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2022-09-29 09:34:12林,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17期
关键词:己糖唾液酸神经节

何 林,钟 琪

脑卒中是指机体脑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所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早期死亡率高,病人恢复期常伴有运动、语言、认知障碍[1-2]。脑卒中病人躯干肌力低下,平衡能力以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衰退,对其加强躯干、姿势控制能力训练十分重要[3-4]。但康复训练过程漫长,对病人而言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I)是哺乳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枢神经组织中含量最高,对神经元的生成、再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5]。因此,本研究对63例病人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病人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运动能力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病人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5例)。纳入标准:①存在语言障碍,一侧面部、肢体麻木,症状持续24 h以上,且CT影像确诊为脑卒中[6];②为首次发病;③并未出现康复训练并发症;④年龄小于80岁。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等重要器官疾病;②对此次研究所采用的药物过敏;③合并有精神疾病,无法对其精神异常程度进行评估;④近期有过下肢外伤史;⑤生命体征不稳定。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病人或其家属对研究内容、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常规脑卒中基础治疗包括溶栓、降脂、降血压、降血糖治疗,再结合康复训练,持续训练2周,康复训练步骤如下:①病人侧躺或平躺,保持双侧肩关节前伸、肘关节伸直、指关节伸屈,并佩戴好肩带以保护病人的肩关节;②被动训练,指导病人双手交叉,医护人员带动病人的患肢做屈伸、伸展运动,反复挤压其关节囊,诱导其主动运动,运动强度根据病人的承受能力而定,确保病人在被动训练中无疼痛感;③主动训练,当病人患肢运动能力恢复后,指导其上肢做手腕上抬、五指抓放运动,下肢则做屈膝、屈髋、勾脚运动;④当病人的四肢活动功能进一步提高后,则进行步行训练、转移重心训练,以促进病人早日恢复行走能力;⑤语言功能训练,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病人还需对其进行语言功能训练,从点头、摇头、口型诱导开始,指导病人复述康复师的话术,训练内容也需循序渐进,从单个字、词语、完整句子逐渐恢复其表达能力。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30~50 min,多给予病人鼓励,提高病人的训练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1.2.2 观察组 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基础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同对照组。另给予病人静脉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213;规格:每支2 mL(20 mg)],每日1次,每次100 mg,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液流变学情况评估 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周,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南方South990JS3)检测所有病人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

1.3.2 神经功能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12周,采用NIHSS[7]评估两组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该量表分别从意识程度、回答问题的能力、遵从指令的能力、眼球运动、视野、面部肌力、上肢运动功能等11个层面对其神经功能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0~42分,与受测者的神经功能严重程度成正比。

1.3.3 运动功能评估 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8]评估两组平衡能力,量表最高分为56分,最终得分与受测者的平衡能力成正比;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9]评估两组病人的步行能力,该量表分为0~5级,级别越高病人的步行能力越好。

1.3.4 血清指标检测 于治疗前后,抽取病人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经离心、吸取上层清液、冷置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其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浓度。NSE试剂盒购自索灵诊断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S100β试剂盒购自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单位:mPa·s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两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15.402,P<0.001;F组间=15.719,P<0.001;F时间=324.432,P<0.00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治疗后第1周、第2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同时间的对照组(P<0.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NIHS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BBS、F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FAC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BS、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比较(±s) 单位:分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NSE、S100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水平比较(±s)

3 讨 论

脑卒中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脑卒中病人的机体功能恢复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点[10-11]。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是由于上肢屈曲、足部内翻、肌肉僵硬与痉挛所致,早期的肌张力训练可以促使肢体功能恢复。同时,采用可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或可全面促进机体恢复,本研究采用具有修复损伤神经细胞、改善脑电活动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血脑屏障以及脑损伤程度。NSE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中,当机体神经组织损伤后从脑脊液、损坏的血脑屏障进入外周血中,可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病情恶化;S100β血清水平与机体脑卒中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通过保存神经细胞,促使突触、轴突生长以重建神经,对继发性神经退化具有保护作用[12];同时,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平衡,改善细胞膜酶(如钠、钾、钙等)活性以减轻病人神经细胞水肿,促使病人形态、生化、神经生理参数改善[13]。丁志刚等[14]的研究认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修复受损神经细胞,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曾保起等[15]研究认为,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够减少大脑动脉结扎后缺血梗死灶,降低动脉结扎术后动物的死亡率。

康复训练对于病人术后的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运动治疗可以促进抗炎物质的生成,减轻脑卒中继发性损伤,还可以促进生成神经组织物质。例如脑梗死灶周围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增加,会促使一氧化氮的过量生成,加重脑组织毒性作用,康复训练可以减少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从而缓解神经缺损症状。康复训练还可促使生成神经生长因子、生长相关蛋白-43,神经生长因子可激活单间能基因地位点,增加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胆碱能系统具有重组皮质、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而生长相关蛋白-43可扩展生长椎基部膜以促使突触生长。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从多方位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以及脑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BBS、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病人的平衡、步行运动能力。分析原因,这是因为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步态、平衡以及步行能力。而在脑卒中病人康复治疗中,踝关节训练容易被忽视,因此,踝关节训练对于改善病人步行能力有重要作用。此外,被动训练中,在保证病人舒适的情况下对其施加自然拉力,可引导筋膜、肌肉功能恢复,支撑软组织。另外,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以及结构具有可塑性,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路径节点,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脑卒中病人的神经系统可再生。在肢体康复训练下,次级运动中枢可发挥其代偿作用,以帮助病人恢复正常运动功能。朱金莉等[16]研究认为,康复训练中被动牵拉运动,可增加肢体活动度、矫正功能障碍,有助于促进病人生活能力的恢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血流状态,明显提高其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己糖唾液酸神经节
椎神经节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灰霉病对番茄叶片蔗糖转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己糖对杜兴肌肉萎缩症核酸药物Pip5e-PMO跳读活性研究
微生物来源的唾液酸转移酶研究进展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合用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影响分析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疑致过敏性休克1例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唾液酸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