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媛媛 罗绍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1]。医学生的培养不仅在于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同时也是医学生塑造博学守仁的职业精神、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培养高超医学技术的过程。该过程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课程思政并非一门崭新的课程,而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如何做到“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如何更好地把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这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目前,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压缩教学学时,弱化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已成常态。然而授课教师又承担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责任,那么如何扭转这一局势,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将思政教育融入系统解剖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政治理念,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程的优势和长处,培养未来德技双馨的医学接班人,是值得系统解剖学教学授课教师思考的问题。系统解剖学作为进入临床工作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受众面广、课程量大等特点,基于此,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并探索出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教育模式。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3],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4],帮助医学生“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培养未来德才兼备、有良好人文情怀的医学人才。
开展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程思政相比于理论课课堂思政,在客观条件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实验课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学生人数较少,易于小组的划分与管理,将7 ~8 人归为1 组,分4 组,便于对重、难点的归纳总结,对大家遗漏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必要补充;实验课围绕“大体老师”的身体结构开展,通过对各个系统的深入学习引出课堂思政,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性认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且课堂时间相对宽裕,可以在下课前开展提问环节,挑选出重要知识点和思政元素,让各组学生举手抢答,记为课上平时成绩中的提问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综合以上优势,小组成员间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与探讨;教师有较强的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心得的能力,能够及时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善于在反思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思政教育融合方法[5],有助于思政教育潜移默化、有机高效地进行。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从尸体和标本开始,逐步带领学生了解和精准认知人体内各系统器官的基本形态与结构特征,为掌握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提供了必需的形态学基础知识。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并能主动地将固化的知识活学活用,就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6],将生命教育、医德培育等内容融入课程,引领学生反思自身“三观”、塑造职业道德观念、审视医生责任与担当、感悟医学事业的内涵、思考生命的意义[7],深化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把“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有效融入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敬畏生命、感恩社会、善于沟通、爱岗敬业”的医者精神,提高学生的奉献精神与职业素养,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与爱国热情。
在日常教学中,授课教师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制定独具特色的“一二五”思政融入模式。“一”即一条主线,授课教师会以器官系统的讲解为主线,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同时挖掘思政元素,制定包含思政内容的教学大纲。“二”即两个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在课上通过问题导向学习法设定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入剖析案例中蕴含的相关思政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在课下依托“互联网+”的便利条件,通过雨课堂平台向学生推送优秀医生的事例,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打破传统授课模式的时空限制,既激励了学生立志做良医的决心,丰富其课余生活,也能够有效避免“硬思政”,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五”即五大核心素养,凝练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职业道德、英雄事迹、时代精神等元素融入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严谨求实、乐学善思、乐于创新、忠诚担当的核心素养。系统解剖学实验部分课程思政元素如表1 所示。
医学生未来的工作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医疗服务模式随着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工作重心正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治病也不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人体不但具有生物属性,还有社会属性,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是一个现代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第一课,带领学生参观人体科学展览馆,开展“致敬大体老师”仪式,在集体默哀后,讲述“大体老师”的制作过程,强调遗体捐献者的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满怀谦恭之心,珍视这宝贵的实践作业机遇,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课,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为以后走向临床救死扶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学校人体科学展览馆还会在开放日公开对社会参观者开放,在此期间将会由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带领进行参观讲解,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强他们对于解剖学知识框架的构建。通过人体科学展览馆,在学生心中埋下感恩良师、敬佑生命的种子,深刻领会生命的神圣,使之成为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辱使命的根本动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实现生命美学教育的内化。
在临床工作中,专业技能的“硬本领”和职业素养的“软实力”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医生在具备缓解患者病痛能力的同时,更应具备安抚患者情绪,引导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的人文关怀能力。通过内分泌系统教学,介绍医患纠纷的尖锐性,在对甲状腺的形态及功能进行讲解后,又补充介绍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若由于医生的粗心大意切断一侧喉返神经,则会引起病人术后的嗓音嘶哑;若因失误切除甲状旁腺,则可导致患者严重的低血钙症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会异常增高,引起手足搐搦,严重时可致呼吸肌痉挛而窒息。因此,倡导学生结合大体标本、教材或者网络,以撰写短篇个案报道的形式,总结未来手术中容易出现的低级错误(如子宫动脉结扎时,要避免损伤其下方的输尿管)。每年因滥用抗生素致使儿童突发性耳聋的案例不在少数,教导学生应严格遵循抗生素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让他们明白医务人员责任的重大,使他们深刻领悟到未来自己所从事的是“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的神圣事业,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
在感觉器一章,教师为学生讲述18 世纪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自己和弟弟对于颜色的认知异于常人的故事,向学生揭示对新事物保持敏锐好奇心并且进行深度思考的重要意义。发觉这件小事的道尔顿当时并没有草草放过,经过不断地求证思考、分析与比较,他提出“色盲”一词。为此,他在学会的讨论会上公开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正式论文《关于颜色视觉的非凡事实》,这是有史以来首篇详尽描述和探讨色盲这种疾病的论文,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认为:令人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就是要一直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正是在对职业的满腔热忱和对新技术的不竭好奇下,葛均波推动了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创下心脏病领域多个“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医学是一门科学,终身学习、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便是医生的代名词,唯有保持对于非常规症状的好奇与思考、积极地发现问题、善于将书本中固化的内容灵活运用、对研发新技术以减轻患者病痛不懈追求,才能真正成为满足复杂多样医疗需求、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大医生”。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多元化师生互动的现代教学模式方兴未艾,传统的单一讲授方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顺应时代步伐、做到以变应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消化系统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通过在实验课上播放纪录片的形式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合。纪录片以1965 年为时代背景,讲述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科研基础十分薄弱、设备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一切从零开始,耗时七年,历经千百次的尝试与失败过后,最终成功合成世界首个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关键的一步,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也在世界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此类课程内容,催生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思想的萌芽,培养科研思维,促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学习小组,查阅文献,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将思政元素短视频融入教学设计,不仅符合课程与思政相融合的医学教育理念,还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于无形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学习品质与科研精神。
在神经系统教学中,介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夜以继日地坚守阵地一个多月,甚至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渐冻”的身躯托起更多生命的希望。听到我国抗日战争胜利消息的裘法祖,毅然放弃德国优越的条件,辞去外科主任的职务,决定一腔热血回报满目疮痍的祖国。他1951 年带头报名参加第一批抗美援朝医疗队,94 岁高龄还奋战在汶川救灾一线为地震伤员会诊。他们舍身为国的事迹,展现出医务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医学生虽不能奔赴一线,但利用已学的医学相关知识粉碎疫情谣言并普及健康知识,同样也是爱国情怀的切实体现。
教学中还向学生讲述张仲景精研医术,悬壶济世,著《伤寒杂病论》以解百姓之疾苦;介绍飞机上万米高空“吸尿救人”的张红、肖占祥医生;介绍中国共产党党员利用层级运作模式,发动广大群众,取得血吸虫病防治的历史性胜利……由此引导青年学生明确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观念,从移情到共情,从共情到共鸣,让学生把爱国作为最大的责任担当,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的强大内驱力[9]。
人体结构无处不渗透着社会属性的宏观和生物方面的微观,因此,医学的本质是生物—心理—社会。经过近期的探索与实践,对如何能更好地将思政内容融入系统解剖学实验课、如何将微观和宏观完美地结合进行了总结反思,也得到一些新的思考与体会。
古人云:“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在医学生淬火成钢的过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除应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做到主动关心时事,能不断通过新的方法和手段提升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思想高度,善于把社会焦点问题融入教育教学中,强化传道授业的师者本色,彰显立德树人的课程底色。教师在讲授思政的同时还应做到以德立身,靠自己的精神内涵感召学生的内心。唯有教师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才能构建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通过加强思政内容与系统解剖学的融合,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师风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反思解剖学与医学的关系。
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还是要本着“专业教学为主,思政教育为辅”的教学原则,进行教案设计时要注意二者比例适度,不可盲目地添加思政元素,侵占专业内容的授课时间而影响授课质量。思政教案需要精心设计,尽量不要随意插入,影响原有授课逻辑,打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同时,思政元素的运用应做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不是生搬硬套;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应水乳交融,而不是机械堆砌[10],避免思政理论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现象。
追求新鲜刺激是年轻人的通好,应尽可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内容教学,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参与度。教师可采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与学生沟通,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如提问、课堂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授课模式,比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PBL、翻转课堂等,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最后,要建立融合思政教育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思政融合不同于一般教改,它是一项复杂艰巨而漫长的工程,是一项光荣的、历史性的任务。现阶段,“思政内容进课堂”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尚无完美的、系统的模式供人效仿,要想增强课程思政的认同感,不断优化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增强其多元性与连贯性,还需不懈建设:一要统筹规划出明确的思政方向,把握思想政治理念的正确性;二要建立完善的具体落实机制,制订完备的教学计划,并要确保教学计划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三要建立完善评价监督奖励机制,提高师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恒也。”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不同学科的各级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做到优势互补,真正发挥思政课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的培根铸魂作用,达到思政课“1+1 ≥2”的教育效果,做到学生“真爱”“学好”“真懂”“用好”[1]。相信课程思政的不断创新和持久广泛开展,定能取得滴水穿石之功,能早日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大学生的教学模式,推动我国的医学教育持续完善,日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