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血透护理中运用效果研究

2022-10-10 01:55邹杰祝文婷
人人健康 2022年18期
关键词:血透血液护理人员

邹杰 祝文婷

(东台市人民医院 江苏东台 224200)

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较大的改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肾脏功能受损患者数量逐年增加[1]。为有效开展治疗,主要是应用血透透析治疗方式,促使人体暂时脱离中毒状态。通常患者出现不可逆性的肾脏功能损伤需要长期维持性治疗,因此血液透析的治疗病程较长。这一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疼痛、心理负担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不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3]。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常规护理方法在当前的血透护理中作用不够明显,对患者生存质量和存活时间的改善效果不佳。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收集起止时间2019 年9 月~2022 年2月,选择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5 例。按照血透护理工作中采取方法的差异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33 例,男性17 例,女性16 例。年龄38 岁~70 岁,中位(51.34±4.45)岁。病程1 年~7年,平均(3.42±1.21)年。

对照组患者32 例,男性16 例,女性16 例。年龄37 岁~69 岁,中位(50.98±4.27)岁。病程1 年~8年,平均(3.57±1.34)年。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实施组间对比,结果差异不突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是在自愿原则下签署同意书,且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开展研究分析。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及检查等有肾功能损伤症状者;临床病例资源完整且配合度较好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者。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类疾病及沟通障碍者;患有严重心肌病变合并难治性心理衰竭者;颅内出血或颅内压升高者;中途转院或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治疗作用和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如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使用健康食物,控制水、盐和高钾食品的摄入、提高用药自觉性等。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减轻心理压力,以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最后针对患者的饮食喜好和营养需求,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方案。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内容:

(1)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之前的护理。护理人员需客观、准确地评价患者病情。根据其肾小球滤过率、氮质血症程度、每日尿量、体液潴留等情况开展全面评估。保障病房内部环境卫生整洁,合理分布格局,适当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并定时进行消毒以及通风,营造舒适、良好的治疗环境。同时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熟悉医院环境。并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掌握其心理变化。如发现存在负性情绪,应当积极进行引导,树立患者的治疗自信心。

(2)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进入透析室,并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姿态,适当采取按摩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情况,以此避免发生痉挛。同时护理人员需积极采取穿刺护理,尽量实现一次穿刺成功。操作时保证动作轻柔,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注重观察患者的内瘘处是否出现肿胀、渗血情况,监测患者病情发展趋势、血液透析机是否正常运转。如果发现存在异常情况,则应当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防范发生血液透析不良事件。

(3)实施血液透析后护理。护理人员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基于提高舒适性开展护理措施。如妥善处理患者的血管通路,在包扎内瘘时要确保松紧适当。嘱咐患者注重对内瘘情况的观察,如果感受到不适或者异常要立即报告医师。血透后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开展下床活动,以此进一步推动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对出现的高血压等不良症状,可在医嘱下适当给予降血压药。按照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调整血液透析方案,便于长期维持。

1.3 观察指标

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有效评估,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计算总体生活质量,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统计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如高血压、感染以及低血压等,总发生率越低,表示护理安全性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0.0 对各项研究数据开展分析处理,如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行t 检验,结果用()表示。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结果应用(%)表示。如P 值<0.05,代表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两组比较,研究组在各个维度以及总体质量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情况(,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情况(,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 总体质量研究组 33 21.45±2.14 22.56±2.04 23.01±1.47 22.11±1.12 89.13±1.69对照组 32 16.14±3.23 17.69±2.95 17.55±2.66 17.65±2.03 69.03±2.72 t 7.8362 7.7615 10.0205 11.0120 35.905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分组干预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总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患者总发生率为21.8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3 讨论

血透又被成为肾透析,属于血液净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4]。尤其是针对急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维持生命体征。该治疗方法的原理是在膜平衡基础上,将患者血液通过拥有小孔的薄膜,阻止直径超过孔径的分子,有效实现对毒素的过滤,并排出多余水分,以此对患者血液进行净化[5]。当前阶段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利用电子、机械、计算机自动控制的体外血液循环系统、透析液生成循环控制系统等,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长期血透患者来说,在进行血透期间仍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并且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形成严重的负性情绪。因此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尽可能增强其舒适性,以此改善不良心理,缓解痛苦程度,更好地配合长期血透治疗。

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模式,强调护理的独特领域,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注重舒适性研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以此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根据血液透析治疗的特点,患者受长期病程及血透穿刺操作的影响,将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受,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双重压力。为改善该现状,则应当针对不愉快因素采取护理措施,进而解决舒适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在血透前、血透中和血透后对患者实施环境干预、心理干预、体位干预、疼痛干预等,保证患者顺利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树立坚定的治疗自信心,提高配合程度。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而言,舒适护理可促使患者更有效地接受治疗,减轻病痛和心理负担,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延长生存周期[6]。

在本次研究实验中,其中对照组患者沿用以往的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方法。经过实施分组干预后,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根据结果显示,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计算P 值<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通过对患者开展舒适护理,能够比较明显地改善生活质量,从而为长期治疗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发挥血液透析的实际功能和作用。同时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感染、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88%,计算P 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合这一结果,说明研究组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后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降低血透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保证患者整体病情处于稳定状态,防范出现恶化而影响生命质量及存活时间等。

在未来应用舒适护理方法的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还需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观察症状并了解患者主诉,如出现胸闷、心悸、气急等,需及时通知医师采取吸氧、含服硝酸甘油等处理措施。同时严格监测患者的脉率、心率、呼吸、血压等,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同时掌握血液透析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副作用等,以患者为中心强化用药前后的临床指征监测,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舒适性得到提升,保证患者满意程度提高,构建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症状及治疗操作的影响。并能够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促使患者的生存周期得到延长,治疗效果得到加强,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血透血液护理人员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多彩血液大揭秘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