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 新
食品添加剂一直是大众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某些不良商家的违法行为,不少人将食品添加剂视为“洪水猛兽”,觉得一口都不能吃,吃了会大大损害身体健康。但实际上,按照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国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剂的剂量标准时,会考虑每种食品在日常饮食中所占的比例,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种类、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然后将添加剂的最大允许含量相加,并确保这一数值远低于安全剂量,才能正式确定某种添加剂的添加标准。
如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防腐剂山梨酸钾在面制品、乳制品及调味品中,允许添加的浓度为0.02%~0.1%。这是充分考虑了我们日常一日三餐可能接触的预包装食品的种类与数量后,计算这些食品中含有的山梨酸钾的含量之和,并控制其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得出的数据。
每一种被批准使用的添加剂,背后都有着无数毒理、代谢研究支持其安全性。到目前为止,国内出现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食品添加剂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防腐剂、色素、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只要不超量,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既是合法的,对人体也是无害的。而像三聚氰胺、苏丹红、甲醛、工业石蜡等物质,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部分人为了利益将它们加入食物中,违反了法律法规,让“食品添加剂”背了黑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过量食用食品添加剂会伤身,与其花费精力给食品添加剂制定那么多复杂的标准,不如干脆不用。但事实上,食品添加剂还真不能不用。
1.没有添加剂,很多食物无法存在
如果离开了食品添加剂,生活中的很多食物可能就无法存在了。比如:面包发酵不添加稳定剂,面包的保质期可能只有1 天——面包随时间的延长继续发酵,继而产生“酒味儿”;没有卤水即氯化镁,豆浆无法凝固制成豆花、豆腐;巧克力、冰淇淋不加乳化剂,会硬成石头……
正是因为食品添加剂的存在,我们才能享受到种类如此繁多、味道如此多样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食品科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 类,2 300 多种,其中1 780 余种是食品香料和香精。
2.使用添加剂,可满足特殊的膳食需求
除了能帮助保证食物的稳定性和质量,适当在食品中加入添加剂,还能满足特殊人群的膳食需求。
糖尿病患者一般不能吃含糖的食品。加入甜味剂的食物,可以在不增加糖分摄入量的同时,满足糖尿病患者对甜味的渴望。此外,营养强化剂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添加了营养强化剂的婴儿配方奶粉,可在没有母乳或母乳量不够的情况下,满足婴儿的饮食需求。
一些食品包装上会标示“本产品不含添加剂”。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一种商业宣传手段,并不表示这类食品质量更好。
1.“零添加剂”的食物并不一定更安全。在一些情况下,如果不加入合适的添加剂,生产出的食品并不安全。如方便面,经油炸后在空气中放十几天就会被氧化,出现发酸腐败的现象。但如果在方便面中加入抗氧化剂,其保质期就能延长至半年甚至更久,令方便面不容易发酸腐败。火腿类食品若不使用防腐剂,很容易变质产生肉毒杆菌毒素,导致食用者腹泻甚至是死亡。
2.有些标注“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其实是通过添加大量盐和糖来实现长期保存的。经常吃这种高糖、高盐的食品,对身体的伤害更大。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与其“谈添加剂色变”,不如把心思花在烹饪上,减少食用深加工食品的次数。
3.也有一些食物本身就不含所谓的添加剂,比如酱油的配料多为水、黄豆、食用盐、白砂糖、酵母等。但是有些厂家为了增加销量故意打出“零添加”的旗号,让消费者误以为其他酱油本身是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的。
在选购和处理食物时,大家可以通过以下4 个方法来降低添加剂食用过量的风险。
1.避开颜色过于鲜艳的食物
对于预包装食品而言,颜色越鲜艳,所含的添加剂往往越多。
2.少吃高度加工的食品
薯片、饼干、辣条等零食,生产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添加剂累积过量,对健康不利。
3.少吃路边烧烤和卤味
部分路边小摊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烤制出的食物滥用添加剂的可能性较大。
4.泡水法、汆烫法去除食品添加剂
有的食品添加剂能够在高温或者水中溶解,可水洗的食物可用水多冲洗两遍再食用;鱼丸、虾蟹等食材可以通过汆烫法一定程度上去除其中的漂白剂、保色剂。
★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毒药”,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更多地食用天然食物,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