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田鹿
一切自有命数,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民间十分普遍的一种认知。人们总是愿意相信有一个“苍天”在统御世间、把持公理和人间的一切,大到王朝气数,小到个人祸福。不过,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统御人间、把持公理的,与其说是天命,不如说是人心。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命数与人心的故事。
朱彝尊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他除了写诗、填词,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鸭子。据清人笔记小说《秋灯丛话》记载,朱彝尊年少时曾经梦到一个池塘,池塘中满是鸭子,数不胜数。放鸭人告诉朱彝尊,说这里的鸭子都是供他食用的。自从做了这个梦,朱彝尊吃起鸭子来就更是放心大胆。直到他在晚年再次梦到少年时的那片鸭塘。此时池塘一片空荡,只有两只鸭子在塘中寂寞地游动。朱彝尊意识到自己命数将尽,从此便不再吃鸭。可是他的女儿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一次前来探望病中的朱彝尊时,依然按照他原来的喜好带了两只烧鸭。结果可想而知,朱彝尊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这个故事表达出来的,是人能够消受多少资源是上天定好的,所以要避免纵情享用,更不可铺张挥霍,暴殄天物。但是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的确会影响寿命,但食用一种食物至某一个数字并不会直接导致生命的终结。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团队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先询问所有实验对象是否有压力,再问有压力的人是否认为压力会影响健康。后续的跟进调查显示,有压力的人得病与死亡率并不比没有压力的人高,而有压力且相信压力有害的人得病、死亡率非常高。这与朱彝尊的经历十分类似,他相信命数,并且相信它真的能使生命终结,两次梦境的内容与鸭子数量的巧合形成了一种虚实结合的强烈刺激。本来已年老体衰的朱彝尊经受不住这种刺激,便阴差阳错地去世了。
朱彝尊的结局虽不免令人唏嘘,但在那个年代,这种相信命数的认知对整个社会也是有作用的。在古代,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与朝代兴衰联系到一起。既给了皇帝勤政的压力,也给了百姓质疑皇帝的底气。不过在如今这个科学与法制日益健全的时代,这种说法早已不再适合了。
命数这个概念现在不适用了,朱彝尊梦鸭的故事就失去意义了吗?其实并没有。古今中外许多经典故事中都包含超现实的情节,这些超现实的情节或者已经被证明虚妄,但其中所要传达的理念却并未过时。《庄子·秋水》以神灵为主人公,但并不影响我们明白能力决定境界的道理;德国最著名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更是用长篇描绘一个奇幻王国,只为表达乐极生悲的道理。而节制,就是朱彝尊梦鸭这个故事能够让我们记住的道理。
有一些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有趣的故事往往能够成为让人们体会这些道理的因缘、铭记这些道理的契机。所以,朱彝尊梦鸭这样的故事,仍然有着传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