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2022-10-20 01:08杨莉君汪鑫鑫
教师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托育融通教养

杨莉君, 汪鑫鑫,2

(1.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81;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1200)

“全面三孩”政策背景之下,党和政府不仅高度重视“幼有所育”,更注重“幼有优育”,将婴幼儿托育服务队伍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将“加强队伍建设”作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1]。同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对托育服务人员资质和配置也做出了进一步规定[2]。2022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加快培养托育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3]。

托育教师是在各类型托育机构中组织并实施婴幼儿教养活动,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和陪伴者。托育教师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婴幼儿托育服务的质量、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关乎家长的育儿素养[4]。然而目前机构托育存在着“幼儿园化”的现象,因大部分托育教师从幼儿园转岗到托育机构中,具备的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5],对于以养为主,教养结合的0-3岁婴幼儿托育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欠缺。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其他学段教师核心素养作过大量研究[6-8],但对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关注极少。因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托育教师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核心要素构成,明确其生成路径,以期为托育教师核心素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进而提升托育教师队伍质量。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深入全面了解托育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本研究选择15位与托育相关的从业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其中高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2名(T1-T2),托育机构管理者2名(T3-T4),儿童发育及营养保健医生2名(T5-T6),托育机构教师9名(T7-T15),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咨询其对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认知,按访谈顺序将其编号为T1-T15,匿名其个人信息,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在60分钟左右。

表1 访谈对象情况一览表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通过深度访谈获得核心资料,利用扎根理论逐级编码获得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首先研究者和受访者共同讨论梳理对于托育教师核心素养概念的理解,其次是受访者对于托育教师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认识,例如考虑到未来托育事业的发展,您认为一名托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您曾经见过什么样的托育教师,觉得他们做托育教师特别合适?请描述一下他们的关键表现。访谈结束后,采用扎根理论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运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 12进行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式三级编码。为了保证编码信度,另外2名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也对访谈资料进行了独立编码,最终开放式编码的一致性介于0.937与0.875之间,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指在对文本资料全盘把握的基础上,对原始语句逐步概念化与范畴化的过程[9]。围绕“托育教师核心素养”这一主线,本研究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开放编码操作,共提取65个初始概念和19个抽象范畴。部分开放式编码结果,见表2。

表2 开放式编码形成的部分概念与范畴

2.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对被拆分的资料进行再次分析、聚类,以提炼出更为聚焦的主范畴的过程[10],例如开放式编码中提到的“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婴幼儿生活照料知识”等均归纳为“专业知识”,当理论饱和后,最终形成了师德与理念、情怀与个性、专业知识、专业能力4个主范畴。

3.选择式编码

最后,进行选择式编码,其核心是凝练出能够统领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主范畴都指向了托育教师的核心素养,集中刻画了这一群体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因此,将“托育教师核心素养”作为核心范畴,经过三级编码,最终形成托育教师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框架,结果详见表3。

二、 基于 “教养融通” 的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通过对15位受访者的半结构化访谈内容的编码分析,提炼出托育教师的核心素养分为师德与理念、情怀与个性、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大维度,具体表现为师德修养、婴幼儿早期学习支持知识、婴幼儿生活照料知识等基于“教养融通”的十九种构成要素。

(一)师德与理念

师德与理念是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首要维度。师德,是托育教师在婴幼儿教养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每一位托育教师都应秉持“师德为先”的理念。托育教师的师德不仅体现在婴幼儿早期学习支持活动中,在营养喂养、卫生清洁、睡眠等细致而繁琐,但同时具备生活教育意义的养育活动中更应体现托育教师的师德修养。调查分析显示,所有受访者都认为托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养活动中。

托育教师的专业理念指托育教师在理解婴幼儿托育工作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和理性认识。科学的托育教师专业理念应体现以养为主,教养融通,重视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扎根分析表示,托育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职业观、婴幼儿观、教养观。在职业观方面,托育教师应理解并贯彻党和国家托育事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托育、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解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意义;具备与时俱进、科学专业的托育理念。在婴幼儿观方面,托育教师应尊重婴幼儿,重视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对婴幼儿富有爱心、细心、耐心、热心、责任心,例如T9提到0-3岁婴幼儿的自理能力、语言发展、认知发展等方面不如3-6岁孩子,可能他们遇到了问题只会哭泣,如果你对孩子没有爱心、耐心,你听到哇哇的哭声就会特别烦。在教养观方面,托育教师应以养育为主,教养结合;鼓励婴幼儿探索周围世界,注重保护婴幼儿的好奇心;重视生活和游戏对婴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重视环境创设,丰富婴幼儿的直接经验;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做出回应。

(二)情怀与个性

托育教师的情怀与个性是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维度。托育教师情怀是托育教师对婴幼儿教养工作产生的专业心境和情感依附,是坚守婴幼儿教养工作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扎根分析显示,托育教师的情怀一是体现在热爱托育事业,发自内心地对教养婴幼儿的真诚、责任和深沉的爱,例如T7提到不论是在生活照料还是在教养活动组织方面,我都会觉得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工作中最治愈的部分,虽然孩子可能过了几年就会忘记我,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到孩子,我想这就是对于托育的热爱,这是托育教师必备的;二是体现在对托育岗位的坚守,例如T3提到:我是从2019年开始创办托育机构,这期间经历了长达两年的疫情,对于我们托育机构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但是我仍在坚持,同样的托育教师目前也面临着专业发展机会不足、待遇缺乏保障等困境,因此具备对托育岗位的坚守是非常重要的。三是体现在对托育工作有追求,在精神领域里执着地追寻早期教养的生命意义,例如T1提到因为基于脑科学等理论的启示,人生早期阶段的发展奠定了人一生的发展,因此托育教师应该比其他任何年龄段教师都要优秀,应保持着对于托育工作的不断追求。

个性是个体在行为中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托育教师是婴幼儿一日教养活动中重要的陪伴者、引导者,因此其个性显得尤为重要,婴幼儿时期的个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调查分析显示,托育教师应该乐观向上、积极开朗,有亲和力,托育教师温和亲切地与婴幼儿交流,是顺利开展婴幼儿教养活动的保障条件,例如T3提到我们托育机构的家长就会向我反映孩子比较喜欢积极开朗的老师,比如早晨和孩子见面了会很积极热情地问好,给孩子大大的拥抱。其次应有良好的个人情绪调控力,情绪稳定。对于婴幼儿的幼小心灵而言,托育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婴幼儿发脾气,如果不具备调节个人情绪的能力,情绪容易失控,就会做出不利于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事情。当然,个人情绪调控力需要经历不断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掌握管理情绪的知识、技巧及策略[11]。

(三)专业知识

托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为胜任婴幼儿托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是其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与师德形成的基础[12]。托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涉及婴幼儿教育学、婴幼儿发展心理学、婴幼儿生长发育、婴幼儿早期教养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疾病预防与照护等诸多知识,体现“教养融通”的理念。

扎根分析显示,托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表现为: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支持、婴幼儿生活照料、婴幼儿安全健康管理和通识性知识。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支持知识主要包括婴幼儿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发展的个体差异,成长与发展中异常行为识别、应对及融合教育,支持婴幼儿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托育机构环境创设以及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知识。例如T12提到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变化非常大,尤其是0-1岁,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是用月龄段来表示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婴幼儿每月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托育教师应该非常熟悉。

婴幼儿生活照料知识指的是能够为托育机构中的婴幼儿提供良好日常生活照料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婴幼儿睡眠照料、婴幼儿生活与卫生管理以及婴幼儿营养喂养知识,例如T11提到托育教师应该知晓婴幼儿睡眠的特点与规律,婴幼儿呕吐物、排泄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各月龄阶段婴幼儿每日水分与营养需求等。婴幼儿安全健康管理知识指的是能够确保婴幼儿安全、对其健康进行科学管理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健康管理知识,常见伤害预防知识以及婴幼儿意外伤害处理与急救知识,例如T7提到在健康管理知识方面例如触电、中毒、冻伤等伤害预防科学知识、急救物资相关知识、婴幼儿健康状况和行为异常的基础知识等都要掌握的。托育教师的通识性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医疗卫生与教育基本情况、艺术欣赏与表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四)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并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13]。作为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托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托育的质量和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托育教师在开展托育工作时,应把婴幼儿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具备科学养育婴幼儿的能力,同时具备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的能力,坚持“教养融通”的原则,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14]。

根据访谈结果,托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婴幼儿教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婴幼儿安全健康照护服务、托育机构环境创设、婴幼儿发展评估、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类能力。婴幼儿教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是托育教师专业能力中重要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确定符合婴幼儿月龄、整合发展的活动目标;能够基于婴幼儿的兴趣、已有经验、认知特点等选择活动内容;支持婴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在活动中能够促进婴幼儿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支持婴幼儿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中能够关注并回应婴幼儿,例如T3提到托育教师应该具备设计组织教养活动的能力,以促进婴幼儿动作、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婴幼儿安全健康照护服务能力是托育教师专业能力中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包括婴幼儿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婴幼儿生活照料指婴幼儿睡眠照料、生活与卫生管理、营养与喂养的实践技能,例如T7提到一名称职的托育教师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婴幼儿生活照料能力,例如能帮助婴幼儿安静入睡且能识别、纠正婴幼儿的睡眠问题、能引导婴幼儿自主如厕、能为婴幼儿进行科学配餐等。婴幼儿健康管理能力指的是能够制定婴幼儿健康管理方案,干预和改善婴幼儿健康、能够进行健康检测与评估,例如T10提到在孩子健康管理方面,托育教师要做到晨、午、晚检及要对孩子的常见病能够进行识别。婴幼儿安全管理能力指的是确保每个婴幼儿在成人的视线之内,能对婴幼儿意外伤害进行处理或急救,并且能做好托育机构安全检查与防护,对婴幼儿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

托育机构环境创设指的是创设安全、卫生、适合0-3岁婴幼儿成长的托育环境;创设具有丰富感官刺激的、支持婴幼儿活动的材料;能够引导并支持婴幼儿与成人、同伴建立良好关系;营造轻松、愉快、自由、温馨的活动氛围。婴幼儿发展评估是能够对婴幼儿的发展表现进行准确记录与分析;能运用婴幼儿发展评估工具对其进行专业评估;对有明显发育迟缓的婴幼儿进行初步筛查。沟通与合作能力是指善于倾听,与婴幼儿进行良好沟通;与家长、同事进行良好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婴幼儿发展;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反思与发展能力是在托育工作中善于反思,针对托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索,规划个人的专业发展路径,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三、 基于 “教养融通” 的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生成路径

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研究证实婴幼儿托育服务质量与其大脑发育和功能发展息息相关[15],具备核心素养的托育教师是确保托育服务质量和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人力资本。本研究经扎根分析显示托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体现“教养融通”的理念,并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提出了针对婴幼儿健康、营养、安全、回应以及早期学习等“教养融通”的照护目标和照护建议的专家共识[16-17],可见,“教养融通”是我国托育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顶层设计:制定“教养融通”的托育教师职业准入标准

科学合理的职业准入标准能够确保选拔具备“教养融通”核心素养的人才进入托育教师队伍中。尽管目前已有政策例如《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已针对岗位要求、人员配备、健康状况等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硬件方面做出了规定,但是对于托育教师应具有的专业资质并未明确要求,也缺乏相应的职业准入标准文件[18],因此大部分托育机构认可托育教师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育婴师证书等资格证作为职业资格准入证书,但是这些证书明显存在不适切性,例如,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3-6岁幼儿,而0-3岁婴幼儿发展确有特殊规律,在生理特点、动作、语言、情感、社会性等身心发展的各方面均与3-6岁幼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19],0-3岁婴幼儿的发展还更多地受控于生物学规律和个体性规律[20],因此相关证书难以作为托育教师的职业准入标准。要整体性地提升托育教师的核心素养,必须制定“教养融通”的托育教师的职业准入标准,从源头上对于托育人才质量进行把关[21]。

在托育机构日常工作中,健康检查、卫生消毒、营养膳食、早期学习支持等各方面都融合了教养融通的理念,因此,本研究根据婴幼儿发展的特殊规律、现代托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生成需要,认为托育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应涵盖以下内容:一是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正确的价值理念;二是具备深厚的托育情怀,良好的个性品质;三是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此乃托育教师入职工作的核心条件,托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应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护理学等诸多知识;专业能力应既具备婴幼儿早期学习支持能力,又具备婴幼儿养育照护等多重能力。具体而言,“教养融通”的托育教师应掌握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支持、生活照料、安全健康管理、通识性四类专业知识和婴幼儿教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安全健康照护服务、托育机构环境创设、婴幼儿发展评估、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类托育重点的专业能力。

统一且规范的托育教师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确保托育教师职业准入标准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应依据“教养融通”的托育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制定相应的托育教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健全的托育教师资格认定程序和退出机制,避免标准流于形式,严格的把好托育教师准入关。

(二)人才培养:突显“教养融通”特点的托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

人才培养是提升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上文梳理的托育教师核心素养,可以发现托育教师应是基于“教养融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基于此,应打造突显“教养融通”特点的托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为托育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坚实支撑。

职前教育是师德与理念、情怀与个性、专业知识与能力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能为托育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生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托育服务要满足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各院校必须走“融合培养”的育人之路,即师范院校应与以护理、营养学等专业优势为主的院系合作[22],具体来说,第一,医护与教育院系应共同制定基于“教养融通”的托育教师培养目标。其培养目标的确定既要指向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生成,又要考虑当前托育事业与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医护与教育院系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设置科学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托育教师的核心素养,统筹整合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护理学、营养学等知识与技能,体现能满足婴幼儿托育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第三,优化“教养融通、专兼协同”的教学团队,实现双师双能。首先可以通过引进医学、护理学、营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进入托育专业担任操作技能指导教师。其次高校教师要深入托育机构、妇幼保健院等实践基地进行学习,提升实践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结构的形成。教育院系、医护相关单位与托育机构协同育人才能使托育教师培养过程实现“教养融通”、理论与实践结合。

职后教育指托育教师入职后所接受的各类培训,可以不断调整更新职业生命的活力,是促进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生成的有效途径。第一,加强良好的师德与理念、情怀与个性养成教育。托育机构和相关培训部门应把良好的师德与理念、情怀与个性养成教育始终贯穿于托育教师的职业生涯,帮助他们在理论引领、实践体悟中生成。第二,建立“教养融通”的托育师资培训资源。早教托育相关专家对托育教师进行教养资源建设、环境创设、婴幼儿教养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专业培训;同时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专业人员对托育教师进行婴幼儿保育、卫生保健、安全管理、膳食营养、婴幼儿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此外,也可以“走出去”,让托育教师到其他高校或者相关医疗护理机构参加培训,提升其托育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第三,打造托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当前托育行业资格准入制度尚未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因此托育教师可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合作、沟通、倾听等方式共同学习[23],进而促进托育教师的核心素养生成。第四,要重视唤醒托育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通过学习、反思提升核心素养[24]。婴幼儿年龄越小,其行为差异性和无意性越大,托育教师对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把握就越困难。这需要托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努力学习、反思,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25]。

(三)实操能力:加强托育教师“教养融通”特色的专业技能训练

婴幼儿托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重视对托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托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指教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操作技能,它是衡量托育教师核心素养高低的关键所在。根据婴幼儿托育以养为主、教养结合的特点,“教养融通”特色的专业技能训练,有助于托育教师核心素养生成。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操作技能。首先,高校应增加实践课程比例,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占比达到1:1,且通过“课程实践”将所开设的与教养相关的课程,例如婴幼儿早期教养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幼儿卫生与保健、疾病预防与照护、保健与营养等融入教育见习,承担课程的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联系托育机构、妇幼保健院等相关单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动手操作、学会反思。其次,建设一批以“教养融通”理念为指导、以托育教师核心素养发展为基点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例如婴幼儿模拟活动实训室、卫生保健实训室、营养膳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以及专业的托育机构,妇幼保健院、儿童营养中心等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结合,共同促进托育教师以观察了解婴幼儿、促进婴幼儿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等为核心的心智技能以及以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睡眠、生活与卫生习惯、安全健康管理等为核心的操作技能。

第二,加强托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婴幼儿托育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根据托育的实际特点,规划出适合托育教师培训方案。首先在托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方面,由于目前还未制定相关职业准入标准,因此应紧紧围绕已有相关国家文件,例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文件中关于婴幼儿成长发育、早期发展、膳食营养、疾病预防、安全管理、卫生保健等有关教养的内容展开培训,例如在教的方面,培训能够为婴幼儿提供机会促进大肌肉动作、精细动作发展;能创设回应性的语言交流环境,能通过童谣、儿歌、故事、绘本等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经验;能给婴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机会,能简单引导和调节婴幼儿的情绪等专业技能。在养的方面,例如培训能识别并应对婴幼儿进食中、睡眠中遇到的问题,能发现婴幼儿大小便异常并正确应对,能对婴幼儿常见病进行预防和初步护理,能够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专业技能,“教”与“养”融合在托育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其次在托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形式方面,应将托育教师培训根植于现实托育场景中,转变授课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授课的同时增加面对面咨询、手把手指导以及培训测试等互动环节,促进托育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反思。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托育教师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托育融通教养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内蒙古托育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教养方程式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