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博文 樊小冬
(1.中国地质大学 教育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校外学习的重要场所。[1]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强调:“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质量,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丰富博物馆教育课程体系。”在各类博物馆中,高校博物馆因其特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属性,成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重要基地。新时期,高校博物馆要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教育资源,积极融入到研学旅行的热浪中,主动承担起高校博物馆“教化育人”的使命。
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面向中小学生组织开展的一项以旅行为载体,以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博物馆拥有独特的馆藏教育资源,基于研学旅行开展教育活动是新时期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实现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最早的高校博物馆可以追溯到清末。1905年,张謇个人出资兴办南通博物苑(隶属通州师范学校管理),提出“设苑为教育也”的主张,[2]将博物苑的资源用于配合学校教学,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萌芽。随后,教会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为了收藏、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现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开始筹建博物馆,如表1所示。高校博物馆为高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场所,公众教育活动也开始兴起。但在蓄势积淀阶段,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主要是面向本校师生开展,辅助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该阶段,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主要以参观藏品展览为主,尚未在馆内展开大规模的教育活动,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度较低。
表1 1905~1949年我国部分高校博物馆统计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恢复,高等教育发展受到重视,高校开始强调科研和教学的质量,为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基础。1950年至20世纪末,一百多所高校新建各类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在数量、类型、藏品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也迎来了初步发展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等文件,不断规范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博物馆学专业的创办也为高校博物馆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推动高校博物馆展览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该阶段高校博物馆也开始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逐渐承担起社会服务和教育的职能。随着高校博物馆服务对象的转变,高校博物馆开展的科普教育、旅游、学校教学、爱国教育等活动不断兴起。在初步发展阶段,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始和大众旅行结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高校博物馆旅行现象。但该阶段的高校博物馆旅行活动多以散客自发性参观为主,专门组织的在高校博物馆开展的研学旅行教育活动较少。
跨入新世纪,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社会地位更加凸显,逐渐受到高校及博物馆界的重视,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也进入了崭新发展阶段。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兴起及与旅游活动的初步结合,为21世纪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逐渐掀起热浪,高校博物馆也开始探索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与研学旅行活动的深度结合。当前,我国各高校博物馆正积极整合自身馆藏教育资源,立足博物馆特色资源,不断加强高校博物馆与研学旅行的内在联系。高校博物馆在紧密结合高校文化和优势学科特色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丰富且独特的研学活动,以充分发挥育人的重要功能。在崭新发展阶段,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尤其是基于研学旅行的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异彩纷呈,研学内容丰富、研学形式多样。该阶段,基于研学旅行的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发展迅猛,已初步具备了组织化、规范化的特征。同时,该阶段高校博物馆教育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内涵式的提升,高校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更加凸显。
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能够有效衔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是对学生第一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我国高校博物馆藏品丰富、主题鲜明,为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高校博物馆依托高校办馆,馆藏资源丰富,藏品类型多样。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超过450家,有更多的高校正在新建、改建以及扩建场馆,并能够以每年超过10座的速度持续增长,发展态势良好。[3]高校博物馆主题鲜明、数量众多,按照主题可分为历史类、艺术类、工程技术类、地球科学类、生命科学类、特殊类、综合类七种类型,如表2所示。[4]高校博物馆馆藏资源独具特色兼具科学性和观赏性,能够为研学活动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历史类高校博物馆能够结合本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料以及高校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开发史学文化类研学活动;工程技术类高校博物馆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体验设施及丰富的工程科技类藏品,开发特定主题的科技发展历程与声光电体验类研学活动。
表2 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类别及其代表性博物馆
高校依托下属的博物馆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是高校及博物馆践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依托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2017年8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高校博物馆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在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的20所高校中,有9所高校博物馆作为独立单位获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如表3所示。[5][6]此外,我国中小学学生数量庞大,2021年我国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总人数达18403万人。[7]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也在日益激增。
表3 我国高校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完善的研学课程体系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基于研学旅行的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发展迅速,应配套开发高质量的研学课程。但现实是,高校博物馆虽然拥有高校专业力量的优势和特色藏品资源优势,[8]但研学课程体系建设待完善,高质量研学课程缺乏。首先,研学课程目标模糊。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未能科学设定科普课程目标,甚至缺乏课程目标指引,致使课程开发忽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学生多是走马观花式参观。[9]其次,研学课程内容针对性不足。现行的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内容缺乏丰富性、研究性和实践性,[10]且与学校课程知识相脱节,未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研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现有学习知识和经验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难以开展。再次,研学课程手册开发力度不足。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的配套手册开发进展缓慢,部分场馆研学手册尚未编制完成。最后,研学课程评价体系亟需完善。现有的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评价多为发放自编问卷,在评价上存在着单一化和片面化,缺乏科学、规范的博物馆教育活动评估体系。[11]
高校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质量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学人力资源和研学设施资源条件。当前,高校博物馆研学配套资源欠缺,首先是缺乏专业化、高水平的研学人力资源。一是缺乏高水平专家深度参与研学活动实施全过程。高校博物馆对学校拥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利用不充分,高水平专家参与度较低,难以保障研学活动高质量实施。[12]二是研学旅行指导师队伍建设薄弱。制约博物馆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缺少专业的教育人员,[13]高校优秀教师担任研学旅行指导师的意愿不强,导致高校博物馆缺乏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水平较高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学生研学体验感下降。其次,高校博物馆研学设施资源供给不足。一是高校博物馆普遍存在经费不足、展陈老旧的问题,[14]陈旧及损坏的体验设施让学生和家长的体验满意度有所降低。二是高校博物馆馆内建筑和活动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可用于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空间十分有限,在空间利用、展厅设计等方面未能考虑到接待研学学生群体的需求。三是高校博物馆缺乏专门的研学教室、研学实验室以及研学活动与休憩场所,若博物馆同一时段接待学生过多,会造成拥挤混乱的局面,给学生、教师及家长带来的研学体验感较差。
在研学旅行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基于研学旅行的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发展迅猛。高校博物馆应抓住时代机遇,顺势而为,不断提升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质量,促进我国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高品质、内涵式发展。
高校博物馆要结合本馆藏品优势,根植丰富的馆藏教育资源,积极开发特色研学活动。第一,明确本馆资源特色和优势。高校博物馆类型多样、主题鲜明,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各类高校博物馆在明晰自身特色和优势基础上,立足馆藏资源的特色开发研学活动。如艺术类高校博物馆应充分利用馆藏艺术作品,积极挖掘美育资源,开发艺术作品赏析及动手制作类研学活动。第二,立足展厅内容,设计多主题研学活动。高校博物馆展厅类别多样,每个展厅的馆藏资源各具特色,高校博物馆可以围绕展厅内容,开发多种类型的研学活动。如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开辟了6个常设展厅,基于地球奥秘展厅开发了地球大发现、探索地球奥秘等研学活动,基于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开发了化石小猎人、恐龙时代的海洋生物等研学活动,基于矿物岩石展厅开发了岩石三兄弟、矿冶考古等研学活动。[15]第三,凸显“镇馆之宝”的地位。高校博物馆可以围绕收藏价值高、教育意义浓的一件或多件“镇馆之宝”,深挖其内涵的教育元素,进而创新设计独特的研学活动。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研学旅行市场的持续升温,“高校博物馆+研学”进入创新发展新业态时期。首先,高校博物馆要积极融入研学旅行市场。高校博物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教育资源,基于研学旅行创新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其次,高校博物馆要努力开拓研学市场空间。一是加强与中小学校合作,高校博物馆应和中小学密切联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研学活动。二是积极与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合作,高校博物馆可以借助知名研学教育机构的平台和资源,共同制定特色的研学活动,不断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力。再次,高校博物馆要塑造独特的高校博物馆研学品牌。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高校博物馆要在宣传平台创设研学旅行宣传板块,及时发布相关服务资讯,营销研学活动项目。[16]二是要创新宣传方式,高校博物馆要积极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宣传本馆开展的特色研学活动,培养潜在的研学群体,不断塑造研学品牌。
高质量研学课程体系是研学旅行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的保障,高校博物馆要重视研学课程的开发和维护。第一,制定明确的研学课程目标。研学课程目标是研学活动开展的“方向盘”和“指挥棒”,高校博物馆要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或者从“价值体认与责任担当”“问题解决与创意物化”等方面细化研学课程具体的目标规定,提高研学课程目标的指向性,更好指引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活动的开展。第二,精心设置研学课程内容。高校博物馆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从学生发展视角选择研学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高校博物馆要有针对性的编制研学课程内容,研学内容既凸显博物馆特色,又能与课堂知识交叉融通,帮助学生深化课堂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扩宽学生的视野。第三,积极开发研学课程手册。研学课程手册是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重要的学习资料,也是研学活动落地的载体,高校博物馆要根据不同的研学课程内容开发配套的学习手册。同时,高校博物馆在设计研学课程手册时也要增强手册的可读性、趣味性和探究性。[17]第四,建立有效的研学课程评价体系。研学课程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高校博物馆要突破现有事后评价模式,科学设计并运用评价工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评价的情境性和过程性。此外,高校博物馆要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明晰研学课程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为高质量博物馆科普课程的建设指明改进方向。
高校博物馆的办馆初衷是为高校师生提供科研场所,硬件条件难以满足研学旅行的现实需要。高校博物馆要不断优化研学配套资源供给,提升学生研学体验感及研学教育效果。首先,高校博物馆要强化研学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一是动员高水平专家参与研学活动。高校博物馆要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积极性,动员高校专家学者参与到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制定、研学手册编制等,推进学术资源科普化。[18]二是打造专业的研学旅行指导师队伍。研学旅行指导师是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学习知识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高校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让专业、一流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其次,高校博物馆要改善研学设施资源条件。一是努力争取专项研学资金。充足的资金是改善研学设施资源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博物馆要积极申报各类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资金支持项目,从政府、福利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获得资金来源,用于维护、更新和改造研学设施设备。二是优化高校博物馆建筑和空间结构布局。一方面,高校博物馆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征,优化馆内桌椅、展台、卫生间、楼梯等场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博物馆要考虑设置专门的研学教室、实验室、活动中心等,为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支持,提升研学的体验感和品质。
高校博物馆承担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担,基于研学旅行的高校博物馆教育活动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新的发展机遇期,高校博物馆要根植馆藏特色资源开发研学活动,积极塑造高校博物馆研学品牌,不断完善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体系,强化高校博物馆研学配套资源供给,促进我国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高质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