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明,罗 铸,冯 磊,蒙海滨
河池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河池 547000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壁异常隆起形成的血管性包块和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好发于30~60岁人群,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病情严重时还易诱发颅内血肿、脑血管痉挛、脑室内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1]。开颅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均是目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均较好,但临床对于这两种术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2-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以期能够为颅内动脉瘤的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颅内动脉瘤诊治》[4]中关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标准,为前循环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或大脑中动脉瘤);(2)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检查确诊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3)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2)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3)存在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4)存在脑外伤及其他组织、器官、系统严重病变;(5)处于孕期及哺乳期;(6)存在精神障碍及检查配合度较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治疗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Seldinger穿刺法于股动脉穿刺置管。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辅助手术将引导管送至动脉瘤处,依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并经引导管送入微导管,确认微导管前端进入动脉瘤瘤腔后释放弹簧圈,致密填塞动脉瘤,部分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给予抗凝、抗血管痉挛等治疗。
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进行治疗,采用翼点手术入路,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开颅,剪开硬脑膜后使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操作,锐性分离外侧裂,打开侧裂池,游离载瘤动脉近端及远端,临时夹闭载瘤动脉近端后仔细游离暴露动脉瘤瘤颈,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瘤颈处,小心取出临时阻断夹,严格止血,常规关颅。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抗血管痉挛等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周转率、治疗费用。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了解其疾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复发率。治愈的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神经麻痹、共济失调、偏瘫等症状消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为5分。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的比较(±s)
?
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40),低于对照组患者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周转率、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95.00%(38/40)、12.50%(5/40)、12.50%(5/40),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周转率、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92.50%(37/40)、15.00%(6/40)、7.50%(3/4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居于脑血管意外的第三位[6]。颅内动脉瘤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如先天性因素(主要指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脑动脉管壁中层存在裂隙、胚胎血管残留等)、感染(颅内脓肿、颅底骨质感染、脑膜炎等)、动脉硬化(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可导致动脉弹力纤维断裂或消失,从而削弱了动脉壁承压能力)、外伤(手术创伤、颅脑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等)、颅内血管发育异常、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肿瘤等。颅内动脉瘤不仅可导致患者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颈项强直等症状,若瘤体持续增大,还易诱发颅内压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指出,颅内动脉瘤的致死率占脑血管病死亡的22%~25%[7]。因此,积极探寻有效的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最快速、最有效的手段,临床常用的术式包括开颅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等。开颅夹闭术是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传统经典术式,不仅能够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高压,有效控制和改善病情[8],还能够打开蛛网膜下腔,将出血性脑脊液释放出来,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循环[9]。然而,开颅夹闭术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会导致患者脑组织暴露时间过长,易导致术后出现颅内感染、颅内再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该术式对手术医师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若手术医师的技术不熟练,分离动脉瘤瘤颈时极易发生破裂大出血,降低了治疗的安全性[10]。另外,对一些心肺功能不全、高龄等耐受能力差的患者,开颅夹闭术通常受限,基于此,探寻其他有效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2年,国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的研究结果确立了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地位[11],已成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则是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术式,其主要采用先进的栓塞材料(如可脱性弹簧圈)和微导管对患者的动脉瘤血管进行堵塞,从而达到清除颅内血肿和降低颅内高压的治疗目的,而且该术式的手术时间较短,创伤较小,手术过程中不会牵拉患者的颅内神经,能够起到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12]。有研究证实,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后,脑动脉瘤不易发生破裂,因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血管破裂后出现的相关临床症状,从而有效避免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13]。尽管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该术式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求手术医师的手术操作轻柔,尤其是在推动弹簧圈的过程中需保证动作轻柔且迅速地将导管内的弹簧圈推入瘤体内部,再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将瘤腔填塞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脑动脉瘤破裂和达到快速止血的治疗目的[14]。亦有研究指出,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的动脉瘤复发率为30%~40%,尤其是一些巨大而宽颈的动脉瘤复发率更高,这就需要首次进行手术治疗时应进行致密栓塞,Brown等[15]在一项随访时间长达7年的研究中指出,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致密栓塞后的复发率仅为0.14%。
本研究对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周转率、术后1年复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与叶军等[16]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均各具优势,其中,开颅夹闭术的治疗费用较低,但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