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
(江苏省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 无锡 214021)
近年来,无锡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要求,突出“稳产保供、绿色生态、提质增效”工作主线,在优化品种布局和推广绿色高效技术提品质、强化品牌打造增效益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两稳三提”即稳定种植面积、稳定稻谷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提升“无锡大米”品牌、提高种稻收益,“南粳9108”是优先选择品种之一。但该品种是迟熟中粳,全生育期153 天,影响后茬小麦种植,收获期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为了解收获时间对“南粳9108”品质和稻米淀粉黏滞性谱特征之间的关系,特进行了田间种植试验,为确定合理收获时间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地设在无锡市锡山区太湖水稻园,前茬为小麦。供试水稻品种“南粳9108”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叶姿较挺,抗倒性较强,后期熟相好。5 月20 日播种,6 月20 日移栽,每亩基本苗9.8 万株。
“南粳9108”全生育期153 天,一般10 月27 日为正常收获时间。试验设置10 月22 日(CK-5)、10 月27 日(CK)、11 月1 日(CK+5)、11 月6 日(CK+10)、11 月11 日(CK+15)共计5 个处理,收获时保证在相同田块采集样品。
检验方法严格按照国标GB/T 17891-2017 进行,分别对稻米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及稻米淀粉黏滞性谱特征进行评定。其中蛋白质含量按照凯氏定氮法测定,米粉黏度使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试,直链淀粉含量用碘蓝法测定。
使用EXCEL2010 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5 组不同处理水稻样品的糙米率和精米率,结果详见表1。可知,糙米率均>81%,精米率均>66%,都达到了国家1 级标准,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垩白粒率及垩白度随收获日期呈不规则变化趋势,其中CK+5 最低。
表1 不同收获时间的“南粳9108”稻米加工品质(单位:%)
各处理稻米食味品质详见表2,可知随着收获时间推迟,“南粳9108”稻米中蛋白质含量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CK+5 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表2 不同收获时间的“南粳9108”稻米食味品质
各处理直链淀粉含量均达到了国家1 级标准,并随收获时间的推迟呈下降趋势,同时胶稠度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糊化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各处理稻米RVA 特性详见表3,可知随着收获时间推迟,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崩解值随收获时间推迟呈不断升高趋势,CK+10 最高;消减值随收获时间推迟不断下降。
表3 不同收获时间的“南粳9108”稻米RVA 特性
稻米的食味品质是综合性指标,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也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1~2]。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南粳9108”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稻米淀粉黏滞性谱特征均有一定影响。从试验结果可知,CK+5 处理垩白粒率及垩白度达到最低值。稻米蛋白质含量主要受遗传特性影响,推迟收获对此指标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CK+5 处理含量最低。综合分析可知,“南粳9108”在无锡地区最多能推迟5~10 天收获,遇特殊气候需保种时,也可提前收获,但提早收获对稻米的各项指标影响都很大。收割日期的确定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