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华
高校是培养各种类型人才的摇篮,是保证各行业实现科学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现代高校工作的重点,而且是高校实现发展扩大影响力的必经之路。放眼全球,人才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所以高校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人才培养来讲,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更关系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应当受到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其培养模式应是地方高校研究的重点课题。
对于国家发展来讲,高校是重要的保障机构,为国家输送各类型的人才,满足国家实际的发展需要,满足“中国智造”的人才需求,所以高校格外关注人才培养质量。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和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仅有百年历史,因此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民整体教育观相对落后。典型案例就是在我国仍然可见“读书无用论”,更严重的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并不具备创新和创业的能力。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但此类人才供应量较小,所以出现人才供需失衡。这就要求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的创新应用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1]。
改革开放之后的40 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有统计数据显示:当下我国各类高校多达2 000 余所,其中660 所是地方高校,在我国本科院校当中占比为33%。地方本科院校与科研型综合高校和应用型职业技术院校相比,其人才培养方面对于能力与技术的定位十分模糊,这就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失业率较高,这样的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教育部发布相关文件,要求地方师范院校作出重大改变,增强实用性与应用性[2]。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范生的素养与实际用人需求不匹配。高校与小学之间的联系较弱,导致师范类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不了解一线教学情况与需求,高校理论教学和小学实践脱钩,所以对于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能力结构是模糊的。纵观地方师范学校的教学形式,近些年虽然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方式,但没有在实际教学中贯彻执行,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形式化问题突出;而且学生走上小学讲台的实践机会很少,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3]。
在很多地方师范院校教学中,专业课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比重仍然很大,学生进入小学课堂实操锻炼的机会不多。虽然师范院校有见习、研习、实习、双导师等多元化培养模式,但在执行过程中多流于形式,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很难满足当前基础教育对于小学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
如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一些地方师范类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此前一直没有清晰的目标和定位,同时对于社会的需求以及变化的了解并不透彻,教学现状和教学条件也没有结合时代和社会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所以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形式主义。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方面,有的学校领导层参考的是国内最优秀的师范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没有融入自己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与师资情况,而且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其目标过高而难以实现。
国内顶尖的师范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人才素质和能力都很高,所以就业选择较多,尤其是能够胜任大中型城市的重点小学的教学工作。而实力较弱的师范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综合能力还是实际工作能力都相对弱一些,所以很难获得优质的工作机会,而这类学生一般会进入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小学[4]。但是这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因此对于全科小学教师尤其是一专多艺教师的需求量较大,而实际情况是地方师范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需求,而是过度重视理论型小学教师,导致学生实际的教学技能与才艺缺失。走进实际教学当中后,这类教师如果依然不具备提升自身综合水平的意识和觉悟,那么将很快被教育行业所淘汰。再加上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就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如课程设置上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同时在各门课程的分配方面也不合理,通识课与教师教育课程占比较大,但是能锻炼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普遍较少。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日后的就业有非常大的作用,实践课程是决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关键。
实践教学总结起来分为两个部分,即教育见习和毕业实习。师范类院校一般在大三学年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进入小学进行教育见习。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四,但是考虑考研学生的实际需求,部分学生可以申请延期进行实习。在地方师范院校这种情况十分普遍,所以参与毕业实习的学生并不多,仅仅能达到毕业生人数的1/3 左右。形式化的方式导致实习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难以通过实习来实践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所以不仅造成就业能力较低,而且教学能力也不高[5]。因此,地方师范院校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这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和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当代基础教育对于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人才指的是拥有创造性劳动能力,而且能够运用这种能力给人类和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创新性贡献的优秀人才。从个体角度来看,能够突破自身限制,获得突破性的成绩,也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保持较强的探究欲与好奇心,在实践过程中能够通过极强的决断力和敏锐性来独立解决问题,进行创新。而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进行生产与服务的技术人才。这类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知识和能力,要经历过完整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具备坚定的意志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创新应用型人才就是在社会实践与生产中能够将所学技能与知识进行创造性应用的人才[6]。
当下我国教育行业亟待培养这样的人才。地方师范院校要培养这类人才,需要勇于改变,基于卓越教师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相比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教学相脱离的情况,一些发达国家的培养机制更为科学和完善。高校教育学院承担小学教师的培养,同时学校会与附近的小学建立联系与合作,这也给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教育见习和毕业实习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授课技能,更有利于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培养。因此,国内不少综合实力较强的师范院校已经开始借鉴这种模式,转变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机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设置,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通过高等教育提升专业文化知识水平,通过教育见习和具体教学实践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增强对教师的角色认同。
具体而言,地方师范院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1)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结合实际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实现教师培养的专业、规范与科学;
2)与实习基地小学签订合作协议,给实习师范生提供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师范生,提高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3)探索教师发展新机制,保证教学先进性;4)建立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通过实践为后期就业提供丰富的经验。
要实现创新应用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那么地方师范院校就不能忽视培养方案的作用,完善的课程培养方案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地方师范院校需要结合学校长期教学实践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7]。
1)开设研究性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调查与分析,让学生具备教研能力。
2)要做好社会实践课程设置,为的是能够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能力。
3)开设技术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比如开设钢琴、绘画、陶艺等课程,帮助学生实现一专多能。
在传统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这也是一般师范院校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方向。但是当下师范院校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需求调整为提升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满足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对于优秀教师的需求。除此之外,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在培养小学教育人才方面,对于其专业教学内容设置没有很明确的认识。要改变这种情况,地方师范院校需要对当地小学教师群体进行调研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减少盲目教学的情况,科学制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课程。当下不少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合理增加专业学科课时量,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较高的学科素养[8]。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所以就要求师范类学生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他们要想在就业与实际工作当中脱颖而出,那么师范院校就必须提升专业技能与实践训练的比重,增加教学方法与教材分析的课程,对表达进行专门的训练,将学生的培训效果量化并进行考核,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另外,为了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地方师范院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比如教学技能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竞争与交流中提升其各项基本技能。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下,人才才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最终力量。基础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提高国际影响力、实现稳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十分重要。培养卓越教师是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因此,地方师范院校需要结合时代特点,革新教育理念,做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