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静 吴紫莺 王伊伦 杨土保 李潇骁
【提 要】 目的 研究中国老年人步速现状及慢步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中年龄≥60岁、进行过步速测量、基本数据无缺失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研究对象的步速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7267例,其中男性3615例,女性3652例;研究对象总人群的平均步速为(0.76±0.22)m/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70~79岁=2.26、OR≥80岁=6.34);女性(OR=1.50);文化程度(OR小学=0.76、OR初中=0.55、OR高中及以上=0.47);肥胖(OR=1.43);疾病史(OR高血压=1.28、OR慢性肺部疾病=1.34、OR症状性膝骨关节炎=1.18)是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中国老年人平均步速为(0.76±0.22)m/s,高龄、女性、文化程度较低、肥胖、既往患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症状性膝骨关节炎是我国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
步行是由大脑运动中枢指挥调控,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骨骼肌肉、心血管、神经、呼吸、内分泌等)协同参与完成的运动[1]。在老年人中,步行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体育活动类型,步速则常被作为一项健康指标来反映老年个体的运动能力与功能储备,是量化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的参数之一[2]。据国外报道,步速下降约从60岁开始,健康老年人的年均步速下降高达16%,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0%~24%的步速小于1m/s[3]。大量研究提示,慢步速会诱发包括跌倒、衰弱、住院、残疾甚至死亡等一系列不良事件,显著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4-7]。因此,预防慢步速及其导致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前的公共卫生优先事项之一。
步速测量是识别老年人功能减退、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实践。2014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将慢步速作为反映肌肉功能的指标纳入肌少症诊断内容[8]。临床工作中,许多用于评估老年人功能活动和平衡能力的测试也包含了步速,并使用其监测干预方案的效果[9]。
尽管步速已被广泛用于评估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但我国尚无大规模研究报道老年人的步速现状。国内外一些横断面研究分析了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10-12],但各项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且多数研究的对象为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老年人;此外,各研究样本选择地区单一,结论推广性有限。因此,研究我国老年人步速现状,探索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对预防老年人慢步速及相关的不良健康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5年(以下简称CHARLS 2015)在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数据,研究中国老年人步速现状及慢步速的影响因素,目的在于:①阐明中国老年人步速现状;②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的步速差异;③探讨可能导致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CHARLS 2015数据中选取年龄≥60岁的老年人,排除基本信息、步速结果缺失者,最终纳入7267例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内容包括使用结构化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家庭访谈和步速测量。通过家庭访谈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等,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城乡分布、地理区域、吸烟饮酒情况、疾病史等,其中BMI根据成人体重判定国家标准分为4组,即偏瘦(BMI<18.5kg/m2)、正常(18.5~23.9kg/m2)、超重(24.0~27.9kg/m2)和肥胖(BMI≥28.0kg/m2),症状性膝骨关节炎根据研究对象曾被医生诊断为关节炎或风湿病,且伴有膝关节疼痛进行诊断[13]。采用秒表记录研究对象使用日常步速行走4m直线距离的时间,测量次数为2次,步速的计算公式为:步速(m/s)=行走距离(m)/行走时间(s),取2次步速的平均值为研究对象的日常步速,依据2014年AWGS推荐标准[8]分为慢步速(步速<0.8m/s)和正常步速(步速≥0.8m/s)。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率表示;将步速水平二分类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4-15],探索慢步速的影响因素;所有分析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基本情况
本研究最终纳入7267名研究对象,男性3615人(49.8%),女性3652人(50.2%);平均年龄为(67±6.7)岁,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详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2.不同人口学特征研究对象步速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总人群的平均步速为(0.76±0.22)m/s,男性为(0.79±0.22)m/s,女性为(0.73±0.22)m/s。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城乡分布、地理区域、吸烟饮酒情况、既往患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中风、症状性膝骨关节炎、有跌倒史和有髋部骨折史亚组的研究对象平均步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研究对象步速比较(m/s)
3.老年人慢步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步速水平为因变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城乡及地理区域分布、BMI、疾病史等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如表3所示。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步速水平(均P<0.05,表4)。其中,随年龄增长,老年人慢步速的风险增大(OR70~79岁=2.26、OR≥80岁=6.34);女性慢步速的风险显著高于男性(OR=1.50);肥胖老年人(OR=1.43)慢步速的风险高于BMI正常的老年人;有疾病史(OR高血压=1.28、OR慢性肺部疾病=1.34、OR症状性膝骨关节炎=1.18)均是慢步速的影响因素;随文化程度增高,慢步速的风险降低(OR小学=0.76、OR初中=0.55、OR高中及以上=0.47)(均P<0.05)。
表3 各变量赋值
表4 老年人慢步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发现步速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6]。随年龄增长,神经肌肉等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其中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下降会直接影响运动状态;肌肉代谢失常会降低老年人的身体能耗,通过影响老年人的疲劳阈值和身体表现,导致老年人慢步速[17]。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女性慢步速的风险是男性的1.5倍,说明老年女性可能是慢步速的高危人群,这可能与不同性别之间生理结构、身体成分、身体素质、躯体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有关[18-19]。日本的一项前瞻性研究[20]证实,老年人中存在性别特异性的老化趋势,其中女性慢步速趋势更明显,其次,老年女性行走过程中步态变异性更大,需减慢步速以保持身体稳定也是其慢步速的可能原因之一[21]。
本研究还发现,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表现出步速优势。一些研究中同样发现,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具有更好的身体表现(如行走速度、平衡、椅子站立试验等),潜在机制往往被认为是文化程度与经济收入及良好的健康意识呈正相关[22-23]。
本研究表明,相比BMI正常的老年人,肥胖老年人更易出现慢步速。既往有研究[24]认为,肥胖与慢步速之间可能存在双向相关。一方面,肥胖人群在步行时可能会通过走得更慢、步幅更短、两腿分担工作、减慢施力速度等来减弱腿部负荷以延缓疲劳,并提供更多的力量来支持身体质量[25];另一方面,慢步速可导致老年人身体活动范围减小,运动量降低,易引起体脂堆积,因此慢步速也可能导致肥胖[26]。
本研究还表明疾病史对老年人慢步速也有显著影响。其中,高血压与日常行动能力受损相关,据估计,22%的高血压患者最终会发展成行动障碍[27]。可能原因是高血压水平会损害向大脑输送血液的动脉,引起大脑额叶和皮层下区域低灌注,进而干扰大脑对运动的中央控制,增加行动障碍的风险[28];其次,慢性肺部疾病也会导致肢体肌肉功能障碍,大约有4%~35%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存在肢体肌肉功能障碍[29],其生理功能改变常异于正常老化:一方面是患者肌纤维中毛细血管密度降低,导致携氧能力减弱进而损伤细胞线粒体并影响肌肉正常代谢[29];另一方面是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状态,易存在缺乏运动、处于炎症状态、长时间使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营养状态改变等危险因素,会引起肌肉萎缩、肌纤维型转变等,这些不良影响会导致老年人慢步速[30]。最后,膝关节炎作为常见的会影响步行的非神经系统慢性病[31],以往研究曾发现,症状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病情进展中为避免疼痛会使用一种下肢支撑期时间增长、步长减短、步速减慢甚至跛行[32]的“镇痛步态”,这提示本研究中症状性膝骨关节炎与慢步速的独立相关性可能由疼痛代偿或适应机制介导。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首先,2014年AWGS推荐采用6m直行距离测量步速,本研究以4m行走距离测量步速,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但国际营养与衰老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n Nutrition and Aging,IANA)讨论认为,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距离同样具有科学性[2]。其次,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无法明确因果关系。最后,因CHARLS 2015对老年人步行检查的内容有限,故本研究未全方面研究步态的所有参数,这将成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本探明了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为临床预测慢步速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提示在对老年人慢步速制定防范措施时,应重点关注相关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