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国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从本质上来讲,文学史就是反映文人心态的历史,而文人心态主要是通过文学创作呈现出来的,不受某个朝代、历史或者文本的制约。基于朝代的不断更替,随之而来的就是新旧王朝的更迭,这意味着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文化艺术的转型和演进,这使得文人的生存境遇和心态都有着很大的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就包括清初。清初的贰臣诗人主要指的是在明朝已经取得了相应的科名官职,并且在革新的时候又和清朝合作的那些人,其中以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等为代表。总体上来看,清初京师贰臣诗人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得还是完整和成熟的,将清初的诗坛风貌很好地呈现了出来。基于此,要对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地位和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究。
根据对清初诗坛的了解可知,清初诗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贰臣诗人和遗民诗人。现阶段,在对这两个群体的诗人进行研究的时候,由于存在传统政治的道德偏见,常常会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为了深入探究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代表,对钱谦益、吴伟业两大家贰臣诗人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而对于其他的贰臣诗人的整合内容很少。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清初诗坛的主流是遗民诗人[1]。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对清诗的研究不做过多的阐述,将重点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为文学史教材角度来讲,当时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教材主要有两部,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是1950 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限制,其被当作那个时代的巅峰文学史教材,其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清初诗歌和散文进行评价的时候,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基于此,这部教材并未对当时的贰臣诗人作出正面的评价。以钱谦益的评价为代表来说,其中使用的描述性文字是“不齿于人类”,其中明确指出:钱谦益作为一个官员和作家,在叛逃投降后,他的诗歌往往刻意表达对旧国家的怀念,诋毁清王朝,试图掩盖面对敌人的屈辱。他曾经做过“两位大臣”,刮过衣服,但是他们都说“应破宋昌思念老树,鹤坤红上衣悔改”。晚年,他与杜甫共同为后秋复兴写了一百二十四首诗,收录在了《投笔录》中,试图表达复兴旧国的愿望,诅咒清朝和吴三桂,虽然看似痛苦,但实质上并没有洗脱民族叛徒的罪名。钱谦益作为明清之际的文坛领袖,在文人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而基于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对贰臣的不客观评价,对钱谦益的人和诗都做了相应的否定处理。
和钱谦益的评价不同的是,游国恩等人的《中国文学史》较为宽容地评价了吴伟业,但是其中的时代政治色彩也是相当浓厚的。举个例子来讲,回顾对吴伟业评价的最成功的七言歌行体,其中认为:吴伟业借助各种重要题材等,将大事的兴旺和衰落反映了出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代意义[2]。但由于吴伟业本身带有污点,不能够将洪承畴、吴三桂等民族汉奸的罪行明目张胆地揭露出来,但是对其进行了口头上的谴责,其中《圆圆曲》作为代表,其中只将其作为一种情事来描写、吟诵,它掩盖了更重要的主题,污蔑了农民军队。
考虑到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代表钱、吴两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背景下,不仅有着不公平的人身评价,其诗也饱受不公平评价。尽管在游版教材中并未对遗民诗人有过高的评价,但是其中可以肯定的是给予其诗歌中体现的爱国思想肯定。同时,在这种前提下认为在诗歌层面,遗民诗人的成就要远远高于贰臣诗人。
其二是指另外一部影响比较大的教材,即在20 世纪90年代由袁行霈主编的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最新成果的《中国文学史》,这部文学史在对清初诗歌进行论述的时候,采用了比较长的篇幅,将清初诗歌的主流是遗民诗人这一观点明确地提出,其中明确表达了看法:由于明清时期开展了很多革命,导致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被激化,不仅使中原地区也随着生活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也激发了汉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文人的创作才能,促使文学有了新的活力和生命。遗民诗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充分地将当时时代主旋律展现了出来。遗民诗人用鲜血和泪水悼念旧国,歌颂真理,谴责清兵,不仅将国家悲痛和人民痛苦的时代主题内容呈现出来,并且将真诚的情感融入其中,集中表达了变革时期痛苦的历史事实和民族感情的变化,这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上述内容并未占据较大篇幅,但是其中的评价不能说低,可以说给予了对遗民诗人空前的赞美[3]。但是,其中关于贰臣诗人仅仅只是对钱谦益和吴伟业两人进行了简单介绍,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套路的束缚。在此之后,在相关论著中,很多学者也表达了十分相似的看法,如对于清初遗民诗人的“管领清初风骚”等称赞。在这种状况下,学术界的强势话语都掌握在以遗民诗人为代表的清初诗坛主导力量上。
以遗民诗人为代表的清初诗坛主流的强势话语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形成的,但是以罗宗强为代表的学者则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清初诗坛的主流是贰臣诗人。罗宗强、陈洪在由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书中提出:“真正统治清初诗坛的,是革命后掌权的诗人钱谦益、吴维业以及有‘南施北宋’之称的诗人施润章、宋婉。”上述这种观点和遗民诗人为清初诗坛主流的观点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在裴世俊发表的《清初江左三大家降臣诗群探论》一文中似乎认为清初诗坛的主导力量既有遗民诗人,也有贰臣诗人,但是通过“(江左)这三位诗人并非诗派,但作为一个诗人群体,他们对清初文坛的影响很大,甚至超越了时代的强音和数百位诗人的遗民诗人,关系到明清诗坛的走向和发展,因为风向的转变,是诗派兴衰的重要关键”这一结尾的见解,又可以感受到裴世俊认为在清初诗坛中贰臣诗人的重要性高于遗民诗人的观点。
李伯齐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其认为在明清交际的诗坛中,贰臣诗人和遗民诗人这两大群体是两大支撑,但是由于贰臣诗人的官职地位,所以在公开影响上贰臣诗人明显占据优势,对诗歌风气的影响贰臣诗人更是明显超过了遗民诗人。李伯齐的上述观点具有的说服力明显更强,因为遗民诗人在进入清朝之后,明显在政治上的影响不足,因此在清初文坛上的影响比不上贰臣诗人是可以理解的。
由于我国的大陆学术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学术界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但是过于注重用个案分析贰臣诗人则过于片面,主要集中在吴伟业和钱谦益上。从教材方面来讲,由郭预衡、袁行霈各自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专章介绍了钱谦益、吴伟业,给予了两者较高的评价[4]。除了教材之外,在专著、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中也多是论述钱、吴的内容。同时,不考虑对钱、吴个案的研究,学术界内在研究其他贰臣诗人上就显得匮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这种失衡的学术研究局面已经得到了改善,出现了研究贰臣诗人的很多研究,这为深入探究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初京师的贰臣诗人群体之所以受到很高的重视和关注,一个很大原因是其在清初的诗坛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得益于其是清代诗歌流变史上一个重要的诗人群体,用独特的文学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
真正的文学作品的形成都是作家在处于人生裂缝和边缘状态时精神激情的状况下。如果说明清时期最边缘的文人是前明的那些遗民诗人,那么生活最困难且处于人生夹缝的就是贰臣诗人。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处于京师的贰臣诗人,其不仅能够对两种不同民族文化思想的冲突有深刻的感受,还不能够从政治道德的两难境地中逃脱出来,这使得贰臣诗人明显比其他群体人士的思想心态更为深刻。
简单来讲,由于京师贰臣诗人不仅是诗人,还是政治家,这两种身份使他们的人格呈现出双重性格特征,这也意味着其心态自然而然地呈现更为复杂的特点[5]。从诗人角度来讲,他们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记录者,他们的诗歌创作所反映出来的复杂的生命体验,使他们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时代痕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时代思潮的表现。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诗歌也反映了时代的艰难、民族的灭亡、政治事务的得失和人民生活情况,不仅是一部将明清生活展现出来的诗史,也是一部反映清初贰臣诗人复杂心路历程的精神史。与此同时,和同时代的贰臣诗人钱谦益、吴伟业相比较而言,其他的清初京师贰臣诗人有着更加曲折变化的经历。这归结于进入清代后不久,钱、吴二人就没有再参与到政治舞台的中心,而是选择了退隐乡村,但是其他的京师贰臣诗人则身陷朝廷的沉浮之中,安危不定,面对这种复杂的政治局面,这些贰臣诗人的心路在转变时更加曲折,他们的情感声音自然形成于文中所见的歌唱之中。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在其他的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诗歌中,国运的兴衰、人事变动、物候、得失和社会时代都可以观察和认识到。
总的来说,诗歌作为表现清代京师贰臣诗人一系列变化的记载,真实地呈现了清初士人心路历程和精神沉浮状况等。因此,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这批诗人的审美价值来看,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不可磨灭的历史影响。
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国家灭亡的时代当中,明清时期的文人内心透露着不能言表的悲伤和愤怒、哀伤和抱怨。因此,贰臣诗人把温婉真挚的诗歌重点放在“性情”上,从含蓄到真实,他们的诗学理论由于强调“真情”,似乎不符合儒家诗歌教育的传统,实际上是对诗歌教育的改革和发挥,主张打破儒家诗歌教育传统的桎梏,主张“化风为雅”,使儒家诗歌的温柔真诚传统与乱世诗歌创作不再相互冲突。此外,在明清时期,文人也十分重视“救世”的社会功能[6]。总体而言,明清时期诗界对温柔真诚的诗教越来越重视,也有不同的解读。当然,在这种批评氛围的引导下,清初诗风的走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发展到清初时期,京师的贰臣诗人较高的文化及文学素养给诗歌的创作带来更大的影响。由于清初京师的贰臣诗人具有喜欢阅读、善于吟诵等这些共同特点,并有一套流传下来的诗歌集。在清初,诗坛上有不少大师级的诗人。例如,公鼎子是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甚至顺治皇帝都为“公谋真是才子”而感叹。他的声望和影响盖过了钱谦益、吴维业这二人。陈之琳作为朝廷著名诗人,以与吴伟业有着十分相似风格的七言律行为代表。例如,曹戎的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泥金玉在一义自显神韵》也被称为国家成立之初的一大家。同时,梁青标、王崇坚等人的其他诗歌也有自己的特点和显著成就,这对诗歌的后续发展和创作影响重大。
与清初的地理环境状况相契合的是京畿地区发展成为文学的重心,并且由此向全国各地进行传播,在这种状况下,京畿地区的诗人更容易受到四方的关注[7]。虽然长期居住在京师的诗人具有其他地区诗人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但是这些人在文坛上的影响比其他地区的诗人影响力要大得多。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遗民诗人,由于这些人大多居住在较为偏僻的地区,所以其影响力很难超出里邑乡土的范畴。最重要的是,在清初,遗民诗人在政治和文化上与主流社会隔绝,远离江湖,他们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这决定了他们无法成为真正的诗坛领袖。即使是文学成就相对较高的钱谦益和吴伟业也不例外,他们两个成为官员后不久就退休了。此后,他们忙于创作抒发内心的诗歌,并无意成为诗坛的宗主[8]。同时,钱谦益死于清康熙三年,吴伟业一直活到康熙十一年,但他住在东南角,没有交通工具,生活在东南部有监狱的恐慌中,没有时间去关心他人,其文学影响力难以高于京师贰臣诗人。
清初京师贰臣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之所以高,与其政治文化成就和其朝廷官员的身份密不可分[9]。清初京师的贰臣诗人是全国的文化英雄,他们在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后,以政治言论和文学作品闻名于明代前期。在进入清朝之后,又得益于身居高位和位高权重的优势,逐渐发展为了文化界的人物。例如,王崇简和梁清标长期担任国务卿和大学学者;曹溶、周良恭都担任过侍郎一职,这使得他们的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师友亲戚关系密切,在各个层面上与朝廷和文人学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氛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换句话说,清代诗史上诗歌与社会政治地位的紧密结合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文化现象。陈衍在《近代诗钞》序中提到:清代两百多年,在诗歌教学中占有很高地位的康熙称王文简,乾隆王朝称沈文悫,道光咸丰称曾文正。基于这些清初贰臣诗人的文学地位,体现了其在清代诗坛当中的重要影响力。
综上所述,清初京师贰臣诗人这一群体作为清代诗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是清代诗歌风格的转折点。说到清代诗歌,不能将这些“影响力大、控制力强的诗人”抛之脑后,而应当尽可能将政治、道德评价标准的话语霸权削弱,引用人本主义标准重新评价贰臣诗人群体,从而将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力充分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