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苏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关注日益加强,在提出建设“双一流”高校目标的同时,还提出了要加强对本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作为本科教育的前沿阵地,大学课堂自然是重中之重。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高校的课堂经常出现“集体沉默”的现象,师生互动的场景并不是很常见。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如何改变大学课堂“沉默现象”,成了很多教师、学者研究的课题。
大学课堂“沉默现象”,主要指的是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几乎不存在互动交流的现象,课堂气氛显得较为沉闷。即便存在互动,也与人们预期的互动课堂存在差距。“沉默现象”与不符合人们预期的互动交流场景的出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学生采取消极躲避的态度。大学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很少有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甚至采取躲避的态度,不希望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由于无法得到有效的回应,在教学实践中,时常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
二是当教师提问后,即便是让学生集体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仍然存在部分学生保持沉默,不予回应。或者是,学生集体回答问题后,当教师试图让个别学生再把答案进行复述时,仍然无法得到学生的有效回应。
三是很多学生对教师的上课内容并不关心,只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只会在教师放视频、说笑话、提和课程内容无关的事情时给予一定的回应。当教师回到课程内容本身后,这些学生又回到自己专注的事情,继续保持沉默的状态。
无论是实际教学中的切身体会,还是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笔者发现,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与教师、学生、学校都存在着密切关联。
从教师的维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较为消极的教学态度、性格上让学生认为无法接近与沟通,以及教学经验、教学手段的缺失是造成“沉默现象”的主要因素。
从教学态度角度出发,由于部分课程的性质和安排,一些教师并不能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对待。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由于其不再像中小学时期一样涉及升学压力,很多学生不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对待。又如思政公共课,在部分学生看来,和自己的专业方向没有太大的关联,从而不会对课程内容抱以太大的热情。面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并不是特别积极的态度,部分教师便报以较为消极的教学态度,或者不关注课堂管理,或者对教学内容不进行严格把关,或者不再考虑学生的想法与诉求,使得本就不太容易实现的互动课堂更加容易地陷入沉默。当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距离时,想要再对“沉默现象”进行改变,只会难上加难。
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让学生信服,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会以威严、严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是一位很难相处、很难沟通的人。如果在课程教学中,威严型教师再以不得当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接触,其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只会与拉越远。当学生对威严型教师报以“惹不起就躲”的心态时,“沉默课堂”的出现必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由于教学经验与教学手段的缺失,无法有效实现互动式教学课堂,这一点在青年教师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大学课程的内容都偏向于理论化,教材内容既枯燥无味,又艰涩难懂,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课堂应当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一样无聊乏味。然而,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缺乏足够的教学手段,一些教师很容易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使得对课程本就不报以太大期望的学生更加容易陷入厌烦、失望的情绪,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出现在所难免。
从学生角度而言,“沉默现象”的出现,同样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面对大学课程,学生以“被动学习”的态度进行应对。学生在面对大学课程时,容易存在“被动学习”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中小学学习时期,在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制度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时,为了达成考上好大学的既定目标,也要硬着头皮进行学习。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被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当完成高考任务、踏入大学校门时,很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多年形成的“被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转变成“主动学习”学习习惯。在课程学习中,不少学生仍会像中小学时期一样,老师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很难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另一方面,在面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是认为不重要的课程时,部分学生只关注于自己的事情,认为只要混到学分即可,不太愿意理会教师在课堂中试图进行的互动与交流,给互动课堂的形成制造了难题。
第二,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与教师进行互动的胆量。由于个人性格的原因,一些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甚至于认为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如果遇到威严型教师,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的学生更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不仅不利于打破课堂“沉默现象”,也为自己无法及时解除心中的疑惑、无法在课程学习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埋下了隐患。
第三,部分学生因缺乏自控力,不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与中小学时期相比,大学时期的管理相对松散,一些自控力不是很好的学生便会产生消极怠惰的心理。尤其是面对诱惑力极强的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不少学生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专业学习上。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面对来自互联网或其他事务的吸引与影响,要么在课堂上用手机打游戏、看新闻、聊天,要么在课堂上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做着与当前课堂无关的事情的情况时有发生。上课刷手机、做其他课程的作业等现象固然和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互动方式、课堂内容过于无趣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与教师进行有效交流,的确与其自控力相对较差存在关联。
从学校的角度而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不能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有效指导,也是造成大学课堂普遍存在“沉默现象”的原因。
面对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的状况,教学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没有办法解决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的出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单调。虽不是普遍现象,但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偏应用的专业、学科,因部分高校自身的局限,无法在对应的课程设置中有效开展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得部分教师无法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感知,“授业解惑”成了空谈,“沉默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二、课程考核方式需要改善。在不少大学课程中,考核方式与中小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极其相似,即以期末考试的卷面分作为本门课程的最终评价方式。即便很多大学课程都设置了平时分,约束学生上课时的行为,甚至不少教师试图通过加平时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互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科平时分的设置,与期末考试的卷面分相比,占比可谓是少之又少,很难真正意义上起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作用。
在课程体系设置之外,缺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也为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的解决带来了困难。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具有教学天赋的教师,但必须承认的是,刚走上教学一线且并不具备打破大学课堂“沉默现象”能力的教师才是大多数。很多高校在招收新教师时,会进行新教师培训,但这些所谓的新教师培训,是否会真的给青年教师带来帮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具备足够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技能营造互动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还是对现有文献的研读,笔者发现,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帮助青年教师掌握营造互动课堂的目标的实现,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面对不少大学课堂缺乏互动的窘境,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与切身体会,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师、学生、学校等多个维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改变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沉默现象”,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方面,作为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态度。无论是阅读文献时,还是在日常相处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十分愿意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互动、进行沟通,但限于教师个人性格、教学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学生打消了互动沟通的想法。因此,教师适当地调整教学态度,让学生愿意参与课堂互动显得很有必要。具体做法方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里,打破与学生几乎处于零交流的状态,努力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更应该具备让学生感到可亲可近可敬的素养。让学生因为教师具备较高的魅力与修养,从而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将有助于增加课堂互动频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课程内容。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调整对待教学与对待学生的态度,将对改变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沉默现象”带来极大的助益。
另一方面,作为教师,面对大学课堂中缺乏互动、存在“沉默症”的现象,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相对于中小学课程,大学课程无疑更加枯燥难懂。然而,并不是每一门大学课程都会让学生陷入沉默,也不是每一名教师都会让学生在大学课堂中保持沉默。现实教学中,确有部分学生由于主观意愿、个人性格等原因,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但必须承认的是,教师自身教学方法的缺失,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沉默的因素。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在大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从调整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同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设置可实现的互动环节,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目的。二是可将生活中具有趣味性与幽默感的内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比如播放轻松有趣的视频、展示自带喜感的漫画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收获知识。三是对于可以在现实中进行演绎的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面对性格偏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引导其做PPT、写学习心得表达观点或回答问题并给予加分的方式,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如果缺乏学生的配合,教师拥有再好的教学态度、再丰富的教学手段,互动课堂的目标也没有办法得到实现。因此,从学生层面而言,想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首要任务便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因此,在大学期间,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主体,大学期间的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并获得一纸文凭,更是为了实现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只有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与课程有关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自己在不同层面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手段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堂讨论、实验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里提道:“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与教师互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仅有利于形成互动课堂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意识。相较于中学时期较为严格的管理模式,大学期间的管理模式显得松散的多。如果不能拥有较强的纪律观点,对遵守学习纪律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未来的发展道路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而言,“沉默现象”的出现虽不至于违反校纪校规,但如果因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回避上课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互动,于学生自身而言,只会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能通过点名、谈心、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并在课余时间努力提高自己,即便是自己不擅长、不感兴趣的学科,也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更好地职业发展带来帮助。
从学校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调整,将有利于改变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沉默现象”:
一是对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制定进行调整。在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制定等方面,如果能够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或素质教育环节,将有利于改善大学课堂中存在的“沉默现象”。高校在理工农医等专业中应当充分保障符合实际需要的实践环节,为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互动中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在人文社科专业中,同样可以加入实践教学环节或素质教育环节。例如,在思政公共课中,可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参观与课程相关的博物馆、革命旧址、展览馆,通过实地参观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如,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介绍的同时,邀请一些当地知名的企业家、银行家等给学生开讲座、介绍经验等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二是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例如,在课程期末考核方面,可以让教师自行决定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占比。在平时成绩占比过少的情况下,教师很难通过诸如加平时分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如果能够赋予教师在赋分上的自主权,根据课程的性质,让教师自主决定考核过程中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占比,无疑会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三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提高大学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学校应当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让教师掌握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技能。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教学沙龙等活动,让新教师、青年教师拥有向老教师进行学习的机会。通过观摩与讨论,总结有意的经验与启示,促进新教师、青年教师的进步与发展。又如,可以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在新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时,由老教师在旁进行观摩、指导,帮助新教师掌握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避免新教师探索打破课堂“沉默症”的过程中走不必要的弯路。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样,“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笔者相信,只要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加上学校在政策、平台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打破普遍存在的“沉默现象”,让互动课堂真正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进步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