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热身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2022-10-10 09:08王长梅赵壮壮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5期
关键词:热身实验班结构化

王长梅 赵壮壮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传统体育教学将太极拳作为一种体操类的体育项目对待,难免囿于一般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固有思路。体育课堂中的热身环节所采用的动作、技术等都大同小异,将热身活动变成了一种笼统化的环节。科学合理的热身活动,不仅能够激活人体的运动神经、肌肉、器官组织等,还可以实现身体预热,更好地进入体育活动,防止因动作幅度过大而产生损伤。还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做铺垫。各高水平专业运动队训练中,热身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很成熟,特别是各训练队的专项热身。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践,该文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例,开发了结构化太极拳热身活动,并进行实验分析,验证其实际效果。

1 研究对象

该文以结构化热身对太极拳教学的效果为研究对象,以2019级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期刊网站,通过查找关键词的方式,查找太极拳、热身活动、体育教学等方面相关文献资料,为该文的问卷调查设计和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实验法

2.2.1 样本选择

此次实验共选取了4个大一新生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4个班级中的2个班为实验班,其余2个班级为对照班。剔除有太极拳基础或有运动禁忌症的学生后,实验班63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35人;对照班63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35人。

2.2.2 实验方案

(1)实验周期

该实验时间为2018 年9 月至2019 年1 月,共32 课时,每课时45min,每周2课时。

(2)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授课内容均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运动套路和太极拳健身理论与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体育热身活动方式,实验班采用结构化热身方式。

(3)结构化热身内容

先进行徒手操活动,活动身体重要关节;再进行小步跑或慢跑,预热身体,提高身体温度;然后进行动态拉伸,进一步激活身体深层的肌肉、神经组织系统;最后进行专项身体活动,从太极拳技能中抽取核心的技术(站桩、腰劲练习、转腰松胯等)和典型的手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步法(弓步、虚步),结合上课内容组合不同的太极拳专项热身活动套路。

2.2.3 数据采集及评分标准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的过程,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授课工作。研究组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采用PBL理念,分为三段式教学模式,其中分为设问、讨论、总结,5人为1组,推选1名组长进行讨论以及记录过程[3]。具体措施如下。

在实验开始之前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m 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m/1000m 跑的测试,对照大学生体质健康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每项成绩占20分,每人5项,总共是100分,按照90 分及以上为优秀,80 分及以上且90 分以下为良好,60 分及以上且80 分以下为合格,60 分以下为不及格,划分等级。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对学生进行抽查。第一次抽查在学期中期(16 学时)时,抽查内容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从起势到单鞭,抽测20名学生。第二次抽查在学期的中后期(24 学时)时,抽查内容为整套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抽测30 名学生,分别以动作的连贯性和动作质量为参考依据。最后,学期末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课程考核,包括技评(10%)、技能(70%)、理论(20%)测评,3 项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得出太极拳总成绩。

2.3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 2016和SPSS 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2.4 问卷调查法

期末课程考核结束后(32 学时),对实验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技能学习等方面,对结构化热身进行评价。共发放63 份问卷,回收63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4%。

3 结果分析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定期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包括学期中间的2 次抽测和学期末的期末考核。抽查过程中,4 个班的教学进度完全相同,对照班和实验班每次抽查的人数相同,男女生比例相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

3.1 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5项身体素质测试,从表1可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的达标率、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0.05),符合统计学对比要求,具备实验条件。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五项身体素质测试达标情况对比表

3.2 学期中期对两个班的学生抽查情况

学期中期(16 学时)时,对照班和实验班各自随机抽查了20名学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12人。抽测的标准以动作的连贯性为依据,结果如表2。

表2 学期中期成绩抽查对照表

3.3 基本动作教学完成之后

基本动作教学完成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各自随机抽查30名学生,其中男生12名,女生18名,抽测的标准以完成太极拳动作的质量为依据,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到学期中后期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抽测成绩已经有了明显差异。实验班符合要求的有12人,对照班有7 人,手脚协调错误2 次以上的,实验班5人,对照班10人。抽测结果中符合要求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班,出现2 次错误以上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班,说明实验班成绩已经明显好于对照班,对照班经过2~3次课的辅导,才达到了实验班的水平。说明机构化热身对太极拳动作质量的完成有促进作用。

表3 第二次成绩抽测对照表

3.4 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

太极拳课程结束后(32 课时),对所有学生进行太极拳课程考核,从技评、技术、理论3个方面进行考核。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各项成绩进行处理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4。

由表4 可知,对照班和实验班在理论、技评、技术成绩中,<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太极拳课程考核中,在理论、技评、技术方面实验班都好于对照班,总成绩方面实验班比对照班更加突出。说明结构化热身对太极拳的学习在理论、技术和技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核成绩对照表

3.5 实验班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评价

课程教学完成后(32 课时),对实验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对结构化热身的评价,总共发放了63份调查问卷,回收63份,有效问卷60份,调查结果如表5。

表5 实验班学生对结构化热身评价调查表(n=60)

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10 个方面的调查,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极拳运动技能等方面了解学生对结构化热身的感受。大多数学生对结构化热身持肯定的态度,其中在提高太极拳运动技能和学习兴趣,以及认为结构化热身比传统热身活动更加科学合理等方面,学生的认可度最高,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结构化热身更加科学合理,确实能改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4 讨论

该文主要研究目的是评价结构化热身的干预对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影响。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干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学习太极拳兴趣和掌握太极拳技能方面有了明显变化,结构化热身对太极拳的学习产生了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教学效果越来越明显,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教师带着学生被动练习,教师的引导多于学生的自主练习。但当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掤劲”以及感受到“转腰松胯”的感觉,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魅力所在,从而将太极拳内化为自身主动性的实践活动,即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研究表明,运动项目兴趣与体育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兴趣越高,整体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越高。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因此,体育课堂的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学习兴趣属于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后于学生对于作为客体的某种体育活动的价值判断,而一旦人们对于某种体育活动建立了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判断,人们才有可能产生稳定的兴趣,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结构化热身通过不断变换内容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讲解站桩、腰劲练习、转腰松胯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太极拳拳术的内涵。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太极拳技术动作的学习,热身活动简单、单一。绝大多数学生对太极拳的技击之道茫然无知。通过攻防练习,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内涵的理解,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从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体会太极拳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研究表明,个体兴趣高的学生更倾向于继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愿意在该问题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可能是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优于对照班的最主要的原因。

5 结语

热身活动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堂好课是从热身活动开始的,科学合理地设计太极拳课程的热身活动,既能够丰富太极拳课堂热身活动的内容形式,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使太极拳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体育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紧跟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或许教师的一个小举措,就会引起课堂教学效果极大的变化。

猜你喜欢
热身实验班结构化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警惕热身时易犯的错误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