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促皮质素静脉外渗至局部皮肤坏死的案例解析与改进*

2022-10-10 07:43卜丽君周昀箐王翠锦王英燕王纪文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外渗肌肉注射监护

卜丽君 陈 丽 周昀箐 王翠锦 王英燕 韩 凤 王纪文 李 浩

促皮质素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是临床上治疗癫痫性痉挛(Epileptic Spasms,ES)的首选药物[1]。在我国,ACTH的主要剂型为注射用粉针剂,可由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临床上使用ACTH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药学监护,并及时处置高血压、感染等药物不良反应[2]。ACTH给药过程中如果发生静脉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坏死。本研究通过分析一例ES患儿ACTH治疗过程中发生静脉外渗至局部皮肤坏死的案例,探讨ACTH临床给药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和药学监护,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事件回顾

患儿,女性,10月龄,因痉挛发作入某院神经内科治疗,表现为突然点头、身体前屈呈拥抱样,诊断为癫痫性痉挛。入院第2天,医生开具ACTH 25 U静脉滴注予以治疗,治疗第4天改为50 U继续静脉滴注。ACTH治疗第10天,在静脉滴注给药50U治疗过程中发现患儿左下肢穿刺处有渗出,且肿胀明显,遂立即停用ACTH,改醋酸泼尼松口服治疗。ACTH停药后第2天,患儿左下肢肿胀处皮肤有破溃,护理团队立即干预,并加强监测,但患儿局部破溃处皮肤逐渐坏死,经过积极治疗和监护,患儿皮肤逐渐恢复后出院。患儿给药后静脉外渗处皮肤坏死及恢复情况见图1。

图1 ACTH静脉外渗至患儿皮肤局部坏死及转归

2 原因分析

2.1 ACTH静脉给药持续时间长

注射用促皮质素说明书提示,静脉滴注ACTH 20 U至25 U维持8 h可以达到肾上腺皮质的最大兴奋。临床上在给予ACTH静脉滴注时常维持在6 h以上。本案例中,患儿在ACTH静脉滴注给药5 h时发现静脉外渗。由于ACTH静脉滴注给药时间过长,患儿难忍多动导致给药处静脉外渗,进而引起局部反应。

2.2 缺乏静脉穿刺事前评估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复杂,静脉给药是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加之婴幼儿口服给药不便,且部分药物只有静脉用药剂型,因此,在儿童神经内科,静脉给药的药物占比较大[3]。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小且能见度低,耐受能力差且反应性强,在给药时患儿好哭乱动,配合度差,这增加了婴幼儿静脉穿刺难度。本案例中,患儿仅10月龄,给药难度大,且在静脉给药前未做好事前评估,未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操作或指导,导致给药过程中静脉外渗。

2.3 缺乏全时间段的用药监护

由于ACTH静脉给药过程中静脉外渗的发生率较低,往往在给药期间每隔1 h进行临床监护观察。若监护间隔时间较长,可能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置静脉外渗,会增加静脉外渗液量,加重局部肿胀和皮肤损伤程度。本案例中,未对患儿进行全时间段用药监护,导致静脉外渗液量较多,局部肿胀和皮肤坏死。

2.4 专项技能知识培训力度不够

本案例中,患儿的给药操作人员为低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专项技能掌握尚不熟练,不能及时排查用药安全风险,这是导致本案例发生的原因之一。如果未持续强化特殊常用药品培训,低年资护士可能因不熟悉静脉穿刺技巧和监护要点等,从而导致临床用药监护不到位。

3 改进措施

3.1 设立ACTH静脉给药外渗率质量安全优先项目

该院系统梳理了既往ACTH用药过程中发生的静脉外渗事件,将“降低使用ACTH患儿外周静脉外渗率”作为2019年神经内科护理敏感监测指标,并列为质量安全优先项目。与该病区以往资料进行比较,将使用ACTH患者外周静脉外渗率≤2%作为目标,以年中作为时间节点进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判断事前评估、增加监护频次、强化技能培训等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3.2 加强ACTH给药事前评估,增加监护频次

对计划使用ACTH的患儿,由高年资护士进行静脉穿刺难度事前评估,通过对患儿年龄、是否配合穿刺、肢体活动程度、血管状态、既往用药和治疗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前预判静脉给药风险。对于年龄小、肢体活动度大、四肢浅静脉血管分布不清的患儿,邀请院内静脉组护士会诊,及早进行PICC或CVC置管。此外,由药师牵头制定药学监护方案,住院医师和护士全时段参与临床用药监护,构建标准化药学监护体系。住院医师重点监测用药后的疗效、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护士重点监测给药后是否出现红肿、外渗等情况,并增加巡视监护频次,将原先每隔1 h监护优化为每隔0.5 h监护。同时,医师团队和护理团队交叉巡视,及时排查和处置静脉外渗风险。

3.3 加强知识培训,强化岗位技能

为了避免该类事件再次发生,科室以“静脉给药护理注意事项”为主题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内容涉及ACTH给药前血管状态评估、浅静脉留置针放置、特殊患者活动评估、特殊药物观察规划和如何处置水肿等方面。为加深认识,科室以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巩固知识点,提高护士知识掌握水平。同时,通过理论分析、案例演练等方式,考察和培养护士逆向思维和前瞻性思维,提前预判用药安全潜在风险。

3.4 用药方式改为肌肉注射

该院持续优化给药方式,在2020年探索ACTH肌肉注射给药方式,在初期严密观察给药后患儿状态,密切监护各项指标。通过比较发现,静脉输注和肌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不存在差异。因此,ACTH肌肉注射给药方式解决了静脉给药所带来的相关风险,同时降低了患者治疗成本,优化了临床诊疗工作。

4 效果

4.1 实现了ACTH静脉给药无外渗

以ACTH静脉给药过程中发生的静脉外渗日次作为分子,以使用ACTH患儿总日次作为分母,计算使用ACTH患儿外周静脉外渗率。以2019年年中作为项目干预起始点,比较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使用ACTH患儿的外周静脉外渗率。结果显示,改进措施实施后,该院有效避免了ACTH静脉给药过程中静脉外渗情况的发生,静脉外渗月均发生率由2.4%(总计4例)降低到0。

4.2 肌肉注射降低了感染和静脉外渗风险

该院将ACTH治疗ES的首选给药方式改为肌肉注射。与静脉滴注方式相比,ACTH肌肉注射给药可以缩短给药时间,将持续监护时间缩短为约4 h,减少了输液器、留置针等医用耗材的数量,同时规避了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感染风险和静脉外渗风险(表1)。需要注意的是,观察发现,肌肉注射给药后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硬结或红肿,但较轻微。

表1 ACTH静脉给药与肌肉注射的情况比较

5 讨论

ACTH是临床治疗ES的首选药物,常采用剂量递增法给药,以降低ACTH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4]。临床在使用ACTH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药学监护,以往的监护内容主要包括血压、感染相关指标、血钾等[2]。由于ACTH给药过程中静脉外渗的发生率较低,在临床监护过程中容易被忽视。

不同人体部位静脉穿刺后外渗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别,下肢静脉输液结局较差[5]。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输液速度、固定方法等[6-7]。本案例中,患儿年龄不足2岁,且给药部位为脚腕处,是小儿静脉外渗的高发部位[8]。为预防静脉外渗发生,应在给药前评估患儿血管,选择合适的血管和静脉注射工具,采用最佳穿刺法给药,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妥善固定[9-10]。在静脉外渗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处置,查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利用品管圈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改进,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11-12]。

由于ES的发生人群主要为婴儿,也称为婴儿痉挛,综合判断该类人群中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的外渗风险较高。虽然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增加监护频次可以降低ACTH静脉给药外渗发生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此类风险。因此,经过持续质量改进,该院探索出ACTH肌肉注射治疗ES,并证实了肌肉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ACTH静脉外渗风险,提升了ACTH治疗低龄ES患儿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猜你喜欢
外渗肌肉注射监护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我国民法典有关成年人自主监护的规则亟须体系化
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金黄膏外敷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疼痛39例
新生儿臀部肌肉注射不需要进行血液回抽的临床研究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神奇的太阳
显影剂加温处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妇女三期的运动保健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