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演进及趋势分析

2022-09-30 07:18刘慧娟曹超轶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发文文献阶段

刘慧娟,曹超轶,2

(1.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商学院,吉隆坡 43400)

历史街区是拥有完整的历史风貌、真实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历史遗存,具备天然的旅游资源价值特征。在历史街区保护与功能更新、旅游业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历史街区旅游应运而生。国内对历史街区的概念界定较为明确。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界定了历史街区的定义,并明确对历史街区应予以保护。历史街区是指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1]2005年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界线、保护与整治、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和防灾等内容做了详细规定,历史街区保护开始有法可依。2008年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建筑物的保护、新建建筑物的限制、新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建造给予了规定。2015年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和主管部门审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决定公布北京市皇城历史文化街区等30个街区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伴随着历史街区保护不断细化和系统化,国内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规划也颇具规模,不仅涌现了成都宽窄巷子、南京夫子庙、福建三坊七巷等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还形成了具有可复制作用的开发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新时代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以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作为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历史街区旅游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国内学术界对历史街区旅游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学及相关学科,发展较为成熟,文献数量较为丰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阶段性。然而历史街区旅游这一概念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界定,基于可视化分析的历史街区旅游述评也鲜有出现。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试图发现文献分布基本规律、研究内容、研究热点及趋势等,并力图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提出历史街区旅游的定义,以期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采集

CiteSpace是基于Java环境下进行科学文献引文空间数据挖掘的软件,通过引文分析并加以运算,分析出的数据呈现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在数据源选择方面,考虑到文献选取的全面性和权威性,选用中国知网作为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文献的数据来源。中国知网,全称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数据库,有效涵盖了期刊、论文等学术型研究资源。在CNKI选择“北大核心”和“CSSCI”数据库,输入“历史街区”和“旅游”关键词搜索,截至2021年2月5日共搜索到156篇相关论文,经过筛选,去除1篇无效文献,其余155篇作为研究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文献信息,保存为文本格式,并将其导入CiteSpace进行数据分析,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

二、文献概况

(一)年度发文量

2021年的文献暂不做统计,国内年度发文量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图1)。1997—2008年发文量较少,仅有2007年超过5篇,其余年份发文量都为5篇及以下,发文量增长缓慢。该阶段历史街区的概念初步界定,历史街区保护在逐步规范中,历史街区的旅游功能开发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力度不大。2009—2015年,该阶段发文量有明显提高,属于历史街区旅游研究的第二阶段。实际上,自2009—2013年,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中国文物报社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吸引了国内众多历史街区参评和公众投票,共评选出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街区旅游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调研素材和研究方向。该阶段年度发文量基本维持在10篇以上,研究力度显著增强。2015年至今,最高年度发文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2015年4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名街不同,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范围更广,更加强调空间格局、整体历史风貌和社区传统。与此同时,改善街区人居环境和激活街区活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历史文化街区与旅游的融合迎来新局面。然而本阶段发文量依然经历了2017—2019年的低谷期。整体来看,旅游实践和旅游政策文件的出台可以有效促进历史街区旅游研究的热度。由此可预见,随着文旅融合在产业、市场、制度等层面的不断深入,历史街区旅游研究将会迎来新一轮热潮。

图1 CNKI中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文献年度发文量

(二)发文期刊

利用CiteSpace对155篇文章的发文机构进行分析,统计出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载文数量在4篇及以上的期刊及其复合影响因子(表1)。

表1 国内主要发文期刊分布表

从表1可看出,主要发文期刊的第一梯队为城市发展类,各期刊复合影响因子都较高,发文量为46篇,占总发文量的29.68%,反映出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是以中国城镇化为背景,而旅游作为历史街区功能具有较高的讨论度和热度。以《城市规划》为例,该期刊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科技期刊,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与历史街区旅游实践联系紧密,且重视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发文期刊的第二梯队为旅游、地理类,发文量为19篇,占比12.26%,相比第一梯队的发文量,旅游、地理类期刊对历史街区旅游的关注度要远低于城市发展类期刊。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历史街区旅游与其他文化类旅游活动的差异性不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未来研究要超越旅游活动层次,加强城镇化影响下的历史街区旅游的社会性研究。

(三)被引分析

国内文献被引频次从高到低排列前10名如表2所示,其中排名最高的是黄勇于2015年发表的《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被引频次高达158次;其次,周向频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被引频次高达156次;马晓龙的《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协同——以北京大栅栏为例》一文同样也备受国内学者关注,被引频次为151次,位列第三。在期刊分布中,不难看出在排名前10的文献来源中,规划类的期刊占据4席,《旅游学刊》独占2席,地理与资源类的期刊占据3席。可见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重点首先集中于历史街区的规划和保护。其次,在排名前10的被引文献中,“游憩者”“顾客”“旅游者”等篇名字眼皆基于游客视角,“体验”“真实性”“地方依恋”“购物满意度”“旅游数字足迹”等字眼则属于游客心理及行为研究范畴。综上,历史街区旅游化开发规划和游客心理及行为研究是目前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的两个重要参考维度。

表2 国内被引高频文献

三、研究演进及趋势分析

(一)总体研究热点分析

论文的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提炼和精髓,通过分析整体高频关键词的类型可以判断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发现,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外,“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中心度较高。由此可知,国内历史街区旅游更偏向于旅游开发和保护。

提取频次排名前30位的关键词,即频次超过3次的关键词,列入表3中。“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本领域的核心关键词,分别达到了64次和22次;“旅游开发”的词频为14次;“保护”的词频为10次。从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可以看出,2010年以后我国在历史街区旅游研究中出现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游客体验等多个视角。另外,高频关键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历史街区名称类:历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街区等;②旅游规划与开发类:旅游开发、保护、城市更新、历史街区保护、保护规划、更新、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开发、开发、保护更新等;③旅游研究视角类:旅游体验、文化旅游、游客体验、游客满意度、旅游资源、地方感、地方依恋、文化创意产业等;④旅游研究案例地类:南锣鼓巷、三坊七巷、南京夫子庙、八廓街、屯溪老街、扬州“双东”等。

表3 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高频关键词

(二)研究热点演进分析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有助于分析研究演进过程和各阶段文献的关键词及其时间分布,从而看出热点问题的兴起和结束。通过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分析,可以将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规划初探”阶段(1997—2008年)。该阶段出现的国内论文为22篇,其中比较显著的关键词词频节点为历史街区(9次)、保护(3次)、旅游开发(3次),其余的关键词词频均不足3。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为仅有“历史街区”一个巨大节点,其他节点较为分散,一类是案例地名称,另一类是“保护”“规划”“资源”等字眼。该阶段学者多基于个案研究,提出在保护历史街区基础上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和规划,如马晓龙等在考虑旅游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分区和保护分区的基础上,设计了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方案[2];李志刚运用类型学方法对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规划[3];彭建东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关于历史城镇及城市地区保护《ICOMOS宪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街区价值的衡量标准、保护原则以及其旅游开发主题的确定方法和功能分布的组织原则[4]。在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中,这一阶段仅有1篇论文进入,马晓龙以北京大栅栏为例,探究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与旅游业协同。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研究偏向于开发、规划和保护,主要探讨在旅游规划阶段如何实现保护性开发,如何在有效激活街区活力的同时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属于事前控制阶段,该阶段为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8]。

第二阶段为“开发纠偏与游客视角”阶段(2009—2015年)。这一阶段的国内论文有79篇,比较显著的关键词词频节点为历史街区(35次)、历史文化街区(11次)、旅游开发(7次)、保护(4次)、城市更新(3次)、旅游体验(3次)、保护与开发(3次)、保护更新(3次)和三坊七巷(3次)等,其他关键词词频节点均不足3次。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表现为“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了两个巨大节点;历史街区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研究保持热度的同时,出现了以游客视角为主、居民与政府等其他视角为辅的旅游研究。廖仁静等通过对南京夫子庙的游客感知进行调研,发现旅游动机和对该历史街区的真实性的理解,并认为南京夫子庙在游客感知中成功体现了其本真性[9];钱树伟等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美国顾客满意指数模型探究了历史街区游客地方依恋与购物行为之间的关系[10-11]。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阶段中仅在早期出现的“体验经济”在本阶段频繁出现,游客体验(3次)成为较大节点,刘家明等利用体验经济理论的6E模型对三坊七巷进行游客体验要素营造提出建议[12];杨春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从游客体验的角度探究了在功能上发生转变的同时,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之处,以及由此产生的商业气息破坏了原有的生活面貌、文化特色也不够鲜明等问题[13]。另外,该阶段还出现其他值得注意的研究视角:地方感(2次)、旅游影响(2次)、旅游资源(2次)、绅士化(1次)、居民感知(1次)、经济效益(1次)、功能演变(1次)、文化意义(1次)、传统文化(1次)、原真性(1次)等。总体来说,该阶段的研究是在第一阶段研究基础上的发展,主要围绕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探析和求解[14-16],属于事中和事后控制阶段,同时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占主导地位[17-19],从其他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相继出现[20-21],为历史街区旅游研究领域的视角多元化和方法多元化埋下伏笔。

第三阶段为“逐步夯实、文旅融合”新阶段(2016年至今)。国内历史街区旅游论文出现了54篇,出现比较显著的关键词词频节点为历史街区(20次)、历史文化街区(11次)、南锣鼓巷(5次)、保护(3次)、旅游开发(3次)。相较前两阶段,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有明显下降且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利益相关者视角方面,游客、居民视角研究继续深入[22-28],但新的利益相关者视角增加不多,比如图谱中的“从业者”[29]“中外游客”[30]等。该阶段新特点有二,一是研究对象更为具象,研究触角延伸到历史街区旅游各个方面,以历史街区旅游商业研究为例,关键词有“旅游商业业态”“特色商业文化”和“旅游商业空间”。二是更注重历史街区文化性的研究,钱毅等结合北京市老城城市遗产保护的整体理念,研究大栅栏历史街区作为价值载体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策略[31];对历史街区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其本身具备的历史空间特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空间感知”“空间生产”等关键词层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历史文化街区因兼具文化性、历史性和游憩性,成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内历史街区文旅融合呼之欲出,2020年柳思如等对“网红”景点愚园路进行研究,发现其旅游产品的文旅融合路径,在历史街区旅游研究中首次出现“文旅融合”的关键词[32]。总体来说,本阶段的研究虽然文献数量上没有明显增加,但是对历史街区旅游研究具有鲜明的文旅融合思维倾向,为该研究领域带来了更多、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演进分析

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多运用个案研究法,伴随着研究热点的演进,具体的研究方式也呈现鲜明的演进过程。“规划初探”阶段(1997—2008年)的研究方法集中在定性研究,且多为粗放的主观性探析和讨论,所运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甚少。“开发纠偏与游客视角”阶段(2009—2015年)定性研究方面的理论模型运用逐步精细,出现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SCI)、6E模型的运用[10-11],定量研究方面统计分析明显增多,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被运用到历史街区旅游评价中[33-35]。“逐步深入、文旅融合”新阶段(2016年至今)所用到的理论更为丰富,涉及旅游意象[36-37]、扎根理论[23]、旅游凝视[38]、系统动力学[39]等,研究方法更为科学、综合,涉及的关键词有“中外游客体验差异”“共识地图”“双案例研究”等。研究技术上有所突破,比如基于网络评论文本的内容分析法[40]、隐喻抽取技术等[23]。综上,虽然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的研究方法在第一阶段明显滞后于整个旅游学术研究的进展,但是在第二、第三阶段进展迅速,能将先进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应用其中,较好弥补了起步晚的劣势。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利用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的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的核心文献统计后发现:(1)从发文时间和数量来看,该领域学术研究起步晚于相关政策与历史街区旅游规划开发实践,而旅游实践和旅游政策文件的出台可以有效促进历史街区旅游研究发展;(2)从期刊分布来看,历史街区旅游多集中在城市发展类刊物和旅游、地理类刊物,前者具有明显数量优势;(3)从引文分析来看,历史街区旅游化开发规划和游客心理和行为研究是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的两个重要参考维度。

通过对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的引文和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及时间线图谱分析,对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研究热点演进及趋势、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结果表明从发文数量和研究内容看,国内经历了三个阶段,特点也各不相同。第一阶段(1997—2008年)主要视角放在历史街区的开发、规划与保护的研究上,属于“规划初探”阶段;第二阶段(2009—2015年)在上一阶段研究基础上,结合历史街区旅游实践过程出现的问题,展开以旅游者视角为主的视角多元化和方法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可概括为“开发纠偏与游客视角”阶段;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的研究重点开始从文旅融合视角展开对历史街区空间、利益相关者等角度的研究,相信今后的研究将会以文旅融合、旅游网站或社交媒体对游客决策的影响、更多维度更深层次的游客体验等为方向,该阶段为“逐步夯实、文旅融合”新阶段。伴随着不同阶段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方式和技术逐步科学化、精细化和多样化,而个案研究仍是运用最多的方法。

(二)讨论

通过对国内历史街区旅游研究文献的梳理,提出“历史街区旅游”的定义。历史街区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确切地说是追求旅游目的地本真性体验的旅游者。客体是历史街区,包括了被开发或未被开发的历史街区。开发过的历史街区可能会被赋予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未被开发的历史街区可能更为天然地展现当地特色。介体是一系列相关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体验,包括观赏历史文物古迹和街区格局风貌、重新认知旅游目的地的知识更新、感受遁世般的特色历史氛围、寻找到古今他我之间的情感共鸣等。因此,历史街区旅游是旅游者为获得旅游目的地的本真性体验,选择到当地具有丰富历史遗存和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展开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在对文献进行CiteSpace计量分析中,国内文献并未侦测出关键词突变,这可能与国内文献数量并未达到一定规模有关,值得今后的研究继续探讨。

猜你喜欢
发文文献阶段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