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与文言史论的耦合:《过秦论》的阅读教学策略

2022-10-22 07:50金登峰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过秦论文言文言文

金登峰

摘要由于分科教学,各学科之间存在隔阂。语文学科具有综合特点,在知识体系上与各学科保持着深刻的关联。文言文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增进人物认识、历史理解,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应尽职责。然而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内容限定于学科范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本文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过秦论》为例,致力于在教学环节加强历史观念与文言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

关键词历史观念人物认识《过秦论》

《过秦论》为西汉贾谊名篇,后被收于《史记》《汉书》。《过秦论》共分三篇,高中语文教材所选为上篇。历史上各家对《过秦论》赞誉有加,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与《陈涉世家》中皆有引赞。但《过秦论》多古字、异体字、通假字,并且文章内容叙述宏大,是一篇史论文。文中内容六国各方诸侯将相林立,纵横局势千变万化。识别历史人物和阵容成为了读懂文章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本的阅读门槛,导致很多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据此,学生要读懂《过秦论》有需要对当时历史有所了解。

一、历史观与文言史论教学融合的意义

学科融合能够将文言知识与历史思维相联系,综合历史学科的方法、理论于文言教学中,对教学双方都具有积极意义。从学生层面而言,首先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探索欲,促进学科间知识迁移,打破学生的分科思维,帮助学生快速解读繁杂的文言历史背景。其次,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历史思维融入文言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文言文认识的深度,并让独立的文言文知识体系趋于完善,同时学科融合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从教师的立场而言,历史学科融合文言文教学,能够引起教师对历史思维的关注,从传统的“说文解字”跳脱出来,丰富教学方法。

二、理解史家笔下人物认识及评价的教学策略

1.以语文知识为起点,博闻善择

学科融合视域下的文言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为起点,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历史知识筛选为教学素材时,是根据文言文课程内容展开的,为此教师需要博闻善择。“博闻”要求教师有着广泛史学基础,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对文言文中的历史知识进行确切的讲述。“善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辨别材料的能力。文言文教学内容通常分为文言学习和人文学习两大模板,教师可以从这些内容出发,挖掘历史内容,确定文言学习的主题。

在导入《过秦论》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辨能力,教师要对历史概念和文本有所选择。《过秦论》共分为四段,分别为奠基、发展、鼎盛和灭亡。第一段“奠基”主要讲述秦孝公,志向“吞并天下”,匡扶社稷,“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二段“发展”讲述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孝文、庄蘘“无事”。第三段“鼎盛”讲述始皇一统,驱除百越、匈奴,加强统治。第四段,“灭亡”讲述秦二世继承与身死,陈涉反秦,山东并起。整篇文章以秦王朝的皇位更迭为时间线索,将不同时期的治理方针、御敌策略进行叙述或针砭。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历史概念和文言文本有所选择,要选取与教学主题相关度高的历史概念。《汉书·陈胜项籍传》应劭注曰:“贾生书有《过秦》二篇,言秦之过。”从应劭的评语来看,《过秦论》的篇题可取“论秦国功过”之意,教师以此发散成为“秦国功过几何?”让学生针对问题结合文本进行评议。根据文本内容,教师可以总结一个“秦国兴衰”的核心历史概念展开教学,将文本内容划分为開辟背景、崛起过程、崛起影响三个部分,揭示秦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这样的分析推理结构,既符合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特点,也满足文章内容的叙事逻辑,也能够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论述原理。

2.丰富考据形式,增强学习气息

学科融合要契合实际,历史观念的融入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知识的学科性,如此才能够让文言文学习不强融。文言文教学在利用历史考据方法、思维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多加挖掘语文学科的内容,或者将历史学科的方法迁移到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如,在学习《过秦论》时,要先了解作者贾谊,通过历史考据,我们发现贾谊师从张苍,与荀子一脉相传,在荀子之学的熏陶之下,贾谊文章善举事实、逻辑缜密、晓以利害、层层推理。《过秦论》上篇便以排比句式写出,浑圆气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观察荀子著作与《过秦论》的异同之处,增进学生审美能力。

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材料,可以增进文言文学习氛围,创设文言文本的历史情境。在进行《过秦论》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聂幼犁教授的历史学习方法,将《过秦论》作为史料,根据时间序列、空间坐标、图表格式、逻辑要素四种方法,进行整理。如参考秦国发展时期,以国家(代表人物)、重大事件为空间坐标,让学生直观了解各国兵力、财力发展情况。

例如,分析秦孝公如何完成秦国一统的奠基时,教师可以引用。《资治通鉴》卷2中的文字——“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这段文字记载揭露了秦孝公改革的由来。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字史料时也能够增进对整个秦国大势的了解,使得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有着更立体的了解。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特定历史概念的认知,如词语“纵横”“大一统”等,丰富学生对特定历史词汇的认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

3.孤证不立,批判解读

单一的史论文本并不都具备真实性、科学性,其内必定有着解释者的主观因素,这是受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所影响的。例如,《过秦论》作者在最后论述秦国为何灭亡时,所得的教训是“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即治国之道,最重要在于“安”字。虽然文本解读需要解读作者的真实旨意,但是却不能一昧接受,要有所批判。受限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贾谊很难得出“封建制度是决定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因素”的现代历史解释,而将其一切归类于“仁”字。历史学科上的“孤证不立”,实质上是要求人应具有客观的历史唯物观,要能够批判性看待问题。这一意味着学生在完成问答题时,不能只是照抄一句话作为答题内容,在论述答案时应该,多方思考,最终概括性完成问题。例如,《过秦论》的“过”字的用法是什么?如果是动词,该解释从何而来?教师在解释该类问题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归纳的学习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标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并且强调结论给出的根据是什么,是否具有说服力。

上述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学生在对《过秦论》中历史人物的认识及评价上。如,文中作者写道“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结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教师可以据此提出问题:“如此多明君贤臣,为何没有坚守住河山,这不是与作者所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相违背吗?”“如果这些人非仁义之人,那么怎么证明?”等等,埋下一个个具有逻辑漏洞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其中的错误所在。上述第一个问题“断章取义”、第二个问题“思维扁平化”,如果学生不假思索的进行作答那么就很容易掉进思维误区。教师可以通过循循诱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中的议论结构,让学生能够对“秦王扫六合”的前世今生有着更为明确的认识。

综上,在融学科视域下,教师采用历史解释方法有效解读文言文本,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历史观念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匹配整合,需要根据主题内容搭建知识体系,促进历史思维在学科间迁移,增强学生对史论类文言文的立体认识。

[作者通联:甘肃临潭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过秦论文言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评《过秦论》之弊病,析议论文之写法
关于教科书《过秦论》中对“相与为一”“与”字解释的讨论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