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道德与法治作业的问题透视与改革路径*

2022-10-25 01:15蒋喜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双减法治道德

蒋喜华

作业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建构学生生活意义、增进学习体验、优化师生关系都具有重要作用。“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关注难度、效果、时间三个关键要素,有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进一步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道德与法治作业理应从简单的重复做题、机械训练,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注重课堂与社会的互通,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共鸣。

一、“双减”视域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存在的典型问题

作业的目的是通过预习或复习,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其本质是通过阅读和练习来巩固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实际操练和反复演习。受此传统观念的影响,作业长期被视为学生巩固知识的工具,教师强化知识传授的工具,学校保障学生考试得分的工具。在“工具”的异化导向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像其他学科作业一样,存在诸如形式单调、量大低质、片面化、短视化等问题。

(一)形式单调

道德与法治是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于生活体验之中的课程,强调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通过探究、体验、践行的方式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然而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却忽视了这一课程理念,很少布置实践类、探究性和体验式作业,往往只是依靠作业本、教辅资料以及测试卷进行纸笔练习。在选择作业内容时,过分强调知识的浅层识记,不重视应用、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训练。比如,以“背多分”为出发点机械地、重复枯燥地进行应试练习,甚至一味要求学生强记知识点,让学生“划条条、背条条、默条条”。作业形式的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力,学生在应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这有悖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量大质低

作业数量会一定程度地影响作业的质量,但并非数量越多,质量越高。美国资深的作业研究者库柏等人对作业与学习成绩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中学阶段的学生所花费的作业时间与学业成就明显相关。家庭作业虽然在初中阶段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不能盲目追求和夸大家庭作业的功用,以免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合理范围内增加作业量,成绩也会随之提高,但超限量作业则不会导致学习成绩的进步。这充分说明,作业的“质”与“量”并非完全呈正相关。

在以纸笔测试为评价方式的背景下,唯“分”是从必然导致作业的知识本位倾向严重,而以知识本位为主的题海战术属于低通路迁移,不仅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还会导致学生过重的身心负担:如睡眠时间不足,身心健康受损,学业正向提升的空间受限……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因厌学成为学习低效者甚至学习困难者。“双减”政策实施后,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树立“控量提质”的“大作业观”,通过对作业“量”的适度控制提升作业的“质”,用作业杠杆撬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缺乏统整

道德与法治是综合性课程,其统整了道德、法律、心理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高度融合知识学习、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果忽视学科的综合性,缺乏作业的统整性,则会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影响作业全面育人的功能。

从形式上看,作业布置方面存在着重书面、轻实践,重记忆、轻思维,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缺乏让学生眼、耳、手、口等多感官参与学习的整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效果。从内容上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作业往往忽略学科间的联系,课时所学被割裂孤立、与其他学科知识因缺少整合而“失联”,不利于学生认知系统的全面建构;二是轻视知识学习与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整合,知识习得不完全、不深刻,难以形成日渐丰富的知识和稳定的技能;三是缺失学校教学与社会发展的联动整合,忽视社会热点事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内驱力、社会认知力和正向影响力的教育效能。因此,道德与法治作业要围绕学习目标、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进行统整性、结构化设计。

(四)忽视长效

系统化是深度学习的前提,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应考量这一点。很多教师热衷于布置短期作业,短期作业的特点是“短平快”“碎片化”,作业功能单一,一般用来巩固当堂学习内容,指向单一且低水平目标的达成,知识之间难以形成联系,无法构成闭环、形成系统。教师在设计这类作业时往往较为随意,缺少与教研组、备课组成员的深度研讨,因此作业容易出现难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会导致优等生“吃不好”、中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的现象。

短期作业内容固化、形式单调、缺少合理梯度,重数量轻质量、重竞争轻合作,过多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逐渐成了外在于学生的、远离了现实生活的、学生被动完成的苦役和负担,成为教师延长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教学管理和“惩罚”学生的手段,是“异化”了的作业。学生如果日复一日地只做这一类型的作业,深度思考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就难以得到有效锻炼,也很难形成处理复杂情景中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双减”视域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改革的应然之举

“双减”政策颁布后,许多学校进行了作业改革的实践探索,但如何改变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质量不高、数量过多、功能异化的现状,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更好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仍然是当前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双减”政策引领下,人文关怀、认知建构和学践并行是道德与法治作业改革的应然之举。

(一)人文性是作业设计应体现的“方向盘”

方向比方法更重要。作业的有效布置应从关注“学生”开始,才能有效实现学科育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人文关怀是作业设计的“方向盘”,直接体现了“双减”政策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人文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显著特征,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培根铸魂。

1.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作业,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知的欲望。只有对作业进行人文关怀式的设计,让学生喜欢上作业并兴趣盎然地完成作业,才会让教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形式不能单调,内容不能枯燥。如对“预防犯罪”一课的作业可以进行多元化设计:学习小组手抄报展评,用书本知识对接生活情境创设情景剧表演……这些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能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思维创造力和审美鉴赏力,在作业过程中既获得知识信息,又锻炼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能收获愉快深刻的体验。

2.作业设计宜体现层次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作业的人文关怀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个体在已有基础和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因此,教师要从教学视角转向课程视角,将作业布置当成一门学问进行研究,使作业与校内学习形成优势互补。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分层设计“推荐作业”“合作作业”“商量式作业”,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做不同类型的作业。例如,可以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成A(必做作业)、B(选做作业)、C(提升作业)三个难度等级,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水平,自选完成。以“预防犯罪”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自助餐”式作业(见表1)。

表1 “自助餐”式作业

在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自助餐式”分层作业,把过去的“大水漫灌”变为现在的“精准滴灌”,关怀不同类型的学生发展,兼顾了后进生和优等生,既能让后进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也确保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各取所需,和谐发展,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认知建构是作业评价的“探测仪”

优化作业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顺应已有经验并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记录、思考中形成学科观念,培养学科思维能力,进而推动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健全人格、责任担当等学科素养的融合发展。

1.运用思维导图式作业,构成能力训练序列

思维含量低是作业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只针对具体知识点反复练习而缺失思维系统训练的作业,不能够将零散的知识上升为概念并在概念间形成系统,更不会引发学生运用深刻洞察力去突破知识表象探究事理本质。思维导图是结合传统的语言智能、数理智能、创造智能进行发散思维的图形思维方式,它把知识之间的关系用可视化形式表达出来,相比语言文字的碎片化表达,更具有整体认知优势。用思维导图作为学习支架,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可显现、可调整、可完善,使学习能力训练构成序列、形成系统,让道德与法治课作业实现低耗高效成为可能。如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一框题学完绘出“知识枝”,一课上完将“枝叶”联成“知识干”,单元结束后拼绘“知识树”(如图1)。

图1 《生命的思考》思维导图

像图1 这样纲举目张的思维导图式作业,能有效引导学生运用清晰的思维脉络,调用、整合学科知识,进行整体思维,深入分析、找寻规律,得出结论,有效地达成能力训练序列化、认知建构具象化的学习效果。

2.依托场景式立体作业,推动素养融合发展

信息时代,万物互联,世界在关系中发展。道德与法治是兼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必须打通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多元通道,设计联通生活情境的立体作业,推动知识学习、能力提高、情感培养、价值观念关联融通,促进学科素养融合发展。

如:高空抛物是社会热点话题,一直以来被视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学习完七年级下册总结课“我们与法律同行”后,笔者布置了“关注高空抛物”的小课题研究式暑假作业——“从高空抛物看法治”。学生纷纷搜集整理高空抛物的伤害案例,探究原因、分析危害、研判主体责任、采取维权行动、建议防范措施、思考法治和德治关系、演情景剧、写倡议书……学生通过活动平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在共识、共享、共进中提升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另外,像“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反电信诈骗”等都可以设计成场景式立体作业,这些作业选取社会关注的情境场域作为学生体验的支架,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性、适切性和融合性,使学生能力素养的形成既敲击在时代的鼓点上,也踩在学生生活的落脚点上,由此建立了生活与知识、方法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有效链接,推进素养融合发展,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学践并行是作业进阶的“助推器”

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特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须做到学践并行,助推作业进阶,让作业品质更加优化。

道德实践是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育的最后一公里。道德实践作业应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捕捉学生情感关注点,找准学科素养落脚点,为学生“化知为信、化信为行、知行合一”提供价值引领。如教学“服务社会”,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安排沉浸体验式作业:进社区打扫卫生,到敬老院帮助老年人整理衣被、洗菜做饭等,去街头参加文明让行、礼仪劝导、法规宣传等志愿活动,组织微公益捐赠活动……再如,学习“依法行使权利”后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围绕自己作为消费者某次权益被侵害的事例进行消费者权益的专题调查,拟一份微型调查报告。还可以指导学生将生活案例编成情景剧模拟表演,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甚至将模拟表演等活动录制成“小影视作品”,为编剧者、拍摄者、表演者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这些学践并行式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展开思维、体验情感、付诸行动,实现作业品质的进阶优化。

猜你喜欢
双减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