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探析

2022-10-13 11:29松,杨
科教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理论

郭 松,杨 柳

(1.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2.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大学生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社会格局深度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新任务和新要求。基于此,积极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的课程设计意义重大,在科学阐释基本理论,推动落实实践教学,搭建现代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以此提高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教学成效。

1 讲深、讲清、讲活基本理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和说服力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增强课程学理性,科学阐释基本理论,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服力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因此,注重阐述基本理论,要求思政课教师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素养,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以及方法来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直面社会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回应大学生的现实困惑和情感期待,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要讲深、讲清、讲透基本理论,就必须进行教学话语体系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要求,教学话语创新务必贴近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反映社会现实,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和价值追求。

“思政课教师需要对自身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赋予足够的思想性、价值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深耕教材。真正吃透教材,厘清教学主线,把握重点内容,拒绝只做教材的搬运工,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围绕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从形式、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提升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课程的话语创新。二是要讲深、讲清理论,解释疑惑。用学术讲政治,增强思政课学理性;用科学讲政治,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用故事讲政治,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三是要用活素材。根据学生特点用活各种素材,教师日常关注、积累时政素材,在研究过程中沉淀学术素材,在新闻阅读中把握社会素材,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地区实际凝练特色素材。比如,结合学校纺织服装专业特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用好纺织行业“梦桃精神”的素材,受到纺织类学生的欢迎。四是回应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我们想讲什么,而是要看得到学生想听什么,困惑点在哪里。思政课教师多维结合找问题,形成课程内容问题链,以问题链的教学方式在讲授中引导和解析,在实践中加以深化和拓展,关注和回应好大学生的理论现实困惑和情感期待。学生只有真正掌握好基本理论,才能在问题讨论和具体实践中自觉加以运用,也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育人目的。

2 以实践教学为依托,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

实践感知是大学生选择和确立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构筑好实践桥梁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载体。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课堂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拓展需要与实践教学相对接,使学生在实践中直观地感受理论的重要性,提升理论运用与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涵,拓展教学渠道。实践教学引入思政课教学过程,非但不会削弱课堂教学和理论授课的效果,反而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促成思政课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转化。实践教学是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能够连接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比于理论教学,其吸引力和说服力更强,直观性和冲击力更强,可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坚定信仰,提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几种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一是与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大学生利用假期对有意义和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结合大学生家乡的具体实际,首先确定调查内容,再指导学生制定具体的调研方案,提升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调研内容的真实有效。这种调查方式普及面广,可操作性强。组织学生返乡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家乡在经济上的突出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上的特色做法,文化宣传上的典型案例,民生建设上的飞跃发展,环境方面的巨大变化等,实现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二是集体组织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参观和访问。选取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典型企业和先进个人进行参观访问、互动交流,这种实践方式更加直观。三是组织部分学生赴革命圣地进行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改革开放高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产业公司进行参观。革命圣地现场教学可使大学生深切感受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参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产业公司,使学生更直观了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展战略,更深刻体会“科技自立自强”,感受新型举国科技体制的优越性。

实践教学的特点就是实现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维度接触,并且在接触的过程中,其理论得到了升华,信念进一步坚定,培养其问题参与意识,能独立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增强思政课理论现实感和说服力。可以将国家、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带入思政课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

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参与度与吸引力不够,因而必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起抛出困惑、引发思考、讨论呈现、释理分析、价值引领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回应学生困惑,呼应其情感期待。在教学中尝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主题发言、社会热点讨论等新教学方法,并形成相关章节的新教学设计,效果明显。

3.1 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式教学

这是目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选拔的一种重要面试方式。通过给一组学生(5―7 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让考生进行限时讨论,后推举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并总结发言,现场回答质疑,最后由教师点评和引导。在畅谈、讨论环节,采用发散思维,允许和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经历和社会实际,呈现自我,只要观点具有支撑性,均予以接纳和认可。教师点评环节,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理论提升和价值引领。之所以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和案例教学的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考,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其运用纵向思维和历史逻辑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讨论与教师引导,达成教学目标。经过连续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试点,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讨论积极、踊跃,热烈、深入,提出许多新见解。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实现知识拓展、价值引领与就业能力培养相统一,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3.2 课前设置主题发言环节

让学生围绕课程的相关内容,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老师提供的目录中选题或自主设置题目,根据安排在每堂课前5 分钟对选定的题目进行汇报,其他学生提问并参与讨论,教师在发言与答辩环节后进行点评、引导。通过选题、准备和讲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分析意识和公众面前的表达能力,通过教师点评中的总结引导和分析方法的介绍,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课堂主题发言,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

3.3 社会热点问题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课前确定讨论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讨论,最后点评和引导。讨论过程实则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引导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微观个体的原因,还要看到中观部门管理的问题,更要分析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的宏观背景,努力做到辩证、客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使大学生多一些正视和理解,多一份责任和担当,自觉投入社会建设中,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4 以现代媒介为支撑,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

近年来,现代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技术支撑。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平台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乃大势所趋。

4.1 实现板书与多媒体手段有机结合

在思政课教学中,主线必须清晰,重点必须突出,这就需要以板书的形式体现主线和教学重点,但思政课教学中现实素材和历史材料又直接关乎教学效果,这些素材通过现代化手段,可以得到更清晰地展现,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多媒体课件制作既要生动、形象,尽可能丰富教学的信息量,又要主线清晰、层次分明,突出重点问题的解析,实现与板书之间的完美结合。

4.2 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资源的优势互补

线上教学的大规模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也涌现出一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运用好这些思政课网络资源,可以形成多维立体的教学结构,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有机融合。如,课后拓展环节,体现全面发展的育人原则,向喜欢视频者推荐观看《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大型文献片,巩固专题教学内容,深化专题认识;向喜欢理论研究者推荐网络精品课程和讲座,更直观地感受相关理论,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激发其学习热情,提升教学实效。

4.3 通过网络媒介工具,建立信息网络化互动平台,拓展教学渠道

在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交流平台和生活方式背景下,教师通过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讨论微信平台,及时发布中央新政策、新精神,发布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让有兴趣的学生就关心的主流价值形态相关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参与讨论,并由专业教师负责及时答疑、解惑,运用学生喜欢的平台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这样可以突破课堂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进一步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的对接,更好发挥教师正向引导作用,拓展思政课教学外延。

5 结语

思政教育并非心灵鸡汤,教师要带着信仰、品格、热情、责任,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通过理论的剖析和现实的对比,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成为信念坚定、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深远的人生格局和眼界,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好。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理论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