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恒 三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 三明 36000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已被我国列入一类动物疫病。虽然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人类,但其极强的传播能力和极高的致死率严重危害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破坏猪肉市场价格稳定。如何防控非洲猪瘟已成为生猪养殖行业需共同面对的一个挑战,生猪养殖行业的生物安全防控升级已成为大势 所趋。
2018年至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可见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国内生猪养殖产业经历2018-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的重创后,大片猪场清栏停产,国内生猪存栏锐减,猪肉价格一路飙升。2020年,随着许多生猪养殖企业复养、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提升,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趋势放缓,生猪存栏量有显著提升。2021年,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呈现常态化,广东、云南、湖南、湖北、四川、新疆、内蒙古等7个省区共报告10起非洲猪瘟疫情(www.moa.gov.cn/gk/yjgl_1/yqfb),见表1。
表1 2021年我国报告的非洲猪瘟疫情
2.1.1 合理规划场区 生猪养殖场周围用铁丝或围栏等建立隔离设施,应设置常闭式大门,大门处分别设置车辆和人员的消毒设施。场区内部应根据生物安全等级由高到低设置净区和污区,尽量将工作人员活动场所与猪舍分开。
2.1.2 科学管理猪群 禁止散养或放养猪群,避免接触可能带毒的野猪、蚊虫等传播媒介,防止猪群误食垃圾食物。对同一批次猪群采取统一进、出同一猪舍单元,减少不同批次猪群交叉感染的可能。严格规范引种程序,防止非洲猪瘟病毒入侵。做好猪群健康日常巡查。
2.1.3 严格管控人流 控制养殖场人员流动频率,减少与外来人员、车辆接触,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人员进入猪场前3 d不得出入过生物安全高风险场所。工作人员固定工作区域,禁止窜猪舍,防止交叉污染。
2.1.4 规范车辆运输 外部车辆禁止进入场区,外来运猪车辆在洗消之后才能前往出猪台,饲料运输车也需要经过全面消毒再由场内车辆将饲料转运入场。运输病死猪或猪粪的车辆做到专场专车,运输过程中场内车辆与外部车辆交接应设有200 m左右间隔,避免与外部车辆直接接触。
2.1.5 消毒准确到位 消毒剂优先选择起效快、无毒、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种类。不同场所、物品应选择相适应方式进行消毒,消毒的主要方式包括喷洒、浸泡、冲洗、熏蒸等。非洲猪瘟防控常用消毒剂类型及应用范围见表2。
表2 非洲猪瘟防控常用消毒剂及应用范围
2.2.1 定期监测采样 定期开展非洲猪瘟入场入户采样监测,做到大规模猪场(存栏1 000头以上)全覆盖,中小规模猪场(存栏250~1 000头)抽检2%,掌握第一手数据,通过监测排查把非洲猪瘟疫情扼杀在摇篮中。
2.2.2 加强调运监管 由2021年数据统计可见,违规调运问题引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共4起(占40%),是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加强生猪调运监管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应依法对生猪及肉制品开展检疫检查,实施跨省“调肉不调猪”和跨设区市“点对点”调运措施。
2.2.3 开展联防联控 随意丢弃病死猪、私屠滥宰、非法调运未经检疫的猪肉制品、使用泔水等餐厨废弃物养猪等问题都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的风险点。要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仅仅依靠农业农村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公安、城建、交通、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通力协作、共享信息、集中力量才能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做好。从空间上来看,非洲猪瘟防控也不仅是单一地区的工作,而是倾向于多地区开展联防联控。全国现已分为北部区、东部区、中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共五个大区进行非洲猪瘟防控。
2.2.4 疫情应急处理 参照农业农村部制定的非洲猪瘟应急实施有关方案,发现疫情及时隔离处置并报告当地主管部门。对患猪扑杀掩埋、猪舍等被污染环境按照要求全面清洁消毒。清栏数月并且生物安全防控水平达标才能进行复养,避免再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疫情属于重大动物疫情,目前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遍布全国,其防控已趋于常态化,防控工作将是一场持久战。养殖业主作为防控主体,需提升生物安全水平,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打击养殖售卖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非洲猪瘟防控综合水平,保障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