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虎
《小数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的起始课,学生有较好的认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关注算理的理解及前后知识的关联上,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计量单位、计数单位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在此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引发认知冲突,进而促进知识建构。
课始,学生根据《十万个为什么》15.4元、《哈利·波特》27.35元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学习任务:
1.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和一本《哈利·波特》一共多少元?
2.《哈利·波特》比《十万个为什么》贵多少元?
学生先独立思考,用竖式计算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解释。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方法和解释是否合理,并把两人不同的解释进行汇总。
生:我是把整数跟整数的末位对齐,小数跟小数的末位对齐(如①)。
生:我们是在15.4的后面添上“0”,这样它们就对齐了(如②)。
生:买同样的两本书,总价应该一样。得数不一样,肯定有一种方法错了。
师:数学是要讲道理的,说说你的解释。
生:15.4的“4”表示的是4角,27.35元的“5”表示的是5分,5分加4角既不得9角,也不得9分,不能直接相加。
师:借助货币单位元、角、分,说清楚了道理。还有别的解释吗?
生:27.35的“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0.01,15.4的“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0.1。所在数位不同,不能相加。
师:数位不同也就是什么不同?
生(齐):计数单位不同。
师:刚才有的同学用货币单位来解释,有的用计数单位来解释,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师:元只能和元相加,角只能和角相加,计数单位0.1只能和0.1相加、0.01只能和0.01相加,道理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看看②号竖式,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加0或不加0都没有关系,因为小数末尾的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当然加0可以方便我们把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中先解决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加法计算,聚焦学生列出的不同竖式。有的学生关注表象,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思维把末位对齐;有的学生关注本质,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却说不清楚道理,引发认知冲突。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争辩,及时暴露学生思维,学生或借助元、角、分,或利用计数单位来说理。由此,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水到渠成。
师:减法的问题能解决吗?
生:27.35-15.4=11.95。先算百分位,5个0.01减0个0.01等于0.05。再算十分位上的“3”减“4”,不够减,找个位借1,就是10个0.1,3个0.1和10个0.1合在一起就变成13个0.1,减去4个0.1,就是0.9。接着算个位,最后等于11.95。
师:他特别强调了这个“5”表示的是5个0.01,这个“3”表示的是3个0.1。其中3个0.1减4个0.1不够减,所以要向个位借1,就变成13个0.1来减了。
生:小数减法和整数的减法一样,不够减时都要向前一位借1。
师:这两道小数加减法计算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生: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加法要满十进1,减法不够减要借1当十,都是要从低位到高位进行计算。
师:还有同学喜欢《上下五千年》,它的价格是20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生:我计算《哈利·波特》和《上下五千年》的总价,列式为27.35+20。0在个位,它和5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它们不能直接相加。
师:在20后面添两个0可不可以?
生:可以,添上“0”时要点上小数点。因为小数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
生:我求的是《上下五千年》比《十万个为什么》多多少元,列式为20-15.4=4.6(元)。
师:如果在20的后面添0,必须点上小数点。计算时可以按照需求判断是否添0、需要添几个0方便计算。
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原有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新知的学习与学生的已有观念建立联系,实现自主建构,学习自然发生,认知自然生长。
1.专项练习:把下面的算式写成竖式。
师:怎样才能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要把小数点对齐。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对齐了,就能保证相同计数单位的数进行计算。
2.编题练习:编一道更具挑战性的小数加减法算式。
生:27.35+15.4+15.4。
师:老师也出道题——17.35+12.782。算一算答案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师:为什么这么难的题大家也会做了?
生:只要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多的数位也是一样计算。
师: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完全相同。你们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小数乘除法是不是也和小数点、计数单位、数位有关。
生:我还想知道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
……
计算教学要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又不应止于此。教师应变“点状教学”为“结构教学”,站在知识体系的高度引领学生。从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到现在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再拓展到以后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法,形成一以贯之的知识体系。这样前有铺垫,后有延伸,给予知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对加减法的算理就有了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认知结构越来越有生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