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婧铭 指导专家/叶尘宇
案例故事五
她忘记了我们,最终也忘记了自己
讲述人 淑芬(52岁)
我的婆婆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住在乡下的时候,她每天的事情除了喂鸡,就是搬一个板凳靠在门框上看屋外的风景,听公公和她说话,等公公做好饭一起吃饭。后来,我们觉得老年人年纪大了,在乡下生活颇有不便,便让他们搬到附近一个县城的房子里住,虽然没有城市里发达,但县城人情味儿足,也能让习惯农村生活的他们有一些安全感。
但就在四年前,公公发现婆婆开始变得容易忘事,经常拿着东西在房子里转了好几圈,却忘了自己要做什么,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和公公生闷气。我和丈夫听了之后以为只是老人家年纪大了之后的记忆力下降,也未放在心上,只是嘱咐公公别让婆婆碰燃气灶。
真正发现事情不对劲是在三年前的除夕。公公婆婆一共六个儿女,除了大姐定居香港无法回来团圆,剩下的五个儿女都在除夕那天带着家人赶了回来。但面对这一大家子人,婆婆居然一个都不认得了。
当我们站在她面前认真地问她:“你知不知道我是谁呀?”婆婆脸上的表情出现了一丝抗拒和害怕,这时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过完年后我和丈夫带着婆婆来到医院,医生告诉我们她已经是AD中晚期了。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诊断结果心里还是不好受,觉得是因为自己对老人不够关心才导致如今的结果。
从那之后,我和丈夫去探望两位老人的频率更高了。两年前,公公因为胰腺癌离开我们之后,照顾婆婆的责任落到了离老人最近的我和丈夫身上。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护理AD患者会如此艰难:不愿好好吃饭,不愿正常睡觉,拉在裤子上也不说,甚至不愿说话,完全无法沟通交流,偶尔稍微清醒的时候还会警惕地问我们是谁……有几次我真的快要崩溃了。
再后来,婆婆连自己都忘了,有时会拉着我们的手问:“你们是谁啊?为什么在我家?我是谁啊?我在哪里?”每每这时,我的心都会揪起来,感到又心疼又自责,却又不知该如何回答。我们作为儿女,如今能做的,只能是陪着她度过生命的最后一程了。
专家解析
AD可表现为各种症状
AD是认知功能减退的一种,在70岁以上认知功能减退的老年人中,约有50%的可能性患有AD。该病的特点一是老年人更容易患病,二是起病隐秘,三是患病表现具有迷惑性,易与正常记忆力下降混淆。
AD的早期症状除了记忆力下降外,还可以表现为情绪、行为甚至是性格的突然改变,变得情绪容易波动、多疑、偏执,甚至不可理喻。此时患者家属容易误以为是老年精神病,从而带着老人来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但老年精神病发病率低,此时首先会怀疑老人患上了AD,且患者的情绪往往有较大波动,一般表现为明显的焦虑或抑郁。
家中老人需要多陪伴、多关注
一般来说,AD较难早期发现。尤其是知识水平较高、社会功能较好的老人,他们往往有一定自发的“补偿机制”,从而掩饰或弥补自己记忆力衰退的现象,所以一旦发现,就已经到了中晚期。
目前针对轻中度AD的治疗,有一些延缓类药物;然而对于中重度患者,并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但是对于一些有明显情绪障碍,或明显行为混乱的AD患者,临床上会用一些改善情绪的药物帮助平稳情绪,并用一些镇静药物控制其混乱的状态。然而该类药物对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没有任何作用,只是方便家属的护理。
建议有老人的家庭对老人多一些关注、多一些陪伴,如果发现老人持续几个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行为或情绪状态,建议带老人到医院做详细评估。
重点关注
照护AD患者,家属心态平稳最重要
对于一个有AD患者的家庭来说,对患者家属及照护者的心理照顾更为重要。对于患者家属来说,一定要熟悉AD患者记忆力严重下降、情绪不稳定,以及伴有一些精神症状的特点。他们可能会对子女或亲近的人说一些刻薄的话,所以面对患有AD的老人,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试图和他们讲道理。家属的护理有以下两个原则:
1.量力而行
有多少能力就出多少力气。对患者的护理是一个“长期战”,护理好患者的前提是先照顾好自己。AD患者的生活作息与常人不同,家属一定要学会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老人——和患者一起休息。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多几个人轮流护理。
2.讲究方法
患者由于认知功能减退,经常会忘记自己刚刚做过的事情,并要求家属帮忙再做一遍。此时应该不要太在乎患者的言论,不要与其争辩,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们自然忘却,自己掌握事情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