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安妮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提道: “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是班级。”[1]班本课程作为课程内容班本化的表现形式,应该从本班幼儿的需要出发,由小及大,由一点到多元,形成连续、渗透的呼应式课程,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在一次谈话活动中,中三班的幼儿谈论了“周末去哪玩”的话题,一位幼儿提到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那里有高高的琉璃塔,晚上还有五颜六色的灯光,大家对此非常感兴趣。此时“建构坊”活动要开始了,当大家商量要搭建什么时,搭建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提议高票通过,搭建主题也由此确定。
幼儿的学习源于兴趣,兴趣能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当教师发现幼儿对“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很感兴趣时,应思考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借此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哪些资源的支持。于是,教师查阅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本次班本课程的价值有了以下认识(见表1)。
表1
说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高高的琉璃塔,那么琉璃塔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建构活动前,幼儿欣赏了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图片,了解了大报恩寺的基本结构。然后,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了建构坊,进行了第一次搭建活动。因为没有太多建构高楼的基础,幼儿把琉璃塔搭得十分不稳,楼柱之间有缝隙,频频倒塌,只搭建了三层就停止。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搭的琉璃塔会如此不稳呢?
于是,幼儿围绕搭建的琉璃塔频繁倒塌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幼儿说:因为积木有高有矮,上下层之间就会有缺口。有的幼儿说:“间隔的距离也不同,歪歪扭扭。”经过一番讨论后,幼儿得出结论:重点任务是解决底层柱子的搭建问题。如果柱子的数量不适宜或间隔距离不匀,就可能出现塔体倒塌的现象。那么琉璃塔需要几根柱子搭建才能稳固?柱子之间要留有多少的距离?带着问题,我们再次进行了尝试。
这一次在搭建前,幼儿对比了积木的长度,确保每层使用的积木一样长。每两根柱子之间间隔一个长方体积木(宽)的距离,以保证柱子之间的间隔相等。幼儿很快就稳稳地塔到了六层高,他们还想到用两个小三角拼搭成大三角作为塔顶端。
带着对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憧憬和疑问,幼儿利用周末,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进行了实地探访,重点关注了琉璃塔的外形特点,并完成了本期的调查表。
周一,他们带着调查表,回到班级,一起讨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建筑特点。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幼儿知道了大报恩寺一共九层,八个面。如果想要把琉璃塔搭得又稳又高,还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空心塔如何变成实心塔?如何解决每层楼之间层板的问题?幼儿又进行了一次讨论。
小烨说:“琉璃塔是空心的,要想顶部有尖尖的顶,就需要每层楼做一个隔断,我们要用到圆片的积木。”
彤彤说:“可是建构坊没有圆片积木,只有厚厚的,小小的半圆形。”
小烨说:“我记得班上美工区有画纸板画时用的圆片。”说着在美工区找来了纸圆片。
小烨尝试用纸圆片当作每层的楼板,虽然成功搭了两层,但是小烨发现纸片变形了,搭一两层可以,但是要搭建九层,肯定会断开。纸圆片太软容易变形,不适合搭建高层建筑。
这时,幼儿想到了木工坊,那里有充足的木片材料。幼儿来到了木工坊,木工坊的圆木片并不多,木工坊教师说:“你们需要什么形状的都可以自己制作。”中三班的幼儿开始当起了木工坊的“小工人”,穿着护衣,带着护袖,开始了圆木片的制作。首先,幼儿要在木板上画上自己想要的形状,然后沿着画好的形状用专属木工切割工具进行操作。在教师的协助下,圆木片制作完成。
幼儿带着制作好的圆木片来到建构坊进行了第三次搭建活动。幼儿边搭边数:“一、二、三……九层啦!九层啦!”第三次搭建活动接近尾声时,幼儿拿着图片进行对比。小烨发现,尖尖的顶还没有搭上:“这个塔比我们还高,一不小心就会碰倒,我们需要一把椅子。”灿灿找来了小椅子,并决定让个子最高的冉冉站在椅子上进行顶部的搭建。
第三次搭建的塔又高又稳,可是对照平板上的照片后,幼儿发现:大报恩寺应该是底部大,上面小,越往上越小才对,但我们搭建的是上下一样大的。小博说:“我们需要大小都不一样的圆木片,要从大到小的那种。”小烨说:“那我们可以去木工坊再找找看。要九个!”最终幼儿来到了木工坊,在木工坊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制作出了九个合适大小的圆木片。
在第四次搭建过程中,冉冉先是进行主体部分的建构,选用了长方体和圆柱体。小烨拿着圆柱形积木估算着柱子之间的距离后,将它们分别放在了两边,还在圆柱中间预留出了一段距离,稍微调整了一下两根圆柱的位置。接着,他熟练地选择了长方体积木,使它们依次排列,稳定的底座便大功告成了。
细心的冉冉发现,如果每层都用同样大小的长条积木做柱子,横条型做围栏的话,到顶越来越小,肯定放不下这么多积木。于是,幼儿开始思考,如何在保证底大顶小的同时,搭建出八个面。幼儿提出:“我们需要更小的积木,越往上用的积木越小。”有了这样的想法,幼儿开始整理积木,把大的积木放在一起,又整理出一筐小积木,在班级里整理了一筐桌面积木。彤彤说:“桌面小积木可以放在最顶层,它们最小,肯定合适!”
幼儿收集好积木材料再次来到建构坊,冉冉小心地将之前制作的圆木片积木横在建构好的柱子上,挑选着合适大小的积木,越往上层用越小的积木。幼儿总结了前几次搭建的经验,小心翼翼地进行垒高搭建,一边搭建一边观察塔身是否稳定,有无摇晃的地方,是否有积木长短不一样,很快幼儿就搭建出底部大、顶部小、八个面的琉璃塔,并为琉璃塔搭建了楼梯。
琉璃塔搭建完成,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里除了琉璃塔,还有什么呢?幼儿完成了第二阶段的调查表。小烨还从家里带来了公园的地图,边研究边讨论。幼儿为公园搭建了大门、进出口、围墙,还用乐高积木为“公园小路”添置了“花草树木”。
琉璃塔的搭建基本完成,幼儿一边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一边又提出了新的想法:“老师,我在琉璃塔第八层的地方看到了地下有许多汽车在桥上。那个叫高架桥。”“我还看到了城墙。”“还有一条河。”于是,幼儿用薯片罐和易拉环做高架桥桥墩,用长积木做桥身搭建了高架桥,用砖块积木在高架边搭建了城墙,用蓝色塑料袋模拟了秦淮河……
活动前的经验渗透,使幼儿萌生了想拥有一个更丰富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想法。通过几次的搭建,幼儿在活动中呈现出了力求完美的精神。在所有搭建全部完成后,幼儿利用小花、小草、小汽车、小人等辅助材料的点缀,通过讨论、商量,相互分工、合作,呈现出基本的建构技巧,如有规律地平铺、架空、垒高、组合等,让“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变得更漂亮。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进行了五次搭建活动,通过前四次失败的经历,经过一次次调查、讨论,最终搭出了“九层、八面、尖顶”的琉璃塔。因此经验的获得才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目的。在多次尝试中,幼儿会得到不同的经验,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幼儿提升和总结经验。幼儿一次次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挖掘出来,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无形中得到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需要交流娱乐的时间,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和成就感,而不是为了建构而建构。
教师应倾听幼儿的声音,遵从幼儿的意愿,重视幼儿的主动参与,围绕幼儿喜欢的内容进行引导、创设。教师从幼儿的对话中发掘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造活动,使幼儿通过琉璃塔初探、实地考察、交流研讨、设计发现、完善琉璃塔等这一系列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发现幼儿在搭建琉璃塔多次倒塌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完善调查表、设计图等方式,总结方法,积累建构经验,让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幼儿对建构游戏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需要成人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应根据幼儿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使幼儿获得建构方法和技能。
《指南》在“社会领域”板块中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向幼儿介绍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等,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教师带领幼儿了解中国的建筑特色,更能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引发幼儿的爱国情感[2]。这些是教师在开展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建构游戏中所涉及和渗透的目标。幼儿在观察讨论、动手搭建、思考中,进一步感知了琉璃塔的造型特点,发展了交流合作、空间布局、思考和解惑能力。除了大报恩寺琉璃塔,幼儿生活的家乡南京,还有哪些著名的塔呢?此次活动后,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孩子更多关注自己生活的街道、社区等环境,了解家乡的设施、建筑、文化等。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搭建之旅进行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从幼儿对图片上高塔的向往,到实地考察研究再到最后把这样的高塔搭建在了幼儿园里,在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分工明确。幼儿能够用合作的方式完成琉璃塔的搭建,通过平铺、架空、围合等建构技能表达建构内容,在建构中能够出主意,想办法,主动要求同伴一起游戏。为了能让琉璃塔更完美,幼儿提出了搭建公园及公园周边建筑的想法,反思当下建构内容中琉璃塔的构造、形状、位置及如何搭建才更像等,并通过商量、讨论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