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燕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134)
2018 年5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 年)》,提出建设通用航空强省的目标,到2035 年,全省通用机场布局35 个,远期布局约70 个,通用航空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机场密度达到3~4 个/万km2,实现15 min 航程覆盖全省域,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完备公益服务功能、体现江苏产业特色的通用机场布局体系,对促进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2021 年9 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提出“12345”的总体发展思路,力争到2025 年,基本实现打造1 个国际枢纽、构建2 张服务网络、做强3 大保障平台、补齐4 个突出短板、创建5 大示范工程的目标,再次将补齐通航短板,创建通用航空品牌示范工程放在了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中。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航空运输格局带来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在欧美国家感染人数上升,中国疫情逐渐改善的背景下,中国航空运输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契机,江苏省作为经济、外贸、人口大省,民航需求旺盛,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通航产业规划建设,释放通航发展潜力,补齐通航短板,对于实现公共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构建现代化民航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通用航空指使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外的所有民用航空活动,包括工业航空、农业航空、航空科研等,通用航空产业是以飞机制造为核心,涵盖通航运营、综合保障、延伸服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产业环节之间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强等特点[1]。通用航空领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度高,能够相互带动并广泛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发达国家经验数据显示,当人均GDP 达到4 000 美元时,通用航空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江苏在2007 年就已经达到这个水平,2020 年江苏省人均GDP 达到2 万美元,已经达到了发达经济体的标准,全省实体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才资源富集,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群,为发展通航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出台多项地方性法规,为通用航空发展和航线培育等提供了规划和政策支持。截至2020 年底,江苏全省建成通用机场25 个,其中A1 类(跑道型)通用机场5 个、A2 类(直升机场)3 个,以及17 个B 类通用机场,在建通用机场3 个,通用机场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华东地区第一。江苏(镇江)大路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建成,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通用航空运营企业34 家,各类通用航空器119 架,分别比2015 年新增22 家、88 架;通航飞行作业时间2.4 万h,飞行架次8.6 万架次,年均增长达到26%和19%。
通航产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包括具体的市场需求、产业供给和行业发展环境。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群,具有优越的通航产业发展潜力。2020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航空业遭受极大冲击,虽然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有效,但局部疫情反弹仍然存在,尤其是境外输入病例和病毒不断变异,整体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空运市场需求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江苏省通用航空产业改革不断深入,通用航空体系逐步健全,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但通用航空仍存在低空空域使用限制多,作业结构单一,通航体系建设不全面,通用机场尚未建设成网,通航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
目前,我国空域管理实行的是完全“政府管制”的模式,空域管理以国防为主,军方在空域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江苏省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江苏省空域内,分布着上海进近管制区和南京进近管制区,在低空空域的使用上受到南京和上海终端(进近)区的限制[3]。江苏省内有9 个民航运输机场和4 个军用机场,以机场为中心的半径10 km 的区域属于塔台管制区域,在此空域的通用航空运行,需通过塔台管制同意。此外,江苏省军事要地、机场和航路众多,分布着许多限制区和危险区,受到南京和上海终端(进近)区、机场管制区、危险区和限制区影响,进一步限制了通航活动区域,供通用航空活动区域进一步缩小。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省内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从宏观层面对江苏省通航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多个管制区交叉、军民航双重管制等多种因素叠加,使得通航快捷、灵活、高效的优势难以体现。后疫情时代通航市场需求低迷,许多新兴通航企业由于资金链短缺等问题退出通航市场,进一步降低了省内低空空域的利用率。
从经济实力和政策支持层面来看,江苏省具有发展通航产业的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通航专业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通用航空的专业设施涉及通用机场,FBO,FSS,MRO 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通用航空专业设施严重落后,大部分通航飞机依赖进口,机型老化严重,通航机场网络建设基础薄弱,缺乏专业的通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航空燃油等基础设施[4]。目前江苏省内A1 类通航机场有6 个,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且各地区通航产业发展不均衡,其服务范围见表1。
表1 江苏省通航机场发展现状
从服务业务来看,江苏省通航机场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飞行训练、应急救援、探测勘测、巡查监测、农林作业、摄影游览等方面,业务类型和业务分布较为集中,在工农业生产、抵御各类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但在经济效益方面成果不显著。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全球航空产业链深度调整,江苏省通用航空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通用航空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在商务飞行、短途运输、飞机托管、飞机检修和加油、城市交通检测等方面的业务有待进一步开拓。
根据《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 年),到2035 年江苏通航产业人才需求在1 500 人以上,远景需求在3 000 人以上。据民航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 年底,中国民航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比上年底增加1 489 本,全行业持照机务人员比上年增加1 211 名,持照签派员,比上年增加550 名,总体较上一年度人员新增不到3 500 人,且大部分进入了航空公司和民用机场。通航人才培养与通航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通用航空专业人才不同于其他行业,他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达到运行要求。培养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通航飞行员待遇不稳定,进一步加剧了通航专业人才的匮乏[5]。此外,由于江苏省通用航空文化尚处于发展初期,对通用飞机及配套系统产品探索不足,全省通航产业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位置,全省通用航空运营企业仅28 家,机型主要集中在米-171、运-12 等低端通用飞机,高性能涡桨式飞机和喷气式公务机领域几乎空白,在通航飞行器研发制造方面基础薄弱,缺乏产品研发阶段的经验探索。
江苏省是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产业基础较好,通过进一步开放低空空域,发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飞机制造、飞行员训练的积极性,积极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效带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企业结构。
空域资源的开放和管理,特别是低空空域的开放,是通航产业发展的核心。2010 年5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低空开放的高度是真高1 000 m 以下,允许直升机及其他小型航空器的飞行。意见的发布明确了低空空域改革的措施。2015 年以后,全国范围内多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印发了支持、规范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政策。江苏省空域环境复杂,为促进江苏省低空空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低空空域的分类标准,确保低空范围的最大化。明确管制责任,细化空域管制范围和标准。简化通航飞行审批手续,规范行业秩序,开放航空器飞行权限,提高空域的利用率。针对后疫情时代江苏省通航产业发展低迷的现状,政府应加大通航产业投资补贴力度,出台相应政策激励企业参与通航的运营和服务。
通用航空产业具有区域经济的特征,在规划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避免盲目求大、求全,按照通航产业发展规律进行战略规划、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根据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保障产业进行核心业务划分,根据市场空间、区位条件、技术条件、产业基础进行初步筛选,从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评估,苏南地区人才聚集,陆路交通发达,在高新科技、旅游业、文化创意、会议会展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可以以通航研发、通航旅游、通航培训为突破口;苏北地区可以积极探索通航+旅游、通航+农业、通航+救援等多种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一市一特色的通航产业链。
针对省内通航机场布局不均衡、产业发展集中的现象,江苏省应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简化通航机场审批手续,针对不同用途的机场建立不同的建立标准和审批流程,鼓励通航机场多样化经营。镇江大路机场是省内首个通用航空A1 类机场,设施完备,以镇江大路机场为试点,提高机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健全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同时积极探索飞行器销售、租赁、飞机托管、飞机检修与加油、航空材料等新的业务模式,充分利用全省通航资源,鼓励公安、消防、医疗卫生、自然资源、应急、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购买通航服务。
人才是制约通航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航人才的短缺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方面,国内仅有14 所院校取得CCAR141 飞行训练资质,大部分飞行员进入了民航运输领域;另一方面,江苏省通航发展缓慢,市场需求过低,经营成本过高,从业人员的薪资相较于运输航空而言缺乏吸引力,此外,工作强度大,机动性强,也加剧了人才的流失。为解决江苏省通航人才短缺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开放通航人员培训权限,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政府的监督职能,开放多种融资渠道,鼓励企业投资参与飞行人员、机务人员、航务人员的培训。降低通航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借鉴国外航空发达国家“先私人,后商务照,最后进入运输航空”的训练模式,增加飞行经验,要求不同空域和航空业的飞行员分工,使符合飞行员标准的退休民航飞行员进入通航产业,缓解通航人才的短缺。在产品研发方面,加强与国内有实力的飞机制造商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储备,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
江苏省经济基础优越,人才聚集,具有良好的通航发展基础,通用航空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参与。提高空域的开放程度,借鉴发达国家通航发展的经验,制定相关规则,指导航空安全保障体系和低空空域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通航发展路径,调动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和运营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江苏省通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