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产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有效

2022-10-20 01:28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潘锋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5期
关键词:活疫苗受试者抗体

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 潘锋

2022年8月7日,《Vaccine》官网全文发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完成的《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裂解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评价》,该研究为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提供了临床研究证据。研究显示,同时接种可增加易感人群免疫机会,降低合并感染的风险及在发热门诊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提高接种门诊接种效率,为应对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与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以及老年人群中细菌性肺炎防控相互交集的复杂局面,提供了疫苗接种防控策略的科学依据。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介绍了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

预防重症和死亡仍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首先介绍说,前段时间经过各级部门、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了明显提高。在老年人接种方面,目前,我国60岁以上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89.6%,基础免疫全程接种比例达到84.7%,加强免疫接种率达到67.3%。从这些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全人群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比过去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一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疫苗接种覆盖率还有待提高,二是老年人的加强针接种率还有待提高。

曾益新院士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说,老人都应该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因为随着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大幅度增加,加上病毒的变异,无症状感染者会越来越多。老年人一旦感染,如果他们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没有开展疫苗加强针接种,那么出现重症、死亡的风险就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老年人接种一定要加快推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为国家疫情防控赢得主动。

曾益新说,新冠病毒在疫情发生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其实一直在发生变异,尤其是从2021年年底开始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与早期变异毒株如阿尔法、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变化程度是比较大的。关于病毒变异对疫苗预防效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疫苗接种者的血清对BA.4、BA.5的中和能力有所下降,但是疫苗接种所产生的细胞免疫对病毒变异的耐受性相对好一些。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疫苗接种对于BA.4、BA.5引起的肺炎、重症和死亡依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对BA.4、BA.5等不必过于紧张和担心,关键还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包括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介绍说,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我国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重症、死亡也仍然具有良好保护作用,而加强免疫可以进一步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关于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情况,总体来说我国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只要有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可以迅速启动紧急使用的审批程序,为居民提供接种。

郑忠伟强调,从目前国内外疫苗接种的真实世界情况来看,慢性疾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证。正是因为有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没有接种疫苗加强针,那么发生重症甚至引起死亡的风险更高,所以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其他人更需要接种疫苗。目前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这些慢性病的患者,只要健康状况是稳定的,药物控制是良好的,均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教授表示,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对防发病、防重症、防死亡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加强免疫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当然,也应该科学地看待新冠疫苗的保护作用,首先是人体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后,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别,另外,病毒本身也存在不断的变异,接种疫苗以后产生的免疫保护能力也不是完全相同的。第二,在已经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即使出现了突破性感染,其重症或死亡的风险也大大降低。第三,戴口罩、接种疫苗加强针等其他防护措施可以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已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仍需要加强个人防护的原因。

针对接种疫苗后出现突破性感染问题,王福生院士解释说,第一,此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成为可能,从而显著提高了突破性感染的检出率,这是人类传染病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先例。现在检测出来的突破性感染包括了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传染性,所以对于管控传染源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新冠病毒本身容易发生基因变异,如已经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与上呼吸道细胞受体亲和力增加,传染性增强且潜伏期更短,对中和抗体的抗病毒作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因素也有利于突破性感染的发生。

第三,突破性感染与新冠病毒通过人体呼吸道途径感染有关。虽然接种疫苗会出现病毒突破性感染,但是接种疫苗还是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防发病、防重症和防死亡,接种疫苗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不能因为有突破性感染,就认为“接种疫苗防不了感染”,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科学的。确保新冠病毒疫苗安全可靠

王军志院士介绍新冠疫苗研发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王军志教授介绍,在我国疫苗上市获得批准后,实际上有一套完整的监管流程来保证疫苗的质量。此外,这次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后,因为产量急剧增加,为了保证扩大生产的疫苗的质量,国家法定机构抽调了各省精干人员,扩充补充了批签发能力,提高了批签发能力。同时,药监机构也向疫苗生产企业派驻了驻厂检查员,对疫苗生产全过程跟班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法规要求,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可靠。

王军志院士介绍,截至目前我国一共有36款新冠病毒疫苗获得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有5款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对于这些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主要依据我国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备的相关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主要就是完成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这两个重要步骤。按照疫苗管理法规定只有完成了上述一系列的研究后,疫苗才能够附条件批准上市和进行大规模使用。我们国家的疫苗评价标准并没有降低,之所以能够做到快速、高效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我们的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制度的优势,创新性地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早期介入、研审联动、串联变并联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疫苗研发有加速、程序未减少、标准未降低的效果。

王福生院士强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安全的,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这是因为,首先疫苗中的各种物质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会直接致病。第二,目前我国接种数量最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第三,临床监测和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约四年时间里,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就诊人数和住院次数基本一致,无显著变化,这表明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

抗体检测不可行

郑忠伟表示,为所有人进行抗体检测,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行。一是在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已经证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中和抗体的阳转率接近百分之百。

二是抗体水平降至较低水平并不能说明疫苗失去了保护作用。接种疫苗后中和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到一定时间后会下降到较低水平乃至检测不到。但疫苗的保护除了中和抗体外,还有赖于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抗体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疫苗保护作用。

三是保护性抗体的检测需要在P3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成本高、耗时长且很难普及。要准确地检测中和抗体,就要抽血后送到P3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与真病毒进行中和实验,这样的实验才能证明中和抗体水平,而现在普通的商业化检测试剂盒很难准确判断抗体对新冠病毒的实际中和能力。

四是历史上国内外也从未开展过针对疫苗的大规模抗体检测。历史上曾经大规模接种的其他疫苗,由于临床试验阶段已经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都不会开展对接种人群的大规模抗体检测。评判某一个疫苗是否有效主要是通过前期的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后期基于大规模疫情的真实世界研究来综合评定,我国大规模接种的疫苗均已通过了国家药监机构的严格审评,其中3款已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

王福生院士说,与其他的疫苗类似,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也可能有极少数人发生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虽然罕见,但是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接种后的半小时内发生,但只要及时处置马上就可以缓解,对此,我国在接种疫苗工作中都有所考虑。首先,我们要求接种单位必须做好应对急性过敏反应的处置准备,例如配备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以及相关救治器材等,加强培训指导,确保有能力实施紧急救治。其次,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应该按照相关要求在接种场所或者接种单位留观半小时,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可以及时向医生报告,也有利于医生及时地识别有过敏症状的人群。在现场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救治不管后续调查其是否与接种疫苗有关,第一时间及时组织救治都是要采取的措施。

郑忠伟介绍,有以下几种情况建议作为接种禁忌。一是以前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比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这是一定要作为新冠不对疫苗接种禁忌的;二是因为各种疾病正处于发热阶段,比如在流感、肺炎或者其他疾病等;三是一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如说肿瘤患者正在做化疗,高血压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危象,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正处在发病期;四是因为各种严重疾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阶段。

获多项高水平研究支持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8.786)日前在线报道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WIBP-CorV),在3~17岁健康中国儿童中接种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新冠灭活疫苗在3~17岁人群中的长期(全程免疫后180 d)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并提示WIBP-CorV可能在低龄儿童中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该研究共纳入了816名3~17岁健康的受试者,其中240名受试者被纳入Ⅰ期临床研究,576名受试者被纳入Ⅱ期临床研究。受试者按照不同年龄和不同疫苗接种剂量进行分组,并按照0、28、56 d接种程序完成了三针新冠灭活疫苗的接种。

安全性数据显示,WIBP-CorV接种后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免疫原性研究数据显示,完成WIBP-CorV全程(三针)免疫接种28 d后,在3~5岁组,接受低、中、高剂量疫苗接种的受试者外周血新冠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率均为100%;在6~12岁组,低、中、高剂量受试者新冠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率分别为96.7%,100%,100%;在13~17岁组,低、中、高剂量受试者新冠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率分别为88.3%,91.7%,96.6%。长期随访的结果显示,在全程免疫180 d后,低龄儿童(3~5岁组)新冠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率仍可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低、中、高剂量受试者新冠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率分别为95.2%、91.5%和89.3%;在6~12岁组,低、中、高剂量受试者新冠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率分别为66.1%、88.3%和84.7%;在13~17岁组,低、中、高剂量受试者新冠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率分别下降到45%、59.3%和72.4%。

完成WIBP-CorV全程(三针)免疫接种28 d后,在全部受试者中,外周血新冠肺炎病毒中和抗体GMT在102.2至1065.5之间;全程免疫后180 d,中和抗体GMT仍可维持在14.3至218.2之间。其中WIBP-CorV在3~5岁组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以上研究结果证实,COVID-19灭活疫苗WIBP-CorV在3~17岁的个体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并能高效地诱导体液免疫反应。该研究提示WIBP-CorV可能在低龄儿童中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另一项题为《新冠灭活疫苗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群中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日前在《Vaccines》发表,该研究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究人员完成。研究结果显示,接种两剂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后,所有受试者的新冠中和抗体阳转率均为100%,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合并疾病组的抗体阳转率均非劣效于健康对照组,未报告与疫苗接种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新冠疫苗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群中免疫原性与安全性数据为此类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该研究中1440名60岁以上的受试者根据健康状况分为4个研究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合并疾病组(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和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种两剂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两剂间隔21 d。在第一剂接种前、第二剂接种后28 d采血用于检测新冠中和抗体滴度,并给高血压组和合并疾病组分发血压计,给糖尿病组和合并疾病组分发血糖仪,用于监测接种疫苗后血压值和血糖值的波动变化。

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接种两剂后所有受试者的新冠中和抗体阳转率均为100%,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合并疾病组的抗体阳转率均非劣效于健康对照组。安全性结果显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合并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在接种两剂疫苗后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93%、14.29%、12.50%和9.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报告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未报告与疫苗接种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以上研究结果证实,新冠灭活疫苗在60岁及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受试者在接种疫苗后,其血压和血糖值未见明显波动。这一研究为鼓励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及时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国内老年人群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建立老年脆弱群体的免疫屏障。

同时接种可降低合并感染风险

2022年8月7日,《Vaccine》官网全文发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完成的《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裂解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评价》,该研究为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提供了临床研究证据。这一研究为应对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与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以及老年人群中细菌性肺炎防控相互交集的复杂局面,提供了疫苗接种防控策略的科学依据。该研究由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国药集团总工程师杨晓明研究员担任通讯作者,联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

《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裂解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评价》是一项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同时接种的随机对照、非劣效临床试验,分别在上海、山西和四川开展。1152名18岁及以上的受试者随机分为3个研究组:同时接种组(第0天同时接种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疫苗,第28天同时接种新冠灭活疫苗与23价肺炎多糖疫苗)、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组(第0天和第28天分别接种一剂新冠灭活疫苗)和四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接种组(第0天接种一剂四价流感疫苗,第28天接种一剂23价肺炎多糖疫苗)。

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同时接种在18岁及以上人群中显示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接种组在接种两剂新冠灭活疫苗后的新冠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GMT(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均非劣效于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组,两个研究组的新冠抗体阳转率均为100%,GMT分别为159.13 和173.20。同时接种组的H1N1、H3N2、BV流感血清型及23价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的阳转率及GMT/ GMC(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均非劣效于四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接种组,同时接种组的BY流感血清型的GMT非劣效于四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接种组。在研究期间,三种疫苗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以注射部位疼痛为主,未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流感病毒由于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 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在我国平均每年有8.8万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全球每年由于肺炎链球菌感染而致死人数约为160万,我国每年有3万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死亡。因此,新冠灭活疫苗与四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为应对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与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以及老年人群中细菌性肺炎防控相互交集的复杂局面提供了疫苗接种防控策略的科学依据。

2022年7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奥密克戎株(以下简称奥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进入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评价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此前,我国在湖南省启动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奥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试验,这是继奥株新冠疫苗在浙江杭州启动空白人群接种后,首次在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开展奥株新冠疫苗序贯临床研究,这一研究也是目前全球首个人数最多、启动最早、设计全面的奥密克戎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封面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教授)

猜你喜欢
活疫苗受试者抗体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全国唯一人源化抗体小鼠 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
中国实施脊灰疫苗免疫新策略
通过饲喂特异性卵黄抗体控制猪肠道疾病(完)
与较胖者进食 食量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