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2016-08-19 13:03刘艳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术式妇产科剖宫产

刘艳平

【摘要】 目的 对两种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妇产科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9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 其中47例首次接受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47例首次接受新式改良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血量、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人数、术后发生腹腔粘连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血量(276.41±10.96)ml少于对照组(312.86±13.27)ml, 手术操作时间(47.24±7.62)min和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20.96±2.18)h短于对照组(63.20±10.54)min、(27.49±3.25)h,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2.1%低于对照组1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接受新式改良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术后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剖宫产;术式;再次手术;妇产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71

剖宫产手术属于当前临床妇产科较为常用的一种生产手段, 但是由于该项分娩方式需要对产妇实施开腹处理, 在产后的近期及远期阶段导致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对产妇的术后恢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甚至还会对以后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产生一定的影响[1]。本次对两种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妇产科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 其中47例首次接受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47例首次接受新式改良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初产妇31例, 经产妇16例;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28.3±6.1)岁;体重42~74 kg, 平均体重(53.7±8.6)kg;再次手术距离首次剖宫产时间1~8年, 平均时间(3.3±0.9)年。研究组中初产妇34例, 经产妇13例;年龄21~34岁, 平均年龄(28.8±6.4)岁;体重41~78 kg, 平均体重(53.3±8.2)kg;再次手术距离首次剖宫产时间1~7年, 平均时间(3.5±0.7)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初次剖宫产手术选择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于产妇的腹部位置作纵向的操作切口, 然后实施剖宫产手术操作。研究组初次剖宫产手术选择新式改良剖宫产术, 在将产妇的皮肤切开之后, 应该对皮下脂肪实施依次的分离处理, 再将筋膜层完全剪开, 对腹直肌实施钝性分离处理, 将腹膜、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切开之后, 按照传统剖宫产手术的方法实施操作, 最后对腹膜、筋膜层、皮下脂肪、皮肤依次进行缝合处理。两组患者在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时, 应该严格的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对症的治疗, 对手术操作耗时、术中出血量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

1. 3 腹腔粘连程度评价标准[2] 0级:没有任何腹腔粘连现象出现;Ⅰ级:患者的手术切口与网膜之间发生的粘连较少, 且分离操作进行得较为容易;Ⅱ级:存在多处粘连病灶, 分离操作过程中有溢血现象出现;Ⅲ级:粘连的面积已经超过了60%, 分离操作存在较大的困难, 有程度严重的出血;Ⅳ级:粘连的面积已经超过了70%, 且粘连状态较为紧密, 分离操作非常困难。

1. 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血量、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人数、术后发生腹腔粘连的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血量、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比较 研究组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术后发生腹腔粘连的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发生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人数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妇产科手术后有5例出现切口感染症状, 发生率为10.6%;研究组患者在妇产科手术后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症状, 发生率为2.1%。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组间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临床手术麻醉方式、操作技术的不断提升, 和广大患者及其家属思想观念上所发生的转变, 剖宫产手术的比例在临床上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 而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术后再次妊娠的可能性也在不断的加大, 且导致腹腔粘连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造成再次实施妇产科手术治疗的难度水平明显上升, 使手术成功率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3]。另外, 在患者的腹膜不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愈合的情况下, 受到挤压、失血等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出现多种炎性反应等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会对产妇康复及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临床以往主要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方式对产妇实施剖宫产, 产妇在接受该项手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性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 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 近期或远期均有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 甚至还会对广大患者的性生活及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4]。新式改良剖宫产术主要借助于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操作, 依照患者的阴道实际生理解剖学特点, 实施各项手术操作, 对患者机体所造成损伤程度相对较轻, 不会对患者腹腔及盆腔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 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水平较低[5, 6]。

总之, 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主要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术后产妇接受恢复治疗的时间较短等几大优点, 近年来该项技术已经临床范围内得到广泛性的应用。但由于腹膜愈合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极易由于钝性分离操作过程对产妇的机体造成机械性的创伤, 对腹膜切口的游离操作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从而导致产妇出现盆腹腔粘连症状。而改良之后的新式剖宫产手术主要采用Joel-Cohen切口, 不仅仅可以使手术操作时间缩短, 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术后疼痛, 使机械损伤率水平降低, 在进行缝合操作的时候出现缺血坏死等现象的可能性较小, 对其粗糙面可以进行适当的遮盖、腹膜在正常生理位置实施固定处理, 使腹膜切口边缘的上皮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再生, 使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降低[7, 8]。

参考文献

[1] 苏卫贤, 郎文君. 不同剖宫产术式二次剖宫产临床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5):887-888.

[2] 范丽丽, 薛秀珍.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2):215-216.

[3] 区润玲.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14):1912-1913.

[4] 张静. 剖宫产手术方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7):86-87.

[5] 徐丽芳.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44):216-217.

[6] 王菊峡.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4):472-473.

[7] 黄浓香, 黄姣莲.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研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11):1484-1485.

[8] 屈爱英.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23):3047-3048.

[收稿日期:2016-06-29]

猜你喜欢
术式妇产科剖宫产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69例宫颈肌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