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提问的引导策略分析

2022-10-21 08:06毛永强
学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语文

毛永强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师范附属小学,甘肃天祝 733299)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以问带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和鼓励下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来说,教师总结和分析语文课堂教学经验可以明确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的价值:一方面,在鼓励学生展开提问时,教师会在课堂上引进悬念式和开放式教学内容,明显增强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在课堂上会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氛围逐渐高涨,能增强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另一方面,以学生提问为主要形式的语文课堂体现了较强的思辨性和论证性,这种课堂模式能逐渐增强学生的思辨意识、探索能力和问题思维等,学生在扎实掌握文字语句知识的基础上也能深入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文化内涵和情感要素,进而达成深度探究的目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问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能有效缓解小学生自控力弱、课堂专注力不足等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现存的问题

(一)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提问时只关注学生提问的结果,却忽视了引领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部分教师存在急躁和功利心理,期望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语文课堂出现“为了提问而提问”的形式化现象,学生在没有准确理解教学内容、主题的前提下就要从中提炼问题,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身心压力,也导致语文教学形成了以“揠苗助长”为主要特征的形式主义,不利于语文教学长远发展。

(二)重集体,轻个人

统一化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统一化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在规范教学秩序、明确教学内容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语文教学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群体的整体发展情况,反而阻碍了语文教学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个人的需求被忽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在课堂上提问的兴趣,削弱了主动学习的意愿,而且个体发展进程缓慢也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就是说现阶段语文课堂总体教学效果不佳。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引出关键问题,启发问题意识

小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的前提是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换言之在引导学生大胆提问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增强学生疑问、设问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出关键问题的方式,从语文教学内容中提炼反映重难点内容的问题,以语言点拨、精准追问等形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结合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疑问和不解。如此学生既能深入思考,也能针对具体的问题抒发见解。同时,从激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提问意识的角度出发,教师也应该在关键问题的基础上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入次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主动提出问题。引出关键问题可以遵循以下环节:首先,教师要深度研读语文教学内容,吃透教材中阅读文本或写作素材真正的内涵,准确把握教学主题,从表层知识出发探寻其深层本质,保证设计的关键问题具有深度;其次,要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写作特征,找准中心点,构建发散式知识结构,以此增强关键问题的逻辑性;最后,要根据文本资源的内涵及逻辑结构设计既具有深度又循序渐进的“关键问题+次问题”的问题串,让学生在问题串的启发和引领下全面理解阅读文本或写作素材。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或教师提问的疏漏之处并积极展开反问和探究,如此就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他们也能在语文课堂上积极提问。

(二)设置个性问题,满足个体需求

不同学生之间个性有差异,他们在语文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差距,而只有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主动提问,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是说要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提问,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师应该设置个性化的教学问题,通过电子档案记录学生学习语文的成长轨迹,依据他们在知识储备、语文素养等元素上存在的差异将其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符合其思维认知特征的问题,让他们在个性化问题的指导下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如此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与其个性特征、语文学习水平相适应的语文问题,能够在个性化问题教学模式下增强问题意识、探究思维,进而深度分析和研读语文教学内容,并以提问、反问的方式表达疑惑或见解,逐步拓展思维深度,由此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强化他们自主探究的信心。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时,教师以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的基点设置个性化的教学问题,以此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在设置个性化问题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以电子档案文档为载体记录学生语文课上、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基于学生的综合实力将其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综合实力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置如“本诗中存在三组反义词,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吗?”等基础性问题,在问题的启发和引领下,学生会回顾和深思古诗词的基础知识并反问“本诗中的古代词汇和现代汉语中词汇的含义相同吗?”等问题,通过提问和反问学生会更牢固地掌握诗词的基础知识。对于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置如“诗词中哪些词汇和语句体现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含义?”等问题,让学生将基础知识与拓展性问题结合起来,进而针对问题展开思考和反问。对于综合实力处于较高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更加关注问题的开放性和拓展性,如“本首诗除了写自然景象之外,还涉及怎样的人生道理?”等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依据诗词的语言内容思考其内涵和本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不仅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反向提问“那么诗人是怎样通过描写景物映射人生道理呢?”师生展开探讨和分析,进而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个性化的问题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激励他们在课堂上提问,以此构建学生踊跃参与和积极思考的语文课堂。

(三)创设生活情境,营造提问氛围

生活化的情境对于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起着关键作用,小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敏度会明显增强,这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奠定了环境基础。教师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提问氛围为目的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结合小学语文实际教学内容、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等元素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以生活中的实物、发生的具体事件或某种生活现象为基点思考和论证语文问题,借助这种方式学生能深度分析和解读语文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辩证、整合和概述等思维能力。学生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出角度奇特、形式新颖的问题,在学生踊跃参与和勇于提问的教学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学生课堂的主体性也逐渐增强。一方面,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可以选择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元素,如教学山水田园题材的古诗词,教师就可以学生较熟悉的自然景观、气候现象等为载体,以多媒体设备为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词汇和语句的具体含义,并在形象化事物的刺激下产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的欲望,进而更深入地探索语文教学主题;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把语言引导作为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为学生讲述生活化的趣味故事,将学生逐步带入情境,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提问意识。生活化的情境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启发学生主动提问和深入思考的意识。

(四)联系已有知识,激活问题思维

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也是发展和提升思维的过程,在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提问为主要目标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激活学生的问题思维,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回顾和迁移知识。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已有知识,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展开高水平的提问,让学生根据新知识的具体内容回顾与其具有内在关联的旧知识,并在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针对已有知识展开思考和提问,借助提问、追问和反问等不同形式完善知识结构,进而在问题思维的引领下不断提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学习作“缩写故事”为例,学生在初始阶段无法找准缩写故事的切入点,提出“缩写故事要如何入手?”等基础性问题,此时教师要及时抓住引导学生思考的黄金时机,通过联系已有知识的方式提问“故事应该具备哪几个必要的元素?”依据过往阅读童话故事和本单元的经验,学生明确了故事的几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展开精准追问“如果缩写故事中缺乏这些必要元素,那么缩写出的故事会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借助这个问题,师生之间进行猜想和验证,以列举案例的方式得出问题答案:如果缺少故事文本的基本要素,那么缩写出的故事会表意不清、缺乏生动性。如此学生能明显增强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不仅能够回顾已有知识,还能进一步弥补自身知识结构的漏洞和不足,以提问、追问等方式完善知识体系,达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五)搭建共学平台,提升疑问素养

共学平台是以师生共同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形式,能提升学生的疑问素养、让学生主动提问和反思。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搭建共学平台,那么学生就能在分享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疑问、解答疑问。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共学的机会和空间,以此为基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保证小组人员结构的合理性,让小组长为学生分设不同的自主探究任务,在完成自主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针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随后等学生完成自主任务之后,小组长要引导学生在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而在共享信息、思维辩证的过程中解答疑惑。为了增强共学平台的效果,教师也要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共学过程,在各小组遇到瓶颈和困难时及时点拨和指导,发挥共学平台的效果,如此能明显增强学生提出和解决疑问的能力。

(六)组织互动活动,调动提问热情

学生具有提问的热情是踊跃参与语文课堂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能积极提问,就能不断增强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反之语文课堂就会呈现沉闷无趣的状态。教师要组织互动化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提问的热情,互动化的活动可以分为实践与探索、互动与反思两种类型。(1)实践与探索。实践与探索活动是以社会为场所、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互动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提问素材、调动他们提问的热情,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与探索活动,在深度研读语文教学目标、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和规划活动的路径和具体类型,如实地探访、社会调查、社会公益、自然采风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把语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此学生就能摆脱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能够在开放式的环境中产生提问的欲望和热情,进而提出具有深意和社会价值的问题,也能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明显提高解决问题、深度思考等能力。(2)互动与反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和开展互动与反思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增强其反思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反思,才能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成长和发展。在以学生课堂提问为主要特征的语文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提问的热情、促进其互动和反思,教师可以开展专门的互动与反思活动,以辩论、演讲、圆桌会议等方式展开教学,如将学生分为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活动,让他们针对语文教学具体内容进行提问、思辨,借助这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互动与反思的机会,引导他们针对学习内容、取得的成果等抛出具有深意和探究价值的问题,并由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反问和追问,进而构建师生多元互动的高效课堂。在提问、反问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深入地解读语文教学内容,从多样的视角思考和分析语文问题,也能通过共享与交流信息找准自己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展开针对性的复习,以此强化语文学习效果、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用课堂提问法展开教学,一方面以教师的提问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思维潜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此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语文教学内容,探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道德和传统文化等元素,进而突破浅层思维的弊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