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2022-10-20 01:29:18汪斌
智慧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优良率髓内组间

汪斌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 骨科,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四肢长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患儿的发病率较高,但粉碎性骨折类型较为少见,且该种骨折类型对患儿的生活、运动功能影响较大[1]。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经常采用夹板固定、闭合复位等方式进行治疗,在患儿接受治疗期间,患儿需要多次接受拍片操作,确定患儿骨折复位情况,由于年龄特点,患儿活泼好动,导致患儿骨折预后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情况,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2-3]。随手术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且为了有效降低患儿预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应为患儿选取微创手术,即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是一种在生物力学固定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手术方式,符合患儿骨骼生长特点[4-5]。鉴于此,本项研究抽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就诊的70例患儿,均以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确诊,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实施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以临床治疗指标、术后不良反应、治疗优良率等指标评价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方案的治疗价值,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总共抽取70例患儿,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均以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确诊,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开展前统计处理两组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通过对各项数据经χ2、t值检验分析,若P>0.05,说明研究可开展)。所有对象均知情,且事先签订同意书,正式开展研究前已获伦理委员批准。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数据

1.2 方法

对照组(35例,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取侧卧位体位方式,且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利用X线观察患者骨折情况,确定病灶处,行一手术切口,期间注意保护运动神经,避免损害神经,进行复位操作,并将钢板从切口处放入,予以固定,完成手术治疗。

观察组(35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取仰卧位体位方式,对患肢予以消毒,且将手术巾予以覆盖,利用X线观察患者骨折情况,选取直径大小合适的弹性髓内针,进行预弯操作,弯曲弧度为患儿髓腔直径的3倍。而髓内针的直径应以患儿的髓内腔最狭窄部位的直径作为标准,即髓内针直径达到1/3~3/5髓内腔最狭窄部位的直径,同时保障髓内针平衡于髓腔内张力,且采用全身麻醉。利用C型臂X线机观察,于患儿患肢的骨骺板处作一切口,控制切口的长度,约为1.8cm,应将患儿患肢的软组织与骨膜进行分离操作,确保分离达标。以骨干距骨骺板2cm处,形成45°角,将骨皮质钻开,将已经预弯好的弹性髓内针经钻孔插入,根数为1~2根。不同位置的骨折类型,其手术进入点不同,即若患儿为桡骨、肱骨和股骨部位骨折,应在骨折远端插入预弯好的弹性髓内针;若是为尺骨和胫骨部位骨折,应在骨折近端插入预弯好的弹性髓内针,直至插入到骨折平面为止。为患者行手法闭合复位,若是患儿闭合复位难以开展,可采取小切口,增强患儿的复位成效,将弹性髓内针插入,直至最终的位置。预留0.9cm针尾,将针尾折弯,埋于皮下,利用石膏予以固定,治疗时间为2.5周。

1.3 观察指标

就患儿关节功能评分、临床治疗指标、术后不良反应、治疗优良率等指标进行评价,确定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方案的治疗价值。①关节功能评分[6]:评估关节稳定性、关节活动度、肌力、行走功能、疼痛等,各项分值均为25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②临床治疗指标主要选择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患儿手术治疗过程中,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信息,在随访过程中,记录患儿的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③术后不良反应:主要选取延迟愈合、软组织感染、骨感染、畸形愈合、肢体缩短等不良反应指标。④治疗优良率[7]:自制功能康复情况评价量表对患儿的功能进行评价,评分标准:优秀(90分以上)、良(80~89分)、一般(70~79分)、较差(60~69分)。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数据在研究中以评价指标为准,在SPSS 22.0软件中对结果数据加以处理,以t值、χ2检验为统计方法,结果资料分别经()(均数±标准差)和[n(%)]来表示,分别对应计量和计数值,若P<0.05,则差异符合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该项评分较本组术前改善显著(P<0.05);但治疗前两组对比该项评分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分析()

表2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分析()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的比较分析()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的比较分析()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较高,组间比较(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的比较分析[n(%)]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分析[n(%)]

3 讨论

四肢长骨骨折为常见类型,但粉碎性骨折为骨折类型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若此类骨折发生在患儿群体中,引起骨骼抗压缩能力较差,且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其在治疗难度相对较高[8-9]。针对此类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患儿手术创伤较大,且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对患儿的治疗优良率造成影响[10]。如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对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其抓持力相对较差,极易出现再次骨折或造成内固定失败,从而对患儿病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加之患儿的骨骼存在相对较厚的骨膜,且血运和生物活性等相对较强,所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尤为关键[11-12]。随骨折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愈加重视从生物力学固定原理角度入手手术治疗方式的运用,不仅仅能够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在提升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同时,实现患儿复位后感染可能性的降低[13]。此种术式在治疗患儿时可对骨膜完整性予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有效促进骨折部位愈合。此种术式的圆弧形弯头较为独特,且术中充分使用了较差固定技术,所以可从骨折端顺利穿透,借助髓内钉(2枚)产生应力,从而对骨折的纵轴线予以有效维持,这样无须对骨膜实施剥离处理,也不会对骨折断端的血运产生任何影响,可对骨内膜产生良好的刺激,进一步促进骨痂形成,减少各种并发症,进而促进骨折有效快速愈合[14-15]。因此,本项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组间比较P<0.05;该结果提示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患儿后患儿的关节功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相关数据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P<0.05;该结果提示,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患儿后可减少创伤和出血,可缩短手术和住院耗时,并能加速骨折愈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P<0.05。这表明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患儿后患者的整体疗效更为优良。且各种并发症明显减少,疗效更为安全、可靠。由此可知,经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的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儿,术后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无论是骨性骨折愈合时间、还是切口愈合时间均有所缩短,表示手术对患儿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患儿的治疗优良率得以提升,临床指标得以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价值较高,可广泛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优良率髓内组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