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渡古今向星河
——初中语文“舟船”意象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2022-10-07 09:50沈辰洁
文教资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跨学科意象科学

沈辰洁 高 懿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课程介绍

“‘舟’渡古今向星河”课程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与现代科学类文学作品中的“舟船”意象为基点进行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跨学科教学尝试,在坚守语文本位的基础上融合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观照人类在科技文明的长河中由“舟船——潜水艇——飞船——地航船”漫溯的历史发展过程。之所以选择“船”作为本课程的核心意象,是因为“船”本身所具有的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特征。“船”的发明本就是属于科学的,凭借舟船,人类可以跨越江海阻隔,获得战胜洪水乘风破浪的能力,这给予了这一物质文明的创造以希望与获救等丰富的原型文化意蕴,诺亚方舟便是鲜活的例子,而从此“船”又驶向了思想与艺术的海洋。正如傅道彬在《晚唐钟声》中写道:“船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获救与再传的社会符号。舟船的发明不仅仅是一种伟大的物质创作,也是文化创造,艺术创造。”因而可以说,“船”的发明创造就是一部科技史和艺术史。非常适合用作跨学科教学的主题。本课程的预设受众是第四学段初二年级的中学生,将利用初二课后服务的时间开展课程。

二、课程背景

(一)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改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切中时代脉搏,为本课程的设计指引方向。同时新课标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立足于此,本课程选取传统文化中古诗文的“舟船”意象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科技类文学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恰切的关联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串联,形成完整体系。此外“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一样均为课标中提出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二者可以实现合理且密切的融合。作为科幻作品的《海底两万里》具有相当的科学严谨性,也与本课程的核心意象“舟船”相切合,因此本课程将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二)基于相关政策对科学教育的呼唤

2021 年6 月25 日,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明确提出要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在文件的“提升行动”部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为”被置于第一位;同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学校课后服务的内容进行了方向指引:“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三)基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需要

无论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气度中所根植的“同舟共济”的合作态度、“逆水行舟”的忧患意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学品质等,还是鼓舞着一代代华夏儿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接续奋斗的“红船精神”,都与“舟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围绕“舟船”意象开设跨学科课程是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召唤的热切回应;此外,南京丰富的水系也孕育了百年来璀璨夺目的特色船文化,至今遗址尚存的龙江宝船厂、秦淮河上旧日的仿古画舫都为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课程价值

(一)有利于深化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此四方面互为补充,互相交融而成整体。语言运用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其余三方面借助它得以稳定发展。该课程设置有利于综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该点尤其表现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培养上,通过人文与科学融合模式的教学,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等得到巩固加强,这是纯粹的分科课堂无法给予的。

(二)有利于优化与丰富初中语文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跨学科课程以语文学科为延伸点,不断向外缘探索链接的可能性,通过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被引入课程,潜在的课程资源被深入挖掘,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扩充与活化。与物理、地理等学科的衔接融合,也反作用于相关学科知识的传授教学,该课程所涉及学科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层次性、趣味性等都得到了提升。

(三)有利于提升初中生学习质效

首先,内涵丰富且教学形式多样的跨学科课程较之传统的分科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有利于荡涤无聊的空气而给语文教学带来活力。其次,本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学生勾连各学科知识网络,形成新颖而完善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学习中的学科知识迁移。通过该课程,学生能够从人文与科学两个角度理解“舟船”意象的相关内容,在学科之间达成了双赢。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基于部编版初中教材,并面向初二学生。课程目标大致有以下四点,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为总目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一,通过品味古诗词,掌握“舟船”意象的象征义,体会古代文人的理想与济世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第二,通过学习现代科学类文学作品,能够区分科普类文章与科幻小说的文体差异,并了解宇宙飞船、潜水艇的构成部件与运行原理,学习基础的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

第三,通过课文学习与现场参观,体验宇航员、潜水员和地航员的英雄之旅,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对于未知世界勇于探险与牺牲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世界与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

第四,通过绘画、手工、科学作品的书面创作等学习活动完成情境任务,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课程内容

(一)资源开发

1. 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空白处开发资源

本课程所涉及的古诗词(见表1)以及《太空一日》《海底两万里》《带上她的眼睛》等篇目,以“舟船”意象为核心凝聚为系列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篇目所承载的跨学科教学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课程充分挖掘、串联这些篇目,建构教学内容,形成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完善体系。

表1 “舟船”意象课内相关古诗词资源

续表

2. 在语文本位的基础上串联其他学科知识

本课程根据具体篇目联动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材中的“物质变化”“重力”“信息传递”等章节知识,以及九年级化学中的“金属物质”“碳与碳的氧化物”“原子的结构”等章节知识,同时简单拓展高中地理中的“地核构造”内容,实现学科知识的串联而不相互割裂,完成科文的互泽互惠。

3. 课程相关科技影像、音频等数字资源开发

依据课程已确定的主要教学内容,搜集并整合适宜的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宇宙探索类纪录片《宇宙的奇迹》《旅行到宇宙边缘》《行星旅行指南》;航天航空类纪录片《天地神舟》《神舟七号》《中国航空之父钱学森》等;潜水艇介绍类如《潜水艇》《潜艇解密》;海洋探索类如《蔚蓝之境》《蓝色星球》等。

4. 课外实践活动类课程资源开发

依据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当地的造船厂、博物馆、科技馆等实体资源,有序组织学生前往观看。参观范围不仅限于课程核心“舟船”,更可以以此为起点延伸出去,以更宽广的视野观察古今科技变化与发展。

(二)课程实施

本课程以参观博物馆“‘舟’渡古今向星河”主题特展为情境线索,博物馆内分为“古代馆”“现代馆”和“未来馆”,代表着三个教学板块,馆内分别陈列有独木舟、潜水艇、飞船与地航船,对应着课内相关古诗文和《海底两万里》《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这三篇课文,再由每篇课文生发不同的情境活动,构成丰富生动的课堂内容,具体活动流程如下。

1. 古代板块:“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活动一:参观当地造船厂,邀请造船师傅工程师介绍舟船构造和中国古代造船历史,体会工匠精神。学生在此基础上组建学习小组,自选“船文化”相关话题如“‘舟’字演变史及‘舟’部汉字群”“‘舟’与中国舟船文化”等,搜集材料并进行汇报展示。从多个维度探究舟船文化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

活动二:学生学习“船”在中外上古救世神话中所具有的“希望”与“获救”的原型意义,掌握自《诗经》《楚辞》起的古代诗词中“舟船”意象所承载的“理想与济世”“忧愁与逍遥”的象征义及其生成过程。参观艺术博物馆,寻找与舟船相关的画作,汲取灵感,并结合课本具体诗歌篇目,通过为其绘制插画,感受诗人歌唱中碧水白帆、钟声客船、轻舟远山、月夜橹声等的视觉或听觉的、流动或静止的审美意蕴与艺术表现。

活动三: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尝试“舟船”主题的七言律诗或现代诗歌的创作,碰撞出了学生创作的火花。

2. 现代板块:“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1)《太空一日》学习活动。

活动一:以“飞天尝试”为主题请各学习小组自主搜集整理资料,并形成文稿或其他形式的成果进行汇报,并结合《太空一日》对于火箭飞船的描述及相关纪录片,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组织航空知识小论坛。

活动二:关注文中描述太空航行的两部分,以文中出现的现象为起点展开探索,体会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将情境进一步扩展,以“如果我搭上了太空飞船”为主题组织班内演讲。

(2)《海底两万里》学习活动。

活动一:立足学情,要求学生总结书籍情节,请他们撰写一段小说简介向身边的人推荐此书;以100年前的空白世界历史地图为绘图背景,请学生在已有背景上绘制“鹦鹉螺号”的行进路线,并以此为依据形成航海日记。

活动二:引入丰富而精炼的影视资源,在对比之中帮助学生回归文本而精准把握《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中所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其中尤以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分析为重点。

活动三:准确定位小说中描写介绍“鹦鹉螺号”潜水艇的章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潜水艇示意图,示意图应完整、详细。将“鹦鹉螺号”潜水艇与现代潜水艇进行对比,观看相关纪录片以体会科技的迅猛发展。

活动四:搜罗归纳书中出现的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以鱼类为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寻找、标注它们出现的具体地点(经纬度、深度等),自主搜集相关海底生物的科普知识,与同学分享、交流。

活动五: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分别探索《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学美与人文美,准备课程汇报。要求学生以文本为依据,深入而细致地挖掘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并关注二者的密切关联。

3. 未来板块:“满船清梦压星河”

活动一:设计“我的寻梦未来馆”。展馆布置主要包括人物和布景,学生结合《带上她的眼睛》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把握并展示小姑娘和“我”的人物形象,并基于“草原”及“地心空间”的场景描写,完成展馆的布景设计。其中“地心环境”以及“地航船的形状、特性、动力、定位、隔热”等科幻元素的构想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可根据需要请地理或物理老师前来把关。最后的成果可以以设计稿的形式呈现,也可以以手工作品的形式呈现。通过展馆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把握小说主旨,即“赞美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光辉”和“珍爱当下所拥有的看似平凡的美好生活”。从而品味这部作品中科学与诗意的交融。

活动二:续写《带上她的眼睛》。这个活动既是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又是对科幻小说特点的运用。学生掌握科幻小说的文体特点,建构人物和故事,并编写故事大纲和年谱。然后在此基础上为自己的小说补充“科幻细节”,如“地航船的部件构造与运行原理”“中微子通信系统、生命循环系统的应用设想”等。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进行打分评价。

活动三:学生搜集材料,就“科学探索的发现和推动,以很多人的牺牲为代价”这个现象,开展主题辩论,能理性、辩证地认识科技与人类的发展,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自己的科学小论文。

以上三个板块的学习将分散到一整个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来完成,从而给学生充足的自学和准备时间,下表是具体的课程安排(见表2)。

表2 “‘舟’渡古今向星河”课程课时安排

六、结语

查尔斯·珀西·斯诺(C. P. Snow)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写道:“一位对热力学一无所知的人文学者和一位对莎士比亚一无所知的科学家同样糟糕。”然而科学与人文的现实疏离依然期待着科学与文学教育的相通互融。立足语文教学本位的“‘舟’渡古今向星河”主题学习课程,契合当下热门的跨学科教学要求,从真实生动的学习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创新性专题研讨与探究的实践方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主体身份的多重建构,是颇有价值与效果的科学与人文融合教学的新方式。

猜你喜欢
跨学科意象科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科学拔牙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