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直
1958年,邓晓芒先生刚满10岁,他时任《湖南日报》社长的父亲邓钧洪被打成“右派”,母亲因为不肯和父亲划清界限也被划为“右派”。于是,他们一家坠入了社会底层。
到了1964年,16岁的邓晓芒初中毕业,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升学。他“下放农村”,成为一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一两百斤的担子压到肩上”。4年后,1968年,他开始认真读书。直到他在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这10年间大约都是在底层读哲学。
这期间,1974年邓晓芒回到长沙后,他白天在郊区做挑土的临时工,晚上回家看书。在做了两年挑土临时工之后,邓晓芒被招到水电安装公司做一名搬运工。与此同时,邓晓芒的妹妹,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的残雪(邓小华)也有类似的经历。“1970年残雪进入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后来残雪做起了裁缝。
上面这些故事,我在很多年前开始了解,那时我也正在社会最底层“读哲学”。历史不断在重复自己。我母亲一直希望我不会重复她的艰辛人生,然而我却重复了上几代人同样的“命运”。我也同样重复了邓晓芒先生前期的一些经历。
从2010年开始,我在两班倒(白班12小时,夜班12小时,一个月或半个月轮一次)的工厂里持续地工作着。上班时间长达12小时,下班后很难说有多少时间来“读哲学”。不过,我一直以来都把上班当作次要的事情,如邓晓芒先生说的那样:“回城做临时工,当搬运工,我觉得那都是维持生活的手段。我主要关心的是哲学,不光哲学,那时没有界限,就是思想,文史哲不分家,这些都关心,最关心的是哲学、方法论。”
不过,邓晓芒是“回城做临时工”,我却是“进城做临时工”。“进城”几乎是那个时候农村年轻人的唯一选择。我所在的农村,几乎没有正式的工作机会。我所在的江西省赣州市,山多田少,人均耕地不足0.7亩,而且耕作条件差。因此在家里种地是最没有希望的选择,幾乎没有年轻人会选择。即便我想选择在家种地,我也没有选择的条件,因此我只能进城打工。
记得刚开始时,每天辛苦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几乎不放假,但工资却依然只有2000多元。(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最底层的工资也没有增加多少,比如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300元。在工厂里做最底层员工,就是按这个标准来发工资。)
那时,我并不特别在意有多少工资,哲学依然几乎是我生命的全部。虽然有时我会对在这样的处境下读哲学感到有些悲哀,但那时我相信,“处境”对于哲学来说是不相关的,在任何条件处境下,哲学依然不会变化其真理性。因此我也不在意那样的艰难处境,尽管我经常感到自己“没时间”。
我那时把哲学当作我的“事业”,还是如邓晓芒先生说的那样,“哪怕没有高考、没有考研这一套东西,我还是会一直学习下去,那是我一辈子关心的事情。后来我当搬运,纯属是为这个服务的。那时搬运三级工,维持生活够了,解决了我糊口的问题。然后就是精神上面的一些探讨和享受,如果没有高考的话,打算就这样一辈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没有邓晓芒先生那样的“精神享受”,相反我越来越感到来自日常世界的压力,“无家可归”的处境越来越让我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