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斌,高德玉,赵万东,张玉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中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指出脊柱侧弯是学生常见疾病,需积极进行群防、矫治,相对近视、弱视、龋齿等中小学生常见疾病,脊柱侧弯为患者带来的身心创伤更为强烈。另外,脊柱侧弯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而进展,尤其8~12岁生长发育十分旺盛的阶段是脊柱侧弯进展的高峰期,如不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患者会出现劳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进而出现心肺并发症、腰背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截瘫[1]。目前,我国脊柱侧弯畸形防治工作相对滞后,为了解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现状,本院对凉州地区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2020年9月-2020年10月本院公共卫生科、骨科、眼科、口腔科组成的医疗专家团队对凉州区城区10所学校学生开展脊柱侧弯异常、视力异常、龋齿等常见病的筛查。其中脊柱侧弯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凉州区城区7所中小学(包括2所小学,2所初中,3所高中),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至少80名学生,累计共检测3053例,男1442例,女1611例,年龄7~18岁,平均(11.58±4.63)岁。
所有参与筛查人员均经过统一专业培训,诊断标准参考《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筛查》[2](GB/T16133-2014),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姿势性脊柱侧弯与正常脊柱和其他脊柱侧弯区别开来。
1.2.1 检测方法
(1)一般检查:受检者上身裸露,取立正姿势,背向检者。检查内容:①双肩高度是否相等;②双侧肩胛骨以脊柱为标准线查看是否对称,肩胛骨下角高度是否一致;③两侧腰凹是否对称;④脊柱棘突线存在弯曲与否。
(2)前屈试验:在光线明亮处,检查者面向暴露脊背的被检者,使其直膝合足立正,双臂伸直合掌,缓慢向前弯腰至90°左右,双手合掌逐渐置于双膝间(以免被检者躯干和肩胛性偏移)。检查者目光平行随被检者弯腰由头至尾,从胸部至腰部,观察脊柱两侧是否高低不平,是否单侧肋骨隆凸或单侧肌肉挛缩。背部任何部位不对称均为前屈试验阳性,疑为脊柱侧弯。
(3)脊柱运动试验:如怀疑脊柱存在侧弯,但经前屈实验未发现异常者,嘱被检查者左右弯曲、左右扭转、背伸前屈运动各2次,然后保持立正体态。再对患者进行脊柱侧弯检查。
(4)俯卧试验:如以上三种检查均发现脊柱侧弯情况,嘱被检查者放松俯卧于检查床,通过观察棘突线判定侧弯是否依然存在。
(5)脊柱侧弯测量仪检查:利用美国学者Bunnell设计的脊柱侧弯测量仪检查,即在前屈试验中,以之分别测量被检者背部各段(胸段、胸腰段、腰段),记录发现的最大偏斜角及部位,若背部不对称处最严重超过5°时,则高度怀疑脊柱侧弯。脊柱测量仪所测的躯干旋转角度的大小与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相关,倾斜角>5°,包含了几乎所有Cobb角>10°的侧弯。
1.2.2 结果判定标准
脊柱侧弯的评定标准,见表1。
表1 脊柱侧弯的评定标准
1.2.3 注意事项
(1)注意下列事项,有助于脊柱侧弯畸形的初筛:①询问病史;②与被检查者面对面查看胸廓形态是否正常;③四肢肌肉是否萎缩、麻痹,有无明显肢体残疾;④双侧髂嵴、大转子是否高度一致;⑤体检时查验脊柱是否存在压痛、活动度异常。
(2)对脊柱侧弯畸形的进一步筛检。建议接受专科检查和处理,推荐采用云纹照相法和直立位全脊柱X线摄片,必要时做神经系统方面的详细检查。
(3)对下肢不等长者可采用坐位下进行前屈试验。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共调查7所学校3053名学生;小学生1137名,中学生1916名;男性1442名,女性1611名;7~10岁889名,11~14岁968名,15~18岁1196名,见表2。
表2 凉州地区中小学脊柱侧弯调查一般情况表
本调查共检出侧弯畸形者271名,总发生率为8.88%(271/3053);男性脊柱侧弯146名,女性125名,男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7~10岁年龄段检出侧弯者43名,11~14岁年龄段检出侧弯者77名,15~18岁年龄段检出侧弯者151名,随着年龄增大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胸段侧弯140名,胸腰段93名,腰段105名,脊柱胸段侧弯发生率显著高于胸腰段、腰段(P<0.05),脊柱左侧弯曲216例,右侧弯曲184例,双侧弯曲106例,左侧弯曲显著多于右侧及双侧弯曲(P<0.05),Ⅰ°侧弯245名,Ⅱ°侧弯24名,Ⅲ°侧弯2名,脊柱Ⅰ°侧弯发生率显著高于Ⅱ°/Ⅲ°段(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脊柱侧弯发生率的比较
脊柱侧弯通常指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脊柱各椎体排列结构出现异常。影像学显示站立位Cobb角>10°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3]。脊柱侧弯随时间推移逐渐明显,早期无体态异常及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明显体型异常,患者容易滋生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4]。脊柱侧弯好发于青少年,自然人群发生率约2%[5]。本次调查研究由我区疾控中心、教育局牵头,依托我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项目,对凉州地区10所学校进行常见病筛查,脊柱侧弯筛查范畴为7所中小学校3053名学生,以期望建立“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6],实施个体化管理,定期检测随访,做到早发现、早关注、早治疗,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督促其改善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凉州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8.88%,高于上述文献报道数据,分析原因为本次调查在学校现场进行,且考虑拍摄X线片造成放射性伤害等原因[7],故只采取体格检查及脊柱侧弯仪检测的“二检法”,未采取国内目前常采用的“三检”法,即目测体检+脊柱测量仪或云纹照相法+X线片检测。项目组建议脊柱侧弯阳性学生到医院X线摄片,完善“三检”法脊柱侧弯筛查,以进一步将姿势性脊柱侧弯与其他侧弯区别开来,提高脊柱侧弯患病率的准确性[8]。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侧弯发病率逐渐升高,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胸段、左侧弯曲患者较常见,大部分患者为Ⅰ°弯曲,原因可归纳如下[9]:①青少年时期为人体快速发育期,脊柱周围韧带力量欠佳,生理弯曲未完全定型,肌肉耐疲劳能力差,另外椎体在发育阶段可塑性较好,关节活动度大,整个脊柱稳定性差;②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时间的错误坐姿,不规则姿势把玩电子产品等;③体育锻炼少是现阶段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现象,未经历有意或无意的足够体能训练,机体肌肉力量差,对骨骼的支撑辅助作用不足;④饮食不健康,快餐、西餐等饮食的普及导致青少年的营养失衡,不能定时定量饮食,高水平激素食品的过量摄入等[10-11]。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问题的关注,如何确保及时发现并早期纠正脊柱侧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脊柱侧弯早期易被忽视,按照科学统一的标准,通过人群筛查及时发现脊柱侧弯,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式,减少脊柱侧弯对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危害,有利于家庭幸福及社会的稳定。本次调查存在不足之处,全区中小学生众多,科学普查工作难以全面展开,故此次调查为抽样调查,样本量相对较少,并不能准确反映脊柱侧弯真实患病率。因此,建议教育部门将脊柱侧弯普查列入每年学生入学体检项目,同时加强脊柱侧弯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家长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