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雪,于立红,刘春梅,何淑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GJB142217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农学创新人才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NDJY2137);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技术进展教学案例库”(ALK202001)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将教学目标集中在了专业技能培训方面,还依照质量工程建设规划,逐步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价值观念等作为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农业专业相关课程时,通过课程体系、理论系统、实践教学三个模块的范式调整,为教学质量工程改革目标的有效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的综合质效。
教育体系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逐步深化推进了高校教育理念、技术、思维的转变,加快了质量工程教育改革目标的落实,也会对原有的专业教学体系产生一些影响。针对该种情况,高校应逐步转变农业专业教学理念,立足“双师型”人才培养,将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统计软件应用相结合,构建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通识能力教学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专业化、针对性调整。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涉及的学科教学内容广泛,知识结构相对复杂,分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方向等几个教学模块。为有效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核心素养与通识能力,教师应在课程范式教学规划的指导下,采用教师讲授、同步练习、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农业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方面,现阶段的课程考核理论性内容占比较大,主要以书面试卷、期末考核等形式为主,没有完全与质量工程现代化教学理念相融合,教学相长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针对该种情况,在构建教学范式的过程中,要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从平时学习、期末考试、项目实验任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平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考核权重,调动学生参与实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A.有助于农业专业人才的大量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作为农业专业的新兴学科,脱胎于土壤与农业化学、植物营养等相关学科专业,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的教育特点,内容涉及面较广。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正不断推进,在全面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还要基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目标持续深化农业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针对性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效和农业学科的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形式,为农业相关产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B.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体系囊括了部分环境学、农业气象、渔业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深入研究当前农业领域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属于环境生态学科体系。通过范式课程理论的引进与应用,根据不同模块的课程教育目标设置了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了标准化、系统化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建设理念,对于提升学生的环保认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A.农业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教学区域化特征明显。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涉及不同的学科教育内容,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区域自然地理、产业布局、气候环境等情况的影响,学校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域化特征。现阶段,开设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的高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以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以东北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师范类院校,以中国农业大学等为代表的农林类院校。不同高校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农业资源差异较大,对专业课程范式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中国农业大学开设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为例,该专业课程发展时间较长,属于农业学科教育的龙头专业,学科教育重点包括植物与土壤条件的互作、华北耕地资源保育、北方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华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学科教学框架围绕北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环境监测与治理设计等方面。
B.课程教学形式有些滞后。范式课程的一体化、标准化建设需要综合考虑高校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范式教学体系的科学性与整体性、教学实践的示范性,对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专业教材编制、教学实验管理等方面都有着专业化、创新性的要求。在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范式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部分高校往往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教学思维存在滞后性,跨学科、交叉式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模式有些单一,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比例不太合理;教学框架设计的合理性不够,没有全面了解高校农业、环境相关专业的办学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缺乏长效规划;现代专业课程教育技术更新不及时,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方法、实验方法等有些陈旧。
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不仅包含了农业专业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学科教学内容,还囊括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如遥感基础、地理信息等课程,以服务于现代农业经营与生产、环境保护与治理为目标,研究领域广阔,交叉学科较多。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为有效推进现代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完善,逐步落实质量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措施,高校应创新课程设置思维,对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程、通识课程等教学体系进行理性梳理,明确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深度整合各项教学资源,协调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权重,构建起系统化课程范式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调整,结合最新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革新专业课程教材。本研究将教学体系划分为土壤学相关、植物营养课程及农业信息技术这几部分,逐步形成了教学一体的三大范式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在实践课程中实现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站在整体规划的角度为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专业化指导。
表1 三大分支范式课程体系Tab.1 Three branches of normal form course system
在进行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应结合现阶段农业与环境相关行业的岗位需求对教学理论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注重农业资源整体利用形式、数字化农业发展、生态效益保护、现代土壤等相关技能的培养,构建范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填充与巩固,还需要强化通识技能培养,包括相关法律知识、语言能力、创新意识、身体素质、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等内容,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规划方面,主要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内容,还涉及数学、物理、生物、概率、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内容。核心教学模块内容包括土壤地理、分析、肥料等相关内容以及地理学、植物营养、土地资源利用等相关课程。专业方向范式教学主要内容为水资源学与农田水利学、土壤退化与整治、土壤环境与食品安全、土壤污染与防治、物理化学、测绘学等模块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的模块专业内容、教学任务与目标来科学安排教学任务,提升农业资源与环境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为培养高素质、实践型农业人才,高校应在质量工程的指导下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创新专业实践形式,拓展学生参与实训的途径,建立认知、业务、实训与课程实验四位一体的实践课程范式。其中,课程实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照模块理论范式教学内容来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验室活动、教师示范、多媒体展示、微课等形式来参与实验。认知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以专业认知实习、农业资源开发、土壤地理和土壤、环境监测、农化分析、植物营养、肥料生产等能力培养为抓手,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环境相关产业的就业形势与具体岗位需求,使学生可以结合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针对性锻炼自身专业能力,从而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政策环境、行业招聘标准等条件进行动态性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和就业资源。业务实践与实习实训主要通过实训基地、校企结合等形式来实现,可以有效丰富学生参与实践的平台。
在教学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促进农业资源与环境范式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高校应逐步加强对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力度,可以根据开放式实验中心的具体建设情况搭建智能化、数字化中心管理平台,对实验中心的各种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实验项目数据等进行动态管理,囊括实验材料的采购、申请、入库、库存清理与设备的常规使用、维修、报废等全部信息,实行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共享使用效率。同时,学校还应依照质量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根据教学需求加强对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的引进与更新。例如,在资源环境监测分析课程中引进新实验方法与设备,使用连续流动注射仪对氮、磷等元素进行测定;在统计分析专业课程教学中装设EXCEL、DPS、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教学思维、方法与内容。此外,在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逐步深化教育资源整合,拓宽教学信息收集、公布的路径,利用网络平台搜寻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农业领域最新就业情况等信息,并在班级群、教学网站等平台上分享电子课件、教学资料、案例视频等资源,提升范式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化、信息化的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需要对原有的农业与环境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创新改革。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在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课程时融入范式规划思维,在质量工程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推进范式课程体系、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创新性实践教学机制的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农业人才,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