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丽丽
兰州市城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传染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和人、动物和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一种疾病。儿童普遍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侵犯,因此加强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儿童传染疾病发病和传播的关键。但据有关文献调查表明,多数家长对于疫苗接种知识匮乏,甚至对疫苗接种知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家长认为二类疫苗接种与否并不十分重要,导致二类疫苗接种率低下[1-3]。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二类疫苗能够明显降低儿童水痘、轮状病毒感染、HIB等疾病的发生率,最大程度降低病原体对儿童身体的侵犯[4-5]。对此,本次研究针对学龄前儿童采用二类疫苗接种预防,并分析是否接种对儿童疾病预防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加强二类疫苗接种宣传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详见下文所示。
将本中心2016年1~12月接受治疗4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接受二类疫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儿童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6岁,平均(3.7±0.4)岁。对照组儿童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5岁,平均(3.5±0.5)岁。两组患儿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患儿在接种疫苗前均未发生轮床病毒感染、HIB、水痘等传染疾病;所有患儿均未患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两组患儿家属均在研究开始前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
对40例患儿的二类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针对患儿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观察患儿HIB、EV71、轮状病毒、水痘疾病发病率,并将两组患儿传染疾病发生率进行总结对比。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示为(%),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表示为(),使用SPSS 20.0软件辅助计算,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儿均未发生相关的传染疾病,对照组患儿HIB、EV71、轮状病毒、水痘疾病发病率分别为2.5%、2.5%、5.0%、2.5%,两组患者轮状病毒发病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传染疾病发病率对比[n(%)]
二类疫苗是指自愿自费接受的其他疫苗。目前,临床推荐使用了9种第二类疫苗,包括轮状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A组流行性脑膜炎疫苗、b型流感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第一类(免费)疫苗和第二类(自付)疫苗之间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由国家支付,而后者不是。HIB等Ⅱ类疫苗在许多国家也是免费的。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看,第二类疫苗可以给儿童提供更广泛的保护,值得广泛接种疫苗,并减少感染疾病的流行率[6-7]。
3.2.1 水痘疫苗
水痘属于疱疹病毒属A疱疹病毒科,有6~8种病毒糖蛋白,水痘的发生主要与患者体内感染、产生的抗体等有一定的关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其与其他疱疹类病毒并无较差免疫的定论,能够通过飞沫进入到儿童的呼吸道并繁殖复制,在4~10d能够产生病毒血症疾病,病毒能够经由患儿体内的淋巴液,血液等进行传播扩散,部分病毒能够经由单核细胞吞噬,但在第二次败毒血症开始后病毒可再次释放在血液中,能够经由毛细血管侵犯到皮肤,因此形成水疱疹等症状,而疫苗的开展则能够有效刺激人体产生对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抵抗能力,预防水痘的发生[8-9]。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建议儿童在学前接种疫苗,而由于水痘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因此常爆发在幼儿园及中小学生中,水痘会引起婴儿发烧和长时间的皮肤水泡、脓包,但也可能引起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或并发细菌感染。目前,预防水痘的最好方法是给1岁的婴儿接种疫苗。
3.2.2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由于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婴儿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儿童肺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因此这类疫苗应得到广泛使用。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免疫接种计划。B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一般来说,5岁以下的婴儿,尤其是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往往更容易发生感染。不仅可导致儿童肺炎,还可引起小儿脑膜炎、脓毒症、小儿麻痹症、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HIB主要通过空气液滴或与受感染者的分泌物接触而传播。HIB感染通常始于鼻子和喉咙,然后扩散到其他部位,并引起疾病,包括皮肤、骨骼、血液、脊柱、大脑、肺、心脏和关节[10-12]。HIB引起的疾病主要针对5岁以下儿童,发病高峰为6~11个月,估计HIB引起的患病率可超过17%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儿童中。流感B型嗜血杆菌是由菲弗博士于1892年在流感鼠疫中发现的,其中流感B型嗜血杆菌简称为HIB。HIB是一种能引起严重疾病的致病菌,甚至婴幼儿死亡,而HIB更是导致全球各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HIB侵袭性疾病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该病毒可导致肺炎发生,一般情况下预后较差。国外多个国家已经将该疫苗列为儿童的常规接种疫苗,但我国仍未开展免费接种该疫苗的政策[13]。
3.2.3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是3 个月至2 岁婴儿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疫苗对婴儿的保护率为60%~70%,不能完全避免婴儿疾病,但接种疫苗后可减轻婴儿腹泻症状,且该疫苗在接种后对儿童身体的影响相对更低,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条件下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相关疾病。轮状病毒肠炎常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中,是一种危及儿童健康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深秋和初冬,具有较高的传染能力。患者和隐性携带者是感染源,可通过呼吸道、密切接触或呼吸道传播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流行病。由无症状症状引起的轮状病毒感染,疾病轻至重,严重致胃肠炎、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衡,一般预后良好,但严重病例可出现脱水酸中毒,而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可致患者死亡。轮状病毒疫苗是轮状病毒肠炎疫苗,主要针对2个月至3岁儿童群体的疾病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紧急治疗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婴儿呼吸道感染除外),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婴儿患有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中国新生儿总数的1/4。因此,轮状病毒已成为当前全球临床中研究的重点。而轮状病毒疫苗更是作为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3.2.4 肠道病毒EV71型疫苗
重症手足口病是指由71型肠道病毒等病毒引起,病情较为严重。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通常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中,3岁以下的婴儿往往更容易发生疾病。其中,EV71是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除EV71外,柯萨奇A组16型、埃可病毒等均可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在感染后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部分病例进展迅速,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其中EV71感染引起的病例特别严重。近年来,EV71导致HFMD,特别是其严重的病例和死亡,因此,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严重的卫生问题之一,并引起了社会和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由于这种疾病一般易患于儿童,且在临床中缺少相关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因此,在患儿患病前对其接种疫苗则成为了疾病防控中最常见的手段。
3.2.5 临床其他疫苗
肺炎可引起中耳炎、细菌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肺炎疫苗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性肺炎。由于肺炎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因此部分疫苗预防效果有限,市场上有三种常见的肺炎疫苗:包括13价肺炎疫苗、23价肺炎疫苗和HIB疫苗,前两种肺炎在临床中相对较为少见,但当婴幼儿发病后可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五种联合疫苗:一般是指百日咳疫苗、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破伤风、白喉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联合疫苗,该疫苗的注射方式较为简便,可减轻婴儿单独注射带来的疼痛和不便。五联疫苗是一种含有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无细胞DPT疫苗和嗜流感疫苗的联合疫苗能够替代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接种疫苗后能够同时预防五种传染疾病的发生。五联疫苗的免疫原性与三种一类疫苗并无明显的差异,但在接种后儿童对于五联疫苗的耐受性更好,血清保护率接近100%。美国家庭医生学会和美国免疫学咨询委员会都建议使用联合疫苗,将剂量减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接种剂次所带来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风险,与单独疫苗相比,临床可首选采取五联疫苗。
临床多项研究表明,传染疾病主要由病原体所引起,而病原体中多数均为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传染性较强,儿童免疫力较低,因此水痘等传染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传染速度较快,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相关医疗机构以及防疫机构应加强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同时在传染疾病发生后,在防疫工作中应掌握传染疾病的发病具体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隔离等工作[14]。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学龄前儿童采用二类疫苗接种预防,并分析是否接种对儿童疾病预防的效果,研究数据可见,在观察组患儿进行二类疫苗注射预防后,观察组患儿均未发生相关的传染疾病,对照组患儿HIB、EV71、轮状病毒、水痘疾病发病率分别为2.5%、2.5%、5.0%、2.5%,两组患者轮状病毒发病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可见,对学龄前儿童采取二类疫苗接种预防可明显降低儿童轮状病毒、水痘、HIB等疾病的发病率,能够显著保证儿童生长健康,从而降低由于疾病患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在相关研究[15]中,将其收治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接种和不接种疫苗患儿的水痘、EV71等疾病发病率,该学者研究数据可见,接种过二类疫苗的儿童均未发生相关的传染疾病,而未接种患儿相关HIB、EV71、轮状病毒、水痘、肺炎疾病发病率分别为55%、48%、41%、58%、95%,由此可见,如不对儿童采取二类疫苗接种可增加儿童传染疾病患病率,其中以水痘患病率最明显,其严重威胁到患儿的身体健康。由该学者研究数据可见,对学龄前儿童采取二类疫苗接种预防十分关键,可明显降低轮状病毒、EV71、水痘等传染疾病的发病率,保证儿童成长安全,提高儿童身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在儿童传染病预防中对儿童进行早期的二类疫苗接种预防更能降低儿童多种传染疾病的发病率,能够对多种传染病菌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其疾病患病率明显更低于未接种儿童,因此临床应加强二类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知识的推广,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