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林 杨 孔祺光
《乡土中国》作为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其学术性加大了阅读难度,给学生的理解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指导中,总的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由此可见,理解文本既是重难点,也是目标和根本。教师在实践《乡土中国》的教学中,会在单篇文本的理解上做足功课,整本书阅读的操作容易成为单篇文本教学,或者演变成论述类试题的随堂检测。在新课改如火如荼之际,这种课堂明显脱离了新课标强调的“任务群”“群文”和情境化教学的要求。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从局部动作的重复训练升级为“组合拳”的系统实效,我们不妨从教科书中找答案。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指导中写道:“学术著作……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重在理论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重在理论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是学术著作的创造之处,亦是符合读者阅读“预期”的关键。单元导读又提供了若干“学习任务”来提示教师组织整本书的阅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聚焦若干“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群文阅读任务”,按照“支架式教学模式”:搭建支架——完成读书笔记,体现疑问和收获;进入情境——以问题为导向,组成群文(时评文、文学类文本)情境;独立探索——学生用时评文解决《乡土中国》里的问题,再用《乡土中国》去解读其他文学类文本的社会文化问题;效果评价——聚焦热点,开展专题活动。以“问题支架、文本互解”作为整本书阅读的路径,阅读过程便有了方向、脉络和方法,有利于制定一套系统的阅读计划。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因缺少直接的社会体验,在情境和独立探索阶段主要依托的资源是“文本”,方式为阅读。在进行“文本互解”——开展专题性的群文阅读时,最适宜解读“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莫过于“时评文”;而读懂后去解读的有难度的群文情境,当属文学类文本里的中国(乡土)社会,其中首选的是课本或课外的经典篇目。用这部学术著作来解读乡土文学和文学类文本里涉及的社会问题,不仅“问题”迎刃而解,而且“群文”也得以实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设置为18课时,并提出“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基于此,在初读《乡土中国》时,笔者利用1课时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自主阅读及读书笔记主要以课下作业的方式完成。
续表
课后通读14篇文本后,为了把握整体框架,进而形成任务群式的专题阅读,教师需利用1课时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用思维导图对14篇内容进行归类,最终讨论并选择一种归类思路作为群文的专题。
读书笔记是学情的真实反馈,通过整理读书笔记,教师可以基本判断学生的阅读情况。而读书笔记里提出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盲区,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教师先要筛选出学生在读书笔记里列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或是涉及文本重难点的内容,又或是能联系生活的思考;汇总后以问题为支架,有针对性地选取时评文组成群文,同时可以根据时事热点及时补充或更新;最后以课后作业的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学生任选罗列出来的一条或多条问题,在阅读完时评文后写出自己的解答和思考,从而实现文本互解。
本阶段的学习任务分为课下和课上两部分。教师可以按照第一阶段对本书的分类,以专题方式布置阅读任务。阅读时评文、写练笔在课下完成,在本专题阅读结束后,在课堂上展示优秀练笔并进行问题讨论。
下面,笔者以“语言文化”专题为例,来阐释如何用时评文解决阅读笔记中的问题。
1.“语言文化”专题学生的问题示例
①中国推广普通话,可一些地方仍用方言,应该传承地方文化还是推广规范?
②在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群体中,如何统一各语言的使用?
③文字对乡下人是多余的吗?乡下人的“愚”到底是什么?
④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那么当乡下人成为城里人时再看乡下人会不会还是觉得“愚”?
⑤如果对方有识字的机会,可获取一定的知识,但并不能将知识加以运用,那么可以将这类人也称为“愚”吗?
⑥“文字”的运用能否推动基层的变化?
2.教师对“语言文化”专题选择的时评文群文
①《新中国扫盲运动: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百姓生活》,2021年1期)
②《乡村语言的魅力》(肖又铮,《株洲日报》,2021年12月28日)
③《越穷的地方越滋生“厌学症”吗?》(曹东勃,“新京报评论”,2019年3月31日)
④《“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张桂梅女校的誓词太震撼了!》(“凯叔讲故事”,2020年12月14日)
⑤《我是农村走出来的“读书的料”,便不是天生喝咖啡的料》(程猛,“凤凰网读书”,2021年11月19日)
⑥《为什么不承认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太不正常的事?》(恰东风,“澎湃思想市场”,2021年11月20日)
3.学生文本互解展示
通过时评文《我是农村走出来的“读书的料”,便不是天生喝咖啡的料》来解答“文字对乡下人是多余的吗?乡下人的‘愚’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
对于作者程猛发出的“为什么偏偏就我生在农村,就该忍受贫穷的牢笼,就该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向上发展的空间”,以及“我侥幸进入了市里的重点高书”这两个问题,我可以算是感同身受的。
母亲给我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在听完一些事后我不禁毛骨悚然。
当时我母亲是家中长女,姥姥接连生了几个女儿,便引得重男轻女的婆家不满。随着新的女婴出生,那些老人十分气愤,然后残忍地把女婴扔到后山,听说大多会被找不到食物的狼妈给带走。这种事村里人都不会说,因为大多如此。性格软弱的姥姥被婆婆打了只会哭罢了,母亲却会为姥姥抱不平,在她祖母的碗里放虫子。
当时的农村可以说穷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母亲从小便聪慧懂事,考试成绩也不错,顺利考上县上的初中后却因为五毛的学费犯难,只得止步于此。
在当今看文凭的时代,我母亲可能会因初中不到的学历被认为“愚”。可换一个角度思考,又有几个小孩能像我母亲小小年纪就懂得保护自己性格软弱的母亲?有这般悟性的孩子,怎会是“愚”的呢?
所以我的观点是:农村的孩子大多并不愚,限制他们的从来不是自己,而是环境。
上一阶段完成后,学生对《乡土中国》的代表性问题也进行了一番思考,我们通过时评文和《乡土中国》的互解,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文本里的疑问。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站在费孝通先生的肩膀上,尝试在理论的加持下拨开表象的迷雾,从社会学的高度认识解构文学类文本中的社会文化。
《乡土中国》的研究报告重在解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单元目标也倾向于让我们运用社会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囿于生活体验的匮乏,除了设置一定的情境任务外,让学生直接解决问题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追根溯源,从艺术中寻找生活,回归阅读,运用最大的一笔财富——文学类文本及乡土文学的相关知识来了解社会。文学类群文的篇目选择可以由师生一同完成,主要从课本和高考真题里筛选,教师也可以从作者、主题、文体、写作风格等方面考量,对篇目进行补充,保证群文的可读性和丰富性。
1.师生整理书单——乡土类群文示例
①“乡土本色”专题文学类群文篇目
《胡同文化》《根河之恋》《八百米故乡》《边城》《锄》《渐渐消失的炊烟》
②“语言文化”专题文学类群文篇目
《范进中举》《孔乙己》《谈中国诗》《智慧与国学》《认识字的人,未必不是流氓》
③“差序格局”专题文学类群文篇目
《马裤先生》《玻璃》《马兰花》《林黛玉进贾府》《〈永乐大典〉的佚散经过》《请客》《劝菜》
④“家族”专题文学类群文篇目
《氓》《孔雀东南飞》《走正门》《陈小手》《伤逝》《男人》《女人》
⑤“政治法治”专题文学类群文篇目
《大淖记事》《祝福》《狂人日记》《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脸与法治》
⑥“社会发展”专题文学类群文篇目
《故乡》《药》《理水》《表妹》《哦,香雪》
2.运用《乡土中国》来解构文学类文本
学生1:运用《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来解构《玻璃》
从《乡土中国》来看,“私”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似乎公德心也会被自私心驱走一般;“私”亦可以是中国差序格局的中心,以己为中心何尝不是一种私?那么,《乡土中国》所论述的“私”到底是贬义还是中性的?当我们单谈“私”时,首先想到的是“私奔”“私弊”等不光鲜的事,而“私”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贾平凹小说《玻璃》中王有福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撞了施工的玻璃的他并没有进行索赔,而是想去赔玻璃,这种行为是一种“利他”的私——一是为了不被抓走而主动赔偿,二是隐形中为店家与负责人省了一大笔费用。辨证来看,这又是一种愚笨的私:不想惹事、“自扫门前雪”、不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甚至有些乡下人的“土气”与“愚笨”。可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所论的话来讲,这是一种“克已复礼”“恭宽信敏惠”的私人道德要素,王有福符合其中的“恭”与“信”,缺少的是“惠”与“敏”,自然多了些愚笨。文中王有福与“我”讨论是否接受赔偿时,颇有些儒家中“孔融让梨”的感觉。
为什么如今人们越来越认为“私”是不光鲜的?一是现代人们少有古时的礼节,“公交车小男孩见义勇为”的事件就显得格外瞩目;二是时代使然,现在推崇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同发展,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下,生产资料更是公开的,又何尝有“私”一说呢?自然“私”变成了不光鲜的词。
学生点评:
一开始不认同文章里所说的“私”的利他性,我觉得王有福的行为是不懂法的结果。和大家讨论后,结合《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章的内容理解,我意识到差序格局里的“私”是由道德来维系的,每个人都需要“克己”,对儒家思想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觉大家不能欺负老实人。
学生2:运用《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来解构《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中,前面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等描写,写出了林黛玉的小心翼翼。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拘谨感?
首先,是因为不同的社会地位。文中对贾府的描写可谓是奢侈至极,“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林府虽也不是什么小户人家,但这跟贾府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落差感就在这里,而“这种差异是社会结构的格局不同导致的”。
其次,是寄人篱下的苦楚。林母虽然也是贾母的女儿,但中国有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林黛玉虽是贾母的家人,但毕竟只是个外孙女,以己为中心所连成的网,最基本的是亲子和同胞,随后依着网面联系下去,外戚地位不及嫡亲,亲人之间也会有个高低之分,这就解释了林黛玉为何会小心翼翼。
学生点评:
我现在更加明白和体谅林黛玉的小心翼翼,以及她“局外人”的身份,这是家族的原因造成的。原来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并不高,单纯靠贾母的喜爱和庇护是难以在贾家立足的。
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进行完每一专题的文本互解后,为了对本专题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聚焦乡土情境,对接当今社会”的系列活动,把专题中的热点、重点、难点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情境相对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聚焦当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并提供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和展示。按照六大专题的分类标准及最后的“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的整合任务,活动开展预计为8课时。
活动示例
最后,在六大专题的阅读和活动逐一完成后,对整本书进行梳理和整合,从学校走进社会,以主人翁的身份为包头的建设献计献策。通过回顾自己在《乡土中国》阅读中的经验和收获,从六大专题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维度完成“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的倡议书,言而有据,条理清晰,不少于1 000字。
综上,学生对一个概念的认识和习得既不是教师讲出来的知识点,也不是教师单纯地把学生扔进书海里,任其涉险或漫无目的地试误,而是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在阅读浸润的环境里,在真实情境的活动中自发习得并生成,是从阅读中来并到生活中去的。教师应该有效引导,但又不能过分干预,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他们答疑释惑,指出一条适宜的学习路径,在正确的道路上踏实阅读,自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