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杨永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009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干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以下简称“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委农工委”)深度合作,运用“校政双主体培养”新模式开展全日制高职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创新实践村干部人才培养路径,为当地农村发展培养了一批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人才,有力推动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乡村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了广大乡村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村干部虽然职务不高,但却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其文化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但是村干部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任的村干部的学历、知识结构大多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55。由于一些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村务管理理论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落实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影响了新时代各项农村建设任务推进。一些村干部不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现代管理知识进行村务管理,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村干部往往又苦于学习渠道有限,找不到提升学历的途径。在这一背景下,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农工委、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合作开展“北京市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工程”,委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其原普通高职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基础上设立了“村务管理”方向,采取“校政双主体培养”模式对北京市村干部进行全日制高职高专学历培养。
“校政双主体培养”模式是从招生到就业的全程双主体学历培养。其中一个主体是高等学校,另一个主体是政府组织部门,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将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整合。学校与政府组织部门作为两个培养主体,合作完成招生,共同探讨课程体系,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完成教学组织与学生管理,合作完成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联合培养力度,由学校和政府组织部门两个培养主体分别配备班主任、授课教师及实践指导教师,建立“双班主任、双授课教师、双实践导师”教学管理队伍。作为学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范例,实现了校地、校政深度合作的新突破,探索出了“校政双主体培养”新模式。
该项目从2017年启动,2018年开始招生,现招录2 400余人。2021年7月,第一届学生完成全部学习任务,修满学分,获得了普通高等教育大专学历。在该项目进行过程中,学校不断创新,在教学模式、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学生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作出大量具有开创性的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3年多的努力,切实提高了村干部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升了村干部的村务管理技能,从而促进了村干部理解国家乡村振兴方针政策的能力[1]57,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农村管理知识理清村庄发展思路,解决自己工作上的困惑,进而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从招生环节即开始双主体招生,招生宣传由组织部门负责,招生组织由学校负责。北京市委组织部及北京市委农工委、各区委组织部及区委农工委、各乡镇村,形成了招生工作上下联动机制。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农工委负责发放通知,各区委组织部及区委农工委负责落实。考生须接到组织部门通知,由乡镇村两级审核盖章推荐,经各区委组织部门(区委农工委)政审后,取得报考资格。考生报名后,学校对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职高专招录条件进行审核。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农工委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联合确定入学标准,实行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录取。考核由笔试、面试环节构成,分别由学校组织专家,组织部门组织一线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等试题考核,确定录取人员。
“北京市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工程”采用的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应集中在校学习,但学生大多是现职村干部,村务工作繁忙,很难保证全学期全程集中到校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制定了独具村干部学习特点的“农学交替、理实循环”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每一学期在期初、期中前期、期中后期、期末安排4个学段(每个学段1~2周),学生到校集中学习理论知识,完成课程的理论学时;每2个学段之间,学生返回村工作岗位,学习本门课程网上资源的同时,在本村完成前一个学段理论学习的实践部分,下一个学段再回到学校集中面授学习理论知识,从而使整个学期形成“农学交替、理实循环”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方便学生学习、工作两不误,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完理论知识后,立即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应用,在实践中又会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次返回学校有针对性地参加下一个学段的理论学习。这种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率明显提升,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每门课程均采用“集中授课+网络辅导+巡回指导”的教学方式,课时总数由三部分组成,集中授课、网络辅导和巡回指导各占1/3。集中授课就是学生到校进行传统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由授课教师在学校进行面对面教学,讲授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网络辅导是在2个学段之间授课,教师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并发布学习资料、信息、批改作业。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小组群、企业微信群、QQ群等为学生提供答疑等网络教学指导,保障学习质量。学生用一部手机即可在学习软件移动终端接收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料、上传作业,与教师进行网上互动、讨论等活动。
巡回指导是采用“送下去”的教学方式,教师到学生所在村进行点对点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特点,体现地域特色及个性化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方式。在巡回指导阶段,组织学生到先进村或同学所在村参观学习,听村支书、村主任介绍村务管理经验,开展现场教学,剖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习先进经验,开阔思路,将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共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做到教师和学生面对面、零距离的课程学习与答疑。这三种教学形式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得益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组织部门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采取课程模块化设置,用模块搭建课程体系。村务管理课程体系开发是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对接村务管理岗位需求进行取舍,强调能力本位,突出技能实践课的地位。为保证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重整,对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模块”的开发方法。平台由北京市委及各区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农工委组织处与学校教务处、相关系部、专业共同组成。根据村务管理岗位职业需求、政府政策导向,学校与组织部门联合开发课程。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能力方面要求培养学生通识能力、专业能力,特别要求学生具备专业核心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能力、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农业政策解读与执行能力、农村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村集体资产与资金管理能力、解决冲突与化解危机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专业能力。按照与政治、经济、社会相对应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务管理委员会及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3个村主体管理职能,明确专业核心能力为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能力、农村社会管理能力。按照3个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基础职业能力的提升设置了4个课程模块:政治与组织建设模块、农村经济发展模块、农村社会管理模块、村务管理职业能力提升模块(见图1)。每个模块中有1门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他支撑课程,3个核心模块均有对应主题的市情区情报告课程及拓展与实践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基本上第一学期以学习村务管理职业能力提升模块相对应的基础课程为主,第二学期以学习政治与组织建设模块课程为主,第三学期以学习农村经济发展模块课程为主,第四学期以学习农村社会管理模块课程为主,第五学期学生除去4个学段集中到校学习专业选修理论课外,余下时间段全部在乡镇村岗位完成所有的专业拓展与实践课程。
图1 农村经营管理专业(村务管理方向)课程体系示意图
授课教师分别由学校和组织部门指派,在教学中,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主体选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组织部门作为另一个培养主体配备有实战经验的干部(包括机关干部和农村干部),组成包括校内教授、校外相关领域专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的“教授+干部”的双授课教师专业化综合性教学团队[2]。专家教授重点讲授理论知识,干部重点讲经验做法。
在学校内挑选具有村务管理专业知识及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优秀教师任课,也聘请一些其他高校优秀教师讲授理论课程。同时组织部门指派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农工委相关处室领导为学生讲授北京市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报告、北京市经济发展市情区情介绍、北京市先进村委会工作经验报告这三个核心模块主题的市情区情报告课程。由于班级是按照行政区分班,在进行市情区情报告课程讲授时,由各区组织部、区委农工委干部对应区情介绍。而案例课程——“村务管理经验交流与典型案例研讨”则是由在职村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讲授,学生反映这几类课程非常接地气,工作中的难题能够在课堂上找到答案,能够直接解决。
除此以外,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组成了课程小组,各课程小组集体备课,集体研讨课程内容,制定授课计划。根据村干部的实际需要,精准选择每门课的教学内容,以需定教,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注重课程内容知识性与实用性的衔接,增强实效性。
集中实习实训是村干部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校政双主体培养”下的集中实习实训搭建了多岗位实践锻炼平台,构建了乡(镇)村两级双实践指导教师集中实习实训机制。集中实习实训安排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分成乡镇轮岗实训与拜师学艺实训两个阶段,分别在乡镇和村完成。两个阶段均配备校内外双实践指导教师,考核内容均由校内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乡镇轮岗阶段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乡镇干部担任双实践指导教师,拜师学艺阶段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村书记或村主任担任双实践指导教师。
在第一阶段安排学生到乡镇党委政府各科室进行实岗业务轮训。岗位设置倾向于与农村工作关联密切的部门,如党建办、信访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学生学习了解基层党建、经济管理、土地规划、信访维稳、民政社保、环境整治等工作[3]。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要针对所在的岗位参与一项工作,或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矛盾问题进行破解,或者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工作信息,或者筹划一个活动方案,或者完成参与活动的总结,或者提出有价值的工作建议。镇党委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管理,对学生在岗位锻炼期间的工作、思想、业绩等方面出具工作鉴定,加盖乡镇公章后,存入个人档案中。
第二个阶段是安排学生到村里拜师学艺。在一定时间内,学生要全程观摩学习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做法与技巧,包括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提升自身的领导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全面熟悉村“两委”相关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为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管理能力。这一阶段学生要结合学习和实践体会,定期撰写工作周记和一篇工作信息;开展一次调研,理清本村的发展思路,形成调研报告;做好一次活动策划方案。村党支部对学生在拜师学艺期间的工作、思想、业绩等方面出具工作鉴定,加盖村公章后,存入个人档案中。
学生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对于村干部来说,工作中思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职业操守,因此其思想政治水平、政治站位尤为重要,在培养教育中放在首位的是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才是理论知识水平提高与村务管理实践能力提升[1]57。因此,必须选择政治过硬的教师担任辅导员与班主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把学生培养成为“一懂(懂农业)两爱(爱农村、爱农民)三过硬(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新时代“三农”干部。基于此,学校构建了三管齐下的“辅导员+双班主任”的三维学生管理体系。
由学校挑选政治上成熟、有丰富管理经验、有灵活工作方法的党员教师担任辅导员,配备一名专业知识过硬、有丰富阅历的资深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4]27。班主任和辅导员通力合作,做好学生各项管理工作。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如宿舍的安排、教材的发放,课表的发放、调停课通知、学校各项活动的组织等。班主任则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给予学生专业及职业发展方面的咨询服务及疑难问题解答,并与辅导员一同合作监督检查学生的到课情况,统计学生上课到课率,对于1门课程出勤学时达不到总学时2/3的学生,取消其本门课的考试资格。对于一个学期有3门及以上补考课程的学生,给予留级处理。同时,各班按区分班,各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工委各配备1名干部担任班主任,负责本区学生的实践考核。
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学生的考核评价不能只侧重于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其它因素;不能只观察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观察在校外的情况[4]36。学校与组织部门合作共建了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双考核主体的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采取双主体考核,一个主体是学校,校内教师对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情况进行过程性、终结性理论考核,建立了既往村务相关工作业绩、表彰奖励、职业资格、社会学习培训经历等可以转化为相应学分的学分银行制度[5];另一个主体是地方组织部门,组织部门的干部对学生进行实践成果考核,具体实施由基层乡镇政府组织部门对村干部学生的政治站位、学习态度、思想认识、行为表现、知识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的灵活性等进行评价。
村干部的“校政双主体培养”探索实践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受到学生认可。在学生中开展的教学运行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的认可度达到97.58%,对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的满意度达到96.26%,对学校采取的“集中授课+网络辅导+巡回指导”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到88.57%,对学生管理模式满意度达到89.23%,对学校的评价体系满意度达到93.63%,94.95%的学生认为自己收获很大,98.02%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有信心做一名优秀的村干部。但是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要寻求解决办法。
大部分村干部基础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已从中学毕业并在农村工作多年,年龄偏大,学习能力弱,并且他们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对程式化的理论学习不积极,使其难以达到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对基础文化水平的要求,难与高职高专学历教育质量对接,尤其是其公共基础类课程学习成绩很难达标。因此,应加强学生的文化基础类课程学习,选择适用于农村基层干部特点的文化基础类课程学习方式,使其能够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对基础文化水平的要求,具备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能力,进而提升村务管理工作能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一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已形成了成熟的运行通畅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籍管理及学生管理办法,但这一套针对普通高职学生设计的管理办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农村基层干部学生。因为农村基层干部的学生是成年人,大部分人有工作,他们的心智与刚刚从高中毕业,没有工作的普通高职学生有很大区别。如果用普通高职的管理模式去管理农村基层干部,按照管理普通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村干部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势必造成一些梗阻现象。
另外,村干部学生的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实践能力强,他们往往希望学习实用性强并能及时应用于实践的课程,能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校的一线教师对于传统的高职学历教育得心应手,但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不能深入浅出地把农村现实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找不到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答案,使所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影响学习效果。
学校应进一步深入调查学情,探讨出一整套针对农村基层干部身份特征的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安排任课教师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出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俱佳,深受农村基层干部欢迎的本领过硬的专业教学团队。
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一线的农村干部,村里工作繁杂,在时间上难以保证全日制学习。尽管学校采取的“集中授课+网络辅导+巡回指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每学期集中到校面授学习时间只占全学期的1/3。但村干部,尤其是村书记还是很难做到在校连续封闭学习1~2周,在校集中授课期间,常因要参加乡镇会议、处理突发事件而中断学习,降低了出勤率。因此,应在全面落实学分化管理的前提下,尽快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学生可以把村务管理工作业绩、农业生产经营技能、获得的相应奖励、职业资格、社会培训经历、职业技能赛奖项等经认定折合为一定课时学分,获得部分相对应课程的集中授课免修通过资格。建立村务工作实践业绩为主的外部考评价机制,建立符合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特点的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
“北京市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工程”的招生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京郊农村的村“两委”成员,另一类是有志于从事农村村务管理的京籍35岁以下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已取得当年高考报名资格的农村社会青年。现在是把这两类学生按各区生源混编在一个行政班,在实际教学运行中,两类学生由于村务管理经验的多少、村务管理能力的大小、对就业岗位的需求高低有很大的差异,也造成他们对课程开设、实习岗位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因此,建议这两类学生应实行分类教育,分别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农村基层干部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工作能力强,具有发展经济、稳定局面、能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能够扎根乡土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公共管理服务人才,为“四个中心”及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因此,专业就业岗位应该是直接参与农村建设的村级干部岗位。由于村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受乡镇党委领导[6],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村“两委”干部均是通过村内选举产生的,学生毕业后想要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北京,报考乡镇行政、事业编制或乡村振兴协理员等公益岗位都需要全日制本科学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并不能进入乡镇村基层岗位就业,这不仅造成所培养的村务管理人才浪费,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组织部门应协调各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使一些乡镇村基层岗位及村振兴协理员岗位的报考条件放宽到全日制大专,可以采取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形式,以适当的方式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回村服务。鼓励他们在村工作期间,积极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并在各区建立一个村务管理方面的人才库,把全区村务管理班学生都纳入人才库,对历届毕业生也要进行追踪管理,使之进入组织部门的视野范围,真正成为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适时到专业对口岗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