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2-10-07 09:50
文教资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学伴居家育人

陈 军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昌平学校,北京 昌平 100218)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2 年7 月1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5.45 亿例,死亡累计逾630 万例,而新变异的奥密克戎病毒仍在一些地区加速传播。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科学治理体系。

在这场大变局中,大规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井喷式爆发,加速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成为教育新常态。两年前,疫情突袭时“停课不停学”,教育部指定北京市重点学校的名师,即时研发一年级至高三的线上课程资源,覆盖德智体美劳所有学科,并由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同上一堂课》栏目面向全国同步直播,让各地的中小学生都能居家享受到免费的优质课程(见图1)。到如今,疫情时常反复,《同上一堂课》课程资源持续更新,再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向高质量发展。

图1 《同上一堂课》

2022 版新课标明确提出融合的要求。如语文新课标强调,要提升信息素养,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不断探索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数学新课标则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如何让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更好地适应师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共同指向学生的学习,需要聚焦学生学习力、教师教学力、家校社协同力,探寻实施策略,在实践研究中走好最后一公里。

一、赋能学生学习力提升

(一)结构化内容菜单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

学生居家线上学习中,隔空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系统,是首要面对的问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基于学生“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目标,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开发出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资源,并做成“1+X课程”超链接自主学习菜单。一方面优质落实国家“1”的课程,另一方面供给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X”课程。学生一日居家学习分为“我的阅读时光、我的健康时间、我的劳动体验、我的探究天地、我的自主整理”五大结构板块(见图2),通过丰富的课程主题内容,静态的阅读思考,动态的实践操作,好玩的运动调节,有趣的劳动体验,线上线下融合,动静交替,劳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内动力。

图2 “1+X”自主学习菜单

(二)学伴小组互教共学培养学生学习自控力

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集中授课,到疫情期间分散居家学习,如何搭建学生学习的自控力平台,促进学生在线上线下融合学习中由他律走向自律,是保证学习目标达成的关键要素。面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建立不同形式的互动平台,进行精准的针对性帮扶。将学生按学习志趣进行适当分组,成立学伴互助型学习小组,共同制定线上学习公约(见图3)。选定小组长,提醒、跟进、评价小组的学习。学科教师分别进入到相应的学伴小组群,随时跟进,当学生有困惑时,先是小组内学伴互动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科教师再进行解决。这种学伴式的小组互助学习群,既满足了学生伙伴式互助学习的需要,也从另一维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控力,实现学生在线下集中学习时无法达到的效果。

图3 小组共同制订学习公约

(三)线上小组居家生活交流会缓解学生学习情绪力

学生长时间居家学习后,由于缺少伙伴交流,慢慢地会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波动。父母也会存在急躁情绪下的压力传导,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这时的情绪管理就比学习内容更为重要,负面的情绪,要通过合适的渠道疏解,转化成积极的情绪。教师每天及时召开线上小组居家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一日居家生活中的体会和感受,就是缓解学生学习情绪力的有效策略。学生可以分享读到的一本好书的片段,可以分享自己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亲子好故事,可以分享自己劳动实践中掌握的一项烹饪技能(见图4)。如此,让自己的胸中每天被大量的积极的、正面的、鲜活的生活故事填满,就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形成正向的学习情绪力。

图4 劳动分享

二、赋能教师教学力提升

(一)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调适的执行力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中,教师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调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供给服务,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增加学生的获得感。特别是疫情期间,父母双职工正常上班,孩子独自一个人居家。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到孩子的位置上思考,如果我是这样的孩子,一个人在家,该怎样规划好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呢?于是有了调适后的实施策略: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各学科教师的轮流互动,跟进特殊孩子的线上学习,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有的学科教师排好特殊学生的跟进表,利用微信音视频,一对一与这些独自居家的孩子沟通联系。从情感上疏导,学习方法上引导,生活上给予特殊的关爱。解决孩子独自居家学习的困难,激活这些特殊孩子自我调控,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美好学习品质。

(二)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学的转化力

线上教学要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通过构建生活问题情境,用挑战性的任务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研究,以主题为引领,以问题为核心,设计挑战性的驱动任务,通过项目研究的方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家庭情况不同,有的有家长的陪伴,有的无家长的陪伴,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融入以周为单位的五大主题任务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律,自主学习、自主锻炼、沉浸式阅读、劳动实践、自主选修,最终实现自主发展。

(三)从面对面授课到学生云端在场的技术应用力

不同于线下的面对面授课,线上的直播课教学需要让学生云端在场,让学习持续发生,需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学伴小组群,创建如线下同质态的小组合作场域。学校通过改进不同的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量身定制出线上小组化“学生在场”学习的功能。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自主的小组化组合,并能够进行可视化的小组交流,让学生学习在场(见图5)。这样的实践研究,不仅吸引了学生,同时拓宽教师们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认识。

图5 可视化小组交流

三、赋能家校社的协同力提升

(一)构建最优化资源筛选机制,提供最有价值力的资源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面对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最优化资源筛选机制,将最具价值力的资源,或推送,或直播,是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根本所在。教师立足学生学情分析,家长的问卷调查,及新课标素养目标要求,精选国家智慧云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及北京市空中课堂等平台上的优质资源,匹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立足家长需求,选出最有价值力的资源,辅之以直播教学。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在学伴小组微信群内互动交流,教师再通过直播总结提升。15 分钟后,转为线下的独学巩固的练习阶段,学生再将作业及时反馈在线上信息平台。学科老师随时在学伴小组群跟进学生的全程学习状况,及时批阅作业,当天总结反馈。

(二)构建跨学科共研机制,提升教师整体育人力

为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育人质量,学校打破单学科教师独立备课的思维局限,发挥全学科协同育人的优势,多学科共研,共同开发线上学习资源。实施策略:一是聚焦承担的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周的直播课,打破学科壁垒,立足整体育人,采用全学科教师齐参与的集体备课方式。二是采用“优点说透、缺点不漏、方法给够”的听课三原则,进行试讲演练。三是在角色互换中的自主成长。跨学科教师在角色互换中取长补短,把自己变成备课者,说课者,上课者,听课者,评课者,不断追问自己如何实现整体育人。在师生的角色互换中,把直播课当作镜子,把自己当学生,从学生的视角审视课堂的各个环节,是否达成整体育人的最大化。

(三)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形成三方的育人合力

学生居家线上学习,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带来不可控变量的增大。有的有家长的陪伴,有的独自一人。有的利用信息技术线上学习,技术倍儿棒,有的一窍不通。如何屏蔽这样的不可控风险,让居家的线上学习达到如在校的线下学习一般效果,就需要构建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机制。一是鼓励家长们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担负起“前端教师兼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二是每周召开线上家长会(见图6),充分发挥班级家委会的引领带动作用,评选出“榜样家长”,分享“非常经验”,分享居家高效学习、快乐生活、管控情绪的好故事,切实解决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需求。三是与社区联系,通过社区的牵头,协同本社区的家庭,形成互助群,及时解决双职工家庭的特殊需求。这样,家校社三方同向共育,形成育人合力。

图6 线上家长会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有效整合了线上优质教育资源和线下家校社育人主体,以及育人场域的各自优势,共同指向学生的学习。随着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和散点反复,这种教学方式必将长期常态化存在。立足学生发展,教师视角,构建多维协同机制,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会让教学更加聚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适性扬才,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猜你喜欢
学伴居家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小学语文互助式课堂高效教学刍议
学伴相长 学会习得
基于“智慧学伴”的初中数学“评学教一体化教学”
staycation居家假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同声传译训练模式下协作化超文本大学英语学习效果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