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引领上海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

2022-10-19 22:55陈海燕
党政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发展

○陈海燕

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后,新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是解决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必然选择。上海作为两千多万常住人口规模的超大城市,其中居住在乡村人口占比为10.7%,上海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内生动力不足、外在张力不够等问题,集中表现在乡村活力与超大城市定位有差距,乡村文化软实力不够彰显。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富有鲜明特色,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社区党建,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党建,发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逐渐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新路。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乡村战略规划(2018—2022)》和《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在新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2021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标志着上海进入到探索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明确提出“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探索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逻辑理论的思考。

一、政治逻辑: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起到核心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成为带领人民群众精准脱贫的中坚力量。基层党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经验积累启示我们,基层党组织不仅可以实现力量下沉,走近人民群众,还可以通过组织动员、结构调整和功能定位,强化执政党在基层社会中的根基,稳固基层政权。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行政资源的赋权,还需要走市场化道路,更需要组织振兴,有效回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升乡村治理的能效。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面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着治理能效不均衡、乡村经济发展不充分、乡村人才队伍不足等问题,亟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

(一)实现共同富裕任务,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上海较早地进入了GDP万亿元俱乐部,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上海推进“五大中心”建设中,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面对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上海承接了作为超大城市的发展任务,不仅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和带动作用,更要在实现均衡发展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为超大城市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路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上海作为发达地区,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各种支持,其中包括基层党组织输送政治过硬的党员干部,助力对口支援地区脱贫攻坚。根据上海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委的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上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911元,在长三角城市排名第9,与2020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32元相比差距较大。这表明,上海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单一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上海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基本形成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持续发展之路”,基层党组织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可以大有作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引领多元力量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形成鲜明的政治导向,在行政化资源与市场化道路之间做好平衡,激活基层党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整合作用

在社会结构变迁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之间差异形成的二元壁垒,成为阻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振兴要着力实现乡村产业均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联动机制。在现代化、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乡村社会的振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上海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化率较高,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比较突出。同时,乡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乡村价值、乡村主体作用日益凸显,振兴乡村经济总体趋势也比较明显。上海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占26.9%,郊区人口占50.3%。郊区人口比重依然占到总人口比重的一半,这表明上海在未来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带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依然比较艰巨,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均等城乡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社会整合作用,在乡村治理思维上积极转向,在资源整合、人才队伍、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精细化治理的要求,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协调作用

上海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大力传承城市文脉和城市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中心城区有序推进旧区改造,一定人口导入到郊区,同时郊区化发展中,由于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一定城市人口和外来人口导入到郊区,郊区人口越来越集聚。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郊区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城市化发展需要郊区承接一定的外溢功能,另一方面郊区化发展需要城市化提供配套供给服务。城市化和郊区化的双向互补给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自治条约、乡规民俗、乡土价值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需要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特别是在社会利益、社会资源、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协调作用,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精神、乡村自治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

二、治理逻辑:明确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乡村振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现代化的需要,人民迫切希望摆脱城乡分离带来的困扰,希望通过城乡一体化振兴乡村经济,提升乡村治理能效,改善乡村生活。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在治理理念、治理范式、治理路径等方面城乡虽然有区别,但是对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治理能效的要求是一致的,城市化和郊区化的高度融合能够加速社会治理创新。明确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定位,有助于把治理逻辑有效贯通在乡村振兴中,通过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上海在探索城市管理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92年上海在郊县推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1996年进一步向区县放权,推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为后来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为上海探索基层党建引领村居治理提供了范式。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组织优势

新时代的“三农”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在新发展阶段,尤其需要聚焦“三农”重点关注的问题,着力解决新发展阶段基层党建“空转”等问题,基层党组织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乡村治理能效大打折扣。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有着一定的组织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动员作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社会整合作用,为乡村振兴聚合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充分发挥民主协商的作用,保障乡村振兴稳定有序。当治理思维有机融入乡村治理中,能够有效激活基层党组织的主体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效能。既要防止乡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悬浮化”,也要防止“过度治理”的发生,前者通常表现为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过于空泛,形式主义的痕迹比较明显,后者则会挤压乡村自治的空间,背离现代化治理对科学治理的要求。习近平一直对上海城市治理给予深切期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上海金山区把抓党建作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行区、镇、村“三级抓村”责任清单,充分发挥区委的指挥责任,发挥镇党委的龙头责任,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以项目化形式落实乡村振兴成效,党员干部带头认领乡村振兴项目,在乡村治理中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案例。2017年,吕巷镇夹漏村入选全国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村,“夹漏模式”成为上海农村社区自治和精细化治理的典范。“夹漏模式”的成功在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自治中的领导作用,将基层党建与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村自治充满活力,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民主的热情。

(二)促进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治理中增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对助力脱贫攻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承载时代使命,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成为乡村振兴的能手,成为乡村治理的佼佼者。为了确保乡村振兴富有成效,党和国家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养和锻炼,选派大学生任驻村书记,选派优秀干部到县乡挂职任职,任村第一书记,在实践锻炼中选拔和培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为了保障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成效,推行乡村振兴考核机制,大力整顿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和“中梗阻”现象,要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坚持以党建促振兴。从宏观层面看,乡村治理包含治理方式、治理途径、治理要素等,如何统筹全局进行有机整合,决定了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从微观层面看,乡村治理能否带动村民致富,能否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能否满足村民对现实生活的期待,直接影响了乡村治理能否走心、入心。因此,除了贯通渠道,通过一定的遴选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进入到农村党组织,成为“领头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途径是增能带头人,全方位提升带头人的能力和水平。2019 年6 月至2021 年2 月,上海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市级机关、中心城区、市属国有企业中选派65名优秀干部,在6个涉农区选派135名优秀干部形成了200名“驻村指导员”,与“挂村联系员”相辅相成。这种选派模式和指导员机制,扩宽了农村基层党建路径,优化了乡村综合治理范式。在《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中,上海大力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有序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打造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这是为带头人增能的一种形式。作为带头人,需要由内而外地增能,有效应对新形势下提升乡村治理能效的要求,在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形成乡村治理的新范式和新路径。上海把赋权增能作为提升乡村带头人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一肩挑”工程,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保障乡村治理的政治成效与社会成效。

(三)优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技术路线

从提升组织力来看,实施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社会动员、思想宣传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执政党需要调整自身功能,增强对基层社会和基层治理的适应性。面对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诸多现代治理元素,合理使用技术要素变得尤为迫切,如乡村规划的前瞻性、乡村治理的数字化、乡村治理的网格化等,不仅需要基层党组织适应乡村社会结构变迁,还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乡村治理提出的技术要求,不断创新乡村治理的手段和方式。同时,面对乡村治理中村民对民主协商的期望,基层党组织需要引导村民通过一定的技术路线,调动村民民主议事协商的能力,高效解决村民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技术路线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基础,包括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平台、基层党建创新方式等,精准研判乡村治理的前沿趋势;二是技术应用,包括基层党组织如何通过科学化的方式,合理操作基层党建机制,如基层党建的社会协同机制、社会整合机制、目标考核机制等,精准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难题和顽疾;三是技术本身,随着互联网的迭代升级和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数字化方式日渐成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超大城市数字化应用更为广泛和普遍。上海宝山区充分依托上海超大城市的综合优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科学谋划大都市乡村治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率先提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四治模式”,深化“党建融合、服务融合、人才融合”的“三融机制”,精心打造“红帆船党建平台、创新榜活动平台”的“两大支撑平台”,形成了“四治三融两平台”沉浸式乡村治理模式。这种形式新颖的乡村治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增强技术路线的作用,从基层党建融合方式,到健全基层党建机制,再到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延续了筑牢技术基础、增强技术应用、依托互联网技术,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成效。上海把“提高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作为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加强数字化应用,打造数字化农业农村信息平台,基层党组织在党建联建、联动互动、管理服务等方面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三、实践逻辑:健全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整合机制

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标,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治保障。面对乡村振兴统筹资源、协调各方、聚合力量的整体需求,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整合机制迫在眉睫。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乡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颖的合作社、新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组织等不断进入乡村社会,一些企业也加速流动到乡村经济中,乡村振兴主体越来越多元。虽然多元主体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看到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但是多元力量的主体功能较为单一,多侧重经济发展和经济指标。因此,亟须整合多元力量,通过高度组织化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整合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再组织化”功能,在畅通资源渠道、凝聚社会力量、加强社会联系、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全面过硬和整体提升,促进乡村社会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

(一)路径整合:健全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

面对城市乡村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村民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村民对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文化繁荣、组织体系建设等有了新期待。在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下,集体经济、民营经济比重较高,一些乡镇企业也有了新的业态形式和发展趋势,对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上海郊区化发展进程中,近年来呈现一种新的趋势,大量高级人才和海归人士投身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管理和服务好这些人才是新的命题。整合市场化人才管理的路径和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路径,对这类高精尖人才不仅要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还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认识和思想觉悟。上海嘉定区注重人才创新,大力引进创新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将人才创新作用不断外延到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中,推动全面的、系统的乡村振兴。社区党建的全覆盖和网格化不仅健全了党的组织体系,而且起到了基层党组织“划块明责”的作用,党的组织体系也通过网格化的形式深入到社区基层。上海在《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完善网格化党建工作”,具体路径为整合党建网格、管理网格、服务网格,将党建网格不断细分,在农村形成党群服务站点全覆盖。在健全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中的统合作用,将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融入乡村振兴中,以点带面,整体联动,整体提升。网格化党建是大党建的视域,需要在路径探索中推陈出新,服务好各级各类人才,让企业留得住人才,同时激发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资源整合:健全融合党建工作机制

资源整合是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资源整合相对于资源束缚或资源紧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路径,但是相较于资源禀赋优异或者资源丰富,资源整合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路径。实现乡村组织振兴,要面对来自不同层面的资源,行政资源赋权乡村振兴更多的政府资源,在政策空间和试点探索方面提供了相应的资源;市场资源赋权乡村振兴更多的社会资源,在资源配置和市场要素方面提供了便利化服务;社区资源给予乡村振兴更多的组织振兴方式。行政、市场、社区三种力量并不是各自为政的,在乡村振兴中基层党组织起到枢纽作用,加强了组织振兴在行政资源中的条块作用,在市场资源加强牵引作用,在社区资源中发挥统筹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形势和要求的变化,村庄内部的治理结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也必须发生改变,逐步转向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作用方式。融合党建是适应乡村组织振兴的党建方式,其理念是组织主动融入,路径是组织由内而外融入市场发展、行政工作、社区建设,通过机制畅通加快乡村振兴的实现。基层党组织定位于融合发展,在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中服务乡村振兴,特别是基层党建与乡土精神、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打造移风易俗的良好文明乡风。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要推进建党精神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党建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树立新农村新风尚。上海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属地化管理方式的同时,也积极探索把支部建立在产业链、项目上,通过组织嵌入和工作覆盖,整合各种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上海青浦区充分发挥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大力推进“党建+产业振兴”“党建+绿色生态”“党建+乡村文化”“党建+乡村治理”等模式,形成了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三)队伍整合:健全精准党建工作机制

面对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依然比较严峻,要彻底解决城乡差距问题,满足农民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不仅要聚合生产要素大力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还要精准发力着力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精准党建的重心是基层党建与乡村发展在结构空间上实现联动发展、在结构功能上实现互动发展、在结构要素上实现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基层党建精准发力于乡村振兴的具体环节。乡村振兴需要扎根基层、热爱基层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基层党建需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党员干部,两者在结构优化和功能发挥方面具有一定的耦合性,能够形成正向发力、双向互动。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财、物、技术、组织等多重要素,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精准党建能够保障资源配置到位、操作流程规范、实施方法得当、需求导向明确,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为乡村治理总结经验,为乡村文化提供舞台,促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上海把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把基层党建作为筑巢引凤的重要桥梁,在带头人和驻村指导员方面总结经验,持续推广好的做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培养基层党建的优秀人才和定向人才。健全精准党建工作机制,在整合队伍方面,一是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精准施策,人尽其能;二是加强乡村振兴带头人建设,精准发力,提高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三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精准服务,为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上海闵行区在乡村振兴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分类指导原则,有效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三百三联三提升”工作方案,全面开展“结对百镇千村,助推乡村振兴”行动,因地制宜探索推进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四、结语

在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深入贯彻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的任务要求,用鲜明的逻辑路径加快推进共同富裕。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积累了城市治理的丰富经验,突破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些现实难题,有力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为基层党建全面引领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农村现代化不是复制或复刻城市现代化,而是要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和乡村文化,适应乡村社会结构变迁和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切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从逻辑理路阐释基层党建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农村场域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在思维牵引、制度建设、发展趋势方面可以进行深入思考。一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突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效。城乡分离势必会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现代性的不足会扩大这种差距,因此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合理运用政治社会化的方式,用国家治理的现代性为乡村振兴提供路径支撑,用融合性思维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城乡建设中突出整体性思维,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抓实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体现乡村振兴的实效。二是优化制度供给,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面对乡村社会的转型发展和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除了转变思维和更新理念,还亟须加强制度化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制度保障。在土地政策、财政税收、法律规范、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为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机制。三是应对数字化趋势,开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境界。将数字化赋能落到实处,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高乡村数字政务服务和党务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乡村干部数字治理的能力,努力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数字化的新局面。

①《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城乡融合——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出台》,《上海农村经济》2021 年第9 期。

②陆益龙:《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的路径选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4 期。

③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 页。

④《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11 页。

⑤李威利:《党建引领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上海经验》,《重庆社会科学》2017 年第10 期。

⑥苑丰、金太军:《行政、社区、市场:乡村组织振兴“三重赋权”的内在逻辑》,《理论与改革》2021 年第4 期。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发展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