楼聚落的各个产业中发挥功能,例如作为农业产业的水源和商业产业的景观卖点等。
水源的充沛和用水的科学,使得塔下村有条件将农业发展为营生的产业。村民利用梯田,使用山上的山泉种植茶叶和果树,在小块平坦土地种植蔬菜。河道两旁的礁石滩涂作为湿地基质涵养和净化水质,在使用功能方面是鸭、鹅等禽类的自然栖息地。鸭鹅在湿地基质上活动,食河滩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同时家禽排泄的粪便作为天然肥料滋养基质。
塔下村餐馆和民宿数量增多,邻水的土楼大多改造为餐馆,组团内部土楼大多改造为民宿。水从山体流向梯田,由梯田流向低处农田,沿街土楼一般为下商上住,底层临步行道面敞开,供游客村民参观和进行买卖。早年的塔下村,主干道是湿地的两条小卵石路面。20 世纪80 年代初,因为通车需要,道路扩宽占据了一部分河道,挨着并低于卵石路0.6米处修了约4米宽的石板路,新旧路高差自然形成了两个空间层次,旧路渐渐成为村民和游客的交往空间,同时也是湿地景观的观景空间。
土楼的生活用水经管道和农田用水一起流入河道,在湿地中进行净化。土楼和河道之间有步行道,土楼底层比人行道抬高约1 米,河道按河段不同又低于人行道0.5 ~5 米之间。如此建造是通过洪水水位得出的,洪水来临时水位涨至人行道上,但不会淹至民居;平常水位时步行道低于民居高于水面,更加亲水。
聚落内部商业气息弱,环境静谧,方便体验水乡风土民情。民宿选址时多选择聚落内部湿地二级廊道两侧,二级廊道比一级廊道附近的人流量少,且水的流速低,有高差跌水处水声小,适合居住。较大的土楼几栋围合成合院,引入山上流下的地表径流进入土楼内水池,水池在使用功能方面可以作为民宿内景观,同时是村内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斑块,有利于湿地网络的稳定。
塔下村湿地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的影响。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根据地势和地质变化结果形成初步水系结构;而后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居民通过修建水圳的方式更加充分地利用湿地资源用于人居建设。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资源成为了吉祥昌盛的象征,村中的池塘、半月池等应运而生。在乡村治理和发展中,建设者要在保证原有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情况下进行开发,湿地因子作为生物联通的重要纽带,起着保证生物流、信息流等稳定的作用。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
河坑溪湿地一级廊道自然形成,村落形态因水而生。穿村而过的S 型水流决定了聚落建造的位置,先人将村落建在水的凸岸,减小村落被上涨河水冲毁的可能性。两个圆形土楼分别选址在两个凸岸处,结合湿地的弧线进行建造,S 型湿地廊道和两个圆形土楼形成了特色的太极图构图。村落一级湿地斑块分别在宗祠前和村落中心,祠堂德远堂前的半月池作为塔下村的一级湿地斑块,兼具人文风水功能和生态功能。塔下村半月池为纯人工湿地,引山上径流汇入进行储水,出水口经水圳流经村庄民居最终汇入河坑溪。大坝村中心鱼塘为一级斑块,该斑块自然形成,现在经过修整设计,增加了护岸和护栏,成为村中的主要开放空间。但鱼塘护岸的做法为钢混硬质界面,这种处理方法并不生态,很有可能发生水质变差的情况。水岸的天然植被作为湿地基质,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将其简单硬化处理的水体易发臭,建议做生态驳岸,种植适宜生长的水生和消落带植物。
一级廊道河坑溪、一级斑块中的鱼塘和部分村中二级廊道水圳的形成为自然成因;村中的一级斑块半月池、大部分二级廊道水圳为人工挖掘形成,属人文成因。村落的水网密集,特色的环形水网为环土楼排水系统,水网和民居分布耦合,形成了塔下村湿地民居系统。
塔下村山泉、河流、水塘、水圳作为湿地因子,农田林地等植被绿地与之耦合。具体体现为:山泉附近的山林更加茂盛,梯田多分布在山泉流经途中;河流两侧自然护坡作为湿地基质涵养和净化水资源,湿地廊道两侧存在湿地基质;水塘和水圳脉络相连,组成村落内廊道和斑块系统,水呈现为泉-塘-河的流向,村中的茶园、农田和菜园布局时临近水圳,方便取水灌溉。湿地因子作为最重要的元素,与绿地农田植被等湿地基质耦合组成湿地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环境与村落民居耦合,组成湿地生态人居(图2)。具体体现为:村落邻水而建,民居散布河流两岸,水作为居民生存的吃水用水必需资源、营生的餐饮民宿生产资源、生活的体验观赏生境资源;两个自然村的民居组团围绕一级斑块布局,半月池和鱼塘在村落中不仅作为公共空间和信仰空间,还作为重要的湿地系统节点;水圳经过村落中重要的土楼,这和水圳修建时村落的规模有关,和兴楼和绩兴楼等土楼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水圳修建时主要方便当时已有土楼居民取水用水;水圳作为二级廊道在重要的土楼处会分出环绕土楼的三级廊道,在湿地结构图中表现为环状(绕圆形土楼)和闭合方形(绕方形土楼)的集水沟。水通过水圳从山上流入村庄,绕土楼一周,象征源源不断的好运,是先民们流传下来的信仰,下雨时屋檐落水直接落入集水沟渠,沿出水口排入水圳,最终汇入河流。
塔下村最早的建筑为土楼绩兴楼,绩兴楼选址于塔下村湿地系统上游部分,湿地一级廊道的高地上,此处临近水源方便居民生活取水用水,同时地形优势不易被洪水所淹。从此先民一直利用湿地格局进行聚落的发展建设:聚落主体建筑均落地于湿地一级廊道两侧,聚落形态沿湿地廊道发展;聚落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开始向内进行建设,通过修建水圳引水到村落内部;水圳从山上引水到村内,村内修建半月池或鱼塘等用于生产和储水,水资源再由池塘流入廊道,形成山泉-水圳-池塘-河流的利用方向。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旅游城市的背景下,塔下村的聚落建设和水息息相关,湿地生态结构为规划结构。餐饮业开发选址时大多选在人流量大的湿地一级廊道河坑溪两侧;民宿业开发选址时大多选在邻水但相对安静的湿地二级廊道两侧;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等村内公共开放的空间,大多围绕池塘这类湿地一级斑块展开进行布局设计。以青浦塔下行馆民宿为例,这座民宿选址于村落湿地二级廊道处,改造了湿地廊道两侧五座明、清、民国时期的土楼建筑,将湿地作为其民宿内的景观进行利用。
文章从使用功能视角分析土楼聚落湿地与人居环境一体化营造,得出湿地之于人居所具有的基础生存功能、拓展生产功能和提升生境功能,分别从生存、生产和生境三方面体现了湿地价值。
塔下村湿地系统由三级湿地构成,系统较为完整,各级湿地组成了村中水网络,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闽南水乡风貌。随着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量加大,加上部分河段渠化并忽略了生态处理,湿地基质被破坏,在流速慢的河段出现了轻微水体黑臭的问题。在今后村落河道护岸整治时要进行生态护岸设计,保护湿地基质。随着乡村建设,村中的民房建筑密度不断增大,部分湿地斑块被填掉作为建设用地,湿地斑块的减少在到达一定程度时,会对整个湿地系统造成破坏,从而影响作为湿地基质的农田林地,人居和生态的平衡将会被打破。因此在进行建设的同时要考虑其生态容纳量,不可过度开发利用湿地资源,需将湿地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