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考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在挑战与创新路径

2022-10-10 07:39王婉盈
科技风 2022年26期
关键词:选科生源科目

王婉盈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0

一、新高考选考与高校人才培养

高考是我国基本的教育制度,作为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其下引领中等教育的发展,其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指挥棒”和社会的“稳定器”。新高考改革总目标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探索和完善科学育才、公平选才的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中小学转变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发展。2014年至今,全国各省市已分批逐步开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城市浙江和上海于2017年首次进行新高考,第二批省市北京、天津、海南、山东于2020年首次进行新高考,第三批省市包括重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八省市于2021年正式实行新高考,2022年也是八省市新高考考生进入大学的全新之年。目前全国正处于全面稳步推进新高考改革的阶段。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与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和长期影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主体,逐渐加入新高考改革的主战场。

自主选考政策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环节,打破传统文理分科模式,采用“3+X”选考方案给予考生充分的选择权,同时提升高校自主招生权,增加考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权,为高校科学选拔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奠定基础,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新高考选考一方面可以促使高校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拔合适的生源,同时也能够倒逼高校深化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选考理念、选考模式与选考科目设置等对高校生源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与方式。

二、新高考选考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在挑战

(一)选考理念:高校与高中的双高联动要求升级

新高考实行科目选考制,既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又满足了高校个性化、多样化人才选拔的要求。而有学者认为新高考的多元选考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连贯,认为其可能与人才培养先全面发展后专业精进的客观规律有所背离。新高考选考理念在高中层面强调学生的多元选择和自身兴趣,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界限,将传统高考模式下按分数填志愿选专业提前到了一进校就应思考未来的专业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会更加具有“专业化倾向”,能够提前了解自身的专业兴趣。在高校层面,新高考旨在通过选考机制为高校选拔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人才,这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同时新高考对于高校与高中人才培养的联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新高考选考理念对于高中与高校的指引与提出的课题。高中对于学生的生涯指导规划、选课指导,以及高校对于高中的招生宣传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报考意愿,为帮助学生科学选科,高校与高校人才培养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加强衔接。由于教学资源紧张等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都缺少学生发展指导、选课指导以及生涯规划教师,这些也都离不开高校与高中的联动,比如,高校可以调动部分合适的教师资源为高中提供学生选科指导等措施。

(二)选考模式:差异化生源的教学管理难度升级

新一轮高考实施以来,第一批试点城市浙江和上海采用“3+3”模式,给予考生充分的选择权,分别有20种和35种组合。第二批省市仍然采取“3+3”模式,在众多自选科目组合背景下,录取到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会出现知识结构与学科背景的差异化,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否满足多元知识背景人才的需要值得探究。新高考选考政策的初衷是促进文理融合,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然而在“3+3”选考模式实践中,出现了浙沪新高考试点中产生了“物理遇冷”的现象,这对于我国理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潘苏东团队调查研究表明新高考模式下未选取物理或化学的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一定负面影响,学生入校后专业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2019年八省市方案在吸取浙沪“物理遇冷”经验上进行了微调,“3+1+2”的选考模式共有12种选考科目组合,按照物理和历史类别招生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物理遇冷”的功利化选考现象,通过减少学生的部分选择权,将物理和历史作为两门首选二选一科目。

另一方面可能产生新的“化学学科回避”,对于理工科部分专业人才培养会产生负面影响。新高考选考模式的价值取向使得生源知识背景具有差异性,高校在选拔多元化人才的机遇上也将长期面临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教学管理的挑战。对于文科专业来说,以第三批试点省市之一湖南省为例,杨华山对于2021年拟来湘招考高校的选考科目分析表示:2021年在湘招生高校专业要求必考物理的占47.6%,必考历史的专业占2.8%,其余专业物理类和历史类均可报考,占49.6%。这也表明大多数高校对于文科专业的再选科目要求很低或者几乎无要求,文科专业选考要求低也是很多省份的一个共性。在这样的选考背景下,高校所接收的文科类专业生源的知识背景差异化程度高,与专业学习的知识结构匹配度不高,进而对于高校文科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提出挑战。

(三)选考科目:高校科目设置的限制范围“两难”

第一,地方高校生源竞争加剧。新高考背景下相比于传统高校,地方高校的生源压力加大,竞争更严峻。新高考招录制度改革将高校间的竞争聚焦到了高校间专业竞争,高校通过设置选科要求作为人才招生录取标准。由于高校发展“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和高等教育内部学科发展的不均衡,高校间生源竞争也进一步加大。在生源竞争不断加剧的挑战下,新高考通过录取批次合并,实行“专业+院校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给地方高校与普通高校带来了更加公平竞争的舞台,因此选考科目要求的设置相当于高校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比如西北政法大学近年来在新高考省份的法学类录取分数线与很多211高校相近甚至更高。在传统高考录取规则下,很难出现这种情况。新高考将选考科目要求作为高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的桥梁。目前高校设置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在扩大生源范围和强调生源学科专业基础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双一流等高水平高校在优质生源充足基础上更强调专业相关性,一般高校则会更多考虑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而民办院校、高职院校等则会选择放宽选考科目限制,以求在新高考重新“洗牌”的差序格局中谋求更好的位置。对地方高校来说,在传统高考模式下有着“最低分数线”保护,而新高考强调考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依据学科专业基础设置更高的选考科目要求,可能导致潜在生源减少,进而影响录取分数,而限制过少则会造成生源学科背景与专业关联度不高,给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由于生源竞争的加剧可能会降低选考要求,出现放宽专业限制的功利化倾向。

第二,生源学科背景与专业关联度降低。对于考生来说,在高考中永恒不变的利益诉求是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新高考按总分录取规则不变情况下,考生还是会更多地选择容易拿高分的学科,而不是考虑未来所选专业。学者们经过试点省市的新高考考生调查发现,考生在选科时存在功利性倾向动机,且存在盲目性与随意性问题。在考生“功利化选科”影响下,这也会导致学生学科背景与专业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学生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后续专业课学习会出现困难,比如未选取物理科目的学生被录取到理工科专业,因此,新高考选择权急速增大导致学生选科功利化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在“3+1+2”选考模式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3+3”模式下“物理弃考”现象,但如何避免化学学科成为较少数考生选择科目是新高考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物理化学等理工学科对比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的学习难度和要求更高,而且两门选考科目仍然是按照赋分制,考生还是会产生“趋易避难”“错科竞争”心理,部分考生可能会出现新的“化学学科回避”,考生功利化选科现象仍然可能存在。

三、新高考选考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更新传统理念,打造高校人才培养新格局

高校要明确新高考改革价值内涵,对于生源结构与质量的差异化,应以推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为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将“通专融合”和按“大类+宽口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方向。高校应该坚持“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大类宽口径培养。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大类招生不断推进,同时也可以考虑大类培养,对于大一刚进校的学生进行通识化教学,这样就算没有选考物理、历史或者其他学科的学生也可以接触到其他课程,提升自己多方面的学科素养,到大二期间再依据学生兴趣与成绩正式划分专业。比如,浙江大学的“一横多纵”培养模式、浙江工业大学的“1+3”书院制等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二)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内涵化建设

为提升新高考背景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加快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学科布局,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及时评估和淘汰劣势学科,不断完善专业预警及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协调发展,实现特色化和内涵化发展。同时高校应该完善转专业制度,为学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合理设置转专业要求,如某高校以学生的平时成绩为转出依据,而转入专业的要求则会更加严苛,为防止进低分专业转热门专业的博弈行为。另外对于市场需求大却遭遇生源危机的特殊性专业,高校应积极向地方政府寻求支持,争取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比如,按照特殊专业的招生计划编制,争取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减免学费、定向培养等,以保证特殊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及质量。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也要加强与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积极衔接高中,促进双高协同化育人效能

高考制度是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高中培养的人才通过高考选拔程序向高校传输,本质上高中和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教育共同体中的重要一环。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与高中联动,协调人才培养理念,深入了解高中考生选科情况,明确人才选拔要求,通过选科设置对高中人才培养与生涯规划实现精准化引领。另一方面高校应号召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加强与高中生涯教育衔接,落实招生宣传咨询。高校应积极主动参与高中人才招生与培养联动,可以尝试组织院系教师和专业教师等多方教学主体,共同参与高中前置招生宣传环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合理进行生涯规划,也能够使得高校依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招生宣传。

(四)依托“互联网+教育”,助力个性化人才培养

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互联网+教育”能够促进新高考选考下生源结构多元化的高校教育“因材施教”,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级与专业限制,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定制服务。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开设衔接课程,创新课程体系。例如,在暑期开设预科课程,提升准大一新生与录取专业的关联度,夯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开设网上慕课,课程内容为专业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内容,为学生进入高校后掌握一定的专业学习知识与专业高质量建设打好基础。另外,也可以利用“智慧高校”“高校大数据”等网络资源,采取线上增设入学摸底调查的方法,在入学前或者入学后可以对本校学生进行整体的摸底调查,以便更加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意向、心理状态和知识结构差异化程度等,为发现具有潜质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精细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选科生源科目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高考“新科目”
跨省生源调控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