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矩阵

2022-10-15 03:07曾国强韩霖畴唐建荣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26期
关键词:居家矩阵协同

黄 敏,曾国强,韩霖畴,唐建荣*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2.海南大学 应用科技学院,海南 儋州 571737)

1 海南自贸港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看,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和专业化服务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和提供帮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在应对“在地老化”、缓解“老年固化”、补充养老机构不足、填补“养老空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既要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又要充分利用老年群体资源,既要持续提高社会福利,还要推动经济发展等,从而实现老人安享晚年与社会和谐进步。

从现实意义看,在海南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中,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科学、有效、规范、智慧的养老实践方案,对于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幸福自贸港,康养自贸港”的价值意义重大。

2 海南自贸港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挑战

2.1 居家养老循环链可持续性有待提高

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框架,要求既满足当代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居家养老需求的满足。目前,海南居家养老服务暂未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其阻碍因素来自社会、企业和家庭3方面。社会方面,海南居家养老市场尚未成熟,相关产业发展没有进入良性循环,老年群体经济水平难以为养老消费循环持续供能,同时作为市场补充的相关公益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从业人员和专业化人才相对不足;企业方面,在家庭收入相对不高和消费能力相对不强的情况下,养老服务企业在生产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时难以完全得到相应的价值补偿,靠消费群体提质增效的循环链难以持续;家庭方面,经本文课题组调研数据测算,海南平均每户人家有2.01个老年人需要赡养,家庭养老负担较重。

2.2 养老群体主体地位未能有效体现

有人将老年群体视为“被照料者”与“无能者”,而学者穆光宗[1]认为“一旦选择问题化的切入路径,必会忽视老年群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看不到他们周边存在的可用于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的资产地图,这种对老人的错误定位和年龄污名亟须改变”。调查显示,海南省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具备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居多[2]。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南常住人口突破1 000万人,达10 081 232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4.65%,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43%。从年龄段看,低龄老年人群体(即初老群体)占比较大,他们具有年龄较低、精力足、身体好、闲暇时间较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本位意识淡薄、主体能动性不高、缺乏相应环境等已成为阻碍初老群体彰显养老服务主体地位的拦路虎。

2.3 政府所应发挥的作用亟需增强

一是硬件设施供应保障不足。调查显示,47.37%的养老从业者和38.90%的社会公众认为海南当前居家养老设施欠缺;65.79%的养老从业者和62.14%的社会公众认为海南应加强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二是需要加强“政府救急”。受访者有老年人的家庭9.82%遭遇了重大变故,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其中有33.33%表示亟须得到政府救助。

2.4 主体间协同及良性互动不足

在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老年群体主体核心作用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发挥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相关企业、网络平台等主体的协同作用,促进智慧化养老水平的提高是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实际应用中,海南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刚起步,相关平台与企业发展尚未进入良性循环。智慧居家养老产品和服务数量偏少,在质量上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同时,绝大部分智能养老产品适老化改造不足,对使用者的知识水平有较高要求,方便性和易操作性不够强,老年人居家安全、居家照顾、居家医疗、居家心理慰藉等多元需求难以满足[3]。整体来看,目前优质市场尚未形成,消费动能不足,难以有效为平台和企业赋能;社区、医疗机构和志愿组织等主体所提供的服务相对单一且缺乏协同。

综上所述,在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相关企业、网络平台等主体间未形成拥有协同结构的良性互动机制之前,海南居家养老服务难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3 可持续发展矩阵理论模型

3.1 矩阵模型元素构成

综合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发展经验,本文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名为:“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矩阵”(见图1),矩阵为立体复合的结构,有老年群体、政府、社区、医疗机构(主要是医院)和家庭5个基本元素,以及网络平台、养老机构、产品生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4个拓展元素。老年群体作为矩阵的核心元素与其他基本元素横向紧密联系,同时与其他拓展元素灵活联动。除核心元素外,各基本元素与拓展元素间也存在横向贯通联系。各元素发挥作用时,事实逻辑上的相关联元素也会产生协同效应,共同作用于同一目标。矩阵与各元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所发挥的协同效益远大于部分要素对居家养老服务产生的作用。

图1 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矩阵

3.2 矩阵运行协同与循环

为介绍矩阵模型基本运行,这里引入系统科学中的协同理论。如何在居家养老服务中通过矩阵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主要用3种手段解决。

第一,协同效应。这是该矩阵内各元素有序结构所形成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转型发展的内驱力。各元素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被服务群体获得感”为目标而灵活组成矩阵。在外来效应的作用下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各元素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使矩阵内部各元素产生某种稳定结构。

第二,伺服协调。即发展变化快的元素服从发展变化慢的元素,“短板元素”支配整个矩阵发展趋向。

第三,自组织。即在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外部事件、信息和发展期望输入的条件下,养老矩阵会通过各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形成新的时间、空间和功能的有序结构。

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矩阵中的每一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组合均可组成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并经伺服原理进行元素与元素协同、矩阵与矩阵自我协同后,将居家养老对象所需的信息和处理方案进行输出。该矩阵就是在不断接收信息、输出信息、协调元素、形成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向有序化方向完善和发展,实现矩阵的协同循环与可持续发展(见图2)。

图2 模型运行基本原理

3.3 矩阵可持续性的效力评价及运行监督

3.3.1 效力评价

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各子系统或组分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好。因此,矩阵中配合程度、协同循环的发挥程度可作为本模型的效力评价标准。实践中,矩阵各元素所实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针对目标和反馈信息的准确度,以及最终受用者的满意程度就成为模型效力评价的实际指标。

3.3.2 模型的运行监督

“短板元素”是矩阵发展的核心。短板元素决定着矩阵各要素由一种独立运行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协同发展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并能指示出新结构。因此,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区分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关键因素与次要因素,从中找出起决定作用的“短板元素”,就能够把握整个矩阵的发展方向。首先,建立对“短板元素”的认定和评价机制,即对比一元素与其他矩阵元素实现目标的最低贡献区间,从而确定“短板元素”;其次,建立“短板元素”贡献轴,包括其服务的受用人情况和服务质量,实时监控对“短板元素”改进的效果;最后,通过持续评估“短板元素”在矩阵中的协同效用以实现对整个矩阵运行效用的评价与监督。

4 可持续发展矩阵的运用——“FOC-HOPING”矩阵

根据海南自贸港居家养老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矩阵概念,提出“FOC-HOPING”矩阵,它由老人群体、政府、网络平台、医疗机构、家庭、社区、养老机构、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基本要素和拓展要素组合形成。下文以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矩阵为基础,结合前文提出的海南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1 养老群体核心作用的发挥

从服务供给“低质效”问题出发,根据《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海南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海南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或实施方案等,结合调研情况,分析得出“短板元素”。瞄准“短板元素”,推动老年群体养老观念适时转变及调动其自主性非常重要。本课题提出以“政府牵手,运用市场,调动企业,动员社区”方式激发老年群体自主意识,发挥老年资源优势,形成能够以“志愿和自愿”为基础并由老年群体自身驱动的协同循环矩阵,实现居家养老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为此,可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塑造继续就业观念,调动老年人自主改善其养老环境和养老条件。推动养老金融体制改革,养老保险由待遇确定型向缴费确定型转变[4],支持鼓励老年人重新加入劳动力市场,合理利用老年群体资源,提高老年群体收入,为其将来所需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殷实的收入支撑。

第二,筑牢志愿服务意识,明晰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建立社区“银龄互助”志愿组织和老人“时间银行”。面对居家养老中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低的问题,发掘老年群体自身力量来满足需求是提高供给的有效办法。一方面,通过利用专业护理知识培训初老群体,将初老群体转化为护理力量,形成组织明确的“银龄互助”志愿团队。另一方面,在长期护理过程中建立“时间银行”存储与使用的长效机制,合理为初老群体和老年群体做好“时间”筹划。由此可有效缓解专业人员不足、机构分布不均问题,以提高居家养老服供给质效。

4.2 政策环境及政府主导作用的优化

从政府服务不完善问题看,可持续发展矩阵“政府”是一个“短板元素”。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海南老年人继续就业体制机制建设、“银龄互助”和“时间银行”等模式建设。

第一,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完善海南社会保障体系,延长海南养老金领取年龄,适度提高老年人最低工资待遇,激励老年人延长工作年份。推动海南养老金由待遇确定型向缴费确定型转变,养老金由部分领取向全额领取过渡,为老年人延长工作期限形成激励[4]。这可有效提高初老人群的直接收入(劳动收入+部分养老金收入),同时在初老群体迈入老年群体时,以缴费确定的养老金在后期也可为老年人提供可观的养老金收入。

第二,开展丰富的志愿活动。宣传组织“银龄互助”活动,推动建立省内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的“时间银行”。带动初老群体服务老年群体,构建老年群体自我服务社会风尚。完善“时间银行”服务时长认定系统,以初老群体的实际服务时长、服务内容、服务回馈为评价标准,并通过网络平台记录,社区养老协会考评认定,将相关服务实际转化为可记载、可计算的统一时间货币。最终,将省内统一的时间货币作为计量和兑换单位,在初老群体迈入老年群体时能够享受到自身需要的、多样化的“银龄互助”志愿服务。

综上,政府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协同效应既减少了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实际支出(即养老成本),又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且在经济发展层面还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有效供给,合理利用了老年资源。

4.3 推动其他主体元素的协同与良性循环

4.3.1 社区

积极宣传继续就业理念、政策以及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5]。可通过社区居委会推动成立社区养老协会,并加强与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的联系合作,成为专注于服务居家养老事宜的特色公益性组织。以本社区老年人为主,吸纳年轻力量,为本社区养老协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社区养老协会收集本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基本数据,建立服务人群与接受人群的信息库,形成“银龄互助”团体的基本框架。在不违背资源节约原则和遵循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前提下,建立“时间银行”价值评定反馈系统。

4.3.2 非营利性组织

社区养老协会应担负起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监督与提高的重要角色。以“普遍互惠”的价值理念积极邀请社区老年人和年轻力量加入,结合海南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规定,健全适合本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制度。成立技术质量教育监督小组,结合老年人实际情况,有梯度地普及养老护理知识。监督考核老年群体“时间银行”中“时间货币”的获得与使用。关于“银龄互助”志愿组织建设,在地方政府的倡导和引领下,社区与养老协会应该担负起组织责任,积极组织、密切配合将协同效应最大化。

4.3.3 网络平台

发挥整合效力,将养老服务需求方、供给方、服务平台监督方和维护方予以整合,并借以大数据、物联网、 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挖掘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偏好和特征以提供精准化的服务。同时,网络平台还应为政府、养老协会组织、社区提供管理与服务便利。政府主导,多主体辅助共同建立一个集合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档案信息、老人服务供求信息的资源共享库,进而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网格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同时为“银龄互助”网络平台建设和“时间银行”建设提供信息化服务,实现线下线上有效衔接和相关流程的信息便捷化。

4.3.4 医疗机构

积极融合网络平台建设,将专业的医疗团队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中,针对各医疗机构位置,划分医疗服务片区,以“平台预定-医疗机构助力”为主要服务方式,形成政府补贴服务对象、保险赔付的市场化运营模式。由政府补贴组建定期医疗护理小组,根据平台所收集的相关健康指标信息,回访社区中的重点关照对象,实施合理有效的日常护理和循序诊治。

4.3.5 企业

企业所生产产品的适老化、智能化不足是制约居家养老质量提升的瓶颈。为此,政府应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补贴资金、引进技术等方法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可推动形成相关行业规范和统一标准,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以防不良企业从事低质生产和服务等。

4.3.6 养老机构

依照社区养老协会、国家行业规范和地区标准,发展规范的、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引进人才来提升机构服务质量,通过“评价上网络,信息透明化”等手段为机构发展积累良好商誉,并能起到辅助监管的作用。

综上,分析辅助元素和补充元素在矩阵结构中的短板,对症施策,便能推动整个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矩阵向智慧化、精细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4.4 推动居家养老可持续性发展和阶段性转型升级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推动智慧化、精细化和多样化发展,优化政府服务,以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矩阵各“短板元素”的提高,进而推动形成一个稳定的由“老年群体-家庭-社区”构成的三角结构,以“医疗机构-企业-网络平台-养老机构-非营利性组织-政府”为灵活组成部分,进而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与阶段性转型升级。

5 可持续发展矩阵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5.1 “广面多维”下的结构复杂和责任不清问题

由于该矩阵组成元素较多,各元素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管理机制不一,在错综复杂的协调与运行之中,责任落实就成为困扰矩阵发展的最大问题。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过程,到底谁来识别“短板元素”,谁为改进“短板元素”负责,“元素”协同利益如何分配,便成为工作开展的难点和重点。

5.2 矩阵元素反应频度不一所导致的低效

庞大的矩阵结构、纷繁的元素内容及错综的元素联系可能带来低效问题。由于上述问题与矩阵中各元素内部组成结构的不一致,推动目标实现的命令传达及做出反应的时间间距就会在矩阵的实际运行中扩大化,从而造成实际工作中时间的浪费。某一元素等待另一元素做出反应,再刺激另一元素做出反应,此时协同效应的呼应速度可能会变得低下。

5.3 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未来实践中,通过不断先行先试,总结出一条结构清晰、顺序明了、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矩阵发展轴,是简化矩阵结构,实现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居家矩阵协同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居家的日子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
微生高的往事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