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静 杜紫瀚
摘要:如今网络教学成为常态化教学手段,并因平台变化产生“蝴蝶效应”,从同一空间面对面到不同空间屏对屏,无论是传播方式还是传播对象都产生变化。而作为教书育人主体的教师,如何适应教学环境变化,转变教学思维,进而为教学服务成为当务之急。播音主持学科体系中,对于有稿、无稿的表达方式,以及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技巧有系统研究,且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镜头前传播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文章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分析得出播音主持学科体系对网络直播教学有重要借鉴意义,进而从有声语言表达状态、表达技巧、访谈中的提问与互动技巧、副语言应用与规范等方面为教师提升网络教学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主持艺术;网络直播教学;教师;播音主持;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4-0041-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播音与主持艺术在网络教学的借鉴与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ZDJH-060
作为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环,主持人和教师之间具有诸多共性,在网络直播教学常态化背景下,主持艺术相关理论能为网络直播教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借鉴。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在这十年中,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当前,关于网络线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上教学教案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等方面,具体体现在PPT制作、翻转课堂的应用、教学直播软件的操作、线上作业等方面。但在大部分网络课堂中,教师讲授仍占较大比重。因此,优化教师网络教学效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
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实施,并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对新形势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网络直播教学交流是建立在虚拟网络上的,网络教学早期效果参差不齐且饱受争议。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师主体直播的非专业性、学生客体自律性以及直播环境的虚拟化。
(一)教师主体直播的非专业性
教师和主持人在有声语言表达方面具有相同点,但教师面对镜头时,因失去原有熟悉场域环境,会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主持人则更能通过镜头和受众“交流”,交流具有间接性。当需要借助网络空间教书育人时,交流的间接性需要教师适应。
(二)学生客体自律性
客体自律性和学生习惯密切相关,也和教师线上课程的组织和调动密不可分。在传统线下教学中,学生随时接受教师引导,教师可通过驾驭现场,使课堂保持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但线上教学脱离了教室,真实环境的缺失带来学生客体自律性的严重挑战,上课的仪式感和学习氛围被削弱,学生自主权无限放大,自制力差和适应力不强的学生更容易失去专注力。
(三)直播环境的虚拟化
虽然直播教学具有便捷性,但很多教师在网络直播技术方面存在盲点,无法充分利用相关技术辅助授课。直播平台虽然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但网络平台的虚拟本质却很难改变。因为职业特性,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稳定驾驭虚拟平台,直播教学过程中易出现问题。
1.镜头对象感虚拟
传统线下教学涉及的角色多为师生二元,环境单一,角色固定。但是在网络教学中,即使课堂背景再逼真,教师的视觉感官也易失去课堂中的全面把控感。话语权的掌控会因为直播环境的变化被削弱,特别是网络虚拟课堂及距离感的存在,极易出现角色不确定、教学环境虚拟化、教学效果反馈延时、课堂监管不稳定等现实问题。
2.二维人物形象虚拟
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影像在二维屏幕上呈现。教师线下课堂中的神韵和气场被二维屏幕削弱。一些技术卡顿使教师形象更加扁平、僵化,教师的肢体动作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弱化,吸引力也随之下降。网络直播教学因为需要建立在网络直播平台音视频即时沟通的基础上,空间的网络虚拟感及感官的间接性使教师失去了在线下教室三维感知的敏锐。特别是知识信息传播效果的即时反馈方面,比如學生眼神、表情及有声语言的回馈不及时,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反馈信息瞬时调整,也易造成师生沟通中的“虚拟障碍”。
3.氛围的虚拟感
教师和学生线下课堂面对面的交流,因为镜头的阻隔,教师无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间温度和情怀也易被虚拟空间消解。教师需要凭借想象力感受学生的存在,而面对镜头的对象感往往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些教师无法通过镜头实现和学生的眼神交流,有的教师过于拘谨,有的教师直接忽视了镜头的使用。
网络直播突破了时空局限,为学习者带来新的学习体验[1]。同时,教师也需要迅速跟上时代与技术的脚步,学习与新教学方式相适应的新技能。
网络直播教学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有诸多相似之处。播音主持艺术依托于广播电视网络场景的变化,而网络直播教学主要面对的是实体课堂向网络课堂的场景变化,两者场景变化具有一致性。播音主持与课堂教学都急需关注信息接收者的需求,两者用语都要求简洁、规范且格外注重语言的传播效果。两者的共性表明播音主持学科体系中的有声语言、副语言研究对网络直播教学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有声语言优化
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运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无论在规范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值得教师借鉴。特别是在课堂的调动方面,通过提问和节奏调整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1.发挥提问的魅力
(1)提问的作用。《论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维,而《论语》也采用问与答的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启迪哲思。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知,提问是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获取知识的关键一步。有效提问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为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有积极意义。此外,连线问答、答题弹窗等功能也为发挥提问魅力提供更多可能。
(2)构建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指能推动教学任务开展,丰硕教学成果;体现学生学习情况,帮助调整教学进度;促进师生沟通,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一种教学手段。
(3)问题类型的选择与丰富。弗朗辛 P .彼得曼(Francine P. Peterman)提出,有效提问一般是开放性问题、发散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需要学生发挥一定的洞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在当前的线上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尚待增强。课堂中大多数问题未经过精细设计,大都属于初级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具有随意性,整体上类型单一,内容无新意。如针对“本篇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答“对故乡的眷恋”;认为某个答案正确的在弹幕区打出“1”,不正确打出“2”;“请从A、B、C中选出最合适的选项”。这些问题的设计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思考时间,无法运用到发散思维、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播音主持学科体系访谈语体研究中,对于提问类型有不同维度的划分,且对其应用有系统论述。所提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开放式和封闭式,初级的和次级的,中立性和诱导性。不同类型的提问应用于不同场景会有不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发挥不同类型提问的功能优势。
以访谈情景为例,当受访者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或表达意愿不强烈时可采用封闭式问题,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缓解被访者的紧张、焦虑,但过多的封闭式问题会影响访谈的深度和访谈整体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采用封闭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但初级问题得到反馈之后,教师应提出次级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分析给出答案的原因,或者讨论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而诱导性问题对于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学生不能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时,教师可将问题拆解,引导学生靠近正确答题思路。
(4)提问技巧的运用。除了划分问题类型外,使用不同提问技巧也可使教师在网络课堂上游刃有余。提问方式有开门见山型、委婉型和螺旋式提问。其中,螺旋式的提问方式对于教学提问有较大借鉴意义。螺旋式提问有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的特点。在访谈中,螺旋式提问是指主持人以散点曲线状的提问与陈述逐步实现对于真相的求证,在交错螺旋的会话中得到答案。可以刻意置入矛盾,激发答复。一旦抓住关键信息,就要连环提问,并及时总结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提前设定好若干个简单的导入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求证,采用归谬、做假设等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路径,层层深入,最后使学生掌握经验和知识。
2.优化语言节奏
线上课堂的课程内容借助电子屏幕传递,因此教师的讲课张力会被削弱。当学生出现游离时,教师可通过调整节奏、调动感情等方式来解决。在播音主持艺术中,节奏是指由全篇稿件发生的、播音员思想感情波澜起伏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在授课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像朗诵一样让节奏变幻莫测,但平铺直叙、“念经”式的讲述也不可取。错落有致的语言节奏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有积极作用。易中天老师讲课时经常采用情景再现与模仿来调整演讲节奏,当其面对镜头向观众分享“三徙教”和“过庭语”的典故时采用了不同的语速和语气处理语言节奏,具体情况如下。
“孔子站在庭院,儿子屈而过厅。”(旁白语气)
“孔子对儿子说:‘学诗了吗?”(稳健缓慢的疑问语气)
“儿子说:‘没有。”(虚而怯的语气)
“孔子说:‘不学诗何以言?”(以孔子口气谆谆教诲)
“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呢?”(快节奏翻译为白话)
“儿子退而学诗”(理性旁白)
这样生动多变的语言节奏使课堂具有趣味性,也使其个人风格更加鲜明。 张颂老师提出的“扬中有抑,快中有慢,慢中有快,重中有轻,轻中有重”是语言富于变化的良策,将此应用于教学颇有裨益[2]。
3.可感的逻辑框架与半脱稿的讲授方式。
当前,一些MOOC教学视频中,教师完全看着提词器一字不差地“念课”,这让学生把注意力错放在老师的播读水平上,而大部分老师并没有学习过播音的相关知识,将所讲内容播读出来时,未接受播稿训练的短板暴露无遗。对此,教师应梳理出清晰可感的逻辑框架,并据此适当即兴组织教学用语以解决此类问题。
(二)副语言优化
1.寻找对象感,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往往面前并没有实体观众,但要做到“心中有人”,只有这样信息才能有效传达。以往的线下教学无须教师通过想象找到对象感,但随着线上教育的普及,在镜头前与学生交流成为教师的必修课。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看向摄像头的深处,或者在心中想象面前有学生与自己一问一答来增强对象感。
2.体态语对有声语言表达的辅助作用
《毛诗序》中提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体现了当使用有声语言讲述事物和表达感情时往往会辅以肢体动作。在线下课堂中,教师的肢体动作往往一闪而过,在线上课堂中,镜头的聚焦使教师一举一动如置于显微镜下。体态语与有声语言配合,肢体动作的频率和角度成为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体态语包括头部体态语、身姿语和手势语,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头部体态语和手势语在整个副语言中占很大比例。
(1)头部体态语。头部体态语包括表情语、目光语和头语。头部体态语的呈现往往最能体现表达者的态度。在线上直播教学中,教师出现的景别为近景,头部动作是最显著的副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点头以示肯定和强调。学生也更愿意与具有亲和力、能及时给出支持性语言反馈的老师互动。
(2)手势语。在交流过程中,手势语有表达情感态度、划分层次、时空呈现等功能。在一些录播课程中,教师的手势语常常出现僵硬、浮夸、和有声语言割裂等问题。手势语的规范与调整可从速度、幅度、力度三个层面进行,手势变换的幅度、速度、力度不宜过大,整体需要呈现出端庄、稳健、灵活的特点。当表达强调时,手部可以掌心相对,快速有力向下滑动;当表达疑问时,教师摊开手掌或手掌向上表示空间的扩展,表明教师邀请学生参与讨论的主观倾向[3];当表示时空和逻輯过渡时可以双手由左向右移动;当表示解释与阐述时,双手可以小幅度打圈。恰切的手势语对于展现教师个人魅力、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有重要作用,教师可通过观看课堂录像分析手势语在表达中是否起到积极辅助作用。
当前,网络课堂成为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将倒逼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优化语言表达状态、课堂互动方式。主持艺术是生活语言规范化的艺术升华,恰切地将播音主持学科体系中的相关知识用于优化教师课堂教学用语,对提升教师网络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珍.网络直播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互动行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0):6-10.
[2] 郭宏伟,杨雪燕.多模态视阈下教师元话语与手势语的符际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20,41(4):53-57.
[3]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383-385.
作者简介 崔晓静,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有声语言传播。 杜 紫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有声语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