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yyds”:媒介事件的数字重访与连接记忆的激荡*

2022-10-17 08:01张馨月李红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北京奥运重温弹幕

张馨月 李红涛

一、引言:夜空下的两幕奇观

2021年7月24日凌晨4时21分,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看到现在,看得我热血沸腾的,真的太喜欢了!虽然小时候看过但是再看一遍感觉更加震撼了,我好爱中国啊!!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总觉得08年才过去没多久呢,那时候我唯一拿得出手唱的歌就是北京欢迎您(应为“你”),现在听也还是觉得很好听!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简称“北京奥运”)落幕13年后,是什么让这位网友熬夜重温当年开幕式的视频,追忆往事感慨良多?又是什么让数以万计乃至十万计的网友和她一样,在那个夜晚不约而同地投入对北京奥运的追忆中,经由微博热搜话题和视频弹幕等形式,汇成赛博空间中的一股“洪流”?这种看似转瞬即逝的数字追忆又会在平台和网民心里留下什么印记?

触发这位网友抚今追昔的契机,是九个多小时前在日本东京开幕的第32届夏季奥运会(简称“东京奥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京奥运延期一年举办。开幕式现场也没有观众,这让其成为一场完全由媒体中介的全球媒介事件。这场盛会吸引了亿万中国观众,有1.53亿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上亿人次通过短视频“见证”了现场直播的开幕式奇观。①

有趣的是,眼下的媒介事件唤起了中国网友对北京奥运的记忆,并在赛博空间中创造出另一幕奇观: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代表的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吸引了十余万人参与和数亿人次阅读;大量网友涌入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简称B站)重温北京奥运开幕式视频,同时在线观看人数持续冲破10万+的显示上限。在东京奥运开幕之夜,个体自发的、不约而同的连接记忆实践在赛博空间中交汇,构造出新旧媒介事件交织、呼应的热点时刻,让我们得以在事件链的架构中探索媒介事件的追忆机制及其后果。

媒介事件能够进入集体记忆,既是其值得关注的重要原因,也是它显著的社会文化后果。②在最初的理论构想中,媒介事件的影响贯穿事件发生“之时”和“之后”。但相关讨论更多聚焦媒介事件的存续,鲜少触及媒介事件的“身后”。在传统的纪念仪式、回顾报道和历史类比之外,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勃兴创造出新的重访过往媒介事件的方式。每个人只要点开网页或者滑动手机便可以重温过去的影像,参与相关讨论,以连接性的方式投入对过往的追忆。数字平台和技术的可供性让个体可以随时随地展开追忆,但似乎也让媒介事件“天涯共此时”式的集体记忆走向了瓦解。毕竟,在数字时代,集体性的记忆或许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纷众记忆。③

毫无疑问,东京奥运开幕当晚中国网友对北京奥运的数字重访可以归入连接记忆的范畴,但无论是对北京奥运影像的重温还是微博话题的参与,都呈现出鲜明的“共时”性;在叙事和情感层面,这些自发的追忆相互激荡,碰撞出强烈的集体意涵。换言之,这一场追忆始于个体化的数字重访,终于席卷全网的集体式“狂欢”。从自发连接与集体追忆之间的张力出发,依托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留下的行为数据和书写文本,本文将描述和分析人们在赛博空间中展开的记忆实践,以此探究媒介事件的追忆机制,记忆的连接性与集体性的辩证关系,以及数字记忆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联。

二、媒介事件及其数字记忆

戴扬、卡茨意义上的“媒介事件”(media event)指向由媒体之外的组织者预先规划的、电视直播的、打破常规的、带有仪式性的“节日”表演,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的社会整合。④随着世事的变迁和媒介环境的变化,破坏性事件⑤和赛博空间⑥都被纳入对媒介事件的讨论范畴。扩展过程中对核心概念限定的改变,也带来了理论钝化的风险,对此戴扬和卡茨坚持将媒介事件限于对电视的讨论。⑦但他们也注意到新媒体对媒介事件的影响,强调“旧媒体展现事件,新媒体作回应”,后者从大众的角度“寻求自己的接收空间、响应空间”⑧。就此而言,网友对北京奥运的追忆可以被视为对东京奥运开幕式的“回应”。追忆本身并不构成媒介事件,但“回应”将过往和当下的媒介事件勾连起来,与作为媒介事件的奥运会息息相关。

奥运会的电视直播,被视为媒介事件竞赛脚本的范例,但在竞技体育的直播之外,开闭幕式具有高度仪式性,带有公共庆典的加冕色彩。⑨对于奥运会的讨论,贯穿了媒介事件理论的发展。⑩电视的发明,让原本只能在现场观看的奥运会,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走进千家万户的起居室。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对奥运会的电视直播,冷战时期,“为电视而制”的开闭幕式成为了奥运会收视的主要来源,并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媒介事件。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堪称“第一届社交媒体奥运会”,此后,人们通过网络参与到媒介事件的生产、调试和对话中。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有了更多机会,对主办国和媒体主导的叙事作出多元的“回应”。

和其他媒介事件一样,奥运会“带有全球化的想象,但其行动却具有地方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普世价值的本土解读,奥运会常常被主办国挪用、改造为和民族自豪感与地方历史息息相关的本土事件。二是主办国与非主办国的不同关切。对主办国来说,承办奥运是对东道主的认可,也是对内塑造凝聚力、对外投射软实力的难得机会;对他国而言,对远方赛事的报道难免带入对主办城市乃至国家的成见。三是地缘政治的价值杂糅,各国媒体在报道奥运会时总会“添加各种不同的、有时存在争议的文化、政治和外交讯息”。奥运会无疑是全球性媒介事件,但其展演和呈现与民族国家紧密相连,牵涉对自我和他者、民族和全球的理解与想象。这些理解和想象不仅会进入媒介事件的观看和“回应”,也会延伸到媒介事件的“身后”记忆。

在有关媒介事件的最初论述中,戴扬和卡茨曾论及其在集体记忆层面的影响。例如,媒介事件作为电子纪念碑,“注定进入集体记忆”;它们为公众提供“组织个体和历史时间的记忆术”(mnemonics)或“框架”(frame),也为同代人提供了“共享的参照点”;它们打破旧有的时间节奏,甚至充当时代开始或终结的标志,等等。不过,二位作者后来坦承,当初自己既“没有追踪事件对未来的渐进影响,也没有回溯式地考察它们到底当不当得起‘历史的现场直播’”。

朱莉娅·索尼文德因而批评戴扬和卡茨秉持“以当下为中心的事件观点”,将“事件冻结在时间里,遮蔽了其过去和未来”。她对柏林墙倒坍展开长时段研究,指出经由叙事根基、神话化、聚像化、反叙事与再中介化五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媒介事件变成全球符像事件(global iconic events)。其记忆并不限于一时一地,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跨国跨平台流动。

对媒介事件记忆的讨论,需要带入时间维度,将事件放入扩展的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此外,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由不同事件构成的“事件链”(event chains)当中。在共时层面,大大小小的国内国际事件为焦点事件提供了背景,也烘托出其重要性,譬如,新冠肺炎疫情既导致东京奥运延期,也让其变得独一无二。在历时层面,一方面,眼下的媒介事件总是会参照或“引用”过往的事件,在肯尼迪葬礼中就看得到林肯葬礼的影子;另一方面,未来的媒介事件常常充当着重访过去的契机,由此延续历史事件的生命。

借助事件链和“生命史”的观念,我们曾搭建了一个分析媒介事件公共记忆的整体性框架。它触及媒介事件的“生前身后”,意在捕捉其在公共生活中的浮沉轨迹。本文运用这个框架,聚焦北京奥运这桩媒介事件跨时空旅程中的一个“片段”——由东京奥运所激发的重访。鉴于这场重访发生在数字环境之下,它由此构成了网民运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媒介开展的数字记忆实践的一部分。

针对数字时代记忆的转型,安德鲁·霍斯金斯提出“连接记忆”(connective memory)的概念,认为数字媒介的可供性让“连接的时刻成为记忆的时刻”,记忆变成人与媒体和数字技术接触的结果,而非个人或集体回忆的产物。广播时代以媒介事件为代表的集体性的记忆已然远去,连接记忆取代集体记忆成为主导的记忆形式。“自发的、未完成的、未决的、流动的网络化数据”与“看似更加有序的、造作的、图式化的主流新闻媒体的档案”相遇,通过相互博弈,“记忆彼此混合、重造、改编、借用、劫持和竞争”。

问题是,数字时代是否一定意味着集体的瓦解和纷众的崛起?对媒介事件的连接式追忆是否一定呈现为个体化、碎片化的状态,进而导致了集体记忆的坍塌?如果是这样的话,媒介事件强大的整合作用又从何谈起?本研究聚焦的数字重访是一种连接记忆,但由点滴追忆汇聚而成的热点时刻似乎又带有强烈的集体性。二者之间的张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探讨网民对当下媒介事件的“回应”与对过往媒介事件的追忆,以及更一般意义上连接记忆的集体意涵。本文拟回答的研究问题包括:(1)哪些主体在东京奥运开幕前后参与了对北京奥运的数字重访?他们如何追忆北京奥运开幕式,展开连接性的记忆实践,构造出集体重访的热点时刻?(2)对东京奥运开幕式的“回应”与对北京奥运的“追忆”如何相互交织?个人记忆和事件记忆如何相互呼应?生成了哪些叙事?(3)连接性记忆实践如何在行动、叙事和情感等层面交汇?呈现出了何种意义上的集体性?又如何牵动或激荡出强烈的民族认同?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经验材料主要包括:东京奥运开幕前后新浪微博话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下的所有微博,东京奥运开幕次日收集的B站奥运会开幕式视频中的弹幕。分析也涉及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的内容,以及一些相关的公开信息(新闻报道、收视率统计、微信推文、纪录片等)。材料的编码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完成,涵盖行为数据和话语表达两个方面。

在新浪微博与东京奥运开幕式有关的话题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热搜中排名(最高为第2名)和上榜时长(13小时8分)均非常靠前的一个,仅次于#东京奥运开幕式#,并远超其它话题。同时,它也是东京奥运期间众多和北京奥运有关的话题中,阅读量(3.3亿)和讨论次数(10.1万)最多的一个。对话题材料的收集始于东京奥运开幕次日上午,采取多次收集然后合并的策略,在开幕式后约半天、半天之后的2小时、一天、两天分4次爬取,剔除重复项后得到1579条微博。

B站不是重温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唯一渠道,但却是前述微博话题提及次数最多的一个。其参与式的弹幕文化,为观众提供了即时分享交流的机会,营造出与他人共在的氛围。弹幕的收集时间为东京奥运开幕次日下午,用电脑网页版搜索“奥运会开幕式”,在时长“60分钟以上”里,按“最多弹幕”降序排列后,逐个查看弹幕最多的前十个视频。从中找到3个能够提取弹幕的奥运会开幕式视频(表1),获得弹幕28800条(每个视频9600条)。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材料能够反映东京奥运开幕后中国网友的弹幕书写情况。

表1 本文涉及的B站视频

此外,我们还将2012年伦敦奥运开幕式视频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简称“北京冬奥”)开幕时网友对北京奥运的追忆纳入观察范围。具体而言,我们在2022年2月4日—5日对材料来源做了跟踪观察:记录了北京冬奥开幕前中后不同时段2个北京奥运开幕式视频在11个时间点的同时在线观看人数,收集了7个时间点的弹幕文本。观察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其他与北京奥运直接相关的热搜话题(#2008到2022#、#14年后鸟巢再次升起五环#、#14年北京冬奥开幕式再封神#),保存了微博话题详情数据。在北京冬奥开始时、结束后一小时及一天后,分3次爬取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微博。这些材料并非本研究的焦点,但对不同重访对象(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与不同重访契机(东京奥运和北京冬奥)的交叉比较,有望补充、扩展、增进我们对焦点个案的理解。

四、“再看亿遍”北京奥运:追忆的热点时刻

本节借助社交媒体空间中的行为数据,聚焦东京奥运开幕之夜颇具规模的数字重访的全过程,考察重访北京奥运的多元主体及其行动。其重心是个人连接性的记忆实践如何从“再看一遍”演变为“再看亿遍”,汇聚成一场参与者甚众的奇观,构造出集体追忆的热点时刻(hot moment)。

如前所述,微博话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既汇聚了个体层面的表达,也在个体之间建立连接,为集体性因素的出现提供了可供性基础。透过热搜话题的结构和历时性变化,我们可以一窥整场记忆实践的全貌。图1展示了东京奥运开幕前后,相关讨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从参与主体来看,话题之下近9成(共1406条,占89.05%)的内容来自“个人微博”。换言之,个体身份的网民构成了连接性记忆实践和数字重访的绝对主体。另外三类微博数量远少于个人微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官方和平台的参与。其中,“组织及其他微博”共105条(占6.65%),绝大多数(97.14%)为专门发布资讯信息、介于个人和盈利性组织之间的自媒体账号,其余来自高校的组织微博。“媒体(含网站)微博”共49条(占3.10%),既有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的认证账号,也有一些网站的微博。“政务微博”则只有19条(占1.20%),主要为各地共青团和政法委的认证账号。概言之,这场对北京奥运的数字重访,尽管以网民的自发参与为最主要的力量,但也是媒体和官方合力推动的结果。后者与个人微博的讨论大体上并行,共同维系着话题的生命。

图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在追忆主体的集中之外,该话题也呈现出清晰的时间集聚趋势。如图1所示,话题之下的大多数内容发布于7月24日。正因为此,我们可以在经验层面明确识别出一个集体追忆的热点时刻。下面将以时间为线索,在具体的时空情境中,勾勒热点时刻的形成过程。

对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数字追忆,始于东京奥运开幕之前。在我们收集的材料中,第一条是一位个人用户在开幕5个小时前发布的,内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想回放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了,记得当时还买了一整套福娃,后来陪了我好久。”第二条是“无锡发布”在开幕2小时前转发一位短视频博主在前一日发布的北京奥运开幕式剪辑视频,并配上了“那一年,你多大?”这个无特定指向的提问,号召网友参与讨论。二者的发布主体不同,但它们都将奥运与个体经历叠加,也都将重温北京奥运开幕式影像作为记忆行动的具体诉求。尽管这两条微博反响较小,但它们构成了后续追忆的起点,其中所体现的追忆特征和行动指向,也预示着后续追忆的主线。

随着时间推移,对北京奥运的重访与正在进行的媒介事件——东京奥运开幕式——更密切地勾连起来。尽管只有不到2成(16.34%,258条)的话题内容明确提及“东京奥运开幕式”,但很多讨论明显都是由后者触发。开幕式的前两个半小时,话题内部的讨论与“历史的现场直播”的一些时间节点高度吻合。东京奥运开始后话题下的第一条微博,出现在第一阶段文艺表演尾声,当时一个向新冠疫情逝者致敬的舞蹈节目因其“黑白的色调、沉重的氛围、充满压迫力的肢体动作”遭到了中国观众的质疑和嘲讽。4位网友在非常接近的时间发表了个人观点,将东京奥运开幕式视为“迷惑行为”,并夸赞北京奥运开幕式,声称要重温后者,拿“真正的艺术洗洗眼睛”。对过往媒介事件的记忆跳出事件本身,被个人挪用作象征资源,对当下媒介事件展开评判。

在各国代表队入场的绝大部分时间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话题陷入沉寂,少数几条微博均发布于中国代表团入场前后。网友们分享自己回看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即时感受,对媒介事件本身的肯定向民族自豪情绪的流露和民族认同的表达扩展,在个人叙事中出现了“中国就是最牛的!”的表达。之后,话题沉寂了一个小时,直到日本队入场前后才再次出现,并迅速冲入热搜榜前十名,形成了万众瞩目的热点时刻。

此后,讨论在内容和时间节奏上脱离眼下的东京奥运,转向赛博空间中万千网友对北京奥运开幕式不约而同的重温。个人微博构成了参与话题热议的最主要力量。在这些微博中,浮现出三个核心主题:一是对北京奥运开幕式本身的提及点评,话题下近八成(79.29%,1252条)内容直接提及“北京奥运开幕式”;二是追忆13年前自己的难忘经历;三是写下“此时此刻”自己正和多少人一起同时在线观看北京奥运开幕式视频。前两个方面留待下一节详细论述,第三个则标志着连接性的记忆实践呈现出鲜明的集体性。

实际上,在话题冲上热搜之前就已经有网友通过在B站回看开幕式来重温北京奥运,但直到这个时候,个人的回看才开始溢出视频网站的边界,让和几万人“一起回看”成为了值得诉说、分享的事情。在社交媒体上对视频截图的分享,又带动了不少人重温打卡,进一步推动连接性的集体追忆。分散各地的网友通过微博话题和B站弹幕,也通过在二者间的往复流动,在平台可供性的支撑下,实现了跨平台的集体性数字重访,并逐渐漫延至互联网的其他角落。尽管无从获得网站后台的播放数据,但从96条涉及同时在线观看人数的微博所提供的信息(图2),可以略窥当时的盛况:最初从2万余人开始,在6万—7万间徘徊一段时间后,逐渐冲破10万,并在凌晨前后保持了很久。换言之,以“回看”开幕式为核心的重访实践,达到了万人乃至十数万人的规模,并持续了一整夜。

图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热点时刻形成后,在数量庞大的个人行动之外,出现了媒体、官方和平台的身影。当晚21∶44“人民日报”B站认证账号发布了高清版的北京奥运开幕式文艺表演和点火仪式的视频,这是当时B站上的第二个时长超过1个小时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视频,为网友的重温提供了新的材料和“地方”。这一行为带有“策展”的意味,有网友就感慨:“夺笋呐人民日报这个点发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诱惑我又把开幕式看了一遍。”一张B站App给用户推送信息的截图显示,有用户在21∶51通过App推送知道了“今晚,全站5万+人正在看这个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yyds!”。平台的这一做法或许有着流量的考量,相关视频在B站上的可见度也变得更高,有网友在微博中提到自己是“在b站热门中看到”,于是“把北京开幕式看一遍”的。

尔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参与话题的讨论,并成为话题主持人;开幕式次日和第三天,两次重发此前分享视频的微博,分别收获了超过31万和23万次的点赞转发,有力地延续了话题的热度。地方共青团官方微博,主要以转发视频的方式参与其中。资讯类微博在转发官方和媒体账号发布的视频的同时,也剪辑制作了不少短视频片段,被其它参与者转发,在微博空间中创造了更多重温机会。以个人微博为主体的话题讨论,在开幕式次日上午形成一个小的高峰后逐渐减退,至凌晨前后基本告一段落。对这一话题和北京奥运开幕式的重访、追忆,回落为个体的零星行动。

五、“只有中国才有的震撼”:连接追忆的激荡

再多人的个体行为,也不会自发转化为集体意义上的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上一节从空间和时间的汇聚——个体之间的连接、追忆重访的跨平台流动——讨论了“热点时刻”的生成,但这场大规模连接性记忆实践中的集体意涵并不仅限于此。网友们对过往媒介事件的追忆,将不同事件与过去、现在和未来勾连起来,也在情感和认同上呈现出明显的交汇与激荡。

1.那个“温热”的夏天

从媒介事件的角度,北京奥运开幕之际,除了亲临鸟巢体育馆的9万观众之外,其余亿万观众都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那场盛会。十几年后,网友追忆的不仅有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盛况,还有大量与那一场媒介事件捆绑在一起的“闪光灯”记忆。在热搜话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部内容中,四分之一(25.90%,409条)提及与北京奥运有关的个体经验。这既可能是只言片语,也可能是历历在目的往事:

记得开幕式晚上八点我和妈妈守在电视前,家里风扇呼啦转,夏天吹来的晚风都是温热的。每个表演我们两(应为“俩”)都很激动,人阵型字的时候还开玩笑说,如果自己去参加一定要出其不意的站起来让全世界人民看一看。一转眼时间过得太快,但对2008年的奥运开幕式却出奇的清晰,每每想起都能记起少年时无忧无虑的轻松感,真的很美好呀。

这条微博中有关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内容只有“人阵型字”——由人操纵活字的《文字》节目,其余都是对“观看”过程的追忆,当中不仅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也包括“呼啦”的“风扇”和“温热”的“晚风”等具体的场景,以及个体当下对“少年时”的怀念等多重情感的表露。观看北京奥运开幕式的体验,就像按下相机快门时定格的影像一样,转换成个体人生经历中“出奇清晰”的难忘片段。

与之类似,还有网友追忆了那个夏夜里的冰镇西瓜、专门买回家的烤鸡、在大巴车上担心赶不上开幕式的心焦、小区里突然停电的烦恼,还有那个曾经唱着《北京欢迎你》、画下福娃、在日记上洋洋洒洒写下观后感的自己……千差万别的个人闪光灯记忆,将重大媒介事件带入个体的生命历程。个人色彩鲜明的微观叙事,让重访和追忆染上了个体怀旧的情绪。原本非常私人的闪光灯记忆,通过公开分享,进入了某种介于私人与公共之间的阈限状态。与北京奥运有关的个人闪光灯记忆在社交媒体上的涌现,为这一媒介事件的历史记忆注入了更多的细节。

将个人时间与历史时间组织在一起的叙述,不仅存在于微博中,也出现在北京奥运开幕式视频的弹幕里。当然,与微博不同,弹幕往往简单短促,无法承载像上引段落这般系统而丰富的追忆;但弹幕的共在和对话属性,在热点时刻“共时”重温的情境之下,让网友得以“保持队形”附和他人的分享,并围绕各自的经历展开交流。从“我妈给我做了一床福娃的被子”“幼儿园时摸过同学爸爸的奥运火炬”,到“我那会才10岁呢,家里没电视,去广场和大家一起看的”“当时我刚刚上高中,在电视前看到国家队伍出场激动的膝盖磕到桌角肿了一块”,碎片化的弹幕中亦闪烁着具体而微的闪光灯记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保留着清晰的闪光灯记忆,能对那个“温热”的夏天如数家珍。无论是微博还是弹幕,不少网友都提到了当年观看开幕式的情景,但讲述的是自己“不记得”当时的情况或感受。最常出现的一个模式化表达是“那时才x岁”“当时太小”,用以解释当时自己“没看懂”“印象不深”的情有可原,然后用“现在看来……”抒发自己重温时的感慨。在这里,是否曾经拥有2008年个人观看经历的记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热点时刻的重温中,获得了对北京奥运开幕式更为清晰的印象,填补、充实了对过往媒介事件的记忆。

也并不是每一个参与数字“重访”的网友,都曾经在13年前见证“历史的现场直播”。一些人提到带着2008年时还未出生的孩子或弟弟妹妹一起重温。譬如,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在东京奥运开幕当晚把B站上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视频投屏到电视上“和08年出生的弟弟一起看”的事,说弟弟“叹为观止,不住地与今年的开幕式做对比”“说今年奥运会怎么这样啊?”。他告诉弟弟这“是13年前的奥运会了,那时的中国,让全世界耳目一新”。在这个过程中,不曾经历媒介事件的一代所得到的,不仅是北京奥运的知识和视听体验,也在与长辈的交流中,形成并建立起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实现了媒介事件记忆的代际传递。

2.追忆叙事中的家国情愫

在数字重访中对个人经历的追忆并没有让连接记忆走向个体化和碎片化,个人记忆看似千差万别,但也共享特定的叙事基调和元素。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对个体经历的追忆,还是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重访,都浮现出鲜明的家国情愫。对微博文本的词频分析发现,紧随“奥运会”“开幕式”“北京”“2008”“中国”“东京”等提及过去和眼下媒介事件的词汇之后的,是“yyds”“震撼”“重温”等带有形容和修饰意味的词语。把这些词放回完整的句子,结合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可以看出:网友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讨论常使用“震撼”(n=236)、“感动”(n=77)、“骄傲”(n=68)、“激动”(n=64)、“自豪”(n=46)、“热泪盈眶”(n=38)等来描述自己的感受,用“yyds”(n=299)、“经典”(n=53)、“好看”(n=43)、“精彩”(n=31)、“无与伦比”(n=16)来形容它的质量,用“重温”(n=213)来强调看过不止一遍。与此同时,用“阴间”(n=27)来形容对东京奥运开幕式的观感,用“洗眼(睛)”(n=61)来解释是因为看东京奥运开幕式产生不适所以才去看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行为,认为二者差距悬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些带有鲜明情感色彩的用词,表达了中国网友对新老两个媒介事件的看法,将见仁见智的审美差异挪用到涉及民族自豪感的比较当中,感叹“还是自家的好看”。

媒介事件本身的内容和细节并非网友追忆最主要的内容,被提及更多的是追忆者的主观印象。这些评价绝大部分持肯定态度,不时出现一些比较直接的民族主义表达,如“爱我中国”“我爱我的祖国”“我太喜欢中国了,永远永远”“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我们祖国太伟大了”“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中国万岁!!!”“每一天都在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生种花家”……将网络民族主义叙事中的常见语汇,用在对北京奥运的追忆当中,表达对曾经“拥有”过这样一届奥运会的民族国家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在更为一般的意义上,将北京奥运的成功推及到国家“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站在2021年的时间点上“重估”北京奥运的历史价值,彰显出其既“无可替代”又影响“深远”的划时代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在东京奥运的背景下,对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开幕式视频的重访亦不相同。从数量上看,尽管伦敦奥运视频比北京奥运的发布时间早了三年有余,但它仅分别为后者的播放总量的1/3和1/10、弹幕总量的1/4和1/11。如图3所示,与东京奥运有关的“东京”“日本”等字眼在对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的重访中都被多次提及,显示了重访与当下媒介事件之间的关联。但北京奥运开幕式视频中的弹幕书写,明显与伦敦奥运不同。在北京奥运视频之下,网友更多使用“打卡”(n北京=429,n人民=675,n伦敦=3)、“合影”(n北京=289,n人民=10,n伦敦=4)来强调在2021年这个特殊时间点集体重访中的个人“在场”。从弹幕内容上看,对北京奥运的重温不是对过去视频的普通观看,而是有较高情感卷入度的积极参与,如令人“泪目”(n北京=102,n人民=269)、感叹“繁荣昌盛”(n北京=264,n人民=396)、“yyds”(n北京=87,n人民=326)、“国泰民安”(n北京=244,n人民=22),带有仪式性观看的意味;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的弹幕多与其内容(工业革命、女王、摇滚等)有关,较少牵涉价值判断,在和北京奥运的对照中评价较为正面,不止一位网友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仅次于北京奥运”。自己“祖国”(n北京=617,n人民=521,n伦敦=10)的奥运开幕式更能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而对遥远异邦的伦敦奥运开幕式的重访自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图3 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开幕式

3.“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除了北京奥运之外,同样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南方雪灾和金融危机也多次出现在人们的讨论中。换言之,东京奥运激发的不仅仅是对北京奥运的孤立回忆,而是在掀开历史一角时,打捞出一整张往事之网。这是事件链的另一重意义。有的网友回忆起自己在2008年初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时对“奥运会不知道还能不能顺利举办”的担忧,说后来“看到如此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当时是真的一边看一边抹眼泪,很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国家”。也有网友由中国在2008年的不易,以及“奥运会给了中国最振奋人心的鼓舞”,联系到当下国内外面临的挑战,“希望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给予河南受灾人民以力量,给予全世界疫情之下的人们以光亮”。在这类追忆中,北京奥运所面临的困难和最后的成功同样值得铭记,甚至可以说过程的坎坷让最后的成功显得更加可贵。过去充当了精神和道德资源,表达对克服眼前困难和挑战的愿望和信心。

一些尚未发生的事,也进入了人们对北京奥运的追忆叙事里。有的在表达对即将展开的竞技比赛的祝愿时,联想到“北京奥运会中国队的璀璨时刻”“金牌榜第一”的光辉过往,“为中国健儿加油助威”,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归来”。有的畅想北京冬奥,用“期待2022年冬季奥运会重新回到人间,超越北京奥运会”“问:就问还有谁能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办得更好???答: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等表述,拿对东京奥运开幕式的不满衬托对北京奥运的肯定、对北京冬奥的自信与“期待”;在B站“北京2022年冬奥会”认证账号发布的视频末尾,很多网友留下“再见”“2022再见”“2022冬奥会再见”,表达对未来同类事件的企盼。两个分属过去和未来的媒介事件在赛博空间中提前相遇,对过去媒介事件的认可被带入到对下一次的展望中,由过去的成功预示未来的光明前景。

新近发生的事件也可能被网友选中,由此将过去和现在勾连起来。在看到北京奥运开幕式《梦想》节目里身着宇航服的演员从天而降的画面时,不少网友发布了“我们有自己的空间站啦”“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弹幕。也有网友将这一幕截图转发在微博上,感叹“这里的弹幕太好哭了…… 曾经飞天是我们的梦想,现在我们有自己的空间站了!”。但无论是在微博还是B站的弹幕中,网友们更倾向于使用一些抽象的、文学色彩强烈的表达去突出“拥有”的喜悦,鲜少提及所联系之事的细节。这样一种叙述方式更像是与过去的隔空对话,告诉过去,曾经的梦想,在数字重访的当下已然现实。与之类似,在中华台北队入场时,弹幕刷屏“祖国统一”。概而言之,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追忆不仅仅指向宏大事件和个体经历的“过去”,而是站在“当下”对过去展开重新书写,并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勾连起来,建构“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式的进步叙事。

六、结论与讨论

东京奥运开幕之夜的这场记忆实践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可以借用微博话题和视频弹幕中频繁出现的一个网络用语“yyds”来加以概括。13年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的致辞中,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北京奥运;13年后,网友们通过一场大规模的数字重温,将北京奥运变成了“永远的神”。前者是仪式化的媒介事件中的官方叙事,带有名副其实的加冕意味;后者作为网络用语,似乎有几分“廉价”,但却自然带出了时间的脉络和不同事件的对照,既表达出从过去延伸到现在的骄傲情绪,也在热点时刻形成了对过往媒介事件的集体“封圣”。

每一届奥运会都可能成为重访的契机。新一届奥运会举办之际,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普通大众,总免不了将之与前一届乃至前几届奥运会相提并论。这种类比将历届奥运会放到同一个参照系当中,“四年一届”的周期性有时候与“观众”个体的生命历程相呼应,让个体的“重访”或“重温”也带上了鲜明的周期性。重访的契机不限于奥运会,而是非常多元。有一位网友在微博中细数了自己多达6次观看开幕式的经历:

#东京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08年奥运开幕式开了,那时还小,真没看懂,后来,上大学后,看了一次感慨良多啊,后来16(年)里约女子(排球)夺冠又看了一次,后来七十年国庆又看了一次,疫情在家的时候看了一次花絮边角料,这次,那就周末再看一次[哈哈][哈哈]。

由她的叙述可知,能够触发重访的,既包括东京和里约奥运会,也包括“长大后”或者国庆时;重温的对象既可能是整场开幕式,也可能是剪辑的“花絮边角料”,后者让重访成为汇入社交媒体技术文化实践的日常瞬间。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参与者而言,东京奥运开幕之夜对北京奥运的重温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无论是在个体还是在群体层面,它都带有强烈的仪式性。这一场数字重访当然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的数字媒介实践——发微博、回看B站视频、发弹幕——之上,但万千个体的连接性记忆实践,导向了一场在特定时间段、特定地方展开的富有集体性的记忆行动。个体的表达也在叙事层面相互重叠、交汇,在情感层面彼此呼应、激荡。

一群人在热点时刻一起重温与一个人在任意时间自发的重访最大的不同,不是视频播放量和社交媒体参与人数的简单叠加,而是参与者能够想象乃至“看见”一群人与自己同时共在——这与媒介事件“天涯共此时”式的观看遥相呼应。从表面上看,东京奥运开幕后中国网友对北京奥运的集体性重温似乎关乎审美差异,毕竟很多人想要拿北京奥运开幕式来“洗洗眼睛”。但同样是由审美差异引起的对过去同类事件的重访,网友对伦敦奥运开幕式的观看止于个体的连接记忆,而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重访则带入了更多带有集体性色彩的民族情绪。换言之,北京奥运(中国)和东京奥运(日本)的勾连,激发出更为强烈的民族骄傲,其背后折射的,是更深层次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意识,以及近年来在赛博空间中高歌猛进的民族主义。

有趣的是,东京奥运闭幕的2021年8月8日,恰逢北京奥运开幕的纪念日。那一天,“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主持的#北京奥运13年了#和#北京奥运已经是13年前了#两个话题,虽然登上了微博热搜,但在热搜榜上只停留了数小时,并未掀起波澜,或者再现开幕式时的集体重温盛况。可见,寻常意义上的周年纪念,未必能够激发对过往媒介事件的大规模重访。

另一个有趣的参照场景是北京冬奥的开幕。中国举办北京冬奥让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这个令人骄傲的称号将2008和2022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北京冬奥开幕式前,由“人民日报”主持的微博话题#北京冬奥开幕式有多不一样#,导语第一句便是“你是否还记得,2008年的北京一夜?”。在抖音上,“全民重唱北京欢迎你”也冲上了热榜前三位。与北京奥运有关的话题大多由官方媒体主持,带有浓厚的“策展”意味。但在北京冬奥开幕式前后,B站上2个北京奥运开幕式视频的同时在线观看人数仅为数百至数千人,远少于东京奥运开幕热点时刻的10万+。这再一次显示出,东京奥运的契机有其独特之处,以个体的连接性记忆为基础的大规模数字重访,无法完全刻意制造出来。

本文的讨论在两个方面与理论展开了对话。其一,呼应媒介事件的记忆问题,我们发现,人们在重访过去时会提到一些在电视上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事件画面,但与“观看”事件相关联的个体经验在追忆中占据着更重要的位置。对媒介事件影像的重温成为重访过去的重要手段,它们嵌入网民依托各类平台和数字媒介展开的社会文化实践,受到个体惯习、平台逻辑与社群文化的影响。在重温的过程中,人们不仅重拾过往记忆,也将不同事件与过去、现在和未来勾连起来,由此建构出超越个别事件的历史和道德叙事。

其二,呼应有关连接记忆的讨论,传播技术的发展的确提供了数字连接的可能,让人们不必等待特殊的契机,随时都可以打开手机、登录视频网站,观看过往媒介事件的影像,或者在随意浏览中“滑到”混剪的片段。但我们的个案分析显示出,数字连接所带来的未必是对集体性的消解,乃至集体记忆的坍塌。实际上,弥漫的日常中,也会涌现出热点时刻;个体化的记忆实践,也会在叙事层面交汇,在情感层面激荡,由此形成集体欢腾的景象。有网友曾在微博说道:“(将来的)历史教科书写东京奥运时北京奥运会上了热搜。”这或许并非戏言。多年之后,人们在追忆北京奥运或者回顾其生命史的时候,或许真的会想起在东京奥运开幕之夜“刷话题,看视频,发弹幕”的欢腾瞬间,而它也可能被当作彼时对东京奥运的“回应”的一部分被铭记。

注释:

① 《总台东京奥运会融媒体收视战报燃炸!》,央视网,http://1118.cctv.com/2021/07/30/ARTI2xXWZvqVP5Uyk5Fi2xxk210730.shtml,2021年7月30日。

③ Andrew Hoskins(Eds.).DigitalMemoryStudies:MediaPastsinTransition.New York:Routledge.2017.p.18.

⑤ Elihu Katz,Tamar Liebes.“Nomorepeace!”HowDisaster,TerrorandWarHaveUpstagedMediaEv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no.1,2007.p.158.Monroe E.Price,Daniel Dayan(Eds.).OwningtheOlympicsNarrativesoftheNewChina.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8.pp.391-401.

⑥ 邱林川、陈韬文:《迈向新媒体事件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第9期,第21-23页。Andreas Hepp,Nick Couldry.Introduction:MediaEventinGlobalizedMediaCultures.In:Couldry N.,Hepp A.,Krotz F.(Eds.),MediaEventsinaGlobalAge.New York:Routledge.2010.p.12.

⑧ [美]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第9期,第6页。

猜你喜欢
北京奥运重温弹幕
重温经典
重温誓词
重温经典
走过千山万水,重温来时的路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新方法与新公众——基于北京奥运博物馆“我的运动日记”展览的思考
回望北京奥运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