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沈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辽宁 沈阳 111000)
牙周炎疾病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即发生于患者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疾病类型,患者有牙齿疼痛、松动、脱落等表现。牙列缺损情况直接影响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并影响面部美观[1]。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情况在口腔科治疗中一直较为常见,需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修复治疗,以促进患者口腔功能恢复[2]。但是,既往采取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效果差强人意,患者满意度不高。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针对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情况近年来一直采取牙周夹板治疗形式,通过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健康牙,从而形成新的咀嚼环境,以保存松动牙[3]。为了更好的了解可摘式牙周夹板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0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为例,进行试验研究。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均为口腔科患者,总计70例。纳入标准:①牙周炎伴牙列缺损。②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控制良好。③患者对修复治疗方法知情同意。④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系统疾病不适宜修复治疗患者。②基线资料不完整患者。③不耐受、不配合治疗患者。进行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0.0±3.5)岁。试验组:35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0.3±2.7)岁。两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均衡,P>0.05。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前辅助患者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并结合患者情况行消除牙龈炎症等常规牙周治疗。
对照组:在以上常规牙周治疗的基础上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合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缺损牙区情况制订修复方案,并制作牙体,保留牙体固定形、抗力形。制作完成后患者试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咬、发音、咀嚼情况,根据患者试戴情况调整牙体[4-6]。
试验组:在以上常规牙周治疗的基础上行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结合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情况、患牙特点设计固定装置,术前检查患者牙列缺损情况并修复调整患牙。确定基牙、义齿位道基础上分析模型倒凹,调磨颌过长/下垂牙牙尖以消除早接触点[7]。以藻酸盐印模材制作义齿模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佩戴义齿模型后确定模型牙咬、颌位并调适,试戴完毕后制作义齿。支架包括固定基牙(2~4个),颊侧放置固定臂[8]。具体操作如下:夹板制作步骤。修复治疗前,先制作口内模型,随后在石膏模型上对颊侧倒凹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义齿位置及方向,在石膏模型上预备牙体舌侧导平面,应用观测下画出导线,以分析牙齿的预备情况[9-10]。患牙出现松动伴牙周组织破坏时选择将夹板固定装置在倒凹区以上,基牙保持分散。通常预留2~4个固位基牙,颊侧放置固位臂,舌侧以对抗臂或基板对抗。根据模型上预先画的导线、基牙松动程度、邻牙状态及整个牙列的排列情况,选择合适的卡环,并予以固定[11]。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固定卡环分为固定卡环、颊钩、长臂卡环及连续卡环4种。为确保治疗后牙齿美观,应选取无松动牙作为固位基牙;如周围牙齿均呈现Ⅰ度或Ⅱ度松动,则选择Ⅰ度松动基牙。如整个牙列牙齿松动度均达Ⅱ度或以上,且患者不接受拔牙治疗,可在其舌侧制作铸网加塑料,以提前预留出患牙脱落后义齿加补人工牙位置[12]。如患者为高领,牙周基础病较重,牙体磨损严重,外形高点多位于面,因此应降低患者外形高点。模型制取,采用小棉球放置在牙齿间的不利倒凹,取出藻酸盐阴模,用二次印模法制取;对于后牙存在游离缺失情况的患者,应用功能印模方式,灌制硬石膏模型[13-14]。
1.3 观察指标 记录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治疗期间牙周情况以及治疗后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情况,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1.4 牙周指标评价标准 出血指数:钝头牙周探针探入患者的牙周袋/龈沟内,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问题。0分说明牙龈健康且无炎症、出血,5分说明自动出血,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出血情况越明显[15-17]。菌斑指数:目测、探查方式测定,记录龈缘附近菌斑厚度、数量。0分说明龈缘区无菌斑,3分说明存在龈缘区/龈沟内,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情况越差。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针探诊观察牙唇颊侧最深牙周袋深度[18]。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建模计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试验观察指标。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计数型指标)以例、率(n、%)的形式描述,患者牙周指标(计量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指标差异检验采用χ2、t值。P<0.05,说明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试验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试验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治疗后效果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度分析
2.2 牙周观察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年,对照组牙周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牙周指标改善对比()
表2 两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牙周指标改善对比()
注: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aP<0.05。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性反应,主要发生于牙骨质、牙槽骨、牙周膜等牙周组织。如不积极干预,可能引起牙齿松动,造成牙列缺失,后者可引起辅助发音、咀嚼功能障碍,并对全口牙齿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为采用人工材料对牙列缺损进行修复,以维持其正常结构及功能[19]。牙周松动的主因是牙周组织炎症,多数患者在用药后可以减轻患牙松动情况,但是若患者出现牙周炎伴牙列缺损,则需进行牙周夹板进行固定治疗达到维持牙周稳定、口腔功能的目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治疗中可摘式牙周夹板易清洁,需要切割的牙体组织少,修理方便,制作成本少,经济性强,且延长了松动牙齿寿命,保障了患者的牙齿咀嚼等功能[20]。另外,治疗后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可明显改善,有较好的修复效果。陶丽等[21]研究指出,可摘式牙周夹板治疗方式,在改善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患者牙周状况方面效果显著。夹板设计及松动牙的固定是影响整个治疗的关键因素,可摘式夹板通过将可摘义齿与牙周夹板相结合,即可借助弧形夹板设计将松动牙齿进行有效固定,又有助于降低患者牙齿受到不同方向力量的影响。因此,固位基牙应尽量保持分散,因其分散越大牙周夹板的弧度越大,旋转中心距牙的距离越远,最终侧向力也会越小。与固定式夹板相比,可摘式夹板虽固位传力不足,但在治疗牙周同时对松动牙同样可以有固定作用,帮助分散力,降低牙周创伤并改善咀嚼功能。钟小君和李鹏[22]研究指出,应用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炎及牙列缺失,可明显提高松动牙使用时间,提高患者咀嚼能力,并达到巩固牙周的目的。
本试验结果显示: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牙周指标无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效果满意度(97.14%vs.77.1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可摘式牙周夹板治疗修复价值突出,符合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治疗需求。另外,就患者临床疗效分析,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进而反映出可摘式牙周夹板在治疗上更有优势。此次试验结果和李瑾等[23]研究结果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口腔科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病情况明显,直接影响口腔功能。牙周炎伴牙列缺损行可摘式牙周夹板治疗修复在改善患者牙周指标方面效果显著,确保了患者的牙齿功能,符合患者治疗需求,患者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