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关键词句引领,明写作任务驱动
——谈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特点及备考方向

2022-10-17 09:44云南王兆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体命题作文

云南 王兆林

202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承袭2021年的命题理念,突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的命题要求,题目以“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的方式呈现,有效规避了押题、套作。值得点赞的是,全国甲卷作文题是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融合与发展的一次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是新高考作文命题的深化与创新。

一、试题解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先看材料。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的一个情节:为匾额题名。贾宝玉独辟蹊径,提出用“沁芳”。贾政点头默许,情节推向高潮。“沁芳”是宝玉自创,既新又雅,好在“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材料所述优劣可鉴,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理解上难度不大。

再看写作任务。写作任务由三句话构成:

第一句话“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句话是命题者对材料情节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简要评析。三个题名表现出来的不同层级,优劣可辨,高下可分,考生自然不难读出来。

第二句话“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这句话出自写作任务,考生应该从这几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命题者明示,所给材料是写作立意的依据,我们要对材料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领悟,确定立论角度;二是材料的价值,除了审美体验,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教化,引导读者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教人求真行善,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由此可以理解“更广泛的领域”的内涵;三是明确材料的意义之后,我们还要回到命题者概括的“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个关键词上,从中读懂材料所蕴含的人生之理、社会之理。“直接移用”就是照搬、照抄、照做;“借鉴化用”就是结合当下情境对已有内容进行改变运用;“情境独创”是根据情境需要自主创新。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人生需要“直接移用”,也需要“借鉴化用”,更需要“情境独创”。

第三句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过程中把阅读材料获得的启示、产生思考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即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应该如何处理“移用”“化用”“独创”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取舍?

综上可见,本题写作任务具体明确:有明确的材料关键词、明确的立意指向、明确的写作内容指向、明确的作者身份,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悟”,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事”。

二、立意分析

就论述文而言,可以从“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启示和思考这一角度立意。这三个关键词是立意的核心词、核心概念,它们之间既可建立逻辑关系,又可相对独立。

一是将三个词都作为核心词,在三个词之间建立起递进的逻辑关系,可立意为: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直接移用”,需要“借鉴化用”,更需要“情境独创”。写作时结合自己的经验,层层深入分析论说。

二是将三个词作为核心概念词,建立并列的逻辑关系,可立意为:移用、化用、独创三者并存,不可或缺。写作时运用对比分析法,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对它们各自存在的合理性与弊端进行辩证分析。

三是将三个词其中一个作为立意核心概念词,可有三种不同立意。一种以“情境独创”为核心概念,可立意为:“情境独创”能改变学习和生活。通过分析“情境独创”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好处和“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存在的弊端进行论证。一种以“直接移用”为立意核心概念,可立意为:“移用”是“化用”之基、“独创”之本。论证“直接移用”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与“借鉴化用”“情境独创”的关系。还有一种以“借鉴化用”为立意核心概念,可立意为:“借鉴化用”是学习和生活的常态。通过分析论证“借鉴化用”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常态性,分析“直接移用”“情境独创”存在的弊端,如分析“‘情境独创’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等验证自己的观点。

四是用一个核心词统摄“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三个写作任务词:

如以“适合”为核心词,可立意为:①在“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中走适合自己学习和生活之路;②有个性地学习,有创意地生活;③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最能实现人生价值意义的学习和生活情境。

如以“定位”为核心词,可立意为:①照搬别人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可取;②借鉴别人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可少;③根据自身条件定制属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如以“和谐”为核心词,可立意为:①在“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中实现学习的和谐、生活的和谐;②“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等。

三、备考启示

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延续往年“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的命题形式,以具体情境为载体,以考生对情境内容领悟、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为典型任务,落实“立德树人”考查目标,有理有据,深入浅出。考生只要遵循常规的审题、立意和写作方法,就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品质和思维能力。

命题者在材料内容具体情境的设置上,既承接往年作文题所选用材料的类型,如2018年全国卷Ⅱ二战期间“弹痕”经典历史故事,2019年全国卷Ⅲ“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现实故事,2020年全国卷Ⅰ春秋时期的选才用才经典历史故事;又不落窠臼,大胆创新,选取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将选材范围扩展到文学作品,以小见大,让考生感悟经典名著的思想价值和思维品质,充分体现情境任务的具体性与典型性。除了材料选取独具匠心,命题者在写作情境的设置上也比较贴心,在写作任务中,命题者在分析材料后,要求:“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将考生从名著情节中拉回现实,启发考生用阅读经典得到的启示来思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用经典观照现实,这也是文学经典的价值与魅力所在。这种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作文题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除了上述情境外,命题者在写作任务的设置上,还以高度概括材料情节的词句给考生提供立意的明示和暗示:“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稍有文学阅读思维的考生都能明白“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在写作中的分量:文学即“人”学,文学即人生。由此分析可知,文章的立意与写作自然要回到考生的学习和生活上,回到社会现实中。

再看写作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写作时可以扬长避短。

高考命题讲究“具体情境”和“典型任务”,高考作文是命题者以具体的材料情境为载体、以个人学习和生活情境为驱动的典型写作任务。这样的命题能有效检测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考查目标。因此,无论是材料解读,还是立意和写作指导,都要紧扣写作任务,让考生明白:考场作文是自己在材料情境和个人情境中的一次真实创作活动。就论述文写作而言,立意的深刻性,论据的典型性,论证的充分性、逻辑性、思辨性都是针对高考考生这一特定人群的要求。

四、备考建议

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命题者希望所命制的试题既能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其可写、能写、愿写,这样就能使人尽其才,题尽其用。由此,我们在作文备考中应遵循命题与写作规律,不能盲目效仿、人云亦云。

高考作文命题是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变化的,但这个发展变化要立足于传承与借鉴,把握命题规律,科学训练,有效备考,才能事半功倍,实现“双减”、双赢。

一是要做好审题、立意能力训练。教师要训练学生:读懂材料的能力,即理解概括能力,读一段或一则文本,能快速、准确提取关键词句;分析能力,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或由抽象到具体的转换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转换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主次判定与区分能力,当写作材料有多元性理解,或写作任务中出现多个关键词语时,教师要训练学生区分主次,分别对待。厘清关键词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在关键词句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这是正确立意、准确立意的关键。如2022年全国甲卷“移用”“化用”“独创”,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乙卷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新高考Ⅰ卷的“体育之效”的“强”“弱”等。

二是抓好阅读思维能力训练。具体来说,就是训练理解分析关键词、关键概念的能力;运用关联词语训练逻辑推理与表达能力,如因果推理与表达能力、假设推理与表达能力、层递推理与表达能力、条件推理与表达能力等;运用文学作品训练文学思维能力;运用论述文体训练推理判断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运用段落、句子训练关键句、关键词判定能力;运用评论性文体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三是训练文体表达能力。高考论述文写作可分为析理性文体和评论性文体。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之初,出现过时评类作文题,要求考生对现实社会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出现的典型社会、文化现象等进行评论。如2015年全国卷Ⅰ对“女儿举报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接电话事件”的评论,2017年全国卷Ⅰ对“中国关键词”的评说、全国卷Ⅲ“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对高考的评论,2019年全国卷Ⅲ对“毕业前最后一节课”的评论等。

评论性文体与析理性文体在高考写作中出现的频率基本相同。如2020年全国卷Ⅰ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全国卷Ⅱ对“青年共创未来”的评论和新高考Ⅰ卷对“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的评论,全国卷Ⅲ对“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析理。2021年新高考Ⅱ卷对中华地名的文化评论,全国甲卷对“可为与有为”的析理、全国乙卷对青年追求理想过程中涉及的“基础、方法、路径和目标”及其关系的析理,新高考Ⅰ卷对体育的析理。2022年新高考Ⅱ卷对奋发有为人物的评论,全国乙卷对中国发展的评论,全国甲卷对“移用”“化用”“独创”的析理,新高考Ⅰ卷对围棋“本手、妙手、俗手”的析理。

析理性文体,“理”在材料中,从材料中得到启示,发现真理或普遍规律,是“就事论理”“从事得理”或“据事论理”,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归纳法深层认识分析事物。评论性文体是运用演绎推理法“据理评事”或“以事评理”,就是用真理、公理、法理、道理、哲理、事理等“自上而下”地评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事件、现象、言论,引导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明白事件中所存之“理”。

在作文备考训练过程中,教师先要通过审题训练,让学生明白论述文写作中评论性文体和析理性文体的区别,准确判断写作任务指向。评论性文体写作重在“就事论事”,在分析事件、现象中追因析果,据理评事。析理性文体写作重在从所给材料中分析归纳出一般道理,就事论理。如《红楼梦》匾额题名情节“移用”“化用”“独创”之理,既可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可用于文化、社会、国家等广泛领域,是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笔者认为,作文备考,思维训练是关键。首先要训练读懂材料,用关键词句概括信息。其次要训练用关键词的意义逻辑关系构建写作中心论点句,即“立意训练”。然后要训练“选材用材”,选材注重典型性,论证过程要对所用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训练写作结构思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学生需要掌握总分、并列、因果、递进等段落层次逻辑关系。最后要训练概念定义和阐述能力,以及判断能力。

总之,在作文备考中,有序训练提取关键词、用关键词构句立意、选材用材、写作结构思路与表达,是写作备考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文体命题作文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